首页> 中国专利> 冲击挤压桩的成型方法及其施工设备

冲击挤压桩的成型方法及其施工设备

摘要

冲击挤压桩的成型方法及其施工设备。该方法是在地基孔内加填料,后进行冲击挤压或挤压,或者是边填料边冲击挤压或挤压。施工设备包括驱动转运设备,冲击挤压推进器,推进器包括液压缸、接在液压缸活塞端的锥头,锥头内接有冲击油路,使处理地基时产生冲击作用,推进器上可附带有反力机构。采用本发明,可对密集的居民闹市区的“杂填”、“软弱”、“湿陷”、“液化”等各类建设工程的地基进行低噪音、小振动的处理,消除了夯、砸公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0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1-10-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司炳文;李馨;司安;司莉;

    申请/专利号CN90108817.X

  • 发明设计人 司炳文;李馨;司安;司莉;

    申请日1990-11-05

  • 分类号E02D5/34;

  • 代理机构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郭佩兰

  • 地址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感化胡同3号2号楼1-503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14: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2-12-25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2-04-24

    其他有关事项 其他有关事项: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发明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且现仍有效的,其保护期限从15年延长到20年。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第80号公告的规定,下述发明专利权的期限由从申请日起十五年延长为二十年。在专利权的有效期内,所有的专利事务手续按照现行专利法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申请日:19901105

    其他有关事项

  • 1993-12-08

    授权

    授权

  • 1991-10-02

    公开

    公开

  • 1991-07-03

    实质审查请求已生效的专利申请

    实质审查请求已生效的专利申请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地基处理及环卫处理,特别是桩的成型方法及其施工设备。

目前,不论是建设工程的地基处理,还是环卫工程领域的固体污染物的消纳治理,都普遍存在着造价高,工期长,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以及固体污染物污染严重和难于治理等问题。以“夯实”碴土桩处理地基,虽与其他“桩基”和“强夯”等法相比有较大的改进,但还存在着噪音高,振动大,不但给社会造成公害,还影响人体健康,因而在城市居民区的应用受到国家环保法的限制。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桩的成型方法及其施工设备,采用这种方法和设备,可对密集的居民闹市区的“杂填”、“湿陷”、“液化”、“软弱”等类建设工程的地基进行低噪音、小振动的处理。它除了具有“夯实”碴土桩处理地基降低工程造价、节约钢材水泥和消纳治理固体污染物对社会污染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噪音、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为居民闹市的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采用冲击挤压桩或挤压桩来处理地基,形成这种桩的方法是:先在地基上成孔,然后给孔内填料,再对地基孔内的填料作冲击挤压或挤压,或者是对地基孔内边填料边冲击挤压或挤压,迫使填料向侧向和竖向挤压,达到以冲击挤压桩或挤压桩处理地基的目的。

与上述成型方法相配套的施工设备是:它包括驱动转运设备,冲击挤压推进器,冲击挤压推进器包括液压缸、锥头,锥头接在液压缸的活塞端部,液压缸下端与锥头之间接一保护套,它位于活塞外围,液压缸顶部有吊环,锥头〔5〕内接有冲击油路。锥头内不 带冲击油路的为挤压推进器。推进器顶部加重力块后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如自重大于地基强度2~3倍,可用于深层地基处理。

还有一种带反力机构的冲击挤压推进器或挤压推进器,即原推进器上加一反力机构,反力机构的主体为一液压缸,缸外铰接反力板,液压缸的活塞端部铰接曲杆,曲杆的另一端与铰接在缸外围的反力板一端铰接。同样,在推进器的顶部加重力块后用于浅层地基处理,但用于深层地基处理时,可以不考虑自重大小,仅依靠反力机构即可运行。

上述结构的推进器除用于冲击挤压、挤压成桩外,还可用于打孔,其中锥头带有冲击油路的冲击挤压推进器的打孔性能更优。

本发明的优点:除了具有“夯实”碴土桩的优点外,由于利用液压缸内液体压力对地基作挤压处理,还可利用锥头施加冲击力,实现了冲击挤压或挤压成桩,这种方法还具有以下优点:低噪音、小振动,减少了公害对社会污染,解决了城市居民区的地基处理,并提高了桩和桩土间共同作用的承载力,可根据工程需要由设计人员设计桩径及桩长,一般桩径为500~1000mm,深度为6~40m之间,允许承载力达20~60Tf/m2,为原天然地基承载力的3~9倍。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冲击挤压推进器结构示意图;

图2:带反力机构的冲击挤压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带反力机构的挤压推进器与重力升降架式驱动转运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4:重力升降架结构示意图;

图5:冲击挤压推进器与摆动式驱动转运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6:带反力机构的挤压推进器与起吊式驱动转运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7:用带反力机构冲击挤压推进器施工形成的冲击挤压桩示意图。

图1中,〔4〕为液压缸,缸的活塞端部接一锥头〔5〕,锥头内接有冲击油路,油路可用定型产品(PPY系列液压破碎机中的液压镐,通化风动工具厂生产)(锥头内也可不带油路),锥头的外型呈圆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和凹凸不平的柱体、锥体以及橄榄体。锥头端部设有尖刃刀口或锥尖,可以提高推进速度。〔8〕为接在液压缸端部和锥头之间的保护套,为了保证活塞的往复运动正常进行,免除砂、土影响,〔9〕为重力块,〔9〕可以不与〔4〕相固定,将它安装在驱动转运设备上,也可以将〔9〕省去,将〔4〕自重加大(可进行深层地基处理),图中P为油路,〔13〕为吊环。

图2中,〔4〕为液压缸,〔8〕为保护套,〔5〕为锥头,〔4〕的上方有一油压缸〔10〕,〔10〕的活塞端部铰接一对曲杆〔11〕,曲杆另一端与反力板〔12〕铰接,反力板的端部铰接在液压缸〔10〕上,〔13〕为吊环,用于吊装,P为油路。

图3中,〔2〕为重力升降架式驱动转运设备,〔3〕为〔2〕上的重力升降架。图4中,位于驱动车上的液压缸〔14〕的活塞端部与门架〔16〕铰接,可使门架折合,〔15〕为液压缸,缸的活塞上接有链条(钢绳)〔17〕,〔18〕齿轮轴(滑轮轴),〔19〕为齿轮(滑轮),〔17〕套在〔19〕上,链条的一端与重力块〔9〕相接,〔20〕为电机,〔21〕为捲筒,〔22〕为滑轮,通过钢丝绳与图1、2中的吊环〔13〕相连。图3中所表示的挤压推进器为带反力板结构的推进器,该驱动转运设备也可用于无反力机构的挤压推进器。

图5中,代替重力块的机构为液压缸,液压缸位于摆动式驱动架上。摆动式驱动架为驱动转运设备〔2〕的构成部分,摆动式驱动架包括主液压缸〔7〕,〔7〕的两侧各与辅液压缸〔23〕连接,顶部辅液压缸〔23〕与曲杆〔24〕铰接,曲杆与主液压缸为轴式铰接,P为油路。

图6中,〔2〕为驱动转运设备(起重机),〔9〕为重力块。图7中,〔1〕为固体填料(如碎砖、碎瓦、土、砂、石、工业炉灰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灰土、混凝土等)。

挤压推进器的动作过程是:(1)处理浅层地基:驱动转运设备将重力块加到挤压推进器顶部,接通液压缸油路,使活塞推动锥头,产生挤压,如需要时,可打开锥头内的油路,产生冲击挤压,使液压缸活塞加速移动,形成挤压或冲击挤压桩;(2)处理深层地基:分二种情况,带有反力机构的挤压推进器,由于上部反力机构上的液压缸〔10〕的活塞推动曲杆〔11〕向外开放,将反力板〔12〕卡固于孔壁上,为下部液压缸〔4〕的活塞驱动锥头〔5〕进行挤压或冲击挤压作业提供反力点。如果是不带反力机构的挤压推进器,要依靠其自重(自重大于地层强度约2~3倍)及液压对地基作深层处理(挤压或冲击挤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