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连接的安装方法

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连接的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的连接结构,直流短路开关的一侧通过硬母排依次连接第一母排过渡板和第一铜母排;直流短路开关的另一侧通过软母排依次连接第二母排过渡板和第二铜母排。本发明直流短路开关吊挂安装,直流短路开关引出的硬母排与软母排,均通过过渡板与铜母排连接,中间采用过渡板衬板,通过螺栓将其固定。这种安装方式简单实用,且安装材料简单,投资成本低,施工也非常方便;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使得电解槽下原本拥挤的空间得到缓解,同时也使短路开关与母排连接接触电阻小,连接牢固可靠,能够满足短路开关的频繁操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889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瑞林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31776.0

  • 发明设计人 刘澍民;方敏;

    申请日2014-12-06

  • 分类号C25C3/16;C25C7/00;C25B9/04;

  • 代理机构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欧阳沁

  • 地址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大道1号办公大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57: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5C3/16 申请日:20141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连接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解系列电压和系列电流的提高,电解槽数很多,占地面积很大。传统的直流短路开关一般落地安装,且体型巨大,两侧与铜母排均采用硬连接。其安装复杂,两侧的硬连接也不满足短路开关的频繁操作。短路开关需要2倍的非标连接母排,且加工复杂,连接螺栓多,施工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施工周期长;由于电解车间电解槽下面空间有限,且槽下有各类输液管和烟气管走向纵横交错,使得电解槽下面的通道比较拥堵,不利于槽下管道维护和清理;同时,短路开关荷载比较重,需要落地安装,而开关基础往往都在车间防腐做完后实施的(因为车间防腐需要一次成型),这样在施工时容易破坏车间地面已做好的防腐层,或防腐层的结合部如果施工不好,容易造成腐蚀的溶液渗漏,破坏车间混泥土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连接的安装方法,简单实用,且安装材料简单,投资成本低,施工也非常方便;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使得电解槽下原本拥挤的空间得到缓解;使短路开关与母排连接接触电阻小,连接牢固可靠,能够满足短路开关的频繁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的连接结构,包括直流短路开关,所述直流短路开关的一侧通过硬母排依次连接第一母排过渡板和第一铜母排;直流短路开关的另一侧通过软母排依次连接第二母排过渡板和第二铜母排。

所述第一母排过渡板间装有衬板且对应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第二母排过渡板间装有衬板且对应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第一铜母排与第一母排过渡板对应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第二铜母排与第二母排过渡板对应设置有连接孔。

一种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所述直流短路开关吊挂式安装,并通过所述直流短路开关的一侧引出的所述硬母排固定,直流短路开关的另一侧引出所述软母排;所述均硬母排或所述软母排均分别与两侧对应的所述第一铜母排或所述第二铜母排连接至所述第一母排过渡板或所述第二母排过渡板,所述第一母排过渡板或所述第二母排过渡板间均分别安装有所述衬板。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式简单实用,且安装材料简单,投资成本低,施工也非常方便;采用吊挂安装,减少了占地面积,使得电解槽下原本拥挤的空间得到缓解,有利于槽下管道维护和清理;不需要破坏地面防腐层,延长车间的使用寿命;连接方式简单,有效的降低了短路开关与母排连接的接触电阻,且连接牢固可靠,能够满足短路开关的频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中:1.第一铜母排,2.第一母排过渡板,3.直流短路开关,4.硬母排,5.软母排,6.衬板,7.第二母排过渡板,8.第二铜母排,9.吊挂,10.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的连接结构,包括直流短路开关3,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短路开关3的一侧通过硬母排4依次连接第一母排过渡板2和第一铜母排1;直流短路开关3的另一侧通过软母排5依次连接第二母排过渡板7和第二铜母排8。

所述第一母排过渡板2间装有衬板6且对应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第二母排过渡板7间装有衬板6且对应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第一铜母排1与第一母排过渡板2对应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第二铜母排8与第二母排过渡板7对应设置有连接孔。

一种直流短路开关与铜母排的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所述直流短路开关3吊挂式安装,并通过所述直流短路开关3的一侧引出的所述硬母排4固定,直流短路开关3的另一侧引出所述软母排5;所述硬母排4或所述软母排5均分别与两侧对应的所述第一铜母排1或所述第二铜母排8连接至所述第一母排过渡板2或所述第二母排过渡板7,所述第一母排过渡板2或所述第二母排过渡板7间均分别安装有所述衬板6。

直流短路开关3采用吊挂9安装;如图2所示,直流短路开关3一侧引出硬母排4,通过连接过渡板与铜母排连接,中间采用过渡板衬板6,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实现硬连接;直流短路开关3另一侧引出软母排5,通过连接过渡板与铜母排连接,中间采用过渡板衬板6,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实现软连接。因此根据其特点,与直流短路开关3分别连接的“短路开关母线过渡板”需设计二个规格,在过渡板与直流短路开关3的连接的螺栓等紧固件由原厂配套的,但在直流短路开关3母线过渡板与车间母线连接紧固件需要现场设计。由于在二个吊挂9的绝缘子10之间的范围内,除考虑直流短路开关3安装位置,还要安装上槽边母线,因此二个绝缘子10之间的距离达2900mm,这时需要考虑直流短路开关3动作时的受力,根据现场对直流短路开关3在分合闸时的受力情况分析,发现螺栓承受冲击力比较大,原采用于车间母线连接普通的螺栓紧固件(材质为C3-80)在短路开关分合几次后有松动情况发生,经现场试验在更换为加强型螺栓紧固件(材质为A4-80)后再未发生以上现象,且A4耐腐蚀性能也比C3强很多。

例如,在山东某项目20万吨/年大型电解车间,共使用了32台新型直流短路开关,根据新型开关的结构特点,我们采用新型连接方式,不但解决了老式直流短路开关带来的的一系列问题,减少了投资,车间也更节能环保,比如无需破坏地面防腐层,有效改善了电解槽下面原本拥堵的通道环境,车间共节省了规格连接铜母线(300mm×10mm)的800多米,节约成本约100多万,直流母线上总的接触电阻比原有的小了约40%。

由于直流短路开关3的连接端子的尺寸与车间铜母线尺寸是不同的,直流短路开关3硬(软)连接端子均为415mm×300mm,而铜母线的尺寸为300×100mm,由于直流短路开关3软连接端子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还比较好安装,而硬连接部分每块过度连接板和衬板规格不但需要精确到毫米,且样式也非常重要,即在满足荷载电流和接触电阻最小的前提下,即要承受各种受力工况下不至损害坏或变形,材料还要节省,通过计算和现场安装实践,最后选择直流短路开关3接板,在安装时各连接板结合处进行搪锡处理,以减少接触电阻。安装后实测各节点电流和温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