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含有氟氯吡啶酯和吡草醚以及啶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含有氟氯吡啶酯和吡草醚以及啶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氟氯吡啶酯和吡草醚以及啶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三种有效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10:1~10;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防除小麦田一年生杂草效果明显优于各单剂单独使用,扩大了杀草谱,同时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延缓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851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23083.4

  • 申请日2014-12-22

  • 分类号A01N43/90;A01P13/00;A01N43/56;A01N43/40;

  • 代理机构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张汉青

  •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24号小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57: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6

    授权

    授权

  • 2016-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3/90 申请日:2014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以氟氯吡啶酯和吡草醚以及啶磺草胺为有效成分三元除草组合物,主要应用于防除小麦田一年生杂草。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农田草害综合治理中的最为主要的手段。然而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除草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作物产生药害以及杂草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同时,由于田间杂草发生时草相复杂、种类繁多,如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等杂草混合发生,单一品种的使用已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均会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缺陷。合理的化学除草剂复配具有扩大除草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诸多优点。可见,化学除草剂复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氟氯吡啶酯(halauxifen-methyl):属于吡啶甲酸类除草剂,作用机理为生长素类生长抑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田中的阔叶杂草,尤其是对猪殃殃、繁缕和大麻类杂草具有特效,其可通过微生物在环境中快速降解,可为后续作物种植提供较大的灵活性。

吡草醚(pyraflufen-ethyl):属于新型苯基吡唑类触杀型除草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的原卟啉氧化酶,并利用小麦及杂草对药吸收和沉积的差异所产生不同活性的代谢物,达到选择性地防治小麦田阔叶杂草的目的。

啶磺草胺(pyroxsulam):属于磺酰胺类除草剂,作用机理为ALS抑制剂,可用于小麦田防除野燕麦、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以及婆婆纳、荠菜、野老鹳草等阔叶杂草。

不同种类除草剂混配,具有除草谱广、提升实际效果、延缓杂草抗药性、省时省工优点。通过农药配方筛选,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对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的三元复配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大量的室内配方筛选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令人意外地发现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进行三元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对看麦娘、荠菜等多种小麦田一年生杂草均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目前尚未发现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三元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扩大杀草谱、使用成本低、防治效果好、安全环保的小麦田除草组合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草组合物,有效成分为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三种有效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10:1~10:1~1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三种有效成分的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95%,其余为农业上可以接受的农药助剂。

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选用适宜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可以加工成油悬浮剂、水悬浮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水乳剂等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应用剂型。

本发明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崩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加工中常用的助剂,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进行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适用于小麦田防除一年生杂草。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农作物、杂草、天气情况变化而有小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的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 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的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罐或桶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组合物对杂草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用药次数,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三种有效成分的组合,扩大了除草谱,一次用药即可解决杂草问题,弥补了单剂使用时的缺陷和局限性。

3、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三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完全一致,可以克服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杂草抗性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4、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药效发挥迅速,持效期长,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其推广应用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制剂实施例 

下列各实施例中有效成分采用93%氟氯吡啶酯原药、95%吡草醚原药和96.5%啶磺草胺原药,各组分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制剂实施例1:64%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氟氯吡啶酯20%、吡草醚20%、啶磺草胺24%、烷基萘磺酸盐5%、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5%、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5%、六聚偏磷酸钠3%、羟乙基纤维素0.5%、硅油0.1%、无水氯化钙0.1%,硅藻土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稳定剂和 固体载体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即可制得64%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2:5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氟氯吡啶酯20%、吡草醚15%、啶磺草胺15%、月桂醇硫酸钠5%、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5%、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5%、六聚偏磷酸钠3%、聚乙酸乙烯酯0.5%、癸酸0.1%、无水氯化钙0.1%,硅藻土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稳定剂和固体载体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即可制得5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3:8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可湿性粉剂。

氟氯吡啶酯25%、吡草醚25%、啶磺草胺30%、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3%、丁基萘磺酸钠5%、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5%,凹凸棒土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和固体载体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8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4:6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可湿性粉剂。

氟氯吡啶酯27%、吡草醚15%、啶磺草胺18%、Morwet EFW 5%、月桂醇硫酸钠5%、环氧聚醚5%,膨润土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和固体载体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6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5:2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油悬浮剂。

氟氯吡啶酯9%、吡草醚5%、啶磺草胺6%、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萘磺酸缩合物钠盐10%、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5%、黄原胶2%,玉米油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和液体载体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后,在非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2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 油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6:32%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油悬浮剂。

氟氯吡啶酯10%、吡草醚10%、啶磺草胺12%、乙氧基化蓖麻油5%、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环氧聚醚10%、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5%、聚乙酸乙烯酯2%,玉米油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和液体载体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后,在非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32%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油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7:3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微乳剂。

氟氯吡啶酯15%、吡草醚10%、啶磺草胺5%、松基油10%、醋酸仲丁酯10%、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0%、环氧大豆油2%、有机硅1%、噻酮2%,去离子水补足100%。将有效成分用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乳化剂、稳定剂、渗透剂、增效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3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8:35%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微乳剂。

氟氯吡啶酯15%、吡草醚10%、啶磺草胺10%、乙醇10%、醋酸仲丁酯10%、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0%、环氧大豆油2%、有机硅1%、噻酮2%,去离子水补足100%。将有效成分用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乳化剂、稳定剂、渗透剂、增效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35%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9:4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乳剂。

氟氯吡啶酯15%、吡草醚15%、啶磺草胺10%、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0%、脂肪酸甲酯10%、醋酸仲丁酯10%、丙二醇2%、硅油0.5%、阿拉伯胶0.2%、苯甲酸钠0.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先将有效成分、乳化剂、溶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油相。接着再将部分水及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水相。然后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水相加入到油相,缓慢加水至达到转相点,之后进 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30min,即可制得4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10:45%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乳剂。

氟氯吡啶酯15%、吡草醚20%、啶磺草胺10%、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0%、异丙醇10%、醋酸仲丁酯10%、丙二醇2%、癸酸0.5%、羰甲基醇0.2%、苯甲酸钠0.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先将有效成分、乳化剂、溶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油相。接着再将部分水及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混合在一起,溶解成为均匀的水相。然后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水相加入到油相,缓慢加水至达到转相点,之后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30min,即可制得45%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11:2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悬浮剂。

氟氯吡啶酯10%、吡草醚4%、啶磺草胺6%、萘磺酸缩合物钠盐3%、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3%、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2%、黄原胶2%、丙三醇2%、硅油0.1%、苯甲酸钠0.1%、氮酮1.5%,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增效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在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2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悬浮剂。

实施例12:25%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悬浮剂。

氟氯吡啶酯10%、吡草醚5%、啶磺草胺10%、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3%、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4%、月桂醇硫酸钠2%、海藻酸钠2%、丙三醇2%、硅油0.1%、苯甲酸钠0.1%、氮酮1.5%,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增效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在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25%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悬浮剂。

生物测定实施例一: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供试药剂:93%氟氯吡啶酯原药、95%吡草醚原药和96.5%啶磺草胺原药。

供试靶标: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

药剂配置设计:氟氯吡啶酯单剂配置成1、3、5g a.i./ha溶液备用;吡草醚单剂配置成1、3、5g.a.i./ha溶液备用;啶磺草胺单剂配置成1、4、7g.a.i./ha溶液备用;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混剂配置成1+1+1、1+1+4、1+1+7、1+3+1、1+3+4、1+3+7、1+5+1、1+5+4、1+5+7、3+1+1、3+1+4、3+1+7、3+3+1、3+3+4、3+3+7、3+5+1、3+5+4、3+5+7、5+1+1、5+1+4、5+1+7、5+3+1、5+3+4、5+3+7、5+5+1、5+5+4、5+5+7g a.i./ha溶液备用。

试验方法:在高6cm、直径9cm的塑料钵内装定量土,将供试靶标杂草种子15~20粒播种在塑料钵内,盖0.5~1cm厚的细土后放在温室内培养,待杂草长至2-3叶期进行喷雾处理,每钵喷药液1mL,每处理重复4次,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对照。处理后试材置于温室内培养,定期观察靶标杂草的生长情况,20d后目测靶标受害症状及生长抑制情况,并称地上部分鲜重,以靶标鲜重抑制率评价药剂对靶标杂草的毒力作用。

调查方法:试验处理20d后目测靶标受害症状及生长抑制情况,并称地上部分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

联合作用评价方法: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作用方式(NY/T1155.7-2006),其公式为:E0=X×Y×Z/1002,式中,X为氟氯吡啶酯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为对照的百分数;Y为吡草醚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为对照的百分数;Z为啶磺草胺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为对照的百分数;E0为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三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杂草鲜重抑制率为对照的百分数的理论值;E为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三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杂草鲜重抑制率为对照的百分数的实测值。

评价标准:当E0-E>10%时表示为增效作用,当-10%≦E0-E≦10%时表示为相加作用,当E0-E<-10%时表示为拮抗作用。

由表1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三元混配各处理对看麦娘的E0-E(%)值均大于10%,且在20%以上,说明三者复配对看麦娘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由表2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三元混配各处理对荠菜的E0-E(%)值均大于10%,且在20%以上,说明三者复配对荠菜也同样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由此可见,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和啶磺草胺三元混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表1、各药剂处理对看麦娘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2、各药剂处理对荠菜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生物测定实施例二:田间药效试验

在小麦田开展药效验证试验,试验共设10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处理1为64%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0:20:24)、处理2为32%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油悬浮剂(10:10:12)、处理3为8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啶磺草胺可湿性粉剂(25:25:30)、处理4为40%氟氯吡啶酯·吡草醚水分散粒剂(20:20)、处理5为44%氟氯吡啶酯·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0:24)、处理6为44%吡草醚·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0:24)、处理7为7.5%氟氯吡啶酯乳油、处理8为2%吡草醚悬浮剂、处理9为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处理10为对照(不施药不除草),药后30天统计各处理杂草死亡情况并计算防效。

表3、各药剂处理防除小麦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药后30天三元复配(处理1、处理2和处理3)使用对小麦田看麦娘、野燕麦、节节麦、荠菜、播娘蒿和猪殃殃等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均要明显要高于二元复配(处理4、处理5和处理6)使用及单剂(处理7、处理8和处理9)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调查过程中未发现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对小麦产生药害。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三元除草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相比二元复配或单剂单独使用扩大了杀草谱,提高了防效,能有效防除小麦田各种杂草,对作物安全,值得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