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044353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宾阳县封大为民族烧伤创疡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410648770.7
发明设计人 封大为;
申请日2014-11-14
分类号A61K36/85;A61P17/02;
代理机构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韦锦捷
地址 5304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仁爱社区三中路1055号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31:48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2-11-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5 专利号:ZL2014106487707 申请日:20141114 授权公告日:20180615
专利权的终止
2018-06-15
授权
授权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5 申请日:2014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5-03-25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伤患,是毁损性最大的创伤之一。创面疼痛、感染、进行性坏死和疤痕愈合一直是困扰烧伤治疗的四大难题。国内外有不少治疗此病的药物,此类药物各类繁多,但大都存在疗程长,效果差,药物成份多,配制工艺复杂,使用不便,药物有效成份吸收慢及价格昂贵等弊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创面、消炎止痛、去腐生肌、活血化瘀以及促进残余皮肤细胞组织生长的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的制备方法,配制方法简单,疗效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十大功劳2-5%、路边青0.5-2%、一点红0.5-2%、金樱根0.5-2%、山桅子1-2.5%、金银花1-3%、两面针1-2%、虎杖0.5-2%、地龙0.5-2%、山茶油47-75.7%、蜂蜡20-30%和冰片0.5-1.5%,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数的和为100%。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所述重量百分数称取原料;
(2)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冰片打成粉末,得到冰片粉末;
(3)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十大功劳、路边青、一点红、金樱根、山桅子、金银花、两面针、虎杖和地龙切碎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山茶油,浸泡10~25天,浸泡过程中每日搅拌1-5次,得到浸泡液;
(4)将步骤(3)所得的浸泡液加热至130~180℃并保温2~5小时后,过滤去渣,得到加热浸泡过滤液;
(5)将步骤(4)所得的加热浸泡过滤液升温至200~220℃后加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蜂蜡,然后在200~220℃的温度下继续熬煮2~3小时,得到熬煮药浆;
(6)将步骤(5)所得的熬煮药浆自然冷却至40~50℃,加入步骤(2)所得的冰片粉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组合药膏。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药膏的使用方法为外用,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所述的组合药膏涂抹患处,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广西山区独有的中草药并按中医疮疡理论和凉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去腐生肌的治疗原则组合而成了所述组合药膏。所述组合药膏具有保护创面、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活血化腐、津润滋养组织和促进残余皮肤细胞组织再生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对烧烫伤、皮肤外伤感染、久不愈合的创面和疮疡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组合药膏对于烧伤、烫伤及外伤疮疡有显著疗效,愈后极少留下疤痕。特别是治疗大面积烧伤,效果非常好,能保护创面,易于护理,换药不刺激,不沾粘,不出血,不疼痛,促进创面快速愈合。价格低廉,配制方便,无毒副作用。经过20多年的临床验证其有效率在98%以上。本发明所述组合药膏原料取材广泛,配方严谨,疗效确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配方中所用的原料,均采用常见的中草药,药源丰富、易于取得。配方中各味中草药原料的属性及功效如下:
路边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外感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和外伤出血。
金樱根:收敛固涩,止血敛疮,祛内活血,止痛,杀虫功效。
山桅子:清热,泻火,凉血。
十大功劳: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用于痈疽疔毒、疳疮、疥癣、深部脓肿、气性坏疽、杨梅结毒以及皮肤溃烂等症。
两面针: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以及外治汤火烫。
一点红:苦,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用于咽喉痛、口腔破溃、风热咳嗽、泄泻、痢疾、小便淋痛、子痈、乳痈以及疖肿疮疡。
虎杖:性味苦,寒。归肝,胆,肺经。功效: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淋浊带下、痔漏、湿疮烂腿、脓疱疮等。此外,具有显著的抗绿脓杆菌的作用。
地龙: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用于高热狂躁、惊风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齿衄、瘰疬、痄腮以及疮疡。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下肢溃疡、丹毒、带状疱疹、烧烫伤等。
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各种疮疡、咽喉肿痛、中耳炎、口疮、痈肿、痔疮、烧伤等症的治疗,又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功效。
蜂腊:收涩,止血,敛疮,生肌,止痛,调理。外用于溃疡不敛、臁疮糜烂、创伤以及烧烫伤。
山茶油:性偏凉,功效: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凉血止血。山茶油富含维生素E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被医学家和营养学家誉为“生命之花”的锌元素,对组织再生起到非常好的津润营养作用。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称取原料:十大功劳2%、路边青0.5%、一点红0.5%、金樱根0.5%、山桅子1%、金银花1%、两面针1%、虎杖0.5%、地龙0.5%、山茶油47%、蜂蜡20%、冰片0.5%,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数的和为100%;
(2)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冰片打成粉末,得到冰片粉末;
(3)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十大功劳、路边青、一点红、金樱根、山桅子、金银花、两面针、虎杖和地龙切碎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山茶油,浸泡10天,浸泡过程中每日搅拌2次,得到浸泡液;
(4)将步骤(3)所得的浸泡液加热至160℃并保温2小时后,过滤去渣,得到加热浸泡过滤液;
(5)将步骤(4)所得的加热浸泡过滤液升温至200℃后加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蜂蜡,然后在200℃的温度下继续熬煮3小时,得到熬煮药浆;
(6)将步骤(5)所得的熬煮药浆自然冷却至50℃,加入步骤(2)所得的冰片粉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组合药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称取原料:十大功劳5%、路边青2%、一点红2%、金樱根2%、山桅子2.5%、金银花3%、两面针2%、虎杖2%、地龙2%、山茶油72%、蜂蜡20%、冰片0.5%,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数的和为100%;
(2)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冰片打成粉末,得到冰片粉末;
(3)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十大功劳、路边青、一点红、金樱根、山桅子、金银花、两面针、虎杖和地龙切碎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山茶油,浸泡12天,浸泡过程中每日搅拌3次,得到浸泡液;
(4)将步骤(3)所得的浸泡液加热至165℃并保温2.5小时后,过滤去渣,得到加热浸泡过滤液;
(5)将步骤(4)所得的加热浸泡过滤液升温至205℃后加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蜂蜡,然后在205℃的温度下继续熬煮2.5小时,得到熬煮药浆;
(6)将步骤(5)所得的熬煮药浆自然冷却至45℃,加入步骤(2)所得的冰片粉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组合药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称取原料:十大功劳3%、路边青1%、一点红0.5%、金樱根1%、山桅子1%、金银花2%、两面针1.5%、虎杖0.5%、地龙1%、山茶油62.5%、蜂蜡25%、冰片1%,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数的和为100%;
(2)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冰片打成粉末,得到冰片粉末;
(3)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十大功劳、路边青、一点红、金樱根、山桅子、金银花、两面针、虎杖和地龙切碎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步骤(1)称量 得到的山茶油,浸泡15天,浸泡过程中每日搅拌4次,得到浸泡液;
(4)将步骤(3)所得的浸泡液加热至170℃并保温3.5小时后,过滤去渣,得到加热浸泡过滤液;
(5)将步骤(4)所得的加热浸泡过滤液升温至210℃后加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蜂蜡,然后在210℃的温度下继续熬煮2小时,得到熬煮药浆;
(6)将步骤(5)所得的熬煮药浆自然冷却至40℃,加入步骤(2)所得的冰片粉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组合药膏。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称取原料:十大功劳4%、路边青0.75%、一点红1%、金樱根1.5%、山桅子1.5%、金银花1.5%、两面针1%、虎杖1.5%、地龙1.5%、山茶油63.25%、蜂蜡22%、冰片0.5%,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数的和为100%;
(2)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冰片打成粉末,得到冰片粉末;
(3)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十大功劳、路边青、一点红、金樱根、山桅子、金银花、两面针、虎杖和地龙切碎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山茶油,浸泡23天,浸泡过程中每日搅拌2次,得到浸泡液;
(4)将步骤(3)所得的浸泡液加热至180℃并保温4小时后,过滤去渣,得到加热浸泡过滤液;
(5)将步骤(4)所得的加热浸泡过滤液升温至200℃后加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蜂蜡,然后在200℃的温度下继续熬煮3小时,得到熬煮药浆;
(6)将步骤(5)所得的熬煮药浆自然冷却至43℃,加入步骤(2)所得的冰片粉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组合药膏。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称取原料:十大功劳2%、路边青1.5%、一点红1.5%、金樱根1%、山桅子2%、金银花2.5%、两面针2%、虎杖1%、地龙1%、山茶油57.5%、蜂蜡27%、冰片1%,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数的和为100%;
(2)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冰片打成粉末,得到冰片粉末;
(3)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十大功劳、路边青、一点红、金樱根、山桅子、金银花、两面针、虎杖和地龙切碎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山茶油,浸泡18天,浸泡过程中每日搅拌4次,得到浸泡液;
(4)将步骤(3)所得的浸泡液加热至150℃并保温5小时后,过滤去渣,得到加热浸泡过滤液;
(5)将步骤(4)所得的加热浸泡过滤液升温至215℃后加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蜂蜡,然后在215℃的温度下继续熬煮2小时,得到熬煮药浆;
(6)将步骤(5)所得的熬煮药浆自然冷却至48℃,加入步骤(2)所得的冰片粉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组合药膏。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烧烫伤、皮肤外伤疮疡的组合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称取原料:十大功劳3%、路边青2%、一点红1%、金樱根0.5%、山桅子1.5%、金银花2%、两面针1.5%、虎杖0.5%、地龙2%、山茶油56.5%、蜂蜡28%、冰片1.5%,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数的和为100%;
(2)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冰片打成粉末,得到冰片粉末;
(3)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十大功劳、路边青、一点红、金樱根、山桅子、金银花、两面针、虎杖和地龙切碎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山茶油,浸泡20天,浸泡过程中每日搅拌5次,得到浸泡液;
(4)将步骤(3)所得的浸泡液加热至180℃并保温2~5小时后,过滤去渣,得到加热浸泡过滤液;
(5)将步骤(4)所得的加热浸泡过滤液升温至210℃后加入步骤(1)称量得到的蜂蜡,然后在210℃的温度下继续熬煮2.5小时,得到熬煮药浆;
(6)将步骤(5)所得的熬煮药浆自然冷却至45℃,加入步骤(2)所得的冰片粉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组合药膏。
典型病例说明:
病例1:广西宾阳县蒋XX,男,56岁。2008年6月份被火药烧伤全身多处约45%面积,呈二度烧伤。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清洗干净,消毒棉签涂抹将本发明所述组合药膏涂于创面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一次,22天痊愈,未留疤痕。
病例2:广西来宾小平阳镇黄XX,男,42岁。2010年5月被汽油烧伤头面 部、前胸及双上肢,烧伤面积30%,深二度,部分三度,表皮剥落,基低红白相间。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清洗干净,消毒棉签涂抹将本发明所述组合药膏涂于创面纱布包扎,28天痊愈。
病例3:广西上林镇龙乡李XX,2012年9月被火焰烧伤全身多处,面积约60%,其中浅二度占25%,深二度占28%,三度占7%,表皮全部剥脱,基低红白相间,双前臂部分呈皮革,低血容量性休克。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清洗干净,消毒棉签涂抹将本发明所述组合药膏涂于创面纱布包扎,每日换药一次,36天痊愈出院。
病例4:广西宾阳大桥镇钟XX,女,62岁。患糖尿病6年右下肢小腿外则皮肤溃烂3年,2013年4月转到我院治疗,创面约5%面积,溃烂流脓。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清洗干净,消毒棉签涂抹将本发明所述组合药膏涂于创面纱布包扎,隔日换药一次,56天痊愈。
病例5:广西宾阳宾州镇陆XX,男,6岁。2013年7月不慎跌入装满开水的桶中,至臀部及双大腿烫伤,面积约15%,二度。表皮剥落,基低红白相间。入院后,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清洗干净,消毒棉签涂抹将本发明所述组合药膏涂于创面纱布包扎,每日换药一次,15天创面全部痊愈未留下明显疤痕。
机译: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感染性外伤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机译: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感染性外伤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机译: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感染性外伤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