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的活性成分由CuO、SiO2和MnO2组成;催化剂中,CuO、SiO2与MnO2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1~56%、41~46%和1.0~3.0%。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配制铜的可溶性盐溶液、锰的可溶性盐溶液和酸性硅溶胶,并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2)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沉淀剂,进行并流共沉淀;(3)并流共沉淀结束后进行老化,过滤得到沉淀物;沉淀物依次经干燥和焙烧后加入石墨粉成型即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催化剂不含铬、环境污染小、且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顺丁烯二酸二甲酯转化率高达100%,γ-丁内酯选择性高达92~93%。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3/889 申请日:2014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 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γ-丁内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广泛应用在医药、农药、石油化 工等领域。在医药方面,γ-丁内酯主要用来合成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乙烯基 吡咯烷酮等。另外,由于γ-丁内酯具有沸点高、溶解能力强、导电率高、稳定性好等 优点,常用作萃取剂、吸收剂和电解质溶液。

目前工业上,γ-丁内酯生产方法有1,4-丁二醇脱氢法、顺丁烯二酸酐加氢法和顺 丁烯二酸二烷基酯加氢法。其中,顺丁烯二酸二烷基酯加氢法中的顺丁烯二酸二烷基 酯可以为顺丁烯二酸二甲酯、顺丁烯二酸二丁酯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苏联专利SU 1022969报道了以CuO-ZnO-Cr3O2/Al2O3为催化剂,在260~280℃、 常压、氢/酯摩尔比25:1、液体体积空速0.2~0.3h-1的条件下,将顺丁烯二酸二丁酯加 氢转化成γ-丁内酯,转化率为97%,γ-丁内酯选择性为85%。以上催化剂含铬,毒性 强、污染严重,给生产人员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且该催化剂液体空速低、γ-丁内酯 选择性差。

中国专利CN 1116623A报道了以CuO-ZnO-Al2O3为催化剂,在230℃、常压、 0.5MPa、液体质量空速0.24h-1的条件下,将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转化成γ-丁内酯, 转化率为99.5%,γ-丁内酯选择性为85%。该催化剂用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γ- 丁内酯,虽然不含污染严重、毒性较强的铬,但是,催化剂制备过程较复杂,催化剂 活性和γ-丁内酯选择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及其 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不含铬,因此对环境污染小,用于顺丁烯二酸二甲 酯加氢制备γ-丁内酯时,空速高、选择性高。

本年发明所提供的用于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加氢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其活性成 分由CuO、SiO2和MnO2组成;

所述催化剂中,所述CuO、所述SiO2与所述MnO2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1~56%、 41~46%和1.0~3.0%。

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的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具体为下述1)~4)中任一种:

1)CuO 51.08%;SiO246.02%;MnO22.90%;

2)CuO 53.12%;SiO244.94%;MnO21.94%;

3)CuO 55.68%;SiO241.85%;MnO22.47%。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配制铜的可溶性盐溶液、锰的可溶性盐溶液和酸性硅溶胶,并进行混 合得到混合溶液;

(2)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沉淀剂,进行并流共沉淀;

(3)所述并流共沉淀结束后进行老化,过滤得到沉淀物;所述沉淀物依次经干 燥和焙烧后加入石墨粉成型即得所述催化剂。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混合溶液中,铜的可溶性盐的摩尔浓度为0.9~1.0M,如 0.92M,锰的可溶性盐的摩尔浓度为0.032~0.048M,如0.048M,所述酸性硅溶胶的浓 度为1.0~1.1M,如1.1M。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碱性沉淀剂为碳酸氢铵溶液。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并流共沉淀在50~55℃和pH为6.0~6.5的条件下进行, 如在50℃和pH为6.2的条件下进行;

所述并流共沉淀的时间为0.9~1.1h,如1.0h。

所述老化的时间为0.8~1.2h,如1.0h。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干燥的温度100~110℃,干燥时间为20~30h,如在110℃ 下干燥24h;

所述焙烧的温度为430~460℃,时间为4~6h,如在450℃下焙烧5h;

所述石墨粉的添加量为所述沉淀物质量的1%,所述石墨粉具有造粒润滑、脱模 的作用;由于所述石墨烯的添加量甚微,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可忽略不计。

本发明催化剂催化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制备γ-丁内酯时,可在如下条件下进行:温 度可为220~235℃,具体可为221℃、227℃或231℃,压力小于0.06MPa,具体可为 0.04MPa或0.05MPa,液体空速为0.5~0.6h-1,具体可为0.51h-1、0.53h-1或0.58h-1,氢 气与所述顺丁烯二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20~30:1,如20:1、25:1或30: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催化剂不含铬、环境污染小、且制备方法简单;

2、本发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顺丁烯二酸二甲酯转化率高达100%, γ-丁内酯选择性高达92~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顺丁烯二酸二甲酯转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顺丁烯二酸二甲酯转化率(%)=已转化的顺丁烯二酸二甲酯的摩尔数/进料顺丁 烯二酸二甲酯的总摩尔数×100%。

γ-丁内酯选择性的计算公式为:

γ-丁内酯选择性(%)=产物中γ-丁内酯摩尔数/产物总摩尔数×100%。

实施例1、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催化性能

(1)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硝酸铜111g,30wt%酸性硅溶胶110g,50wt%硝酸锰水溶液8.57g,将它们溶 于500g去离子水中,配制金属盐溶液,其中,硝酸铜的摩尔浓度为0.92M,硝酸锰的 摩尔浓度为0.048M,酸性硅溶胶的摩尔浓度为1.10M。将该盐溶液和1M碳酸氢铵水 溶液沉淀剂在50℃下搅拌,并流共沉淀,沉淀pH控制在6.2,沉淀所需时间约1小时, 沉淀完毕之后,老化1小时,沉淀物经洗涤过滤,在110℃干燥24小时,并在450℃ 焙烧5小时。最后加入沉淀物的1wt%石墨粉压片成型,得到催化剂样品。

本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样品(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组成为:CuO 51.08%、 SiO246.02%和MnO22.90%。

(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将5g本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20~40目)装填于不锈钢管式反应器(Φ12×500mm) 内,钢瓶氢气经定压稳压后,通过转子流量计进入汽化器,与从计量泵输送来的顺丁 烯二酸二甲酯,在汽化器中混合并进行汽化,再经预热器加热至反应温度后进入反应 器,产物经冷凝进入气液分离器,尾气放空。

上述反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为221℃、压力为0.04MPa、液体空速为 0.51h-1、氢/酯摩尔比为30: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如下:

顺丁烯二酸二甲酯转化率约为100%,γ-丁内酯选择性为92.8%。

实施例2、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催化性能

(1)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硝酸铜115.44g,30wt%酸性硅溶胶107.39g,50wt%硝酸锰水溶液5.73g,其 它条件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样品(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组成为:CuO 53.12%、 SiO244.94%和MnO21.94%。

(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利用上述制备的催化剂催化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合成γ-丁内酯,具体步骤和投料量 与实施例1中相同。

其中,上述反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为227℃、压力为0.05MPa、液体 空速为0.53h-1、氢/酯摩尔比为25: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如下:

顺丁烯二酸二甲酯转化率约为100%,γ-丁内酯选择性为92.5%。

实施例3、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催化性能

(1)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硝酸铜121.1g,30wt%酸性硅溶胶100.2g,50wt%硝酸锰水溶液7.3g,其它 条件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样品(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组成为:CuO 55.68%、 SiO241.85%和MnO22.47%。

(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利用上述制备的催化剂催化顺丁烯二酸二甲酯合成γ-丁内酯,具体步骤和投料量 与实施例1中相同。

其中,上述反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为231℃、压力为0.05MPa、液体 空速为0.58h-1、氢/酯摩尔比为20:1。

经测试,本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如下:

顺丁烯二酸二甲酯转化率约为100%,γ-丁内酯选择性为92.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