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脑功能激活与足部矫正的定制型足部矫正装置

用于脑功能激活与足部矫正的定制型足部矫正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功能激活与足部矫正的定制型足部矫正装置,包括:可以让脚趾插入的套趾部;从套趾部延长的连接带;从连接部延长并与脚后跟固定的固定部。依据本发明,通过分别对向脚趾施加力量的大小与方向进行调节,以对脚趾进行矫正,从而可以实现正常行走,并由此可以提高关节运动功能与脑功能的活跃程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905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基茵肌美加;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10990.5

  • 发明设计人 朴均燮;

    申请日2014-12-23

  • 分类号A61F5/01;

  • 代理机构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柴智敏

  • 地址 韩国首尔江南区德兰20-27301(驿三洞东方写字楼3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04: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F5/01 授权公告日:20171226 终止日期:20181223 申请日:201412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2-26

    授权

    授权

  • 2015-05-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5/01 申请日:2014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脑功能激活及足部矫正的足部矫正装置。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分别调节向各个脚趾施加力量的大小与方向矫正脚趾从而实现正常行走并由此可以提高关节运动功能与脑功能活跃程度的足部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当老化、疾病或错误的行走习惯等因素导致脚趾变形之后,不仅不能实现正常行走,而且关节的运动功能还会衰退,最终会对身体全身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如果因脚趾水平方向的变化导致脊椎中心轴的平衡状态出现失衡,由此就会导致脊椎相连的脑功能活跃程度下降。

另外,如果脚趾向聚集的方向变形,就会对人体的行走功能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分别调节向各个脚趾施加力量的大小与方向矫正脚趾从而实现正常行走并由此可以提高关节运动功能与脑功能活跃程度的足部矫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用于脑功能激活与足部矫正的定制型足部矫正装置包括:至少可以插入一个脚趾的套趾部;从所述套趾部延长的连接连接带;从所述连接部延长并固定在脚后跟上的固定部300。

优选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300的内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对脚后跟加压的突起35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长度、厚度及宽度中至少有一项可以调节。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沿脚背面或脚掌面展开。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300的下部设置有通过脚掌面对踵骨进行支撑的支撑部33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30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相比厚度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30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相比宽度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可以根据位于所述固定部300内侧面突起350的水平位置调节所述连接带对插入所述套趾部脚趾的水平牵引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可以根据位于所述固定部300内侧面突起350的垂直位置调节所述连接带对插入所述套趾部脚趾的垂直牵引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套趾部设置有将插入所述套趾部的脚趾与未插入所述套趾部的相邻脚趾隔离的隔片。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00包括:固定于所述脚后跟侧面的第1固定部310;固定于所述脚后跟下面的第2固定部32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部320包括:让所述脚后跟的中央部露出的环状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带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相比厚度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带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相比宽度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套趾部与所述连接带之间设置有对用户的中足骨部位加压的加压部27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270包括:对所述中足骨的上部面加压的第1加压部271;对所述中足骨的侧部面加压的第2加压部272;对所述中足骨的下部面加压的第3加压部273。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270加压的中足骨就是脚拇指的中足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270加压的中足骨就是无名脚趾的中足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270的一部分的厚度与其余部分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套趾部自成一体,还设置了带有对脚掌进行支撑的支撑面的脚趾插入部40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脚趾插入部400带有对脚掌中足骨部位进行支撑的突出面45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面450一部分的厚度与其余部分不同。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足部矫正装置包括:至少可以插入一个脚趾的第1套趾部110;从所述套趾部延长的第1连接带210;从所述连接部延长,固定于脚后跟的固定部300;从所述固定部300向与所述第1连接带210相反的方向延长的第2连接带220;位于所述第2连接带220的端部,让除插入所述第1套趾部110脚趾之外其余脚趾中至少一个脚趾插入的第2套趾部120。

优选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300内侧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对脚后跟加压的突起35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长度、厚度及宽度中至少有一项可以调节。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带210沿脚背面或脚掌面展开。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300下部设置有通过脚掌面对踵骨进行支撑的支撑部33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30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相比厚度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30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相比宽度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可以根据位于所述固定部300内侧面突起350的水平位置调节所述连接带对插入所述套趾部脚趾的水平牵引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可以根据位于所述固定部300内侧面突起350的垂直位置调节所述连接带对插入所述套趾部脚趾的垂直牵引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套趾部110设置有将插入所述第1套趾部110的脚趾与未插入所述第1套趾部110的相邻脚趾隔离的隔片。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00包括:固定于所述脚后跟侧面的第1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脚后跟下面的第2固定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固定部包括:让所述脚后跟的中央部露出的环状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带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相比厚度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带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相比宽度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套趾部110与所述第1连接带210之间设置有对用户中足骨部位加压的加压部27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270包括:对所述中足骨上部面加压的第1加压部271;对所述中足骨侧部面加压的第2加压部272;对所述中足骨下部面加压的第3加压部273。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270加压的所述中足骨就是脚拇指的中足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270加压的所述中足骨就是无名脚趾的中足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270一部分的厚度与其余部分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套趾部110与所述第2套趾部120构成一体,还设置了带有对脚掌进行支撑的支撑面的脚趾插入部40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脚趾插入部400带有对脚掌中足骨部位进行支撑的突出面45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面450一部分的厚度与其余部分不同。

技术效果

依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分别调节向各个脚趾施加力量的大小与方向矫正脚趾从而实现正常行走并由此可以提高关节运动功能与脑功能活跃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构造示意图;

图2是显示将图1所示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第1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固定部内部面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固定部内部面构造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将图1所示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第2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将依据本发明应用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将图1所示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第3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穿上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足部矫正装置第1状态下脚掌模样的示意图;

图9是显示将依据本发明第1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穿上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足部矫正装置第2状态下脚掌模样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将依据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状态的示意图;

图12至图15是显示依据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第2固定部多种形态的示意图;

图16是显示图11所示依据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加压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17是显示通过图16所示第1加压部对脚拇指中足骨上部面加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显示将依据本发明第3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显示图18所示突出面构造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1套趾部         120:第2套趾部

210:第1连接带         220:第2连接带

250:交叉部            270:加压部

300:固定部            310:插入孔

330:支撑部            350:突起,

400:插入部            450:突出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附图中的相同的构成要素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尽量用同一符号标示。另外,对于可能对本发明要点产生不必要混淆的公知功能及构成就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构造示意图。参照图1可以看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足部矫正装置包括:第1套趾部110、第2套趾部120、第1连接带210、第2连接带220、固定部300。

脚拇指插入第1套趾部110内,无名脚趾插入第2套趾部120内。

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可以将与脚拇指邻接的脚趾与脚拇指一起追加插入到第1套趾部110内,可以将与无名脚趾邻接的脚趾与无名脚趾一起追加插入到第2套趾部120内。

固定部300作为固定在用户脚后跟的部位,用户的脚后跟部位与固定部300的里面紧密结合,因此用户脚后跟的踵骨(脚跟骨:calcaneus)被固定部300包裹。

第1连接带210从第1套趾部110延长形成,其作用就是通过向第1连接带210施加的张力将插入第1连接带210的脚趾从固定部300与第1套趾部110之间向固定部300方向牵引。

另外,第2连接带220从第2套趾部120延长形成,其作用就是通过向第2连接带220施加的张力将插入第2连接带220的脚趾从固定部300与第2套趾部120之间向固定部300方向牵引。

为此,优选地,依据本发明的足部矫正装置采用硅胶、橡胶、弹性材质的布等材料制造,制造者为了能够调节第1连接带210及第2连接带220对插入的脚趾产生的牵引力而设计成至少可以对长度、厚度、宽度中的一项进行调节。

另外,如图1所示,在固定部300下部中央设置有脚后跟边角部分可以插入的插入孔310,在插入孔310的下部设置有支撑部330。

如图8所示,当用户将固定部300的插入孔310插入脚后跟边角部分后,支撑部330就位于脚掌面上。由此,支撑部330通过脚掌面对踵骨进行支撑。

如上所述,弹性材质支撑部330通过脚掌面支撑踵骨,因此当用户行走时不仅能够缓解对脚掌产生的冲击,而且还能够防止因脚掌受到冲击而导致脚腕骨折,从而确保能够正常行走。

另外,如图8所示,支撑部330位于踵骨上部,构成越往脚拇指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的拱门形态。如上所述,向脚拇指方向即内侧倾斜构成拱门形态的支撑部330的作用就是矫正穿戴者足部踝骨的内转现象。

具体讲,踝骨向内侧踝骨方向旋转的现象即内转现象不仅会诱发脚腕扭伤,而且还会导致成为扁平足和弓形足,同时还会导致拇趾外翻、莫顿神经瘤及由此引发脑部供血变化。图8所示形状的支撑部330的作用就是通过诱发踝骨向外侧踝骨方向旋转产生外转现象,从而矫正踝骨的内转现象。

进一步讲,就是通过将图8所示支撑部330的厚度进行整体调节或者只对支撑部330一部分的厚度进行调节或者对向弹性材质支撑部330施加的张力及由此对脚掌产生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踝骨的内转程度及方向实施个性化的定制型矫正。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为确保能够根据踝骨的内转程度使图8所示支撑部330从踝骨中心点上部开始保持相同的拱门状形态并一直展开到楔骨区域,也可以对支撑部330的宽度进行调节使其逐步扩大。

图2是显示将图1所示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第1状态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用户将无名脚趾插入足部矫正装置的第2套趾部120并使第2连接带220沿脚背面向脚腕方向展开后,在使固定部300的里面与脚后跟紧贴的状态下,使第1连接带210沿脚背面向脚拇指方向展开,然后将第1套趾部110套入脚拇指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由于在设计上就确保了第1连接带210和第2连接带220分别能够沿脚背面展开,因此脚拇指和无名脚趾在分别向上被向上牵引的同时还被向脚腕方向牵引。

图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固定部300内部面构造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优选地,在固定部300的内部面形成有突起350。另外,如图3所示,位于固定部300内部面的突起350以脚后跟中心线A-A'即踵骨垂直线为基准按左右对称的形状分别设置有7个。

如上所述,在固定部300内部面设置多个突起350,不仅能够防止固定部300从脚后跟滑落从而增强第1连接带210及第2连接带220产生的牵引力,而且还能够调节突起350的高度从而根据用户的脚形增强所需牵引力的大小。

同时,制造者只在总共14个突起350位置中特定的一部分位置设置突起350,从而可以将第1连接带210及第2连接带220产生的牵引方向沿水平方向进行精确调整。

即,脚后跟与位于固定部300内部的特定突起350紧贴的位置成为第1连接带210及第2连接带220产生的牵引力基准点,因此制造者通过调整位于固定部300内部的突起350位置就可以根据用户的脚形对插入第1连接带210及第2连接带220的脚趾牵引方向沿所要求的水平方向(矫正方向)进行精确调整。

图4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固定部300内部面构造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在固定部300内部面设置有突起350,在脚后跟处沿分别具有不同高度的4条水平方向平行线(Line1,2,3,4)共设置有14个突起350,也可以脚后跟中心线(A-A')为基准按左右对称的形状设置。

制造者从总共4条水平方向平行线中选择需要设置突起350的一条水平方向平行线,再在该水平方向平行线上选择需要设置突起350的位置,然后设置至少一个突起350,这样不仅能够将第1连接带210及第2连接带220产生的牵引方向沿水平方向进行精确调整,而且也能够沿垂直方向进行精确调整。

即,位于固定部300内部的特定突起350与脚后跟紧贴的位置成为第1连接带210及第2连接带220产生的牵引力基准点,因此制造者通过调整位于固定部300内部突起350的垂直位置就能够根据用户的脚形对插入第1连接带210及第2连接带220脚趾的牵引方向沿所要求的垂直方向(矫正方向)进行精确调整。

图5是显示将图1所示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第2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用户将脚拇指插入足部矫正装置第1套趾部110并使第1连接带210沿脚背面向脚腕方向展开后,在使固定部300的里面与脚后跟紧贴的状态下,使第2连接带220沿脚掌面向无名脚趾方向展开,然后再将第2套趾部120套入无名脚趾并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由于在设计上就确保第1连接带210能够沿脚背面展开,因此脚拇指在被向上牵引的同时还被向脚腕方向牵引。由于在设计上就确保第2连接带220能够沿脚掌面展开,因此无名脚趾在下垂的同时还被向脚腕方向牵引。

图6是显示将依据本发明应用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依据本发明应用例的足部矫正装置只设置有第1套趾部110和第1连接带210及固定部300,并未设置第2套趾部120和第2连接带220。

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将脚拇指插入足部矫正装置第1套趾部110并使第1连接带210沿脚背面向脚腕方向展开后,在使固定部300里面与脚后跟紧贴的状态下使固定部300紧贴脚腕转动,然后再将固定部300的端部固定在第1连接带210的上部面。

为此,优选地,在固定部300的端部内侧面设置有用于与带有弹性的布质第1连接带210上部面粘合的粘合扣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通过调整固定部300与第1连接带210摞叠的结合位置就能够调节第1连接带210对脚拇指产生的牵引力

另外,如图6所示,由于在设计上就确保第1连接带210能够沿脚背面展开,因此脚拇指在被向上牵引的同时还被向脚腕方向牵引。

图7是显示将图1所示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第3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用户将无名脚趾插入足部矫正装置第2套趾部120并使第2连接带220沿脚背面向脚腕方向展开后,在使固定部300里面与脚后跟紧贴的状态下使第1连接带210沿脚掌面向脚拇指方向展开,然后再将第1套趾部110套入脚拇指并进行固定。

如上所述,由于在设计上就确保第2连接带220能够沿脚背面展开,因此无名脚趾在被向上牵引的同时还被向脚腕方向牵引。由于在设计上就确保第1连接带210能够沿脚掌面展开,因此脚拇指在下垂的同时还被向脚腕方向牵引。

图9是显示将依据本发明第1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状态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也可以将第1连接带210和第2连接带220摞叠的部分即交叉部250设计成一层彼此构成一体。

即,如图9所示,也可以使具有第1连接带210和第2连接带220从交叉部250开始分岔这种结构的足部矫正装置表现出与图2所示同等的矫正效果。

另外,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优选地,通过将第1套趾部110与第2套趾部120的厚度设定在1cm至2cm左右,就可以使插入套趾部110,120的脚趾与未插入套趾部110,120的脚趾因套趾部110,120的厚度而自然隔离。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通过在第1套趾部110与第2套趾部120的侧面另外设置具有1cm至2cm左右厚度的硅胶材质隔片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将套趾部110,120内部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将一定厚度的隔膜设置在套趾部110,120内部,在这种状态下,分别将多个脚趾向套趾部110,120内部的多个区域各插入一个,这样就可以使多个脚趾能够通过套趾部110,120同时得到矫正。与此同时,一起矫正的多个脚趾之间还可以通过发挥隔片作用的隔膜进行自然隔离。

另外,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可以在第1套趾部110和第2套趾部120上涂布具有磁性的矿物质,也可以另行在第1套趾部110和第2套趾部120的侧面涂布矿物质。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优选地,依据本发明的足部矫正装置在制造时经过了抗菌处理。

图10是显示穿上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足部矫正装置第2状态下脚掌模样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当用户使固定部300的插入孔310插入脚后跟的边角部分后,支撑部330就位于脚掌面的中央部。由此,支撑部330就通过脚掌面的中央部对踵骨进行支撑。

另外,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如图10所示,横穿脚掌面的支撑部330厚度部分地方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对通过支撑部330向脚掌面施加的压力根据情况变化进行部分调节。另外,支撑部330的宽度也是部分地方不相同,这样也可以对通过支撑部330施加压力的面积根据情况变化进行部分调节。

进一步讲,图10所示的支撑部330对踵骨上部进行支撑,这样就可以改善踝骨与踵骨向脚趾方向倾斜的现象即“跖曲现象”。

即,由于存在因“跖曲现象”而诱发扁平足的问题。因此,如图10所示,依靠对踵骨上部支撑的支撑部330改善“跖曲现象”,从而可以对扁平足进行矫正。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可以根据“跖曲现象”的发展程度及发展方向通过对图10所示支撑部330的厚度进行整体调节或者只对支撑部330的一部分厚度进行调节或者对向弹性材质支撑部330施加的张力及由此向脚掌施加的压力进行调节而实施个性化的定制型矫正。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也可以根据“跖曲现象”的发展程度对支撑部330的宽度进行调节使其逐步扩大,以确保图10所示支撑部330能够从踝骨上端部展开到中足骨区域从中足骨的脚掌中央基点到中足骨的1/3长度位置。

图11是显示将依据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依据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的固定部300包括第1固定部310和第2固定部320。

第1固定部310是固定部300中沿脚后跟侧面周围紧贴固定的部分,第2固定部320是固定部300中紧贴脚后跟下面对脚后跟进行支撑的部分。

另外,如图11所示,为了让脚后跟底部中央部位能够露出,第2固定部320也可以设置成环状带,通过环状带向脚后跟加压,使踵骨下部的脂肪组织向环状带中央位置聚集,从而可以强化对踵骨下部脂肪组织产生负荷的支撑功能、对身体中心的束缚功能以及冲击缓解功能。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如图12所示,构成第2固定部320的环状带采用具有规定厚度的弹性材质制造,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强化缓解脚后跟冲击的功能。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如图13所示,第2固定部320也可以制作成对脚后跟的底部边界按“U”字形支撑的马蹄形磁铁。

具体讲,如图13所示,第2固定部320的上部打开,这样可以对穿戴者足底韧带脚底韧带施加张力,由此可以强化脚掌的拱形结构,从而可以改善扁平足或弓形足现象。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也可以通过对图13所示“U”字形第2固定部320脚后跟部分的高度进行个性化设定从而调整左脚和右脚的长度偏差。

另外,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如图14所示,第2固定部320也可以对脚后跟底部前面进行支撑,图14所示第2固定部320按照规定的厚度制作。

因先天性的小儿麻痹或后天的手术导致两条腿长度不相等的用户可以通过穿戴上述形态的足部矫正装置将两条腿的长度矫正到一样长。

具体讲,穿上图14所示的足部矫正装置,通过脚后跟的天皮(HeelLift)作用抬高骨盆的骶骨,这样可以使骨盆保持平衡,从而就可以将两条腿的长度矫正到一样长。

另外,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如图15所示,第2固定部320也可以按“U”字形对脚后跟底面边界进行非对称地支撑,穿上这种形态的足部矫正装置,用户可以改善及矫正踝骨及踵骨的内转现象。

通过脚后跟处的天皮(HeelLift)作用抬高骨盆的骶骨,可以使骨盆保持平衡,从而可以将两条腿的长度矫正到一样长。

另外,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将图11至图15所示第2固定部320的厚度设计得部分不同,这样就可以对通过第2固定部320向脚后跟底面施加的压力相应进行部分调节。同时,将第2固定部320的宽度设计得部分不同,这样也可以对通过第2固定部320施加压力的面积相应进行部分调节。

同时,参照图11可以看出,在依据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第1套趾部110与第1连接带210之间设置有加压部270,加压部270可以对脚拇指中足骨部位或无名脚趾中足骨部位加压。

如上所述,通过加压部270对脚拇指中足骨部位或无名脚趾中足骨部位加压,就可以对拇趾外翻进行矫正。

图16是显示图11所示依据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加压部270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16可以看出,如图17所示,依据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加压部270包括:从脚背面对中足骨上部加压的第1加压部271;从脚侧面对中足骨侧部加压的第2加压部272;从脚掌面对中足骨下部加压的第3加压部273。

具体讲,第1加压部271通过对中足骨上部加压可以对向脚拇指或无名脚趾上方倾斜的状态即外转现象进行矫正,第3加压部273通过对中足骨下部加压可以对向脚拇指或无名脚趾下方倾斜的状态即内转现象进行矫正。

同时,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在将加压部270的内部面即加压面划分为图16所示4个区域(A,B,C,D)的情况下,通过将4个区域的厚度分别独立设计或者将4个区域中一部分区域的厚度设计得与其余部分不同,就可以在用户穿上鞋子的状态下对通过加压部270向脚拇指中足骨或无名脚趾中足骨施加的压力进行部分调节。

通过此举,就可以对用户的拇趾外翻、脚趾外转现象及内转现象的程度与方向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型矫正。

图18是显示将依据本发明第3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穿在用户脚上状态的示意图。

参照图18可以看出,依据本发明第3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带有让穿戴者脚趾全部或部分插入的脚趾插入部400。

具体讲,第1套趾部110与第2套趾部120与脚趾插入部400构成一体,对脚掌进行支撑的支撑面也与其构成一体。如图18所示,在支撑面设置有对从脚掌面向中足骨部位施加压力提供支撑的突出面450。

如图18所示,对从脚掌前部到中足骨部分进行支撑的支撑面按规定的厚度设置,这样用户可以防止体重向脚掌前部倾斜。

具体讲,就是当出现佝偻、“鸭屁股”、“乌龟颈”等症状时,体重就会向脚掌前部倾斜,通过穿戴图18所示形态的足部矫正装置就能够防止体重向脚掌前部倾斜,保持体重平衡。这样,就能够改善佝偻、“鸭屁股”、“乌龟颈”等症状。

进一步讲,如图18所示,在脚趾插入部400与脚掌面接触的部分与中足骨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材质的突出面450,突出面450通过脚掌面对中足骨部位加压。

另外,优选地,如图18所示,突出面450的横向宽度与任意2个脚趾之间的间隔相同,突出面450纵向宽度在与中足骨对应的位置与中足骨的长度相同。

图19是显示图18所示依据本发明第3变形例的足部矫正装置所带突出面450构造的示意图。

参照图19可以看出,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在将突出面450划分为4个区域(A,B,C,D)的情况下,通过将4个区域的厚度分别独立设计或者将4个区域中一部分区域的厚度设计得与其余部分不同,就可以在用户穿上鞋子的状态下对通过突出面450向脚拇指中足骨或无名脚趾中足骨施加的压力进行部分调节。

同时,优选地,就本发明的实施而言,如图18所示,位于脚趾插入部400与脚掌面接触部位的突出面450对脚掌的涌泉穴部位进行支撑,这样可以使脚掌1横弓的拱门复原。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横弓的拱门塌陷的形状与方向分别将图19所示突出面450的4个区域的厚度进行独立设计,对向涌泉穴部位施加压力的位置及压力大小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用户脚掌拱门的形状实施个性化的定制型矫正。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不含对本发明加以限定的用意。只要不造成文理上的歧义,单数的表达均包含复数的表达。在本申请中,"包含"或"具有"等术语其涵义是指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不事先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不同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及其它可能性。

在上述说明中,虽然只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及应用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特定实施例及应用例。通过上述的说明,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不能将这样的变更及修改理解为是从本发明技术思想或前景出发产生的个别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