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用于张紧订书机组成部分的弹性元件的装置的订书机

具有用于张紧订书机组成部分的弹性元件的装置的订书机

摘要

用于将订书钉(4)钉入工件(6)的订书机(1),该订书机包括:主体(2)、连接至驱动器(9)的弹性元件(7)以及用于张紧该弹性元件(7)的铰接装置(12),该铰接装置包括杠杆(13)、铰接臂(17)以及中间结合部(19),该杠杆具有长臂(15)和短臂(16)并且通过第一联接轴(14)可旋转地联接至该主体,该铰接臂通过第二联接轴(18)可旋转地联接至该主体并且以力影响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弹性元件(7),该中间结合部在距离第一联接轴的第一距离(a)处通过第三联接轴(20)可旋转地配置至短臂(16)并且在第三联接轴(20)的第二距离(b)处通过第四联接轴(21)可旋转地配置至铰接臂(17),第一距离具有距离线(α)并且第二距离具有距离线(β),在该两条距离线之间形成角度(γ),并且发生弹性元件(7)的张紧是由于杠杆(13)围绕第一联接轴(14)从开始位置向终端位置旋转(N),由于该旋转,杠杆通过中间结合部引起铰接臂围绕联接轴旋转(R)并且通过将弹性元件从第一自然未张紧位置引导至第二张紧位置将弹性元件(7)张紧,其中第一距离(a)是第二距离(b)的1.2至1.6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7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伊萨贝格雷玻德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12097.1

  • 发明设计人 J·埃贝松;R·奥希松;

    申请日2013-02-26

  • 分类号B25C5/11;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林振波

  • 地址 瑞典海斯特拉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1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5-0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5C5/11 申请日:2013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订书钉钉入工件中的订书机,该订书机包 括:主体,其具有用于存储所述订书钉的订书钉匣;驱动器;连接至 该驱动器的弹性元件;以及用于张紧该弹性元件的铰接装置,该铰接 装置包括杠杆、铰接臂以及中间结合部,该杠杆通过第一联接轴可旋 转地联接至该主体并且具有长臂和短臂,该铰接臂通过第二联接轴可 旋转地联接至该主体并且以力影响的方式连接至该弹性元件,该中间 结合部在距离第一联接轴的第一距离处通过第三联接轴可旋转地配置 至杠杆的短臂并且在距离第三联接轴的第二距离处通过第四联接轴可 旋转地配置至铰接臂,其中第一距离具有第一距离线并且第二距离具 有第二距离线,在第一距离线和第二距离线之间形成角度,并且弹性 元件的张紧发生是由于杠杆围绕其联接轴从开始位置向终端位置旋 转,在该旋转过程中杠杆通过中间结合部引起铰接臂围绕其联接轴旋 转,从而通过将弹性元件从其处于自然状态的第一位置引导至其被张 紧的第二位置将弹性元件张紧。

背景技术

具有上述类型的装置的订书机是已知的。例如在US 2,657,384中 基本上示出了这类装置。在US 7,097,088和US 2,671,215中示出了包 含具有基本上相同构造的装置的其他专利说明书。

现有装置的缺点

构成本发明的组成部分以及构成现有装置的组成部分的弹性元 件被布置成使得施加至该弹性元件的力必须随着张紧的增大程度而线 性增加。因此力的增加必须以线性方式进行,图1中的线图示出了该 线性增加是如何进行的。纵坐标F示出了当弹性元件被张紧时在弹性 元件中产生的力,横坐标D示出了弹性元件发生的变形,并且该线图 中的直线示出了力和变形之间的线性关系。

当普通用户握紧其拳头时,这产生具有如图1中的线图中的曲线 H所示的外观的力。在这种情况下,竖直轴线示出产生的力,水平轴 线示出由手执行的运动有多大。如在曲线H中所示,力的增加不是以 完全线性的方式进行。

由图1中的直线所示的力的线性增加与由图1中的曲线H所示的 力的增加之间的差异意味着装置应该构造成使得手的力的产生和张紧 弹性元件所需的力的产生同步发生。然而,在现有装置中仅发生非常 有限的这类同步。

技术问题

因此,存在对这样的装置的需要,该装置使由普通用户的手产生 的力和张紧弹性元件所需的力同步。

问题的解决

现在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对前言中指出的 装置类型所详述的问题的解决,该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距离是第二距 离的1.2至1.6倍。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第一距离是第二距离的1.3至 1.5倍。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距离是第二距离的1.4倍。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张紧开始前距离线之间的角度是58° 至68°。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61°至65°。

最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是63°。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示出了一方面弹性元件发生的变形和弹性元件中的力的增 加之间的联系、以及另一方面与由普通用户根据其手紧闭的程度所产 生的力之间的联系的线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订书机的视图,其中面对观察者的侧 面已经被透视化。在本视图中,弹性元件处于未张紧的状态;

图3是相当于图2的视图,其中弹性元件被部分地张紧;

图4是相当于图2的视图,其中弹性元件完全被张紧;

图5是构成本发明组成部分的铰接装置的详细视图,其中该装置 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

图6是相当于图5的视图,其中该装置处于图3所示的位置,以 及

图7是相当于图5的视图,其中该装置处于图4所示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配备有本发明的订书机1。本图中未示出面对观察者 的侧面。如从图中所清楚示出的,该订书机包括主体2。该主体具有 匣3,在该匣中存储形式为订书钉堆垛5的订书钉4,该订书钉要被钉 入工件6中。形式为板簧8的弹性元件7也布置在该主体中。该板簧 连接至驱动器9,该驱动器以滑动的方式支撑在主体2中使得驱动器 能够被引导上下运动(双箭头T所示)。在图中该支撑不是明显的, 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通过布置在板簧上的舌片10实现板簧至驱动器的连接,该舌片与布置 在驱动器中的第一开口11接合。铰接装置12也被配置至主体,该铰 接装置包括:杠杆13、铰接臂17以及中间结合部19,该杠杆通过第 一联接轴14被可旋转地配置至主体2,该杠杆包括长臂15、短臂16, 该铰接臂通过第二联接轴18被可旋转地配置至主体2,该中间结合部 通过第三联接轴20被可旋转地联接至杠杆的短臂并且通过第四联接 轴21被可旋转地联接至铰接臂17。根据本图还很明显铰接臂17具有 接合元件22,该接合元件与驱动器9中的第二开口23接合。板24也 被配置至主体2,当板簧不被铰接装置张紧时板簧8停靠在该板上。

以下将参考图2至4大体地描述本发明的作用方式。在图2中, 订书机处在位于工件6上的开始位置,订书钉要被钉入该工件内。驱 动器9处在其开始位置,并且板簧8没有张紧。板簧8通过螺钉25 被固定至主体,该螺钉在图中不是清晰可见的,但是对于内行而言这 种附接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此不做进一步描述。长臂15从主体2 延伸出来,铰接臂17通过其接合元件和驱动器对板簧8进行力传递。 在图3中,长臂15已经在方向N上朝主体2向下旋转,并且因此围 绕第一联接轴14旋转,这意味着结合部19已经沿图中箭头R所示的 方向引导铰接臂17,这意味着接合元件22已经沿箭头U所示的方向 将驱动器9向上抬起。驱动器的这种向上运动意味着板簧8已经被张 紧。在图4中,臂15已经朝主体进一步向下移动,并且已经进行板簧 的进一步张紧。在图4所示的位置中,驱动器处在这样的位置,驱动 器从该位置被释放并且通过板簧的力向下运动并且撞击订书钉堆垛5 中的前面的订书钉4。驱动器的释放发生是因为接合元件从驱动器释 放。驱动器的释放能以其他的方式发生,但是由于这种作用方式不构 成正被讨论的本发明的部分,并且由于驱动器的释放能以内行所知的 多种方式发生,因此在此不做进一步描述。

将参考图5至7详细描述铰接装置及其作用方式。根据附图很明 显杠杆13围绕第一联接轴14被可旋转地支撑。臂13被划分为长臂 15和短臂16。在短臂16中,结合部19被第三联接轴20以距离第一 联接轴14的限定距离a支撑。结合部19还被第四联接轴21以距离第 三联接轴20的限定距离b联接至铰接臂17。第一距离线α在第一联 接轴14和第三联接轴20之间延伸,第二距离线β在第四联接轴21 和第三联接轴20之间延伸。在第一距离线和第二距离线之间形成角度 γ。

当铰接装置处在图2和图5所示的位置时,该铰接装置处在开始 位置,并且板簧没有被张紧。在该位置处,板簧被张紧时在板簧中产 生的力和板簧所受变形之间不存在关系,因为板簧还没有被张紧。因 此,图1中所示的直线中的点P1位于线图的左下侧。在图3和6中, 手柄已经朝主体被旋转并且驱动器已经向上运动,这意味着板簧已经 被张紧,并且板簧的力F和变形D之间的关系使得线图中示出该关系 的点位于点P2处。在图4和7中,臂已经运动至其终端位置,此时 板簧的力F和变形之间的关系使得示出该关系的点位于线图中的点 P3所示的位置处。

由于普通用户握紧其拳头时产生的力具有如图1的线图中的曲线 H所示的外观,因此如果手的力要被最好地利用,则在臂15的旋转和 铰接臂17的旋转之间需要发生转换。

通过借助于中间结合部19将臂13联接至铰接臂17,并且通过确 定距离a和距离b的尺寸使得第一距离a是第二距离b的1.2至1.6 倍,可获得有利的转换。如果使所述关系是1.3至1.5,则该转换更加 有利,并且已经证明最有利的是使所述关系是1.4。

然而,不仅给定距离之间的关系产生最佳转换,而且当弹性元件 没有被张紧并且铰接臂17的接合机构处在与驱动器的最初接触时的 角度γ也非常重要。通过将该角度保持在58°至68°,能够获得有利 的转换。如果该角度被保持在61°至65°,则转换甚至会变得更加有 利;并且当该角度被保持在63°时,转换变得最有利。

本发明不由上面的描述限制,而仅由以下的权利要求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