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及室内人工繁殖方法

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及室内人工繁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及室内人工繁殖方法,将斜纹夜蛾幼虫置于人工气候室内特定条件下,选用天然寄主(烟叶、白菜等)饲养,每天改换新鲜寄主并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待其化蛹后集中放置于养虫盒中,羽化后按雌雄1:1配对产卵繁殖种群。本饲养方法基于人工建造的气候室内饲养斜纹夜蛾,饲养技术简单易操作,饲养成本低,繁殖率高,可在室内连续饲养获得标准健康试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063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80893.4

  • 发明设计人 武承旭;杨茂发;姚苗苗;

    申请日2014-09-19

  • 分类号A01K67/033;

  • 代理机构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程新敏

  •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校区科学技术处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4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19

    授权

    授权

  • 2015-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33 申请日:2014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及室内人工繁殖方法,属于昆虫的饲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隶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莲纹夜蛾,俗名夜老虎、五花虫、麻麻虫等,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该虫寄主植物种类多达109科389种(变种),嗜食为害甘蓝Brassica oleracea、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pp.Pekinensis(Lour.) Olsson 、辣椒Capsicum annuum等蔬菜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水稻Oryza sativa等粮食作物,还可为害烟草Nicotiana tabacum等经济作物。以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斜纹夜蛾目前仍以药剂防治为主,常规药剂不仅防效差,其幼虫也普遍产生了抗性,加上该虫幼虫常隐藏在土缝、杂草丛中,施药时不易接触虫体,同时药剂防治也易造成白菜、甘蓝等蔬菜的食用安全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品质变化,致使药剂防治越来越受到挑战,为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为害,对斜纹夜蛾的种群生物学、种群生态学和抗药性及治理等基础性研究很必要,鉴于此,在室内大量、长期持续繁殖斜纹夜蛾种群用于科研实验是一重要环节。

目前,关于斜纹夜蛾人工饲养技术,基本都致力于人工饲料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比较成熟,但人工饲养配方不易收集齐,储藏不变,有些成分价格昂贵,再加之斜纹夜蛾幼虫具有暴食性习性,人工饲养很难满足室内饲养需要,吕宝乾等(2013)将斜纹夜蛾在指形管或细胞培养板上进行单头饲养,但单头饲养耗费人力,且浪费饲料,成活率低,所以实现一种在室内群体大量繁殖健康斜纹夜蛾虫源的饲养方法很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的缺陷,提供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及室内人工繁殖方法,用于实现斜纹夜蛾健康虫源的大规模、长期持续饲养,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纹夜蛾室内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饲养,包括下列步骤:

A、人工气候室建造:人工气候室装置养虫架、换气扇,鸡舍照明控制器、LED日光灯管、电热油汀和温湿度控制器,人工气候室设定条件:光照周期L:D=14 h:10 h、温度为23-33℃、RH为65-85%;

B、幼虫期饲养:斜纹夜蛾幼虫采自烟草实验基地并作为实验种群,放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的幼虫养虫盒,每天定时喷水保持湿度,湿度范围为65-85%,并用寄主喂养,每天更换新鲜的寄主(烟叶、白菜等),寄主叶柄用脱脂棉保湿,每天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

 C、蛹期:斜纹夜蛾幼虫化蛹2 d后,将蛹集中于养虫盒土层表面,每天定时喷水保湿,湿度范围为65-85%;

D、成虫期:蛹羽化后,成虫按1:1配对饲养于塑料杯中,并补充营养源;

E、卵期:每天收集卵粒置于培养皿中,用保鲜膜封盖,至卵粒变黑,去掉保鲜膜,换成寄主叶片收集初孵幼虫。

上述的斜纹夜蛾室内人工繁殖方法中,所述的幼虫养虫盒长度30 cm,宽度20 cm,高度30 cm;养虫盒底部需铺一层厚约3-5 cm,经10目过筛且紫外线灭菌后的沙土层,每盒养虫200~500头,用160目纱布盖紧。

上述的斜纹夜蛾室内人工繁殖方法中,蛹期放置于养虫盒内沙土表层,每天喷去离子水保湿,每盒180-230头。

上述的斜纹夜蛾室内人工繁殖方法中,所述成虫为雌雄比例1:1配对置于700 mL一次性塑料杯中,补充营养源采用在塑料杯底部放入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球,用160目纱布封口,每天更换脱脂棉球,防止腐烂变馊影响成虫补充营养,采用160目纱布罩口,160目纱布方便产卵及收集卵粒。

上述的斜纹夜蛾室内人工繁殖方法中,卵粒置于铺有滤纸保湿的直径10 cm的培养皿,用保鲜膜封盖,保鲜膜上扎10~20个小孔通风透气,收集的卵为同日所产的卵粒,每个培养皿放置800-1200粒卵。

上述的斜纹夜蛾室内人工繁殖方法中,养虫盒和沙土使用前须经紫外线灭菌2 h以上,便于化蛹。

上述的斜纹夜蛾室内人工繁殖方法中,寄主在喂养前需用清水洗净晾干,叶柄用脱脂棉保湿。

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包括室体,换气扇安装在室体的门上方,养虫架均匀分布在室体内,在养虫架的每一层都安装由养虫盒,LED日光灯管安装在养虫架上并位于对应养虫盒的正上方,在养虫架的中部都设有温湿度控制器,电热油汀和加湿器安装在养虫架之间的室体底面上,LED日光灯管与设置在养虫架底部的鸡舍照明控制器连接。

上述的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中,所述室体为方形房屋式结构。

上述的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中,所述养虫架至少为2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并控制其光照度、温度及湿度完全可以真实地模拟自然条件,保证其自然条件适于斜纹夜蛾生长,在通过上述繁衍方法,实现斜纹夜蛾的快速成活生长,本发明的繁衍方法简单,饲养成本低,成活率高,可以持续饲养,获得大量稳定健康的斜纹夜蛾虫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中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

1、人工气候室的建造

一种斜纹夜蛾饲养人工气候室,如附图所示,包括室体1,该室体1为方形房屋式结构,换气扇2安装在室体1的门10上方,养虫架3均匀分布在室体1内,该养虫架3至少为2排,在养虫架3的每一层都安装由养虫盒4,LED日光灯管6安装在养虫架3上并位于对应养虫盒4的正上方,在养虫架3的中部都设有温湿度控制器9,电热油汀7和加湿器8安装在养虫架3之间的室体1底面上,LED日光灯管6与设置在养虫架3底部的鸡舍照明控制器5连接。

具体建造步骤:

在一间4.2 m×3.6 m×3.1 m一侧开窗(1.4 m×1.4 m)的房间(即室体)的窗口一角安装百叶窗式换气扇,房间内靠墙放置饲养架(2 m×0.4 m×1.8 m)3个,饲养架三层,每层放置养虫盒(30 cm×20 cm×30 cm),饲养架每层顶部悬挂12W的LED灯管1个,灯管电源由鸡舍照明定时控制器控制(设置光照周期L:D=14 h:10 h,白天06:00开灯,夜间20:00熄灯),房间内放置电热油汀加热和温湿度控制器控制温度在(28±5)℃,RH为(75±10)%;

2、斜纹夜蛾幼虫采自贵州省麻江县滥坝村烟草基地,带回室内在人工气候室中建立实验种群,斜纹夜蛾幼虫均饲养于养虫盒(30 cm×20 cm×30 cm) 中,放置于人工气候室中,养虫盒底部铺一层厚约3 cm,经10目过筛且紫外线灭菌后的沙土层(即养虫盒与沙土层都需灭菌需2h以上),便于化蛹,每盒养虫200~500头,用160目纱布盖紧,每天定时喷水保持湿度,湿度为(75±10)%,每天更换新鲜的烟叶,即寄主,烟叶品种为常规品种南江3号(实验地种植),隔天清除粪便及腐烂的叶片,寄主在喂养前需用清水洗净晾干,叶柄用脱脂棉保湿;

3、斜纹夜蛾幼虫化蛹2 d后,将蛹集中于土层表面,每天喷去离子水保湿,湿度为(75±10)%,每盒180-230头;

4、蛹羽化后,成虫按1:1配对饲养于700 mL一次性塑料杯中,塑料杯底部放入蘸有10%蜂蜜水的脱脂棉球补充营养,用160目纱布封口,每天更换棉球,每天更换脱脂棉球,防止腐烂变馊影响成虫补充营养,采用160目纱布罩口,160目纱布方便产卵及收集卵粒;

5、每天收集卵粒置于铺有滤纸保湿的直径10 cm的培养皿中,用保鲜膜(保鲜膜上扎10~20个小孔)封盖,至卵粒变黑,去掉保鲜膜,换成寄主叶片收集初孵幼虫;

申请人使用本发明方法在室内持续饲养斜纹夜蛾,其平均历期在33.33 d左右,其中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雌成虫期,雄成虫期平均分别为3.14 d,14.10 d,1.43 d,9.91 d,4.74 d,3.63 d。幼虫期6个龄期,各龄期平均历期依次为1.00 d,1.33 d,1.40 d,2.50 d,3.27 d和4.60 d,平均存活率为95.32%;蛹羽化率为98.77%,平均蛹重0.3041g。雌雄比平均为0.92;单雌产卵量平均为1353.20粒。相比现有人工饲料繁殖技术(仵均祥等,2014;吕宝乾等,2013),本发明成本较低,饲养简单,饲养虫体更健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