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种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包括1.0~3.5份三七皂苷R1、4.0~7.5份人参皂苷Rg1、3.5~7.5份人参皂苷Rb1、1.0~3.0份人参皂苷Re、0.03~0.15份黄芪甲苷、0.002~0.010份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0.01~0.10份哈巴俄苷、0.002~0.010份肉桂酸、0.45~1.5份丹酚酸B、0.02~0.10份隐丹参酮和0.02~0.10份丹参酮IIA。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能,可以防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克服了传统复方中药制剂所具有的组分复杂等缺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470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64489.0

  • 发明设计人 谢称石;龙超峰;杜静;黄爱君;

    申请日2014-07-29

  • 分类号A61K31/7048(20060101);A61P9/10(20060101);A61K31/704(20060101);A61K31/5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37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李晶

  • 地址 523325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西湖工业区信息产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19: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7-27

    授权

    授权

  • 2014-1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1/7048 申请日:2014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复方血栓通制剂是由三七、丹参、黄芪、玄参四味药材制成的纯中药制剂, 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功能。复方血 栓通制剂包括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血栓通片、复方血栓通软胶囊、复方血栓 通颗粒、复方血栓通滴丸。复方血栓通制剂发挥其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能 的关键在于处方中含有三七,三七为方中君药,丹参、黄芪和玄参则起到协同 增效的作用。三七含有三七皂苷和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 定痛之功效。三七的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①止血,三七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 对不同动物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均显示明显的止血作用;②抗血栓,三七中的人 参皂苷、三七皂苷和氨基酸等活性成分能活血散瘀,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 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③促进造血,三七″祛瘀生新″, 大量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补血作用。

复方血栓通制剂在眼底病、心绞痛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方面的疗效被大 量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证实,疗效确切,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但 也存在传统复方中药制剂所具有的组分复杂,有效成分不够明确,质量控制难 度较大,产品质量受原材料来源的影响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旨在解决复方血栓通制剂有效成分不够明确的问题。

发明人通过对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深入研究,创造性地发现:由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7-O- β-D-吡喃葡萄糖苷、哈巴俄苷、肉桂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按 一定的比例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具不仅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能,而且对 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疗效。基于上述发现,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3.5份三七皂苷R1、4.0~ 7.5份人参皂苷Rg1、3.5~7.5份人参皂苷Rb1、1.0~3.0份人参皂苷Re、 0.03~0.15份黄芪甲苷、0.002~0.010份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 苷、0.01~0.10份哈巴俄苷、0.002~0.010份肉桂酸、0.45~1.5份丹酚酸B、 0.02~0.10份隐丹参酮和0.02~0.10份丹参酮IIA。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 和人参皂苷Re来自复方血栓通制剂的君药三七;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7-O- β-D-吡喃葡萄糖苷来自黄芪;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来自丹参;哈 巴俄苷和肉桂酸来自玄参。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的所有成分均可通过在市场购得 或者由现有技术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药效学试验,发现上述药物组合物中的 成分可以发生协同作用,不但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能,而且可以在抗 静脉血栓、溶栓、改善模型大鼠的耳廓微循环、凝血、血小板聚集、脑电活动 等方面起作用,对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疗效。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5~2.7份三七皂苷 R1、5.2~6.9份人参皂苷Rg1、4.6~6.2份人参皂苷Rb1、1.4~2.1份人参皂 苷Re、0.04~0.11份黄芪甲苷、0.0038~0.0070份毛蕊异黄酮-7-O-β-D-吡 喃葡萄糖苷、0.018~0.048份哈巴俄苷、0.0022~0.0042份肉桂酸、0.72~ 1.00份丹酚酸B、0.024~0.047份隐丹参酮和0.028~0.050份丹参酮IIA。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1份三七皂苷R1、 5.8份人参皂苷Rg1、5.2份人参皂苷Rb1、1.7份人参皂苷Re、0.11份黄芪甲 苷、0.0069份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0.048份哈巴俄苷、0.0042 份肉桂酸、0.77份丹酚酸B、0.047份隐丹参酮和0.049份丹参酮IIA。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0.01~0.10份丹参酮I。

更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0.02~0.08份原儿茶醛、0.01~0.10 份人参炔三醇和0.01~0.10份安格洛苷C。

更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0.5~2.5份人参皂苷Rd。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添加其他成分,如三七素、黄芪多糖I等, 但不能进一步增强药物组合物的功能和疗效。

所述药物组合物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被制成胶囊剂、片剂、软胶囊剂、 颗粒剂、滴丸剂或注射剂。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 助溶剂、表面活性剂和pH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缺血性中 风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药物组 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3.5份三七 皂苷R1、4.0~7.5份人参皂苷Rg1、3.5~7.5份人参皂苷Rb1、1.0~3.0份 人参皂苷Re、0.03~0.15份黄芪甲苷、0.002~0.010份毛蕊异黄酮-7-O-β-D- 吡喃葡萄糖苷、0.01~0.10份哈巴俄苷、0.002~0.010份肉桂酸、0.45~1.5 份丹酚酸B、0.02~0.10份隐丹参酮和0.02~0.10份丹参酮IIA,采用药剂学 的制备方法制得。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0~3.5份三七皂苷 R1、4.0~7.5份人参皂苷Rg1、3.5~7.5份人参皂苷Rb1、1.0~3.0份人参皂 苷Re、0.03~0.15份黄芪甲苷、0.002~0.010份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 葡萄糖苷、0.01~0.10份哈巴俄苷、0.002~0.010份肉桂酸、0.45~1.5份丹 酚酸B、0.02~0.10份隐丹参酮、0.02~0.10份丹参酮IIA和0.01~0.10份 丹参酮I,采用药剂学的制备方法制得。

更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5~2.7份三七皂 苷R1、5.2~6.9份人参皂苷Rg1、4.6~6.2份人参皂苷Rb1、1.2~2.2份人 参皂苷Rd、1.4~2.1份人参皂苷Re、0.04~0.11份黄芪甲苷、0.0038~0.0070 份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0.018~0.048份哈巴俄苷、0.0022~ 0.0042份肉桂酸、0.72~1.00份丹酚酸B、0.024~0.047份隐丹参酮、0.028~ 0.050份丹参酮IIA和0.030~0.055份丹参酮I,采用药剂学的制备方法,添 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得。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包括: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分明确、安全有效的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相关 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特点的同时,克 服了传统复方中药制剂所具有的组分复杂,有效成分不够明确,质量控制难度 较大,产品质量受原材料来源的影响等缺点。

(2)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在抗静脉血栓、溶栓、改善模型大鼠的耳 廓微循环、凝血、血小板聚集、脑电活动等方面起到与阳性对照药相当或者更 优的效果,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能,对缺血性中风相关疾病的防治具 有显著的疗效。

(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性强,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和 产品质量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 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SD大鼠和KM小鼠,均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 心,SPF级(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20)。阿司匹林肠溶片购自拜耳 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BJ04316;尼莫地平片购自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 公司,批号:120202;脑安胶囊购自辽源誉隆亚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 111264。其他相关的试剂和试剂盒等为常规市售产品或由现有技术制备得到。 药效学试验的实验数据以x±SD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一 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称取27g三七皂苷R1、69g人参皂苷Rg1、62g人参皂苷Rb1、21g人 参皂苷Re、0.4g黄芪甲苷、0.038g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0.36g 哈巴俄苷、0.039g肉桂酸、10g丹酚酸B、0.24g隐丹参酮和0.28g丹参酮II A,混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二 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称取15g三七皂苷R1、52g人参皂苷Rg1、46g人参皂苷Rb1、17g人 参皂苷Re、1.1g黄芪甲苷、0.06g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0.18g 哈巴俄苷、0.022g肉桂酸、7.2g丹酚酸B、0.47g隐丹参酮和0.5丹参酮IIA, 混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三 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称取21g三七皂苷R1、58g人参皂苷Rg1、52g人参皂苷Rb1、17g人 参皂苷Re、1.1g黄芪甲苷、0.07g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0.48g 哈巴俄苷、0.042g肉桂酸、7.7g丹酚酸B、0.47g隐丹参酮、0.49g丹参酮II A和0.51g丹参酮I,混匀,得到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四 药物组合物功能主治相关的药效学试验

为考察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的功能和主治,采用实施例三制备的药物 组合物开展药效学试验。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阳性对照药物脑安胶囊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 功能,适用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恢复期属气虚血瘀证候者。尼莫地平片适用 于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 环改善。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等。

脑安胶囊组的剂量设置:小鼠530mg/kg,大鼠270mg/kg。尼莫地平 片组的剂量设置:小鼠40mg/kg,大鼠20mg/kg。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的剂量 设置:大鼠50mg/kg。药物组合物(简称为组合物)的剂量设置:组合物低 剂量组:小鼠25mg/kg,大鼠12.5mg/kg;组合物中剂量组:小鼠50mg/kg, 大鼠25mg/kg;组合物高剂量组:小鼠75mg/kg,大鼠50mg/kg。

一、常压耐缺氧试验

KM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尼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 量组。按表1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 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最后一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h,给药30min后, 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按15mg/kg剂量腹腔注射盐酸异丙 肾上腺素,注射30min后,将小鼠分别放入盛有8g钠石灰的250ml广口瓶 内,将瓶口用塞子封住,立即计时,以停止呼吸为指标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 果见表1。

表1组合物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1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缩短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中剂量 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小鼠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或P<0.01);与模 型对照组比较,组合物低剂量组的小鼠存活时间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抗静脉血栓试验

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安胶囊 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 按表2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 馏水。末次给药1h后,10%水合氯醛麻醉,仰卧位固定,剖开腹壁,分离下 腔静脉,于左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交叉处结扎下腔静脉,缝合腹壁6h后重新打 开腹腔,在结扎下方2cm处夹闭血管,剖开管腔,取出栓子,用滤纸吸去残余 血液后用电子天平称湿重,再将栓子放在烘箱中,70℃烘2h后称干重,结果 见表2。

表2组合物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注:*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表2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组、脑安胶囊组、组 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栓湿重、血栓干重均显著减少 (P<0.05或P<0.01),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正常对 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也能抑制大鼠静脉血栓的形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溶栓试验

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10%水合氯醛麻醉,分离左颈总 动脉。铺展薄膜隔离颈总动脉与周围组织。将吸有20μl FeCl3溶液的小片滤纸 包裹左颈总动脉,30min后去除纸片,生理盐水清洗后缝合颈部,滴注硫酸庆 大霉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脑安胶囊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组合物低剂 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按表3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 次,连续5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末次给药1h后,10%水合 氯醛麻醉,仰卧位固定,剪取血栓段血管1cm,称重。剖开血管,除去管内血 栓后再称取血管壁的重量,结果见表3。血栓重量=血栓和血管壁的重量-血 管壁的重量。血栓溶栓率=(模型对照组血栓重量-给药组血栓重量)/模型对 照组血栓重量×100%。

表3组合物对大鼠体内溶栓的影响

注:*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3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 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栓湿重均显著减少(P<0.05),对体内 血栓具有明显的溶解作用。

四、对气虚证模型小鼠的影响试验

KM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正常对照 组给予饲料6g/只/天,其余各组给予饲料2g/只/天。按表4中的剂量灌胃给 药,每天1次,连续7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除 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隔天还灌胃大黄提取液(取大黄100g加蒸馏水适量, 浸泡过夜,煎煮5分钟,取煎液;药渣加蒸馏水适量,煎煮5分钟,合并两次 煎液,浓缩至100ml,灌胃剂量0.2ml/10g),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尾 根部负重10%体重的铅皮后置于玻璃箱中游泳,水温30℃,记录小鼠自游泳 开始至死亡的时间,即为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结果见表4。

表4组合物对气虚证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4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显著减少 (P<0.01),负重游泳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组合物 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小鼠体重显著增多(P<0.05或P<0.01),脑安 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游泳时间显著 延长(P<0.05或P<0.01)。

五、对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影响试验

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 组、脑安胶囊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 合物高剂量组。按表5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正常对照组 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正常对照组给予饲料30g/只/天,其余各 组分别给予饲料10g/只/天,并每天置于水池中强迫游泳至出现下沉时停止, 于第7天,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按0.08ml/100g的量皮 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2h后将大鼠放入冰水中进行冷刺激5min,2h后再次按 0.08ml/100g的量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次日即可形成急性血瘀证模型。灌 胃给药1h后分别检测耳廓微循环、凝血功能、纤溶系统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功 能。

(1)大鼠用10%水合氯醛麻醉后固定,将激光多普勒探头固定于左耳耳 廓(耳廓已于测前一天脱毛),检测其耳廓微循环血流量(PU表示组织血流量 的相对单位,其变化直接反映微循环血流量的改变,1PU=10mV电压),结果 见表5。

表5组合物对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5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耳廓微循环血流量 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组、脑安胶囊组、 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大鼠的耳廓微循环血流量 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

(2)大鼠用乙醚麻醉后,自眼底静脉丛取血,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T), 以3.8%柠檬酸钠溶液与全血按1∶9体积比混匀,3000r/min离心10min, 吸取血浆,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溶酶元(PLG) 含量,结果见表6。

表6组合物对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6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CT、TT和PLG含量均 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组合物低剂量 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CT均显著增多(P<0.05或P<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组合物低剂量组和组合物中剂量组的TT均显著增多 (P<0.05),组合物高剂量组的TT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 比较,脑安胶囊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组合物低剂量组和组合物中剂量组的 PLG含量均显著增多(P<0.05或P<0.01),组合物高剂量组的PLG含量增多,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以胶原为诱导剂,按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全血与0.1%肝素 钠溶液按9∶1体积比混匀,将反应杯和磁棒置于预温孔中15min后,加入500 μl生理盐水,再加入500μl抗凝全血,混匀,置于反应孔中37℃温育5min, 将电极插入反应杯中,调零,加入诱导剂2μl,终浓度为2ug/ml,在血小板聚 集仪上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以电阻大小表示血小板聚集能力,结果见表7。

表7组合物对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7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小板聚集能力显著 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组合物低剂量组、 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大鼠的血小板聚集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 或P<0.01)。

六、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MCAO)模型大鼠的影响试验

SD大鼠,雄性,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 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 按表8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 射10%水合氯醛麻醉,将大鼠仰卧位固定,颈部去毛,碘酒和酒精消毒,颈部 正中开口1-2cm,钝性分离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舌骨肌的肌间隙,于左侧颈内 三角暴露颈总动脉,将颈总动脉与迷走神经分离,并沿颈总动脉向上钝性分离 颈内外动脉,用电凝器将颈外动脉的分支甲状腺上动脉、枕动脉烧断凝固,游 离颈外动脉约5mm,并在其下备两条4号手术丝线,结扎颈外动脉远心端, 用动脉夹分别夹闭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用眼科剪于颈外动脉近心端剪一V型 切口,将线栓(直径0.26mm)沿切口插入颈总动脉,将备用丝线于切口处打 一活结,并在颈外动脉远侧结扎线近心端处烧断颈外动脉,松开颈内动脉动脉 夹,将线栓从颈总动脉缓缓插入颈内动脉,进入颈内动脉颅内段,直达大脑中 动脉起始部,插入深度距离分叉处约为18±0.5mm,阻断同侧大脑中动脉所有 血供来源,扎紧颈外动脉切口处活结,松开颈总动脉夹,缝合皮肤。假手术组 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与其他组相同。术后10h重复给药1次。

(1)造模24h后,10%水合氯醛麻醉,将大鼠俯卧固定,颅顶去毛,沿 正中开口2cm,暴露颅骨,于矢状缝两侧旁开2mm处钻孔,将作用电极插入 孔内;参比电极插于鼻根部,用Powerlab描记脑电图,计算脑电活动强弱, 用平均波幅表示,结果见表8。

表8组合物对MCAO模型大鼠脑电活动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8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脑电活动平均 波幅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 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脑电活动平均波幅 均显著增多(P<0.01)。

(2)造模24h后,10%水合氯醛麻醉,头顶部剃毛后固定于大鼠脑定位 仪上,于顶骨矢状缝左侧钻孔,穿透硬脑膜露出软脑膜,将多普勒探头放置于 软脑膜表面,进行测定。观察并记录脑微循环血流值,结果见表9。

表9组合物对MCAO大鼠脑微循环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9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显著 减小(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 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 P<0.01),组合物中剂量组的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造模24h后,10%水合氯醛麻醉,迅速断头,冰浴环境中取脑,去 掉嗅球、小脑及低位脑干,在冰箱中-20℃冷冻20min,取出,从额极开始间 隔2mm连续做6个冠状切片,立即置于1%红四氮唑中染色,37℃避光孵育 20min,染色后置10%多聚甲醛中固定,24h后用数码相机拍照,用Image J 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照片上缺血部分面积(缺血部分不着色,不缺血部分染成红 色),计算梗塞部分占整个脑组织切片面积的百分比,结果见表10。梗塞面积 比(%)=缺血部分面积/脑组织切片总面积×100%。

表10组合物对MCAO模型大鼠脑梗塞面积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10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脑梗塞面积显著增 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 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脑梗塞面积均显著减少 (P<0.01)。

(4)造模24h后,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EDTA抗凝, 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20℃保存,用Elisa法测定血栓素A2 (TXA2)、前列环素(PGI2)、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按试剂盒说 明书操作,结果见表11。

表11组合物对MCAO模型大鼠血浆TXA2等的影响(N=10)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11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血浆TXA2含量显 著增多(P<0.01),PGI2含量显著减少(P<0.01),TXA2/PGI2比值显著增 大(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脑安胶囊组和组合物中剂量组的大鼠血浆 TXA2含量显著减少(P<0.05),组合物低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血 浆TXA2含量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 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PGI2含 量均显著增多(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脑 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TXA2/PGI2 比值均显著减小(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 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浆CGRP含量均显著 增多(P<0.05或P<0.01),组合物中剂量组的大鼠血浆CGRP含量增多,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七、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影响试验

SD大鼠,雄性,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 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 按表12中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 射10%水合氯醛麻醉,将大鼠仰卧位固定,颈部去毛,碘酒和酒精消毒,颈部 正中开口1-2cm,钝性分离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舌骨肌间的肌间隙,于左侧颈 内三角暴露颈总动脉,将颈总动脉与迷走神经分离,并沿颈总动脉向上钝性分 离颈内外动脉,用电凝器将颈外动脉的分支甲状腺上动脉、枕动脉烧断凝固, 游离颈外动脉约5mm,并在其下备两条4号手术丝线,结扎颈外动脉远心端, 用动脉夹分别夹闭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于颈外动脉近心端剪一V型切口,将 线栓(直径0.26mm)沿切口插入颈总动脉,将备用丝线于切口处打一活结, 并在颈外动脉远侧结扎线近心端处烧断颈外动脉,松开颈内动脉动脉夹,将线 栓从颈总动脉缓缓插入颈内动脉,进入颈内动脉颅内段,直达大脑中动脉起始 部,插入深度距离分叉处约为18±0.5mm,阻断同侧大脑中动脉所有血供来源, 扎紧颈外动脉切口处活结,松开颈总动脉夹,2h后,将线栓缓缓拔出至颈外动 脉残端,缝合皮肤。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与其他组相同。术后 10h重复灌胃给药1次。

(1)造模24h后(即再灌注22h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将 大鼠俯卧固定,颅顶去毛,沿正中开口2cm,暴露颅骨,于矢状缝两侧旁开 2mm处钻孔,将作用电极插入孔内;参比电极插于鼻根部,用Powerlab描 记脑电图,计算脑电活动强弱,用平均波幅表示,结果见表12。

表12组合物对MCAO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电活动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12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电活动平均波幅显 著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 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脑电活动平均波幅均显著 增多(P<0.01)。

(2)造模24h后,10%水合氯醛麻醉,头顶部剃毛后固定于大鼠脑定位 仪上,于顶骨矢状缝左侧钻孔,穿透硬脑膜露出软脑膜,将多普勒探头放置于 软脑膜表面,进行测定。观察并记录脑微循环血流值,结果见表13。

表13组合物对MCAO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微循环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13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显 著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 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均显著增 加(P<0.01)。

(3)造模24h后,10%水合氯醛麻醉,迅速断头,冰浴环境中取脑,去 掉嗅球、小脑及低位脑干,在冰箱中-20℃冷冻20min,取出,从额极开始间 隔2mm连续做6个冠状切片,立即置于1%红四氮唑中染色,37℃避光孵育 20min,染色后置10%多聚甲醛中固定,24h后用数码相机拍照,用Image J 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照片上缺血部分面积(缺血部分不着色,不缺血部分染成红 色),计算梗塞部分占整个脑组织切片面积的百分比,结果见表14。梗塞面积 比(%)=缺血部分面积/脑组织切片总面积×100%。

表14组合物对MCAO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梗塞面积的影响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14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脑梗塞面积显著增加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 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大鼠脑梗塞面积均显著减少 (P<0.01)。

(4)造模24h后,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EDTA抗凝, 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20℃保存,用Elisa法测定血栓素A2 (TXA2)、前列环素(PGI2)、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按试剂盒说 明书操作,结果见表15。

表15组合物对MCAO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TXA2等的影响(N=10)

注: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P<0.01;*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表15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TXA2含量显著 增多(P<0.01),PGI2含量显著减少(P<0.05),TXA2/PGI2比值显著增大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脑安胶囊组和组合物低剂量组的大鼠血浆 TXA2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组合物中剂量组的大鼠血浆TXA2 含量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片组、组合物 高剂量组的PGI2含量显著增多(P<0.01),组合物低剂量组和组合物中剂量 组的大鼠血浆PGI2含量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 莫地平片组、脑安胶囊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 组的TXA2/PGI2比值均显著减小(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尼莫地平片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和组合物高剂量组的CGRP 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不仅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能, 而且在抗静脉血栓、溶栓、改善模型大鼠的耳廓微循环、凝血、血小板聚集、 脑电活动等方面表现出与阳性对照药相当或者更优的效果,具有防治缺血性中 风相关疾病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