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制备6,7-二氯代-1,5-二氢咪唑并2,1-b喹唑啉-2-(3H)-酮的新方法

一种制备6,7-二氯代-1,5-二氢咪唑并2,1-b喹唑啉-2-(3H)-酮的新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6,7-二氯代-1,5-二氢咪唑并[2,1-b]喹唑啉-2-(3H)-酮的新方法,具体地,本发明通过制备具有如式(IV)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再用式(IV)化合物作为中间体进而制备阿那格雷。该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总体成本低,收率高以及纯度高等优点,因此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1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487/04 登记生效日:2019011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5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6-06

    授权

    授权

  • 2015-06-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487/04 申请日:201405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工业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口服降血小 板药阿那格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那格雷(Anagrelide AG)是新型口服降血小板药,属于咪唑并喹啉化学类 药,用于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其中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慢性粒细胞自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所有骨髓增殖性疾病。

AG是世界上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的可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药物, 其效果是非常惊人,有效率达80%以上。该药选择性强,无白细胞减少、贫血 及可疑致白血病的严重副作用,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小等多方面的优越性和可 以长期使用(3-5年)的特点,所以在它1997年被批准上市后,马上就成为各类血 小板增多症的首选药物。

根据文献报道,制备阿那格雷(I)的合成路线有如以下:

线路一:

这是一条US4146718专利报道的阿那格雷(I)的合成路线。该反应是以间氯 苯胺为原料,经过缩合,环化,氯化,开环并还原,取代,胺化以及环化共七 个步骤,制备阿那格雷的反应。该合成路线收率低,产生杂质较多,产品难以 纯化,生产成本高,并且原辅料采用了极毒而且性质活泼的溴化氰等缺点,因 此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线路二:

该路线是康影等人[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32(2),51-52]对专利 US4146718阿那格雷(I)的合成路线进行了改进。该反应仍然通过间氯苯胺为起 始原料来制备阿那格雷,反应中避免使用毒性类似氢氰酸的溴化氰试剂,但增 加了有机剧毒化合物溴乙酸乙酯做辅料进行反应,同时也增加了反应的步骤, 操作也更为复杂,因此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线路三:

以上路线为专利US3932407上报道制备阿那格雷的路线,以1,2,3-三氯甲苯 为原料,通过硝化,取代,还原,再取代和还原,关环共七个步骤,完成阿那 格雷的合成。与线路一和线路二相似,采用有机剧毒化合物溴乙酸乙酯和极毒 而且性质活泼的溴化氰作为制备的原辅料,并且第一步产生的大量废酸不利于 环境保护,第二步易于生成副产物多而杂,总收率只有12.8%,收率较低等缺 点,仍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领域需要一种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阿那格雷 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之处,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阿那格雷合成 路线。该路线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总收率高,合成的 目标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因此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示的式(IV)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和三光气反应,得到式(IV) 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包括:

(2-1)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2-2)用式(III’)化合物与三光气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2-2)步骤包括: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1)结束后,不对产物进行分离,直接进行步 骤(2-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2)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2)包括: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 酸乙酯反应一段时间(1-5h)后,再加入三光气和/或碱催化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反应后,TLC法确定上一步 反应完成,再加入三光气和/或碱催化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氧六 环、甲苯、乙腈、正庚烷、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或其组合;优选为四氢呋 喃、二氯甲烷,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 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锂,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碳酸钠、碳酸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反应过程中,分批加入所述的碱催化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催化剂和/或所述的三光气在-20~80℃下加入; 较佳地在-10~40℃下加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反应在-20~80℃下进行;较佳地在-10~40℃下 进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反应用氯化铵溶液进行淬灭。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式(III)化合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1)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化合物与氧化试剂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氧化试剂选自下组:四氧化锇、高锰酸钾、高氯酸、 臭氧、过氧化钠、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戴斯-马丁氧化剂、IBX、次氯酸 钠,或其组合;优选间氯过氧苯甲酸、双氧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基叔丁基醚、正庚烷、正 己烷、乙醚、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为二氯甲 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50℃,优选为0~40℃。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式(IV)化合物的 用途,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阿那格雷)。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式(V)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 骤:

(3)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还原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V)化合 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试剂选自下组:10%钯碳、 氰基硼氢化钠、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三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硼氢化 钠,或其组合;优选三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和/或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 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乙酸、三氟乙酸、甲酸,或其组合;优选为 四氢呋喃。

在另一优选例中,分批加入所述的还原试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20~100℃,优选为-10~ 8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淬灭。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式(I)化合物(阿那格雷)的制备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步骤:

(3)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还原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V)化合 物;

(4)在惰性溶剂中,用式(V)化合物与氯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VI)化合物;

(5)在惰性溶剂中,用式(VI)化合物与胺化试剂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阿 那格雷。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氯化试剂选自下组:氯气、NCS、 氯化亚砜、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或其组合;优选五氯化磷、三氯 氧磷。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溶剂选自下组:二氧六环、二氯 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4)的反应温度为0~150℃,优选为80~ 13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胺化试剂选自下组:氨水、氨 气、氯化铵,或其组合;优选为氨气。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胺化试剂为氨气的乙醇溶液。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在耐压反应釜中进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醇、 异丙醇、乙醚、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甲醇、 乙醇,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5)的反应温度为50~150℃,优选80~13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1)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化合物与氧化剂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氧化试剂选自下组:四氧化锇、高锰酸钾、高氯酸、 臭氧、过氧化钠、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戴斯-马丁氧化剂、IBX、次氯酸 钠,或其组合;优选间氯过氧苯甲酸、双氧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基叔丁基醚、正庚烷、正 己烷、乙醚、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为二氯甲 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80℃,优选为-10~4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包括:

(2-1)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2-2)用式(III’)化合物与三光气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2-2)步骤包括: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1)结束后,不对产物进行分离,直接进行步 骤(2-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2)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步骤(2)包括: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 酸乙酯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三光气和/或碱催化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氧六 环、甲苯、乙腈、正庚烷、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或其组合;优选为四氢呋 喃、二氯甲烷,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 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锂,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碳酸钠、碳酸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反应过程中,分批加入所述的碱催化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催化剂和/或所述的三光气在-20~80℃下加入; 较佳地在-10~40℃下加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反应在-20~80℃下进行;较佳地在-10~40℃下 进行。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 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 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而深入的研究,意外地发现,通过制备具有如式(IV)所 示结构的化合物,并将其作为中间体从而制备式(I)化合物阿那格雷,可以以较 短的路线和较高的收率得到终产物阿那格雷,且副产物少,制备过程中不涉及 毒性较强的化合物溴乙酸乙酯或溴化氢,因而非常适合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 产。基于上述发现,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术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阿那格雷”、“式(I)化合物”或“6,7-二氯代-1,5-二氢咪唑 并[2,1-b]喹唑啉-2-(3H)-酮”可互换使用,均指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

式(IV)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

所述的式(IV)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和三光气反应,得到式(IV) 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包括步骤:

(2-1)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2-2)用式(III’)化合物与三光气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2-2)步骤包括: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2-1)结束后,不对产物进行分离,直接进行步 骤(2-2)。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反应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在另一优选 例中,所述的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 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锂,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 碱催化剂选自下组:碳酸钠、碳酸钾,或其组合。

所述的各物料可以以任意方式加入反应体系中,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 式中,所述步骤(2)包括: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反应一段 时间后,再加入三光气和/或碱催化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反应过程中,分批加入所述的碱催化剂。

所述的惰性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 组: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氧六环、甲苯、乙腈、正庚烷、正己烷、甲基叔 丁基醚,或其组合;优选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或其组合。

所述的碱催化剂和/或三光气应当在合适的温度和反应条件下加入。在另一 优选例中,所述的碱催化剂和/或所述的三光气在-20~80℃下加入;较佳地在 -10~40℃下加入。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当所述的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 酸乙酯反应0.5-8h后,较佳地1-5h后,更佳地2-4h后,加入所述的碱催化剂和/ 或三光气。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反应在-20~80℃下进行;较佳地在-10~40℃下 进行。

各原料可以通过市售途径购买,或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在本发明的一 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式(III)化合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1)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化合物与氧化剂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氧化试剂选自下组:四氧化锇、高锰酸钾、高氯酸、 臭氧、过氧化钠、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戴斯-马丁氧化剂、IBX、次氯酸 钠,或其组合;优选间氯过氧苯甲酸、双氧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基叔丁基醚、正庚烷、正 己烷、乙醚、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为二氯甲 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50℃,优选为0~40℃。

所述的式(III)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阿那格雷),或制备式(I)化 合物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例如,式(V)化合物或式(VI)化合物。

式(V)化合物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式(V)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3)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还原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V)化合 物。

在本发明的优选例中,在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还原试剂选自下组:10% 钯碳、氰基硼氢化钠、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三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 硼氢化钠,或其组合;优选硼氢化钠;和/或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 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乙酸、三氟乙酸、甲酸,或其组合;优选为 四氢呋喃。

在另一优选例中,分批加入所述的还原试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20~100℃,优选为-10~ 80℃。

式(I)化合物(阿那格雷)的制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式(I)化合物(阿那格雷)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 骤:

(3)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V)化合物与还原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V)化合 物;

(4)在惰性溶剂中,用式(V)化合物与氯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VII)化合物;

(5)在惰性溶剂中,用式(VI)化合物与胺化试剂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阿 那格雷。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氯化试剂选自下组:氯气、NCS、 氯化亚砜、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或其组合;优选五氯化磷、三氯 氧磷。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溶剂选自下组:二氧六环、二氯 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4)的反应温度为0~150℃,优选为80~ 13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胺化试剂选自下组:氨水、氨 气、氯化铵,或其组合;优选为氨气。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在耐压反应釜中进行。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醇、乙醇、 异丙醇、乙醚、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或其组合;优选甲醇、 乙醇,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步骤(5)的反应温度为50~150℃,优选80~130℃。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1)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化合物与氧化剂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2)在惰性溶剂中,用式(III)化合物与氨基乙酸乙酯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一种特别优选的本发明制备阿那格雷的方法是以式(II)化合物和式(III)化 合物作为起始原料,包括下列步骤:

(1)5,6-二氯靛红酸酐(III)的制备:

将4,5-二氯靛红(II)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在适宜的温度 下进行氧化,反应完成后经适当的后处理便可得到5,6-二氯靛红酸酐(Ⅲ)。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正庚烷,正己烷,乙醚,二氯甲烷,四 氢呋喃,甲苯,二甲苯等,优选二氯甲烷;氧化剂为四氧化锇,高锰酸钾,高氯酸, 臭氧,过氧化钠,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戴斯-马丁氧化剂,IBX,次氯酸钠, 优选间氯过氧苯甲酸,双氧水;适宜温度下分批加入;反应温度为-20~50℃,优 选为0~40℃。

(2)化合物(Ⅳ)的制备:

5,6-二氯靛红酸酐(Ⅲ)在合适的溶剂中,加入氨基乙酸乙酯,在适合的温度 下反应合适的时间后,再加入三光气和相应的碱催化剂,继续反应适当的时间, 获得化合物(Ⅳ)。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氧六环,甲苯,乙腈,正庚 烷,正己烷,甲基叔丁基醚等,优选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所述的催化剂为碳 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 锂,优选碳酸钠,碳酸钾;适宜温度下分批加入;反应所述的温度为-20~80℃, 优选-10~40℃

(3)化合物(Ⅴ)的制备

将适当的还原剂分批加入合适的溶剂中,然后慢慢加入化合物(Ⅳ),在适 宜的温度下进行还原,经适当的处理,得到化合物(Ⅴ)。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 苯,乙酸,三氟乙酸,甲酸等,优选三氟乙酸;还原试剂为10%钯碳,氰基硼氢 化钠,醋酸硼氢化钠,氢化铝锂,三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或硼氢化钠等,优选三 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适宜温度下分批加入;反应温度为-20~100℃,优选为 -10~80℃。

(4)化合物(Ⅵ)的制备

化合物(Ⅴ)溶于合适的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氯化试剂,在适宜的温度下进 行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经适当的处理获得化合物(Ⅵ)。

其中:合适的溶剂为二氧六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等, 优选甲苯,二甲苯;氯化试剂为氯气,NCS,氯化亚砜,三氯化磷,三氯氧磷, 五氯化磷,优选五氯化磷,三氯氧磷;适宜温度下分批加入;反应温度为0~ 150℃,优选为80~130℃。

(5)阿那格雷(Ⅰ)的制备:

将化合物(Ⅵ)溶于合适的溶剂中,加入适当的胺化试剂,在合适的压力和 适宜的温度下完成胺化和环合,经适当的处理可得到目标产物阿那格雷(Ⅰ)。

其中:所述的合适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醚,二氯甲烷,四氢呋 喃,甲苯,二甲苯,优选甲醇,乙醇;所述适宜的胺化试剂为氨水,氨气,氯 化铵,优选氨气;反应温度为50~150℃,优选80~130℃。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与以往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 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合成的目标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因此适合工业化生 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 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 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实施例1:

(1)5,6-二氯靛红酸酐(Ⅲ)的制备:

将4,5-二氯靛红(Ⅱ)(50.0g,231.46mmol)溶于二氯甲烷(600ml)中,于室温下 分批次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79.89g,462.92mmol),搅拌反应2h,TLC检测反应 完成。抽滤,少量二氯甲烷洗涤,可得5,6-二氯靛红酸酐(Ⅲ)51.02g,收率为95%。

(2)化合物(Ⅳ)的制备:

5,6-二氯靛红酸酐(Ⅲ)(50.0g,215.50mmol)四氢呋喃中(450ml),再加入氨 基乙酸乙酯(24.4g,237.05mmol),于室温下搅拌3h,再加入三光气(63.95g, 215.50mmol)和碳酸钠(45.68g,431.0mmol),继续搅拌8h,TLC检测反应完成。 滴加氯化铵反应液进行淬灭,回收四氢呋喃,乙酸乙酯(3x200ml)进行萃取, 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2x100ml)和盐水(10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 干,乙醇和水(10:1)重结晶,可得化合物(Ⅳ)58.1g,收率为85%。

1HNMR(400MHz;CDCl3):δ8.22(s,1H),7.72(s,1H),4.53(s,2H),4.13(d, J=4.8Hz,2H),1.22(m,3H).C12H11Cl2N2O4(M+H)+Calcd:317.0096,found: 317.0106.

(3)化合物(Ⅴ)的制备

取500ml三颈圆底烧瓶,加入BH3·THF(191.1mL,1M),冷至0℃, 缓慢地加入0℃的溶于THF(150ml)的化合物(Ⅳ)(20.0g,63.7mmol)溶液, 在该温度下搅拌15min,然后置于油浴中加热至回流1h,TLC检测反应完成。 冷至0℃,滴加2.0M氢氧化钠(70mL)对反应液进行淬灭。旋去THF,残留 液用二氯甲烷(3x70mL)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水(70mL)和饱和食盐水 (70mL)依次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旋干化合物(Ⅴ)16.61g,收率为 86%。

(4)化合物(Ⅵ)的制备

将化合物(Ⅴ)(15.0g,49.48mmol)溶于甲苯(150ml)的溶剂中,加入五氯化 磷(20.57g,98.96mmol)并搅拌加热至100℃,反应5h,TLC检测反应完成。用 水(150ml)进行稀释,回收甲苯,残留液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3x100ml),5% 碳酸钠(200ml)和饱和食盐水(100ml)依次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化合 物(Ⅵ)14.0g,收率为88%。

(5)阿那格雷(Ⅰ)的制备:

将合物(Ⅵ)(5.0g,15.55mmol)和10%氨气的乙醇溶液(50ml)投入密闭的 耐压反应釜中,并加热升至120℃,反应10h,反应完成,冷至室温,过滤, 少量乙醇洗涤,烘干,可得浅白色固体产物阿那格雷(Ⅰ)3.74g,收率为94%。

实施例2:

(1)5,6-二氯靛红酸酐(Ⅲ)的制备:

将4,5-二氯靛红(Ⅱ)(50.0g,231.46mmol)溶于二氯甲烷(600ml)中,于室温下 分批次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59.91g,347.19mmol),搅拌反应2.5h,TLC检测反 应完成。抽滤,少量二氯甲烷洗涤,可得5,6-二氯靛红酸酐(Ⅲ)49.95g,收率为93 %。

(2)化合物(Ⅳ)的制备:

5,6-二氯靛红酸酐(Ⅲ)(40.0g,172.40mmol)四氢呋喃中(350ml),再加入氨 基乙酸乙酯(19.52g,189.64mmol),于室温下搅拌3h,再加入三光气(51.16g, 172.40mmol)和碳酸钠(27.41g,258.60mmol),继续搅拌8h,TLC检测反应完 成。滴加氯化铵反应液进行淬灭,回收四氢呋喃,乙酸乙酯(3x150ml)进行萃 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2x80ml)和盐水(8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 旋干,乙醇和水(10:1)重结晶,可得化合物(Ⅳ)42.65g,收率为78%。

(3)化合物(Ⅴ)的制备

取500ml三颈圆底烧瓶,加入BH3·THF(191.1mL,1M),冷至0℃, 缓慢地加入0℃的溶于THF(150ml)的化合物(Ⅳ)(20.0g,63.7mmol)溶液, 在该温度下搅拌15min,然后置于油浴中加热至回流1h,TLC检测反应完成。 冷至0℃,滴加2.0M氢氧化钠(70mL)对反应液进行淬灭。旋去THF,残留 液用二氯甲烷(3x70mL)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水(70mL)和饱和食盐水 (70mL)依次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旋干化合物(Ⅴ)16.99g,收率为 88%。。

(4)化合物(Ⅵ)的制备

将化合物(Ⅴ)(10.0g,32.99mmol)溶于甲苯(150ml)的溶剂中,加入五氯化 磷(10.30g,49.48mmol)并搅拌加热至100℃,反应5h,TLC检测反应完成。用 水(100ml)进行稀释,回收甲苯,残留液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3x80ml),5% 碳酸钠(150ml)和饱和食盐水(80ml)依次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化合 物(Ⅵ)9.02g,收率为85%。

(5)阿那格雷(Ⅰ)的制备:

将化合物(Ⅵ)(5.0g,15.55mmol)和10%氨气的乙醇溶液(50ml)投入密闭 的耐压反应釜中,并加热升至120℃,反应10h,反应完成,冷至室温,过滤, 少量乙醇洗涤,烘干,可得浅白色固体阿那格雷(Ⅰ)3.58g,收率为90%。

实施例3:

(1)5,6-二氯靛红酸酐(Ⅲ)的制备:

将4,5-二氯靛红(Ⅱ)(50.0g,231.46mmol)溶于四氢呋喃(600ml)中,于室温下 分批次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59.91g,347.19mmol),搅拌反应2.5h,TLC检测反 应完成。抽滤,少量四氢呋喃洗涤,可得5,6-二氯靛红酸酐(Ⅲ)44.04g,收率为82 %。

(2)化合物(Ⅳ)的制备:

5,6-二氯靛红酸酐(Ⅲ)(30.0g,129.30mmol)四氢呋喃中(300ml),再加入氨 基乙酸乙酯(14.64g,189.64mmol),于室温下搅拌2.5h,再加入三光气(38.37g, 129.30mmol)和碳酸钾(26.81g,193.95mmol),继续搅拌6h,TLC检测反应完 成。滴加氯化铵反应液进行淬灭,回收四氢呋喃,乙酸乙酯(3x150ml)进行萃 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2x80ml)和盐水(80ml)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 旋干,乙醇和水(10:1)重结晶,可得化合物(Ⅳ)35.67g,收率为87%。

(3)化合物(Ⅴ)的制备

取500ml三颈圆底烧瓶,加入BH3·THF(191.1mL,1M),冷至0℃, 缓慢地加入0℃的溶于THF(150ml)的化合物(Ⅳ)(20.0g,63.7mmol)溶液, 在该温度下搅拌15min,然后置于油浴中加热至回流1h,TLC检测反应完成。 冷至0℃,滴加2.0M氢氧化钠(70mL)对反应液进行淬灭。旋去THF,残留 液用二氯甲烷(3x70mL)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水(70mL)和饱和食盐水 (70mL)依次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旋干化合物(Ⅴ)16.22g,收率为 84%。。

(4)化合物(Ⅵ)的制备

将化合物(Ⅴ)(15.0g,49.48mmol)溶于甲苯(150ml)的溶剂中,加入五氯化 磷(20.57g,98.96mmol)并搅拌加热至100℃,反应5h,TLC检测反应完成。用 水(150ml)进行稀释,回收甲苯,残留液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3x100ml),5% 碳酸钠(200ml)和饱和食盐水(100ml)依次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化合 物(Ⅵ)13.68g,收率为86%。

(5)阿那格雷(Ⅰ)的制备:

将合物(Ⅵ)(10.0g,31.10mmol)和15%氨气的乙醇溶液(50ml)投入密闭的 耐压反应釜中,并加热升至120℃,反应10h,反应完成,冷至室温,过滤, 少量乙醇洗涤,烘干,可得浅白色固体产物阿那格雷(Ⅰ)7.65g,收率为95%。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 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