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试剂盒

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试剂盒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待测品的样品溶液及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2)取样品溶液0.4mL,加入0.2mLpH维持液,将溶液pH控制在11.6~11.9区间,然后加入0.1mL衍生试剂1和0.1mL衍生试剂2,混匀,水浴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0.1mL终止液,使溶液pH呈中性,而后用超纯水定容;取样品溶液,加入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混匀,然后进行本步骤操作进行荧光衍生;(3)采用配备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对步骤(2)荧光衍生后的样品溶液和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进行分析,对样品溶液中的河豚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本发明同时公开适用于该方法的试剂盒。该方法用于定性、定量检测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结果可靠、检测限低。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5-27

    授权

    授权

  • 2014-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0/02 申请日:201405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豚毒素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具体涉及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日本学者Dr. Yoshizumi Tahara于1909年首次从河豚肝脏中提取并发现的一种氨基全喹啉化合物神经毒素,分子量约为319.3Da。普遍存在于河豚、织纹螺、蟹、海星、虾虎鱼等海生生物,蝾螈、蛙、蛇等陆栖动物,甲藻、红藻等藻类以及细菌等生物中。TTX毒性极强,1 mg等于4500MU,对哺乳类静脉注射半致死剂量LD50为2~10 μg/kg,皮下注射LD50为10~14μg/kg,对人类的最低急性中毒剂量约为0.2mg,致死摄食剂量0.6~2mg/50kg体重。由于其热稳定性高,普通烹饪手段如在100℃加热难以破坏,常常引发吃食河豚、织纹螺等中毒。小鼠生物法、酶联免疫法(ELISA)、液质联用法(LC-MS)和高效液相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HPLC-FLD)等为河豚毒素检测常用方法,但由于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小鼠法不能专一地检出TTX,ELISA容易出现假阳性,LC-MS检测成本昂贵,柱后衍生HPLC-FLD需要配备柱后衍生装置和昂贵联用质谱仪确证。荧光检测技术具有背景干扰低、灵敏度高、精确、成本相对低廉的特点,因此开发一种新型荧光检测手段,将有利于促进河豚毒素的检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用于定性、定量检测水产品中河豚毒素(TTX),结果可靠、检测限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基于上述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备待测品的样品溶液及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

(2) 荧光衍生:取样品溶液0.4m L,加入0.2m L pH维持液,将溶液pH控制在11.6~11.9区间,然后加入0.1mL衍生试剂1和0.1mL衍生试剂2,混匀,水浴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0.1mL终止液,使溶液pH呈中性,而后用超纯水定容;取样品溶液,加入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混匀,然后进行本步骤操作进行荧光衍生;

(3) 定性和定量检测:采用配备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对步骤(2)荧光衍生后的样品溶液和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进行分析,对样品溶液中的河豚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

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待测品的样品溶液的提取和纯化采用已有技术即可,例如,将待测品均质,用乙酸溶液在水浴超声提取后,所得提取液上河豚毒素亲和层析柱或WCX固体萃取柱等洗脱,获得的洗脱液经水浴氮气吹干后再制成样品溶液。

本发明所述步骤(1) 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中河豚毒素浓度为20~10000ng/ml。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pH维持液为2mol/L碳酸钠溶液。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衍生试剂1的 pH约为12,包括a液、b液和c液,a液、b液和c液之间的体积比为5﹕2﹕3,具体地,所述a液为次溴酸钠贮备液:0.67g溴酸钠、3.0 g溴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所述b液为 5mol/L盐酸;所述c液为 4.81mol/L氢氧化钠。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衍生试剂2为20%尿素(w/v)。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终止液为15%磷酸(w/v)。

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色谱柱:反相C-18柱;流动相:50 mmoL/L磷酸二氢铵;检测信号:激发波长233 nm,发射波长370 nm。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上述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用试剂盒,包括以下试剂:

(1) 衍生试剂1:pH约为12,包括a液、b液和c液,a液、b液和c液之间的体积比为5﹕2﹕3,所述a液为次溴酸钠贮备液:0.67g溴酸钠、3.0 g溴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所述b液为 5mol/L盐酸溶液,10mL;所述c液为 4.8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

(2) 衍生试剂2:20%尿素溶液(w/v)。

(3) pH维持液:2mol/L碳酸钠溶液;

(4) 河豚毒素标准品贮备液:100μg/mL河豚毒素溶液,内含1mmol/L的柠檬酸盐,pH=5.0;

(5) 终止液:15%磷酸溶液(w/v)。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次使用次溴酸钠和尿素与河豚毒素反应,将其定量地转化为一种特定的荧光物质,与传统的使用高浓度碱碱解不同,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时,采用柱前衍生方式,不需要配备柱后衍生装置,检测成本低。

(2)本发明与已有的将河豚毒素与荧光物质(如邻苯二醛)相连接的柱前荧光衍生方法不同,不需要具有荧光信号的试剂参与反应,同时不易受其他物质的干扰,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3)本发明将河豚毒素衍生后,检测信号为激发波长233nm、发射波长为370nm。

(4)以无毒的河豚鱼提取液加入TTX标准品0.01μg,荧光衍生处理后,定容至1 mL,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计算得出色谱峰信噪比为4.2,以3倍信噪比计算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检测限,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08μg/mL,灵敏度高于现有的河豚毒素检测方法。

(5)本发明预制所需衍生试剂,形成试剂盒,方便了使用,同时可避免了因配制人员不同造成的试剂误差。

附图说明

图1 为河豚毒素荧光衍生反应后荧光扫描图谱:TTX经荧光衍生后,固定激发波长为233nm,扫描获得发射光谱,最大发射波长为370nm;固定发射波长为370nm,扫描获得激发光谱,最大激发波长为232.9nm;

图2 为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色谱图:衍生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反相C-18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33nm、发射波长370nm),获得色谱图显示仅有一个主峰,次峰很小可忽略不计,说明荧光衍生物为一种单一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案例,对本发明所做的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

以下实施例的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使用试剂盒,包括以下试剂:

(1) 衍生试剂1:pH约为12,包括a液、b液和c液,a液、b液和c液之间的体积比为5:2:3,所述a液为次溴酸钠贮备液:0.67g溴酸钠、3.0 g溴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所述b液为 5mol/L盐酸溶液10mL;所述c液为 4.8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

衍生试剂1是现用现配,即使用时取5 mL a液,准确加入2 mL b液,密封混匀,静置5 min后,准确加入3 mL c液,立即混匀,配制成衍生试剂1,其pH约为12。

(2) 衍生试剂2:衍生试剂2:20%尿素溶液(w/v)12mL。

(3) pH维持液:2mol/L碳酸钠溶液25mL;

(4) 河豚毒素标准品贮备液: 100μg/mL 河豚毒素溶液2mL,内含1mmol/L的柠檬酸盐,pH=5.0;

(5) 终止液:15%磷酸溶液(w/v)12mL。

TTX标准溶液:取一定量TTX标准品贮备液用蒸馏水稀释浓度在20~10000ng/ mL之间。

实施例一结合C18固相萃取柱和WCX固相萃取柱纯化的待测样品中河豚毒素的检测

(1)样品的提取与纯化:称取均质后的河豚肉样品2g,加入10 mL0.1%乙酸,于85℃水浴超声提取10 min,再沸水浴5min,冷却后于4500 r/min离心5 min,取全部上清液过C18固相萃取柱(使用前依次用3mL甲醇、3mL0.1%乙酸活化),再用2mL0.1%乙酸洗涤;收集全部滤过液,用氨水调节至pH=7.0,全部过WCX固相萃取柱(使用前依次用3mL10%氨甲醇、1mL水活化),2mL水洗涤,抽干小柱,用5mL 2%乙酸-甲醇洗脱。洗脱液于80℃水浴氮气吹干后用1 mL水溶解,得样品液。

(2)荧光衍生:取样品液0.4mL,加入0.2mL pH维持液,混匀,使pH为11.7,再分别加入0.1mL衍生试剂1、0.1mL衍生试剂2,混匀,于75℃下水浴20min,冷却,加入0.1mL终止液使溶液pH为中性,加超纯水定容至1mL。另取0.4mL样品液,加入一定量TTX标准液后,按上述操作进行荧光衍生。

(3)检测:采用配备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对步骤(2)荧光衍生后的样品液和TTX标准品溶液进行分析,检测信号为:激发波长233nm,发射波长370nm;使用标准加入法定量。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色谱柱:反相C-18柱;流动相:50 mmoL/L磷酸二氢铵;检测信号:激发波长233 nm,发射波长370 nm。

实施例二  结合河豚毒素亲和层析柱纯化的待测样品中河豚毒素的检测

(1)样品的提取与纯化:称取均质后的河豚内脏样品2g,加入10 mL0.1%乙酸,于85℃水浴超声提取10 min,再沸水浴5min,冷却后4500 r/min离心5 min,取全部上清液,用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调节pH至7.4,以2mL/min速度,全部过河豚毒素亲和层析柱(3mL规格),分别用3mL PBS(0.01mol/L,pH=7.4),3mL去离子水洗涤,5mL 1%醋酸洗脱,抽干柱子。洗脱液于90℃水浴氮气吹干后用1 mL水溶解,得样品液。

(2)荧光衍生:取样品液0.4mL,加入0.2mL pH维持液,混匀,使pH为11.7,再分别加入0.1mL衍生试剂1、0.1mL衍生试剂2,混匀,于75℃下水浴20min,冷却,加入0.1mL终止液使溶液pH为中性,加超纯水定容至1mL。另取0.4mL样品液,加入一定量TTX标准液后,按上述操作进行荧光衍生。

(3)检测:采用配备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对步骤(2)荧光衍生后的样品溶液和TTX标准品溶液进行分析,检测信号为:激发波长233nm,发射波长370nm;使用标准加入法定量。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色谱柱:反相C-18柱;流动相:50 mmoL/L磷酸二氢铵;检测信号:激发波长233 nm,发射波长370 nm。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