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快速检测制品中非法添加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方法

快速检测制品中非法添加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快速检测抗炎类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方法。具体涉及检测怀疑掺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制品中是否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所述制品适量,与特殊的溶剂混合,振摇或超声辅助溶解,得混合试液;(2)采用适当的基于特定电化学原理的检测仪测定混合试液的特定电化学参数;(3)根据参数值的大小即可判断制品中是否可能非法添加有双氯芬酸类抗炎物质。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过滤样品溶液,检测全过程仅耗时2~3分钟,具有快速、简便、安全、灵敏度高、环保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4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00279.0

  • 申请日2012-11-29

  • 分类号G01N27/26;

  • 代理机构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孟阿妮

  • 地址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水车胡同1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54: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2

    授权

    授权

  • 2014-07-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7/26 申请日:20121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保健食品或食品的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 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快速筛查药品、保健食品或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双氯芬 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氯芬酸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 作用。临床上常用其钠盐,主要用于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 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者持续性的关节肿痛。

双氯芬酸(Diclofenac),化学名为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 双氯芬酸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分子式为C14H11Cl2NO2,Cas号为 15307-86-5。 式(I)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化学名为2-[(2,6-二氯苯基)氨基〕 苯乙酸钠。双氯芬酸钠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分子式为C14H10Cl2NNaO2, 分子量为318.13,Cas号为15307-79-6。双氯芬酸钠是无色结晶粉末,熔 点为283-285℃;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在氯仿中不溶。 式(II)

双氯芬酸的常见盐形式还有钾盐,双氯芬酸钾(Diclofenac potassium),化学名为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钾,其结构如式(Ⅲ) 所示,分子式为C14H10Cl2NKO2,Cas号为15307-81-0。 式(Ⅲ)

双氯芬酸类药物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其 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它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白细胞的聚 集,减少缓激肽的形成,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等作用发挥消炎作用。

氯芬酸钠的使用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患者在不知情 的情况下服用了含有双氯芬酸钠的中成药或保健食品后,有可能产生严重 的后果,危害身体健康,如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大约有 10%-25%的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出血或穿孔;能导 致10%的患者出现肝脏轻度受损的生化异常;可引起尿蛋白、管型,尿中 可出现红、白细胞等,严重者可引起间质性肾炎等。因此,该药在使用时 应严格根据适应症,在医生指导下遵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使用。虽然该药 目前上大多属于非处方药,但若长期服用,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由于该药疗效明显,一些非法分子经常在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 骨关节炎等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该药以达到显效迅速、吸引患者的目的。 但是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大量服用该药,容易引起消化道溃疡、重 型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抗炎类药品、 保健食品或食品中非法添加双氯芬酸类化合物的违法行为必须进行长期 有效的打击。但这种监督检查涉及范围广,检验量大,在药品监督部门人 力物力财力有限的广大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城市,彻底开展相应监管活 动有很大难度。

目前药品检验领域针对这种非法添加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检验方法进 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 的现代仪器分析法,以及基于薄层色谱和化学反应的快速鉴别法。其中快 速鉴别筛查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点而得到了业界许多人士的重 视。

例如,公开号为CN102297860A(申请号201110132837.8,公开日2011 年5月20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抗风湿类的中成药或保健食品中添加双氯 芬酸钠的快速检测方法”)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检测方法:以下步骤组 成:(1)取固体样品加入乙酸乙酯配置质量体积浓度为0.05-0.10g/mL溶液, 振摇溶散,过滤,取滤液作为待测液;或者取液体样品,加入2.5-10倍体 积的乙酸乙酯混合,静置取乙酸乙酯萃取液作为待测液;(2)取1mL待测 液,加入1mL 65%硝酸溶液,静置分层,20-30秒钟后,如果下层溶液呈 现红棕色,则判断样品中含有双氯芬酸钠。这种方法操作较简单,但步骤 略多,从配制溶液和显色剂开始,完成全部操作约耗时10分钟,且使用 了有腐蚀性的硝酸溶液等化学试剂,该方法更适于有适当防护的专业人员 进行操作。

电导率检测仪可用于测量溶液中的电导率。TDS水质检测仪可用于 检测水中的总溶解固体量(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以评价水质的纯 净度。这两种检测仪属于快速电化学检测仪器,学者经研究发现,其可以 用于测定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含量。那么是否可以直接用检测水中电 导率或总溶解固体量的电化学方法检测怀疑可能添加双氯芬酸类化合物 的抗炎类药品、保健品或食品呢?结果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可能 添加双氯芬酸类化合物的抗炎类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中复杂的基质里含有 其它亲水性物质,会严重干扰样品溶液的电导率和溶液中的总溶解固体量 (TDS),造成结果与是否添加双氯芬酸类化合物没有相关性。因此直接用 检测溶液中电导率或总溶解固体量的电化学方法检测抗炎类药品、保健品 或食品中是否非法添加双氯芬酸类抗炎物质存在技术困难。

因此,人们仍然需要一种操作更简单、速度更快且更安全、污染更小 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检验方法,以便于准确快速的鉴别出药品、保健食品和 食品中是否添加双氯芬酸类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简便、安全、和/或低污染地检 测怀疑掺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制品中是否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方法。本 发明人令人惊奇地发现,当使用适当溶剂时,采用适当的电化学检测仪或 电化学检测方法可以方便地在现场对怀疑掺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制品进 行检查,并且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和/或低污染。本发明基于以上发 现而得以完成。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怀疑掺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制 品中是否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待测的制品适量,与提取溶剂混合(由此,所述提取溶剂可以提 供质子,该质子可以与双氯芬酸类物质分子以氢键相缔合),振摇或超声 辅助溶解后,得混合试液;

(2)基于溶液中离子在电场下定向移动的电化学原理测定混合试液中 的电化学参数;

(3)根据参数大小判断制品中是否可能添加(例如非法地添加)有双氯 芬酸类抗炎物质。

本发明的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可以与其它实施方案进行组合, 只要它们不会出现矛盾。此外,在本发明任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案中,任 一技术特征可以适用于其它实施方案中的该技术特征,只要它们不会出现 矛盾。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所引述的所有文献,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 如果这些文献所表达的含义与本发明不一致时,以本发明的表述为准。此 外,本发明使用的各种术语和短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般含义, 即便如此,本发明仍然希望在此对这些术语和短语作更详尽的说明和解 释,提及的术语和短语如有与公知含义不一致的,以本发明所表述的含义 为准。

本文使用的术语“掺”、“掺有”、“掺入”等,它们可以是有意或者无意 地向所述制品中加入双氯芬酸类物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双氯芬酸类物质为双氯芬酸 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优选双氯芬酸钠或双氯芬酸钾,更优选双氯芬酸钠。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制品,或者所述怀疑掺有双氯 芬酸类物质的制品,其包括非液体的任何欲意给予哺乳动物例如人类的任 何人工制成品,特别是人工混合制品,其包括不限于药品、保健食品、食 品、食品添加剂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制品是药品、保健食品。 短语“怀疑掺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制品”是指一种制品,本领域技术人员 (特别是健康/卫生/药监主管部门或者其工作人员)主观上或者客观上认 为,该制品中可能有意或者无意地掺入有双氯芬酸类物质,从而使得该制 品能够主要或者次要地产生双氯芬酸类物质所具有的生物学效应,例如产 生治疗糖尿病的生物学效应。在本发明中,该制品亦可称为样品、检测样 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语境理解指代该制品的不同术语所具 有的含义,例如使该制品与提取溶剂振摇后,得到的混合液体可以称为混 合试液。在本发明中,该制品应是固体,例如粉末或块状物或丸状物或颗 粒状物等。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提取溶剂为质子溶剂, 优选为有机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甲醇、 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或其组合,或者它们 的含其他物质的溶液。该提取溶剂的作用在于使双氯芬酸类物质溶解,并 提供质子以便于使样品溶液具有适当导电能力的电化学性质,此外提取溶 剂还具有防止水溶性干扰物质溶解并导致导电能力变化的作用。因此任何 能够实现该功能的提取溶液均是适用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有机 溶剂为乙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步骤(1)中,所述制品和提取溶剂的 量和比例不必作特别的限制,只要制品和提取溶剂混合后,可能存在的双 氯芬酸类物质溶解在溶剂中并达到本发明方法检测限即可。例如在一个实 施方案中,在步骤(1)中的提取溶剂为1~50ml,例如5~20ml,例如10~20ml; 所取的制品的量为0.1~10g,例如0.5~5g。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中步骤 (1)中待测制品与提取溶剂比为0.5~5g:10~20ml。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的基于电化学原理的 检测仪为电导率仪和/或TDS(即TOTAL DISSOLVED SOLIDS)水质检测 仪。为实施或者操作方便的目的,本发明的电化学检测仪可以是小型仪器 或可移动仪器或微型笔状检测仪。在步骤(2)中测定的电化学参数可以是 电导率值和/或TDS值或和上述电化学参数相关的其它参数。例如在一个 实施方案中,使用电导率仪测定样品在特定溶液中的电导率;在另一个实 施方案中,使用TDS水质检测仪测定样品在特定溶液中的TDS值。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用于判断制品中是否 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参数值与待测制品用量、提取溶剂的类型、提 取溶剂的体积以及参数的类型直接相关。当制品用量为一次服用量,提取 溶剂为乙醇,步骤(2)提取溶剂的体积与步骤(3)判断制品是否可能含有双 氯芬酸类物质的参数值之间成反比关系,具体数值关系为:提取溶剂的体 积×参数值电导率约为600ml·μS/cm和/或提取溶剂的体积×参数TDS值约 为300ml·ppm。

当制品用量为一次服用量,提取溶剂为乙醇,提取溶剂体积为20ml, 测定参数为电导率时,判断制品中是否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参数值 为30μS/cm,即如果制品溶液的电导率大于等于30μS/cm,则可判断制品 中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

当制品用量为一次服用量,提取溶剂体积为10ml,提取溶剂为乙醇, 测定参数为电导率时,判断制品中是否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参数值 为60μS/cm,如果制品溶液的电导率大于等于60μS/cm,则可判断制品中 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

当制品用量为一次服用量,提取溶剂体积为20ml,提取溶剂为乙醇, 测定参数为TDS值时,判断制品中是否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参数 值为15ppm,如果制品溶液的TDS值大于等于15ppm,则可判断制品中 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

当制品用量为一次服用量,提取溶剂体积为10ml,提取溶剂为乙醇, 测定参数为TDS值时,判断制品中是否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参数 值为30ppm,如果制品溶液的TDS值大于等于30ppm,则可判断制品中 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

如果所述制品被判定为其中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则该制品可以 进一步用其它方法进行检测,例如通过实验室的方法,例如HPLC法等。 这样,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在市场上或者其它检测现场进行更大样本 的检测和筛查,并进而减少实验室的工作量。

基于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套检测设 备,其用于检测怀疑掺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制品中是否含有双氯芬酸类物 质,所述成套检测设备包括:

(i)提取溶剂,其封装于溶剂瓶中;

(ii)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测定仪;

(iii)使用说明资料,其上记载有使用该成套检测设备检测怀疑掺有双 氯芬酸类物质的制品中是否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操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成套检测设备,所述成套检测设备为试剂盒。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成套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溶剂瓶是可以反复开 启和密封的溶剂瓶。该溶剂瓶的材质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带有瓶塞、 瓶盖等的玻璃瓶、塑料瓶等。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溶剂瓶内装 入的提取溶剂的体积占溶剂瓶容量的1/10~9/10,例如3/10~8/10。在溶剂 瓶中预留一定空间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可以直接将待检制品直接加入到溶 剂瓶中,盖严,然后振摇,使待检制品与提取溶剂充分混合,以尽可能地 使可能存在的双氯芬酸类物质溶解在溶液中;这样本发明提供的成套检测 设备非常简单。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成套检测设备,其中包括有一个以上的所述封 装有提取溶剂的溶剂瓶。根据这些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在相同地 点或者不同地点检测多个制品所需材料的成套检测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成套检测设备,其中包括有基于特定电化学原 理的测定仪,例如电导率测定仪或TDS水质检测仪。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成套检测设备,其中所述使用说明资料可以是 使用说明书、检测方法说明、检测判定标准等等,其形式可以是印刷有相 应信息的纸张、卡片等,该使用说明资料基本上记载了本发明第一方面所 述的方法。因此,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案中,其中的任一技术特征 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成套检测设备或者适用于本发明的其它方 面。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说明资料,其中基本上记载了本发明 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信息说明资料是呈选自下列的形式:纸质文件 (包括但不限于文件单页、小册子、刊物)、磁介质、光盘、软盘、电子出 版物、网络出版物等,以及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信息说明资料检测怀疑 掺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制品中是否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信息说明资料检验怀疑 掺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制品。

另外,本发明方法中步骤(1)所得混合试液可能是一种混悬液,这种 混合试液不必过滤即可用于下一步骤,这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亦特别适 用于极少量样品的处理。

因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药品、保健食品和食 品中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一次服用量的固态药品、保健食品或食品,加提取溶剂乙醇 20ml,并振摇或超声辅助溶解1分钟;

(2)无需过滤,直接用电导率测定仪和/或TDS水质检测仪测定相应电 化学参数。

(3)若电导率大于等于30μS/cm和/或TDS值大于等于15ppm,则可 判断被测样品中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

本发明与其它双氯芬酸类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果判断直观:各种方法的结果判断方式比较如下。与其它专利 方法相比较,本发明根据客观检测数值进行结果判断,判定方式直观,不 需仔细观察颜色变化趋势,不受复杂样品溶液各种颜色的限制和干扰,不 易出现无法判断的情况。

(2)快速:使用本发明进行检测时,操作简单,步骤少,整个过程仅 需要不到2分钟(溶解样品需1分钟,仪器测定和结果判断需要5秒钟)。 而其它方法耗时至少5~10分钟。

(3)简便:与其它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无需过滤,操作 更加简便。

(4)检测仪器耐用:与其他专利方法相比,若进行数百次检测,本发 明仅需消耗溶剂,仪器则不用更换;其他方法则需消耗与之相匹配的数百 套化学鉴别试剂。

(5)安全环保:本发明进行鉴别判断时采用仪器检测,而其它专利方 法则采用亚硝酰铁氰化钠、铁氰化钾及氢氧化钠配制的有毒溶液,或采用 强腐蚀性的的硝酸溶液。因此本发明方法在鉴别判断时更加安全环保,对 操作人员及环境无任何影响。

(6)检测成本低,便于广泛应用:与现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 法相比,检测设备价格及运行费用较低、操作过程简单,适用于在基层部 门广泛开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 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 本发明。

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 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 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 下文中,如果未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实施例1、检测药品/保健品中是否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一般操作条

1、取样量:

对不同类型样品推荐取样如下:

样品类型 取样量 片剂 一次口服量(须研碎) 胶囊剂 一次口服量(取内容物研碎) 大蜜丸 一次口服量(须粉碎) 冲剂 一次口服量(须粉碎) 其它固体 一次口服量

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法使用的待检品的量少,以便尽量少地损害无辜的 经营者的利益。,以上各种类型的样品一次服用量约0.5~5g,例如胶囊剂、 片剂一次用量约0.5g,而冲剂、大蜜丸一次用量达约5g。

2、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药品,保健食品或食品,加乙醇20ml,振摇1分钟即可。

3、显色并判断结果

采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测定仪测定,当使用TDS水质检测仪测定样 品溶液时,若TDS值大于等于15ppm,则可判断被测样品中可能非法添 加双氯芬酸类抗炎物质,如果TDS值小于15ppm则可判断待测样品中不 含双氯芬酸类物质。然后必要时,对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样品可采 集更大量,准备使用其它方法例如色谱法作进一步的判断。

实施例2、检测药品/保健品中是否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一般操作条

1、取样量:

对不同类型样品推荐取样如下:

样品类型 取样量 片剂 一次口服量(须研碎) 胶囊剂 一次口服量(取内容物研碎) 大蜜丸 一次口服量(须粉碎) 冲剂 一次口服量(须粉碎) 其它固体 一次口服量

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法使用的待检品的量少,以便尽量少地损害无辜的 经营者的利益。

2、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药品,保健食品或食品,加乙醇20ml,振摇1分钟即可。

3、显色并判断结果

采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测定仪测定,当采用电导率检测仪测定样品溶 液时,若电导率值大于等于30μS/cm,则可判断被测样品中可能非法添加 双氯芬酸类抗炎物质,如果电导率值小于30μS/cm,则可判断待测样品中 不含双氯芬酸类物质。然后必要时,对可能含有双氯芬酸类物质的样品可 采集更大量,准备使用其它方法例如色谱法作进一步的判断。

实施例3、检测药品、保健食品和食品中是否存在双氯芬酸类物质的试验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快速检测20批样品(均为药监部门抽验样品)。 另外依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 准件2006006”,采用HPLC/MS/MS法检测样品,以对筛查结果进行验证。

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6006记载的 HPLC/MS/MS的检测方法如下:

色谱条件:流动相A为0.02mol/L乙酸铵,流动相B为0.1%乙酸水 溶液/甲醇,按下述梯度表进行洗脱。

时间(min) A(%) B(%) 0.00 70 30 15.00 30 70 250 10 90 40.00 70 30

质谱条件:ESI源,源电压5kV,毛细管温度275℃,毛细管电压15V, 鞘气流速40arb,正离子检测,全扫描一级质谱,全扫描二级质谱,扫描 范围m/z:100~1000。

按下表,取一次口服量的各种固态样品,加乙醇20ml,振摇1分钟。 然后采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测定仪测定。当使用TDS水质检测仪测定样 品溶液时,若TDS值大于等于15ppm,则可判断被测样品中可能非法添 加双氯芬酸类抗炎物质,如果TDS值小于15ppm则可判断待测样品中不 含双氯芬酸类物质;当采用电导率仪测定样品溶液时,若电导率值大于等 于30μS/cm,则可判断被测样品中可能非法添加双氯芬酸类抗炎物质,如 果电导率值小于30μS/cm,则可判断待测样品中不含双氯芬酸类物质。

结果如下:

#:各制品是从市场上的药店或保健品店获得的不同生产厂商和/或不 同规格和/或不同批次的制品,怀疑可能具有类似于双氯芬酸类物质的生 物学作用。

*:“不含双氯芬酸类物质”表示不含双氯芬酸和双氯芬酸盐。

上述实验结果与液质联用HPLC/MS/MS检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检测 方法无一例假阳性报告,结果准确可靠。

按本专利方法所描述的取样量取上述双氯芬酸检测呈阴性反应的 12个样品,并分别掺入双氯芬酸对照品5mg,按本发明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均呈阳性反应,表明本方法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专属性强,有良好 的准确性。

另外,尽管上面在测试20个样品时用本发明方法与用质谱方法具有 出人意料的一致的结果,然而发明人在使用甲醇作为试剂替代乙醇时,有 一些样品的两种方法测试结果不一致,例如用甲醇为提取溶剂测试样品 2、3、6、12、17等时,本发明方法所判定的结果与质谱结果不一致。另 外,当对以上样品使用5ml或30ml提取时,分别有7个样品和10个样 品所判定的结果与质谱结果不一致;另外当使用的溶剂是90%乙醇时有8 个样品所判定的结果与质谱结果不一致。

实施例3、本发明方法的性能

本实施例考察发明方法对双氯芬酸钠对照品和样品的检测限度,具体 如下:

取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双氯芬酸钠25mg,加乙醇20ml 溶解配制成每1ml中含1.25mg双氯芬酸钠的溶液。然后采用基于电化学 原理的测定仪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判断本发明方法检测双氯芬酸钠的灵敏度能够 实现检测临床单次用量的双氯芬酸钠的效果。

取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双氯芬酸钠对照品10.7mg,加乙 醇20ml溶解配制成每1ml中含0.535mg双氯芬酸钠的溶液。然后采用基 于电化学原理的测定仪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判断本发明方法检测双氯芬酸钠的灵敏度至少 可达到临床单次用量的42.8%。

本发明通过上文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说明,然而本发明并 不限于所述这些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 为准。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过滤样品溶液,检测全过程仅耗时2~3分钟, 具有快速、简便、安全、灵敏度高等优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