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聚合物基磷酸钙盐/胶原三维复合骨支架的制备方法

一种聚合物基磷酸钙盐/胶原三维复合骨支架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基磷酸钙盐/胶原三维复合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钙盐、磷酸盐、胶原混合溶解,得到电解液;将聚合物制备的三维支架固定于电极作为阴极,空白铂电极为阳极,放入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共沉积,得到复合支架,然后进行后处理,洗涤,晾干,即得。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三维结构和生物降解性,并且具有与天然骨相似的成分,从结构和成分上仿生天然骨;此外,这种支架复合的方法简单、制备时间短且条件温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489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77985.5

  • 申请日2014-04-29

  • 分类号A61L27/12;A61L27/20;A61L27/22;A61L27/24;A61L27/56;A61L27/50;

  • 代理机构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黄志达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人民北路299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54: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L27/12 授权公告日:20151118 终止日期:20180429 申请日:201404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1-18

    授权

    授权

  • 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L27/12 申请日:2014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维复合骨支架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合物基磷酸钙盐/胶原三维复合 骨支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骨组织修复过程中,骨支架起着支撑细胞生长、引导组织再生、控制组织结构等至关 重要的作用,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聚合物支架能够最大限度的仿生天然骨,才 能起到促进骨组织修复的作用。

从材料学角度看,骨基质是天然的生物矿化材料,主要由水、有机物和无机盐等组成。 骨组织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组成,其有机成分的95%是胶原,还有少量的非胶原蛋白、多 糖、脂类等;无机成分则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等磷酸钙盐,是自然骨结晶部分的主要成分,具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作用,可以引导骨的生长并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的骨性结合。鉴 于此,含有磷酸钙盐和胶原成分的复合支架能最大限度的仿生骨组织。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关于磷酸钙盐/胶原复合骨支架制备的研究。大多研究是利用各种技术 在医用金属表面制备磷酸钙盐或胶原涂层,如专利CN101381881A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以 一定浓度的钙盐、磷酸盐和壳聚糖配置为电解液,在生物医用金属基材上制备羟基磷灰石/壳 聚糖涂层。这样制备的复合支架能在金属表面制得均匀杂化的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涂层, 但是此支架以金属为基底,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并不理想。当前,随着组织工程的发 展,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复合材料成为骨支架材料的研究热点。如专利CN102512709B采用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磷酸钙纳米纤维膜和胶原纳米纤维膜,并以这两种纳米纤维膜为纳米结构 单元进行复合制备了纳米人工骨,制备的纳米人工骨在微纳米尺度范围具有精细结构。但是 这样制备的纳米人工骨没有三维结构,不能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结构,不利于骨细胞的深入生 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合物基磷酸钙盐/胶原三维复合骨支架的制备 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三维结构和生物降解性,并且与天然骨具有相似的成分, 从结构和成分上仿生天然骨;这种支架复合的方法简单、制备时间短且条件温和。

本发明的一种聚合物基磷酸钙盐/胶原三维复合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钙盐、磷酸盐、胶原混合溶解,得到电解液;

(2)将聚合物制备的三维支架固定于电极作为阴极,空白铂电极为阳极,放入电解液中, 进行电化学沉积,得到复合支架,然后进行后处理,洗涤,晾干,即得聚合物基磷酸 钙盐/胶原三维复合骨支架。

所述步骤(1)中钙盐为Ca(NO3)2;磷酸盐为NH4H2PO4

所述步骤(1)中电解液中钙盐的浓度为0.025-0.080mol/L;磷酸盐的浓度为0.015-0.050mol/L; 胶原的浓度为0.1-1.0mg/mL;电解液的pH值为4-5。

所述步骤(2)中三维支架为相分离支架、冷冻干燥支架、自组装支架、三维打印支架中的一 种。

所述步骤(2)中聚合物为蛋白质基质、多糖基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蛋白质基质为明胶或丝素;多糖基质为纤维素或壳聚糖;高分子材料基质为聚羟基乙酸。

所述步骤(2)中电极为金属电极、半导体电极、玻碳电极、石墨电极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2)中电化学沉淀为恒电位法、计时电流法、循环伏安法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2)中电化学沉淀的参数为电压为-3~3.0V,电极距离为1~3cm,沉积时间为 900~10800s,反应温度为20~60℃。

所述步骤(2)中后处理为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浸泡48-96h;洗涤为去离子水冲洗;晾干为在空 气中晾干。

电化学共沉积同时沉积磷酸钙盐和胶原。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三维结构和生物降解性,并且与天然骨具有相似的成分,从 结构和成分上仿生天然骨;

(2)这种支架复合的方法简单、制备时间短且条件温和。

附图说明

图1为磷酸钙盐和胶原共沉积在三维纳米纤维支架上的扫描电镜(SEM)形貌照片,A为800 ×倍数下的SEM图,B为2000×倍数下的SEM图;

图2为磷酸钙盐和胶原共沉积在三维纳米纤维支架上的红外光谱(FTIR)谱图,A为商业羟 基磷灰石的FTIR谱图,B为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FTIR谱图,C为磷酸钙盐沉积在三维支架 的FTIR谱图,D为磷酸钙盐和胶原共沉积在三维支架上的FTI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 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PLLA/PCL70:30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将PLLA:PCL以 质量比70:30的比例溶于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形成浓度为10wt%的均一溶液;然 后将其注入注射器中,迅速置于-80℃使其发生相分离,过夜;取出后,把成凝胶状的 聚合物浸泡于去离子冰水中交换溶剂2天,每天换三次去离子冰水;冷冻干燥后,即 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纳米纤维支架;

(2)配制200mL电解液,其中Ca(NO3)2的浓度0.042mol/L、NH4H2PO4的浓度为0.025mol/L、 胶原的浓度为0.5mg/mL,调节pH值为4.7,搅拌均匀,得到均一的电解液;

(3)将(1)制备的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固定于不锈钢电极上,作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 对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置于(2)中的电解液中。采用恒电压技术进行电化学 沉积,沉积条件为:电压为-2.0V,电极距离为2.5cm,沉积时间为60min,水浴温度 37℃;然后制备的复合支架置于Ca(OH)2稀溶液中浸泡96h,最后清洗后于空气中自 然晾干备用。

实施例2

(1)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三维明胶支架:将明胶溶于40℃的水中制得5w/v%溶液,将其注 入模具中并快速转移到-80℃冰箱,然后进行冷冻干燥48h。冻干后的明胶支架浸入 EDC/95%乙醇溶液,在4℃下交联24h。交联后的支架清洗后再冷冻干燥,制得三维 明胶支架;

(2)配制200mL电解液,其中Ca(NO3)2的浓度0.042mol/L、NH4H2PO4的浓度为0.025mol/L、 胶原的浓度为0.5mg/mL,调节pH值为4.7,搅拌均匀,得到均一的电解液;

(3)将(1)制备的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固定于不锈钢电极上,作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 对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置于(2)中的电解液中。采用恒电压技术进行电化学 沉积,沉积条件为:电压为-2.0V,电极距离为2.5cm,沉积时间为60min,水浴温度 37℃;然后制备的复合支架置于Ca(OH)2稀溶液中浸泡96h,最后清洗后于空气中自 然晾干备用。

实施例3

(1)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PLLA/PCL70:30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将PLLA:PCL以 质量比70:30的比例溶于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形成浓度为10wt%的均一溶液;然 后将其注入注射器中,迅速置于-80℃使其发生相分离,过夜;取出后,把成凝胶状的 聚合物浸泡于去离子冰水中交换溶剂2天,每天换三次去离子冰水;冷冻干燥后,即 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纳米纤维支架;

(2)配制200mL电解液,其中Ca(NO3)2的浓度0.042mol/L、NH4H2PO4的浓度为0.025mol/L、 胶原的浓度为0.5mg/mL,调节pH值为4.7,搅拌均匀,得到均一的电解液;

(3)将(1)制备的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固定于不锈钢电极上,作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 对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置于(2)中的电解液中。采用计时电流法进行电化学 共沉积,沉积条件为:电压为-2.0V,电极距离为2.5cm,沉积时间为60min,水浴温 度37℃;然后将制备的复合支架置于Ca(OH)2稀溶液中浸泡96h,最后清洗后于空气 中自然晾干备用。

实施例4

(1)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PLLA/PCL70:30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将PLLA:PCL以 质量比70:30的比例溶于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形成浓度为10wt%的均一溶液;然 后将其注入注射器中,迅速置于-80℃使其发生相分离,过夜;取出后,把成凝胶状的 聚合物浸泡于去离子冰水中交换溶剂2天,每天换三次去离子冰水;冷冻干燥后,即 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纳米纤维支架;

(2)配制200mL电解液,其中Ca(NO3)2的浓度0.042mol/L、NH4H2PO4的浓度为0.025mol/L、 胶原的浓度为0.5mg/mL,调节pH值为4.7,搅拌均匀,得到均一的电解液;

(3)将(1)制备的三维多孔纳米纤维支架固定于不锈钢电极上,作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 对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置于(2)中的电解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 共沉积,沉积条件为:电压为3.0V,电极距离为2.5cm,循环次数15,水浴温度37 ℃;然后将制备的复合支架置于Ca(OH)2稀溶液中浸泡96h,最后清洗后于空气中自 然晾干备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