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分子新材料硅胶粘胶剂

一种高分子新材料硅胶粘胶剂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新材料硅胶粘胶剂,该硅胶胶黏剂由酸性硅树脂,正硅酸乙酯,抑制剂,有机锡化合物,钛酸酯,聚氧硅烷,醋酸乙酯,含氢硅油份,乙烯基硅树脂和交联剂组成,该胶黏剂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依次称取各原料后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所得的硅胶胶黏剂不但具有传统的特性粘度高,同时还具有高透光性,可广泛用于乳胶漆墙和玻璃、不锈钢、木板等材料表面粘贴,使用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4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岳胜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35224.6

  • 发明设计人 岳胜武;

    申请日2014-01-2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田志远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深圳国际文化大厦1019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41: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12

    授权

    授权

  • 2016-09-28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9J183/04 登记生效日:2016090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1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J183/04 申请日:20140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黏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粘度高透光率硅胶粘胶剂。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胶粘剂仍以甲醛系胶粘剂、氯丁胶粘剂等为主,由于甲醛系胶粘剂所粘接的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游离甲醛,氯丁胶粘剂的溶剂毒性大,这都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因此,在消费者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甲醛系和氯丁胶粘剂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尤其对于出口产品而言,采用传统有毒有害胶粘剂将无法进入海外市场。硅胶粘胶剂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粘胶剂,其具有良好的粘胶性能,还有许多独特性能,其既可用于乳胶漆墙又可用于玻璃、不锈钢、木板等材料表面粘贴,但是同时具有高粘度和高透光率的硅胶粘胶剂迄今还没有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高粘度和高透光率的高分子新材料硅胶粘胶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粘度高透光率硅胶粘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

酸性硅树脂 20-30份,正硅酸乙酯 5-10份,抑制剂 1-5份,有机锡化合物1-5份,钛酸酯 5-10份,聚氧硅烷0.5-1份,醋酸乙酯40-60份,含氢硅油 15-25份,乙烯基硅树脂 10-15份,交联剂 3-8份。

其中所述的有机锡化合物为二丁基锡、三苯基锡、二甲基锡、二辛基锡、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中的任一种。

其中所述的酸性硅树脂为酸性的甲基苯基硅树脂、甲基硅树脂、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和氨基硅树脂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所得的硅胶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具体为:按下述比例依次称取并混合原料后得到所述的硅胶胶黏剂,其中酸性硅树脂 20-30份,正硅酸乙酯 5-10份,抑制剂 1-5份,有机锡化合物1-5份,钛酸酯 5-10份,聚氧硅烷0.5-1份,醋酸乙酯40-60份,含氢硅油 15-25份,乙烯基硅树脂 10-15份,交联剂 3-8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硅胶胶黏剂不但具有年度高的特性,同时还具有高透光性,低成本、高性能,对于现有技术是一个重要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依次称取酸性硅树脂 20g,正硅酸乙酯 5g,甲酰胺 1g,二丁基二月桂酸锡1g,钛酸酯 5g,聚氧硅烷0.5g,醋酸乙酯40g,含氢硅油 15g,乙烯基硅树脂 10g,过氧化苯甲酰 3g,然后加以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

依次称取酸性甲基苯基硅树脂 30g,正硅酸乙酯10g,乙酰胺 5g,二丁锡5g,钛酸酯 10g,聚氧硅烷1g,醋酸乙酯60g,含氢硅油 25g,乙烯基硅树脂 15g,过氧化苯甲酰 5g,然后加以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3

依次称取酸性环氧改性硅树脂 25g,正硅酸乙酯 5g,DMF 和乙酰胺5g,二丁基二月桂酸锡1g,钛酸酯 6g,聚氧硅烷0.5g,醋酸乙酯50g,含氢硅油 15g,乙烯基硅树脂 10g,过氧化苯甲酰 8g,然后加以混合均匀即可。

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