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肾精不足型小儿脑积水的中药制剂

一种治疗肾精不足型小儿脑积水的中药制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肾精不足型小儿脑积水的中药制剂。小儿脑积水属于中医学“解颅”、“囟填”的范畴,本病由先天禀赋不足,当肾精不充,则难以主骨生髓,脑失髓养,髓海空虚而易致水邪内积于脑,囟门开解。本发明选择补肾益髓、通窍利水的中药长筒马先蒿、巴戟天、鹿药、菟丝子、豇豆、香石藤果、磨盘根、三块瓦、苋,水煎成汤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96.7%,疗效非常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0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辛军;

    申请/专利号CN201310756188.8

  • 发明设计人 辛军;

    申请日2013-12-29

  • 分类号A61K36/896(20060101);A61P7/10(20060101);A61P2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健康路17号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1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2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6 登记生效日:2019120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7-0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6 登记生效日:2017061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6-01

    授权

    授权

  • 2016-05-1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9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2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5-11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6 登记生效日:201604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 申请日:2013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1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肾精不足型小儿脑积水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小儿脑积水是儿科常见的疑难病之一,是一种以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多,脑室系统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大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小儿脑积水是儿科疑难症之一,西医治疗该病采用手术和西药等多种方法,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手术失败率相对较高,手术后感染相对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格的发育,需要多次手术,患者需要承受多次痛苦。西药治疗主要以脱水利尿,抑制脑积液的分泌,但副作用很大。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本病证候存在着实证,如瘀、痰、湿、风邪等,也并不是单一的脏腑病变,常见脾、肾、肝、脑连合受累,总体上呈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本病的证候具有时空效应或动态演变的特性。因此中医治疗该病分清病机、辩证施治,疗效显著。同时中医治疗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婴幼儿患者依附性较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肾精不足型小儿脑积水的中药制剂。小儿脑积水属于中医学“解颅”、“囟填”的范畴,本病由先天禀赋不足,当肾精不充,则难以主骨生髓,脑失髓养,髓海空虚而易致水邪内积于脑,囟门开解。针对肾精不足型小儿脑积水的病机,本发明采取补肾益髓、通窍利水的治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肾精不足型小儿脑积水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长筒马先蒿6-9份、巴戟天5-7份、鹿药10-14份、菟丝子9-15份、豇豆20-30份、香石藤果6-9份、磨盘根9-15份、三块瓦3-9份、苋10-20份。

优选的,长筒马先蒿7份、巴戟天6份、鹿药12份、菟丝子12份、豇豆25份、香石藤果7份、磨盘根12份、三块瓦6份、苋15份。

制备方法  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长筒马先蒿利水、涩精;巴戟天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鹿药壮阳益肾、活血调经、祛风除湿;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豇豆健脾益气、补肾利水;香石藤果益精固肾;磨盘根清热利湿、通淋、活血、开窍;三块瓦清热利水、散瘀消肿;苋清热利尿开窍;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在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个月~3岁,其中5个月~1岁23例,1~2岁5例,2~3岁2例。

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头围超过国内标准2个标准差;(2)囟门扩大,逾期不闭,紧张饱满或颅缝开裂;(3)眼球下旋如落日状,或震颤,或斜视;(4)智力低下;(5)语言迟缓,或运动发育异常,呕吐,抽搐,而难以用其他疾病解释者;(6)影像学(CT、MRI、脑室造影)检查证实有脑积水者。

中医辨证症候:多愁少喜,头发稀少,头颅大,囟门逾期不合,牙齿逾期不出,神识呆钝,发育迟缓,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青。

3、治疗方法  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称取长筒马先蒿7g、巴戟天6g、鹿药12g、菟丝子12g、豇豆25g、香石藤果7g、磨盘根12g、三块瓦6g、苋15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3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4、疗效标准  痊愈:CT复查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体格检查无异常;好转:复查头颅CT脑积水部分吸收,临床症状好转;无效:复查头颅CT脑积水无改善,临床症状无好转。

5、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其中痊愈18例(60%),好转11例(3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长筒马先蒿7g、巴戟天6g、鹿药12g、菟丝子12g、豇豆25g、香石藤果7g、磨盘根12g、三块瓦6g、苋15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

实施例二:称取长筒马先蒿9g、巴戟天5g、鹿药14g、菟丝子9g、豇豆30g、香石藤果6g、磨盘根15g、三块瓦3g、苋20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

实施例三:称取长筒马先蒿6g、巴戟天7g、鹿药10g、菟丝子15g、豇豆20g、香石藤果9g、磨盘根9g、三块瓦9g、苋10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