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灰海马幼海马饵料投喂方法

一种灰海马幼海马饵料投喂方法

摘要

一种灰海马幼海马饵料投喂方法,本发明在配备养殖系统和养殖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其特征是养殖期间按幼海马生长投喂不同规格的饵料:幼海马体高4厘米之前投喂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新孵化卤虫,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幼海马体高4-5.5厘米时投喂4-5日龄卤虫,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投喂密度为5-6个/毫升,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幼海马体高5.5-6.5厘米时投喂5-7日龄卤虫,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投喂密度为5-6个/毫升;幼海马体高6.5厘米以上投喂成体卤虫,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投喂密度为3-4个/毫升;按上述的饵料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每天虹吸粪便和死亡饵料4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446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69863.2

  • 发明设计人 张东;尹飞;

    申请日2012-05-28

  • 分类号A01K61/02;

  • 代理机构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欧阳俊立

  • 地址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03: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24

    授权

    授权

  • 2014-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2 申请日:201205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幼海马饵料投喂技术。

背景技术

海马是传统名贵中药。据统计,我国每年入药干品超过200吨。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已近枯竭,目前市场所需海马大部分靠进口,价格逐年升高,平均价格已超过每千克4000元,按照每年进口200吨计算,价值超过8亿元。由于海马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人工养殖研究。早在1957年我国即开展海马养殖研究,五十年过去了,育苗技术虽有发展,但规模化生产技术仍未获突破。目前,海马人工养殖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幼海马成活率低。幼海马成活率低与许多因素有关,合适的饵料及摄食量是其中的重要因子。我们发现根据海马摄食规律和排便节律改进投饵方式是提高幼海马生长和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目前的投饵方式,提供一种根据海马摄食规律和排便节律确定的投饵方式,以提高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幼苗生长率和成活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配备养殖系统和养殖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灰海马幼苗养殖系统由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充气系统及控温系统组成,灰海马幼苗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25-28℃,盐度不低于28‰,光照1000lux,微流水;灰海马幼苗体高4厘米之前,幼海马密度保持2尾/升,以后逐渐降低,到体高6厘米时降低到0.8-1尾/升,其特征是在灰海马幼海马养殖期间按幼海马生长投喂不同规格的饵料:

A、幼海马体高4厘米之前投喂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的新孵化卤虫或桡足类,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

B、幼海马体高4-5.5厘米时投喂体长0.5-0.6厘米4-5日龄卤虫,投喂前卤虫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投喂密度为5-6个/毫升,或投喂桡足类,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

C、幼海马体高5.5-6.5厘米时投喂体长0.5-0.7厘米5-7日龄卤虫,投喂前卤虫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投喂密度为5-6个/毫升;在此阶段,可以开始食性转化,将投喂活饵料逐渐转化为冰冻糠虾;

D、幼海马体高6.5厘米以上投喂体长0.7-1.0厘米成体卤虫,投喂前卤虫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投喂密度为3-4个/毫升,或投喂冰冻糠虾,日投喂量为海马体重的10%;

按上述的饵料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06:30-07:00和15:00各一次,每天虹吸粪便和死亡饵料4次。

本方法的突出特点是随海马密度降低而减少投喂量,此投喂方式是基于本发明试验发现幼海马的摄食效率与生长和成活有很大关系,而摄食效率与饵料密度、饵料规格及幼苗密度密切相关。本发明试验中还发现幼海马在光强为60-100lux时就能摄食,充分利用日光,早投饵,延长幼海马摄食时间,每天虹吸粪便和死亡饵料4次,可提高幼海马的摄食效率,从而提高生长率和成活率,取得显著的效果。只要海马幼苗质量健康,按此投饵技术要求操作,体高7厘米之前的幼海马成活率一般不低于70%。与一般少量多次(投喂密度为5个/毫升,每天投喂4次)相比,我们的方法(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每天投喂2次)可提高成活率10%以上,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充分利用日光提前投饵可提高生长率约10%以上,按一般的方法,在高密度(1-2尾/升)条件下,水温27℃时,长到体高7厘米左右需60天以上,而我们的方法仅需50-60天,而且成活率高达70-90%,而一般方式很少超过70%;根据我们的方法,还能确保高密度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例说明实施本方法的全过程。

一、养殖系统

灰海马幼苗养殖系统由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充气系统及控温系统组成,养殖池规格一般以不超过1000升为宜。

二、养殖环境

灰海马幼苗养殖期间,水温应控制在25-28度为佳,盐度不低于28‰,光照1000lux,微流水。体高4厘米之前,幼海马密度可保持2尾/升,以后逐渐降低,到体高6厘米时降低到0.8-1尾/升。

三、饵料投喂

1、幼海马不同阶段投喂量

A、幼海马体高4厘米之前投喂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的新孵化卤虫或桡足类,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

B、幼海马体高4-5.5厘米时投喂4-5日龄卤虫(卤虫体长0.5-0.6厘米),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例如市售声索牌(SS??)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投喂密度为5-6个/毫升,或投喂桡足类,投喂密度为10-12个/毫升;

C、幼海马体高5.5-6.5厘米时投喂5-7日龄卤虫(卤虫体长0.5-0.7厘米),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投喂密度为5-6个/毫升;在此阶段,如果需要,可以开始食性转化,将投喂活饵料逐渐转化为冰冻糠虾;

D、幼海马体高6.5厘米以上投喂成体卤虫(卤虫体长0.7-1.0厘米),投喂前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投喂密度为3-4个/毫升,或投喂冰冻糠虾,日投喂量为海马体重的10%左右。

2、投喂次数及投喂时间

根据幼海马摄食、排便节律及上述投喂量,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日出后30分钟左右即06:30-07:00和15:00各一次, 充分利用日光,早投饵,延长幼海马摄食时间,可有效提高生长率和成活率;每天虹吸粪便和死亡饵料4次,分别是06:00-06:30、11:00、14:30和18:30。只要海马幼苗质量健康,按此投饵技术要求操作,体高7厘米之前的幼海马成活率一般不低于7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