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顶戴式遮蔽罩体

顶戴式遮蔽罩体

摘要

本发明揭露了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其包括一固定体及一本体,固定体具有一第一开口,本体则具有一遮蔽部及一第二开口,本体的一端至少局部沿设于固定体的第一开口周缘并构成遮蔽部,而第二开口则位于本体的另一端并位于与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遮蔽部具有至少一透视区域与一不可透视区域,透视区域较接近于固定体。其中,固定体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使得整个顶戴式遮蔽罩体能够自然垂坠并遮蔽使用者的脸部与至少局部的躯干部,这样当使用者在顶戴式遮蔽罩体内可以直接观视到自己的所有动作,同时兼顾了安全性与隐私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715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国煌;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25560.0

  • 发明设计人 杨国煌;

    申请日2012-04-26

  • 分类号A41D1/18;

  • 代理机构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贤义

  •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和平东路2段90巷2号8楼之2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03: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41D 1/18 专利号:ZL2012101255600 申请日:20120426 授权公告日:201606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5-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1D1/18 申请日:201204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0-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罩体,特别是涉及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其可在任何环境下提供给使用者高度的安全性与隐私性。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使用者在公开场合或特定场合中能够更自在地、更便利地执行较需隐私性的行为,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不同设计的披肩或披风屏蔽,以用来遮蔽使用者身体的特定部位,举例来说,当一位母亲必须在公开场合中哺育强褓中的婴孩时,多数的解决方法是在使用者(母亲)的肩上披上一件类似披风结构的屏蔽,虽然屏蔽上可能设置有可开关的窗口结构以让使用者(母亲)得以确认婴孩的情况,不过,在实际的使用上,经常使用者的双手多半都处于动作的状态,着实没有足够的时间再去开、关窗口,使得窗口结构如同虚设,而若当使用者执行更换衣物或处理排泄问题…等更为繁复的动作时,设置在屏蔽上的结构多半都无法被确实地使用。

因此,有鉴于现有技术中所遭遇的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了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让使用者能更便利地在罩体内进行需要高度隐私权的行为,同时提供使用者高度的安全性与隐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其可令使用者便于携带并可保有良好的遮蔽性与隐私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其可令使用者在任何环境下均可进行需要高度隐私性的行为。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其包括一固定体及一本体。其中,固定体具有一第一开口,本体则具有一遮蔽部及一第二开口,本体的一端至少局部沿设于固定体的第一开口周缘并构成遮蔽部,而第二开口则位于本体的另一端并位于与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且遮蔽部具有至少一透视区域与一不可透视区域,透视区域较接近于固定体,遮蔽部的其余部分则为不可透视区域。

依据本发明的其中之一实施例,其中本体还具有至少一透气结构。

依据本发明的其中之一实施例,其中固定体为一夹体。

依据本发明的其中之一实施例,其中固定体为封闭环体、开放环体或者及其组合。另,固定体为可调整口径的环体,使得不同使用者能够共享同一顶戴式遮蔽罩体。

依据本发明的其中之一实施例,其中透视区域的长度不大于不可透视区域长度的二分之一。

依据本发明的其中之一实施例,其中本体还具有至少一衩部,让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与外界进行传递,也可提升穿着时的便利性。

依据本发明的其中之一实施例,其中固定体还包括一延伸体,其具有两个端部,其中至少一端部固定于固定体,且延伸体的至少局部连接于本体上,可将本体向外撑出以额外地产生出一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揭露的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其包括一固定体及一本体,其中,固定体具有一第一开口,本体则具有一遮蔽部及一第二开口,且遮蔽部具有至少一透视区域与一不可透视区域。固定体用以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因此,整个顶戴式遮蔽罩体自然地垂坠并遮蔽使用者的脸部与至少局部的躯干部,让使用者能更便利地在罩体内进行需要高度隐私权的行为,同时提供使用者高度的安全性与隐私性。

附图说明

图1A 为本发明所揭露的顶戴式遮蔽罩体的一实施例;

图1B为一使用者穿着图1A的顶戴式遮蔽罩体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所揭露的顶戴式遮蔽罩体中透气结构的另一实施例;

图2A为封闭环体的固定体结构;

图2B为开放环体的固定体结构;

图2C为可调整口径的固定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D为夹体的固定体结构;

图2E为具有顶遮体的顶戴式遮蔽罩体的实施例;

图3A为重迭式衩部的实施例;

图3B为对应式衩部的实施例;

图4A为延伸体的一实施例,为一立体示意图;

图4B为延伸体的一实施例,为一俯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顶戴式遮蔽罩体

11、11a、11b、11c、11d:固定体

111:第一开口         12:本体

121:遮蔽部           122:第二开口

123a、123b:透气结构

13:可调式带体        14:顶遮体

15a、15b:衩部        16:封合件

17:延伸体            18:结合件

U:使用者             Ue:使用者眼睛

Uh:使用者的头部

At:透视区域          Ao:不可透视区域

   E1、E2: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相关图式用以详细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所示,其中图1A为本发明所揭露的顶戴式遮蔽罩体的一实施例,图1B则为一使用者穿着图1A的顶戴式遮蔽罩体的示意图。

顶戴式遮蔽罩体1包括一固定体11及一本体12,其中固定体11具有一第一开口111,本体12则具有一遮蔽部121及一第二开口122,本体12的一端至少局部沿设于固定体11的第一开口111周缘并构成遮蔽部121,而第二开口122则位于本体12的另一端并位于与第一开口111对应的位置,本体12的遮蔽部121具有至少一透视区域At与一不可透视区域Ao,其中透视区域At是位于较接近固定体11的位置,且遮蔽部121除了透视区域At外,其余的部分均为不可透视区域Ao。

其中,顶戴式遮蔽罩体1借助固定体11以固定在使用者U的头部,由于固定体11具有第一开口111,使用时可借助第一开口111以套设在使用者U的头部;而本体12的第二开口122则用以让使用者U的下躯干或腿部透出,透视区域At位于与使用者的眼睛Ue相对应的位置上,让使用者U能观视外界,通常透视区域At的长度并不会长于不可透视区域Ao长度的二分之一。

其中,本体12具有至少一透气结构123a,以保持顶戴式遮蔽罩体1内部空气的清新。

而固定体11与使用者U的连接关系中,其中一种为固定体11直接固定于使用者U的头部,如图1B所示,此外,当使用者U在头部戴设有其他物体时(例如:帽子、饰品…等),固定体11也可以固定于所述的物体以间接地固定于使用者U的头部,无论上述何种连接关系,最重要的是当使用者U在穿着顶戴式遮蔽罩体1时,使用者的眼睛Ue必须低于固定体11,即固定体11较佳的设置位置是位于使用者U的额头部位,而使用者的眼睛Ue位于顶戴式遮蔽罩体1内,能够直接地观视到顶戴式遮蔽罩体1内所有的活动。

再如图1C所示,除了图1A所示的孔状透气结构123a之外,透气结构123b则本身即为网状结构,由此可知,本发明中所揭露的透气结构123a、123b并非限定其外观结构,而在于使用者可借助透气结构123a、123b以更轻易地呼吸到顶戴式遮蔽罩体1外部的空气。

另如图1A及图1B中所示,为降低使用者U在进行操作时的不安全感,除了由不可透视区域Ao以提供遮蔽功效外,还必须由透视区域At提供使用者U能够观视外界的功效,在图1A及图1C所示的透气结构123a、123b于本发明中除了可透气外,若其位置设置得宜,也可供使用者U观视外界,换言之,当透气结构123a、123b的位置设置在透视区域At的范围内时,透气结构123a、123b便可同时提供透气与透视两种不同的功效。

而所述的固定体11在结构设计上可为夹体或环体,其中环体在结构上可为封闭环体、开放环体、可调整口径的环体或上述结构的组合,而在固定体11的材质上来说,则可为弹性材质、刚性材质、软性材质或上述材质的组合,由于固定体11是用以固定在使用者U的头部,因此固定体11必须要能够与使用者U头部的周缘吻合,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2A及图2B所示,其中图2A显示为封闭环体的固定体11a结构,其直接放设在使用者的头部Uh,而图2B则显示为开放环体的固定体11b结构,固定体11b可通过卡设或夹设的方式以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Uh。

在实际的应用上,为适合不同使用者的头部Uh,举例来说,弹性材质的固定体11可为弹性环体、松紧带体或上述结构的组合体,其中弹性环体可例如为充有气体或液体的环体,也可以是橡皮环、硅胶环…等结构,松紧带体则可例如为各种型态的松紧带。

再如图2C所示,可通过设置可调式带体13(例如:魔术贴)使固定体11c成为可调整口径的环体,利用可调式带体13的可调整性,使固定体11c可随不同使用者的头部Uh而调整出不同的口径(也就是不同第一开口111的口径),可调式带体13并不仅限于魔术贴一种材料。

固定体11亦可为夹体的结构型态,其中夹体可以是单一个夹子或多个夹子,其中固定体11可直接地固定在使用者头部Uh,而图2D所示则为当固定体11 d(夹子)间接地固定在使用者头部Uh时,固定体11 d(夹子)可固定于使用者头部Uh所戴设的物体(例如:发圈或帽子)。

在图2E中则显示为具有顶遮体的顶戴式遮蔽罩体的实施例,顶遮体14的至少局部连接于固定体11的第一开口111并用以完全或局部地覆盖使用者的头部Uh,顶遮体14可与固定体11为各自独立的构件,顶遮体14也可如图2E所示,顶遮体14的至少局部可延伸至固定体11的第一开口111而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另,依据不同的需求,本体上设置衩部的位置可位于本体的正面或背面,而衩部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升使用者在传递物品时或穿着操作上的便利性,举例来说,当使用者(母亲)利用顶戴式遮蔽罩体来哺育婴孩时将更为方便,图3A与图3B分别为本体12上衩部的两种实施例,其中图3A中所示的实施例为重迭式衩部15a,是构成彼此重迭的结构,另在图3B中所示的实施例则为对应式衩部15b,则彼此为对合的结构,无论哪一种衩部,均为让顶戴式遮蔽罩体1的遮蔽性更为完整,均可利用封合件16以关闭所述的衩部15a、15b,较常见的封合件16可为炼体、扣体、黏合体…等,在实际的应用上可为拉链、扣子、磁铁、魔术贴…等。

最后,如图4A及图4B所示,顶戴式遮蔽罩体1还包括一延伸体17,其具有两个端部E1、E2,其中至少一端部E1或E2固定于固定体11,且延伸体17至少局部连接于本体12,此外,至少一端部E1或E2与固定体11之间借助至少一结合件18以连接,其中结合件18可例如为扣体、磁性物、魔术贴…等组件。更详细来说,至少局部连接于本体12的延伸体17在两端E1及E2均连接在固定体11上时,本体12可借助延伸体17以远离使用者身体正面的方向向外撑开,因而使本体12与使用者身体正面侧之间的空间变得更大,可让使用者U在进行操作时,能有更充裕的活动空间,视野更加清晰,空气更容易流通。另,当解除延伸体17至少一端E1或E2与固定体11之间的连接后,利用延伸体17一端E1或E2为自由端的状态下,延伸体17可大致地随着固定体11的形状折收,因此顶戴式遮蔽罩体1并不会因为延伸体17的设置而妨碍收纳。

除了上述各结构的特征外,本发明所揭露的顶戴式遮蔽罩体在本体内部还可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部,使得使用者可用以暂时收纳或放置物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顶戴式遮蔽罩体,其设置在使用者的头部并从头部开始遮蔽使用者,使用者能够直接地观视到所有的动作并确认当下最实时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较,使用者不需在进行动作的同时,还必须要开启或关闭所谓的窗口,因此能够提供给使用者更安全、更私密的遮蔽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之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