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沙蚕体内人工定植功能性细菌菌群的方法

在沙蚕体内人工定植功能性细菌菌群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沙蚕体内人工定植功能性细菌菌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一下步骤:人工培育大规格沙蚕苗种,苗种规格达1cm以上,经筛选、分离、摇瓶、发酵步骤获得高密度功能性细菌菌群,将细菌菌群和水按照1:1-5的比例进行稀释,然后与粉状饲料、液态细菌葡萄糖培养基进行混合,粉状饲料与细菌菌群稀释液的质量比为1.5-2:1,液态细菌葡萄糖培养基是细菌菌群稀释液体积的10-20%,取上述的混合物投喂沙蚕苗种,日投喂量为沙蚕苗种体重的10%。这是一种能够在沙蚕体内进行人工定植功能性细菌菌群,将这类功能性细菌菌群带入海底,以其进行海底污染修复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987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海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46440.6

  • 申请日2013-02-06

  • 分类号A01K67/033;A23K1/18;A23K1/00;

  • 代理机构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田和穗

  •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黄河路21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3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7/033 授权公告日:20141210 终止日期:20190206 申请日:201302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2-10

    授权

    授权

  • 2013-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33 申请日:20130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植细菌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在沙蚕体内人工定植功能性细菌菌群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菌的定植是指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生物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目前,国内外关于细菌定值的研究多集中于人体和大型陆生脊椎动物中,海洋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海洋底栖动物的细菌定值研究未见报道。通过将对人类有益的功能性细菌定植于底内栖息的多毛类动物身体中,利用多毛类动物沙蚕的挖洞栖息功能,可将功能性细菌带入海底,进而修复污染的海洋沉积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在沙蚕体内进行人工定植功能性细菌菌群,将这类功能性细菌菌群带入海底,以其进行海底污染修复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在沙蚕体内人工定植功能性细菌菌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a、人工培育大规格沙蚕苗种,苗种规格达1cm以上,

b、经筛选、分离、摇瓶、发酵步骤获得高密度功能性细菌菌群,

c、将细菌菌群和水按照1:1-5的比例进行稀释,然后与粉状饲料、液态细菌葡萄糖培养基进行混合,粉状饲料与细菌菌群稀释液的质量比为1.5-2:1,液态细菌葡萄糖培养基是细菌菌群稀释液体积的10-20%,

d、取上述的混合物投喂沙蚕苗种,日投喂量为沙蚕苗种体重的10%。

所述的菌群为石油降解菌菌群、硝化细菌菌群、反硝化细菌菌群、EM菌菌群中的一种。

所述的沙蚕为双齿围沙蚕、日本刺沙蚕、多齿围沙蚕中的一种。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方法,能够成功的将漂浮的有益细菌菌群定植于海洋多毛类动物体内,通过这种多毛类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将原本漂浮在海面的有益细菌带入海底,通过多毛类动物(沙蚕)的摄食、排泄、挖洞等活动,让有益菌完全栖息于海底,由于植入的细菌为功能性的细菌菌群,因此能够实现海洋污染修复等功能和效果。所以可以说这种方法具备了广泛的市场前景,十分有利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采用人工育苗的方法培育大规格双齿围沙蚕沙蚕苗种,并通过中间育成,获得体长达达1cm以上的双齿围沙蚕大规格苗种。通过筛选、分离、摇瓶、发酵等步骤获得高密度功能性石油降解菌。将获得的石油降解菌与海水按照1:1-5比例进行稀释,并混入混合海水10%体积的葡萄糖,同时与市售的海参苗粉状配合饲料进行混合,按照粉状饲料与细菌菌群稀释液的质量比为1.5-2:1进行混合,制成混合块状混合饵料,利用混合饲料投喂双齿围沙蚕苗种,其日投喂量为沙蚕体重的10%。经过1周的投喂饲养以后,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挖取双齿围沙蚕,并解剖沙蚕肠道,取肠道内容物,经过常规细菌培养后,获得石油降解菌优势菌群并与原定植菌群进行对比,证明石油降解菌优势菌群已经成功植入双齿围沙蚕体内。

实施例二

采用人工育苗的方法培育大规格日本刺沙蚕苗种,并通过中间育成,获得体长达达1cm以上的日本刺沙蚕大规格苗种。通过筛选、分离、摇瓶、发酵等步骤获得海水硝化细菌。将获得的硝化细菌与海水按照1:5比例进行稀释,并混入混合海水10%体积的葡萄糖,同时与市售的对虾幼体粉状配合饲料进行混合,按照粉状饲料与细菌菌群稀释液的质量比为1.5-2:1进行混合,制成混合块状混合饵料,将混合饲料投喂日本刺沙蚕苗种,其日投喂量为沙蚕体重的10%。经过1周的投喂饲养以后,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挖取日本刺沙蚕,并解剖沙蚕肠道,取肠道内容物,经过常规细菌培养后,获得硝化细菌优势菌群并与原定植菌群进行对比,,证明海水硝化细菌已经成功植入日本刺沙蚕体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