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

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通过其中栅区预氧化、沟道区注硼、栅区注磷、以及退火工艺,实现一种用于双极与栅自对准P沟JEFT兼容的集成放大器制造方法。克服了现有的非自对准栅形成的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大,源端电阻和漂移区长度都偏大,器件取决于沟道区及漂移区的图形尺寸与掺杂浓度等缺陷。本发明的栅自对准结构的P沟JEFT管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了栅区与源/漏区自对准,减小了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及源端电阻和漏端的漂移区长度。(2)栅自对准结构P沟JEFT管输出动态电阻大、跨导与夹断电压一致性好,失调与漏电流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159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25955.2

  • 申请日2012-10-31

  • 分类号H01L21/8248;

  • 代理机构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杨晋弘

  • 地址 233042 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财院路1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28: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31

    授权

    授权

  • 2013-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1/8248 申请日:201210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2-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工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极电路与栅自对准结构的P沟JEFT管兼容工艺。

背景技术

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的非自对准栅形成的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大,源端电阻和漂移区长度都偏大,器件取决于沟道区及漂移区的图形尺寸与掺杂浓度。非自对准栅漂移区的一端与栅极会出现一些工艺偏差(诸如光刻 CD、重叠、刻蚀 CD等),均可影响器件的沟道长度,主要受光刻过程及设备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的非自对准栅形成的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大、制造工艺偏差大的缺陷,提供的一种双极电路与栅自对准结构的P沟JEFT管兼容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埋层氧化---在基片上生长一层二氧化硅埋层;

【2】、埋层光刻---在埋层上光刻N+区图形;

【3】、埋层砷注入--在N+区图形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砷埋层,砷注入剂量为5E15的砷杂质,注入能量为70Kev;

【4】、砷埋层退火---退火后形成埋层砷氧化层,具体退火步骤如下:

在氧化扩散炉中,温度为800℃~1180℃~800℃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在800℃时通入50min的N2及小O2,升温至1180℃并保持稳定,1180℃时依次通入20minN2、5minO2、400minN2、30minO2,最后通入N2降温至800℃,使注入的砷杂质再分布到一定的结深,砷埋层砷的方块电阻小于18Ω/方块,氧化层厚度为230±10nm;

【5】、P+区光刻 ——在基片上两侧对称位置,通过光刻工艺分别光刻出P+区的图形; 

【6】、P+埋层区注硼——在P+区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形成P+埋层,注入剂量为3.4E14的硼杂质,注入能量为60Kev;

【7】、下隔离退火——将基片退火,在P+埋层上形成氧化层,退火条件为:

在氧化扩散炉温度为920℃~1150℃~920℃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在920℃时依次通入30分O2、30N2及小O2,升温并1150℃保持稳定,在1150℃时依次通入10minO2、40minN2、10minO2、10min湿O2、10minO2,最后通入N2降温至800℃,使注入的硼杂质再分布到一定的结深; 

【8】、外延——利用HCL抛光腐蚀基片硅50~100nm,把上面的氧化层去掉,然后在外延炉中有氢气以及氯化氢气体的条件下,生长一层单晶硅外延层,生长参数为ρ:(3.2~3.8)Ω.cm;w:(12.5~13.5)μm;

【9】、隔离氧化——在外延层上生长一层氧化层,隔离氧化工艺采用的条件为:在炉温为1100±1℃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依次通入10minO2、140min湿O2、10minO2,生长一层1000±50nm的氧化层;

【10】、隔离区硼预涂——通过光刻工艺制作隔离区图形与P+埋层对准,隔离区在炉温为920℃~1020℃~920℃的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920℃时通入35min N2升温至1020℃,通入26min N2并降温至20℃,将硼源扩散到隔离区表面,形成一定结深分布的硼预涂层与P+埋层对准,硼预涂层的方块电阻为(16~18)Ω/方块;

【11】、隔离主扩——将硼预涂完的基片取出马上送入主扩炉内进行升温扩散,条件为:800℃~1180℃~800℃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50分钟O2升温并稳定+10minO2+180minN2+20minO2+N2(降温至800℃),使硼预涂层的硼杂质在隔离槽内向下扩散与P+埋层相连接,从而使N_外延层割为独立的隔离岛,实现器件与器件之间的PN结隔离;

【12】、基区光刻——在基片中间,利用光刻技术形成沟道区图形,并将需要注入的区域氧化层腐蚀干净;

【13】、基区硼注入——在基片中间的沟道区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基区硼,注入剂量为7E12的P31+杂质,注入能量为80Kev;

【14】、基区主扩——在基区硼上面生长氧化层,在氧化扩散炉温度为920℃~1100℃~920℃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920℃时通入10minO2,并升温至1100℃,在1100℃时依次通入40minTCA及O2、10min O2、25minN2,最后通入 N2降温至920℃,使注入的硼杂质再分布扩散,形成一定深度的基区;

【15】、发射区光刻——在基区硼的两侧,利用光刻技术形成发射区图形,并将该区域的氧化层腐蚀干净;

【16】、发射区注磷——在发射区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发射区磷,注入剂量为1E16的P31+杂质,注入能量为60Kev;

【17】、发射区主扩——在氧化扩散炉炉温为1100±1℃条件下,气体时间与模式为:依次通入5min O2、23minTCA及 O2、5min O2;在N+发射区磷16上生长100±10nm的热氧化层将发射层磷覆盖;

【18】、 沟道区光刻——在基片中间,利用光刻技术形成沟道区图形;

【19】、栅区预氧化——利用热氧化工艺条件生长薄氧化层,用做沟道区和栅区注入的掩蔽层;

【20】、沟道区注硼——在沟道区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沟道硼杂质层,使硼杂质层与基区相连,硼杂质注入剂量为7E12的P31+杂质,注入能量为80Kev;

【21】、沟道区主扩——利用氧化扩散过程,将注入的硼杂质进行推进扩散, 以及对基片表面损伤晶胞进行修复处理;

【22】、栅区注入——利用离子注入技术, 在硼杂质上注入磷杂质;

【23】、栅区退火——利用氧化扩散过程,将注入的磷杂质进行推进扩散,在磷杂质上形成氧化层,以及对硅片表面损伤晶胞进行修复处理;

【24】、沉积氮化硅——在基片的氧化层上淀积一层35~40nm的氮化硅薄膜掩蔽层;

【25】、退火——利用高温退火过程对PJFET管以及双极NPN管、PNP管等进行优化调试,使其器件参数达到器件设计值;

【26】、引线孔光刻——利用光刻技术形成引线孔图形,并将引线孔区域的氧化层腐蚀干净;

【27】、溅铝——在基片上溅射一层1.2~1.5μm的纯铝膜,在引线孔中形成铝引线实现电路的自连与互连;

【28】、铝光刻——利用光刻工艺,腐蚀掉溅射层纯铝膜的无用部分,即形成铝引线;

【29】、合金退火——  在500℃氮气下进行合金退火,合金时间30分钟,使铝压点与硅形成良好欧姆接触。

 

本发明的栅自对准结构的P沟JEFT管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了栅区与源/漏区自对准,减小了栅源/漏交叠寄生电容及源端电阻和漏端的漂移区长度。(2)栅自对准结构P沟JEFT管输出动态电阻大、跨导与夹断电压一致性好,失调与漏电流小。

附图说明

图1—图11是本发明的各工艺步骤流程图;

图12是现有的非自对准PJFET管剖面结构示意图,栅区注入的磷杂质19处于硼杂质18中非自对准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基片选择为P型<111>4寸硅晶圆片,电阻率(8-13)Ω.cm,厚度(525±20)μm;然后对基片进行清洗:硅片需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化学试剂为浓硫酸、过氧化氢和氢氟酸。浓硫酸和过氧化氢为强氧化剂,可以去除硅片表面的颗粒或灰尘。在煮浓硫酸的过程中会在硅片表面生成自然氧化层,需采用氢氟酸漂洗腐蚀,高纯去离子水冲洗,氮气保护离心干燥。

化学试剂的配比与环境温度:

硫酸:过氧化氢=3:1   温度为(115±5)℃

氢氟酸:水=1:30     温度为室温

去离子水电阻率≥18MΩ.c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极与P沟自对准JFET管兼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埋层氧化---如图1所示,在硅片1上生长一层二氧化硅埋层2。

埋层氧化是在高温氧化炉中进行。氧化温度是生长氧化层的关键参数,温度的精确控制将影响厚度均匀性,温度控制在1100±1℃。

氧化是采用O2+湿O2+O2的气体模式进行氧化。O2是指干燥的氧气直接送入氧化炉中,干氧氧化可得到致密均匀的氧化层。湿O2是氧气携带水蒸汽进入氧化炉中,湿O2氧化的生长速率快。两者结合可构成较佳的氧化工艺条件。O2流量 4L/min,湿O2水温度(95±1)℃。

氧化时间:10min(O2)+150min(湿O2)+10min(O2)。

氧化层厚度:1000±50nm。

氧气流量:4L/min。

2、埋层光刻---如图2所示,在埋层2上光刻N+区图形3,光刻步骤如下:

匀胶:选用正性光刻胶。为保证光刻胶与硅片的粘附性,先在硅片表面用HMDS进行增粘处理,然后旋转涂胶,胶厚1.5±0.1μm。

前烘:将涂覆好光刻胶的硅片放热板上,温度设置为100±5℃,时间为1min。

曝光:用光刻掩模版在光刻机上进行图形套准曝光。套准精度为±0.5μm。

显影:显影温度(20±1)℃;显影时间(1±0.1)min。去离子水冲洗离心干燥,去离子水电阻率≥18MΩ.cm。

后烘:将显影后的硅片放入充氮烘箱中,温度(120±5)℃,时间为(30±2)min。

3、埋层砷注入--如图3所示,在光刻N+区图形3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砷埋层4,砷注入剂量为5E15的砷杂质,注入能量为70Kev。

4、砷埋层退火---如图3所示,退火后形成埋层砷氧化层5,具体退火步骤如下:

在氧化扩散炉温度为800℃~1180℃~800℃条件下,采用50min(N2+小O2)升温并稳定+20minN2+5minO2+400minN2+30minO2+N2(降温至800℃),使注入的砷杂质再分布到一定的结深,埋层砷4的方块电阻小于18Ω/方块,氧化层厚度为(230±10)nm。

所述的氧气及氮气的流量为:4L/min,所述小O2的流量为:0.2L/min, 以下都相同。

5、P+区光刻 ——如图4所示,在基片上两侧对称位置,通过光刻工艺分别光刻出P+区图形6,具体步骤如下:

匀胶:选用正性光刻胶。为保证光刻胶与硅片的粘附性,先在硅片表面用HMDS进行增粘处理,然后旋转涂胶,胶厚1.5±0.1μm。

前烘:将涂覆好光刻胶的硅片放在热板上,温度设置为【100±5】℃,时间为1min。

曝光:用光刻掩模版在光刻机上进行图形套准曝光。套刻P+埋层图形,套准精度为±0.5μm。

显影:显影温度20±1℃;显影时间1±0.1min。去离子水冲洗离心干燥,去离子水电阻率≥18MΩ.cm。

后烘:将显影后的硅片放入充氮烘箱中,温度120±5℃,时间为30±2min。

6、P+埋层区注硼——如图4所示,在P+区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形成P+埋层8,注入剂量为3.4E14的硼杂质,注入能量为60Kev。

7、下隔离退火——如图4所示,将基片退火,在P+埋层8上形成氧化层7。

在氧化扩散炉温度为920℃~1150℃~920℃条件下,采用30分O2+30(N2+小O2)升温并稳定+10minO2+40minN2+10minO2+10min湿O2+10minO2+N2(降温至800℃),使注入的硼杂质再分布到一定的结深。 

8、外延——如图5所示,利用HCL抛光腐蚀硅50~100nm(把图4上面的氧化层2、5去掉),然后生长外延层9(在外延炉中有氢气以及氯化氢气体的条件下生长一层单晶硅),生长参数为ρ:(3.2~3.8)Ω.cm;w:(12.5~13.5)μm。

9、隔离氧化——如图6所示,在外延层9上生长一层氧化层10。

隔离氧化采用在炉温为1100±1℃条件下10minO2+140min湿O2+10minO2的方法生长(1000±50)nm的氧化层。

10、隔离区硼预涂——如图6所示,通过光刻工艺制作隔离区11图形(与P+埋层8对准),在隔离区11内利用920℃~1020℃~920℃的条件下:35min N2升温+26min N2,将硼源扩散到隔离区11表面,并形成一定的结深分布的硼预涂层12(与P+埋层8对准),硼预涂层12的方块电阻为(16~18)Ω/方块。

11、隔离主扩——如图6所示,将硼预涂完的硅片取出马上送入主扩炉内进行升温扩散,条件为:800℃~1180℃~800℃条件下,采用50分钟O2升温并稳定+10minO2+180minN2+20minO2+N2(降温至800℃),使硼杂质12在隔离槽内向下扩散与8相连接,从而使N_外延层割为独立的隔离岛,实现器件与器件之间的PN结隔离。

12、基区光刻、腐蚀——在图7基片中间,利用光刻技术形成沟道区13图形,并将需要注入的区域氧化层腐蚀干净。

13、基区硼注入——在图7中间的沟道区13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基区硼14,注入剂量为7E12的P31+杂质,注入能量为80Kev。

14、基区主扩——如图8所示,在基区硼14上面生长氧化层10,在氧化扩散炉温度为920℃~1100℃~920℃条件下,采用10minO2+40min(TCA+O2)+10min O2+25minN2+降温N2(至920℃),使注入的硼杂质再分布扩散,形成一定深度的基区14。

15、发射区光刻、腐蚀——如图8所示,在基区硼14的两侧,利用光刻技术形成发射区15图形,并将该区域的氧化层腐蚀干净。

16、发射区注磷——如图8所示,在发射区15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发射区磷16,注入剂量为1E16的P31+杂质,注入能量为60Kev。

17、发射区主扩——如图9所示,在氧化扩散炉温为(1100±1)℃条件下,采用5min O2+23min(TCA+ O2)+5min O2;在N+上生长(100±10)nm的热氧化层10将发射层磷16覆盖。

18、 沟道区光刻——如图9所示,在基片中间,利用光刻技术形成沟道区17图形。

19、栅区预氧化——如图9所示,利用热氧化工艺条件生长薄氧化层,用做沟道区和栅区注入的掩蔽层。

20、沟道区注硼——如图9所示,在沟道区17中,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注入沟道硼杂质层18,使硼杂质层18与基区14相连,硼杂质注入剂量为7E12的P31+杂质,注入能量为80Kev。

21、沟道区主扩——如图10所示,利用氧化扩散过程,将注入的硼杂质18进行推进扩散, 以及对硅片表面损伤晶胞进行修复处理。

22、栅区注入——如图10所示,利用离子注入技术, 在硼杂质18上注入磷杂质19。

23、栅区退火——如图10所示,利用氧化扩散过程,将注入的磷杂质19进行推进扩散,在磷杂质19上形成氧化层10,以及对硅片表面损伤晶胞进行修复处理。

24、沉积氮化硅——如图11所示,在基片上淀积一层(35~40)nm左右的氮化硅薄膜掩蔽层20。

25、退火——利用高温退火过程对PJFET管以及双极NPN管、PNP管等进行优化调试,使其器件参数达到器件设计值。

26、引线孔光刻—如图11所示,利用光刻技术形成引线孔图形,并将引线孔区域的氧化层腐蚀干净。

27、溅铝—如图11所示,在基片上溅射一层(1.2~1.5)μm的纯铝膜,通过引线孔中铝引线实现电路的自连与互连。

28、铝光刻—如图11所示,利用光刻工艺,腐蚀掉溅射层纯铝膜的无用部分,即形成铝引线21。

29、合金退火——  在500℃氮气下进行合金退火,合金时间30分钟,使铝压点与硅形成良好欧姆接触。

 

利用上述工艺技术,制备出的双极与自对准PJEFT集成放大器PCM器件参数指标如下:

自对准PJEFT管的电参数为:Vp(0.7~1.1)V ,V(BR)DS≥30V,Idss(28~38)μA(VGS=0V,VDS=10V)。

NPN管的主要电参数为:?=80~150 (Ib=1uA,Vce=5V)、BVceo≥45V(Iceo=0.1mA)、BVbco≥45V(Icbo=0.1mA)、Bvebo:(6.5~7.5)V(Iebo=0.1mA);

横向PNP管的主要电参数为:β≥20 (Ib=1uA, Vce=-5V)、BVceo≥45(Iceo=0.1mA)、BVebo≥45(Iebo=0.1mA)、BVcbo≥45(Icbo=0.1mA);

纵向PNP管的主要电参数为:β≥20(Ib=1uA,Vce=-5V)、BVceo≥45V  (Iceo=0.1mA);

BVebo≥60V(Iebo=0.1mA)、BVcbo≥60V (Icbo=0.1mA);

基区电阻为:R□=(200±40)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