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

摘要

一种安全装置,包括所述装置的第一区域中的透明带颜色元件(2),在所述透明带颜色元件的一个表面中形成第一光学可变效应生成凹凸结构(21)。一个反射增强层(30)延伸在第一光学可变效应生成凹凸微结构(21)上并遵循所述凹凸的轮廓,所述反射增强层还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与所述第一区域横向偏置的第二区域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925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拉鲁国际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18253.6

  • 发明设计人 B·W·霍姆斯;

    申请日2011-02-24

  • 分类号B42D15/00;B42D15/10;G07D7/00;

  • 代理机构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勇

  • 地址 英国汉普郡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0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2-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42D15/00 专利号:ZL2011800182536 申请日:20110224 授权公告日:201606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3-03-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2D15/00 申请日:2011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具体涉及结合光学可变效应生成结构 的安全装置,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所述安全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全息图和衍射光栅的光学可变效应生成结构在过去若干年已 经广泛用于向诸如钞票、信用卡等的有价票证(document)赋予安全 性。常规地,所述结构被设置在转移箔上,并随后从所述转移箔热烫 印至最终的基底上。该方法的一个早期实施例在US-A-4728377中描 述。

存在对于增强这些装置的安全性的需要,在EP-A-1294576中描述 了一种方法。在该情形中,全息图或衍射光栅被两种或多种金属空间 调制,所述两种或多种金属被设置为与表面凹凸密切接触。这以非常 规和难于复制的方式改变了衍射光的强度。然而,在实践中使用两种 金属是困难且昂贵的,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此外,气相 沉积的金属提供了非常有限的颜色选择。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安全装置包括:在所述装置的第一 区域中的透明带颜色元件,在所述透明带颜色元件的一个表面中形成 第一光学可变效应生成凹凸结构;以及,反射增强层,其延伸在所述 第一光学可变效应生成凹凸微结构上并遵循所述凹凸的轮廓,所述反 射增强层还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与所述第一区域横向偏置的第二区域 中。

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提供来自一个着色元 件的光学可变效应,并通过在第二区域中设置反射增强层,利用反射 增强层来增强光学可变效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反射增强层可 仅是一个平坦层(plain layer),其会向观察者呈现独特的、平坦的 外观;或者,所述反射增强层可形成有限定符号、字符等的图案。在 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二透明带颜色元件, 所述第二透明带颜色元件具有的颜色与所述第一透明带颜色元件的颜 色不同,所述第二透明带颜色元件的一个表面设有第二光学可变效应 生成凹凸微结构,所述反射增强层延伸在所述第二光学可变效应生成 凹凸微结构上并遵循所述凹凸的轮廓。这提供了一个多颜色装置,其 中两种颜色都被所述反射增强层增强。

所述反射增强层可以是金属层,其可以是纯金属层或包含金属的 层,或者所述反射增强层可以是高折射率层,例如ZnS等。

在设置金属或金属层时,这至少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透明带颜色 元件组合,以向观察者呈现不寻常的着色的金属效果。

如上文提及的,所述反射增强层遵循表面凹凸的轮廓,且通常所 述反射增强金属层会与元件的形成有微结构的表面接触。然而,所述 反射增强层可与所述元件间隔开一个中间透明层或者类似物,只要该 中间层足够薄使得所述反射增强层仍然遵循表面凹凸轮廓。

通常,所述第二区域围绕或完全包围所述第一区域,尽管在一些 情形中可以仅在一个维度上横向偏置。

如果所述反射增强层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形成为一个或多个符号、 字符、包括字母和数字的图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则这是尤其方便的。 这使得各种不同的字符能够设置在一个区域或两个区域中,且这些可 与其上设置有安全装置的物品相关联。

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可以间隔开或者彼此邻接。在第一和第二区 域彼此间隔开的情形中,在设置第一和第二元件时,不同的光学可变 效应生成表面凹凸微结构可以设置在每个元件上,而在第一和第二区 域彼此邻接的情形中,元件的表面通常由同一光学可变效应表面凹凸 微结构的不同部分构成。

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构造所述装置,例如直接构造在待保护的物 品上,但是通常是首先设置为转移结构的形式。在其他的实施方案中, 所述安全装置可以用于形成一个带组件。

为了将所述装置粘结至一个物品,所述装置优选地还包括透明基 底上的一个粘结剂层,例如光敏粘结剂层或热敏粘结剂层。或者,粘 结剂可以设置在物品自身上。

所述光学可变效应生成表面凹凸微结构或每个光学可变效应生成 表面凹凸微结构可具有任何常规形式,但是通常包括全息图、衍射光 栅、棱镜结构和微透镜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制造安全装置的方法包括:在一个 载体上设置一种可固化材料,以在第一区域限定一个透明带颜色元件; 将所述元件的一个表面形成光学可变效应表面凹凸微结构;固化所述 材料,以使得所述微结构由被固化的材料保持;以及提供一个反射增 强层,该反射增强层延伸在第一光学可变效应表面凹凸微结构上,遵 循所述凹凸的轮廓,所述反射增强层还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区域横向偏 置的第二区域中。

可在该方法中使用的技术包括铸造固化、热凸印(hot embossing) 和原位聚合复制(ISPR)。后一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UV铸造。

US4758296描述了通过UV铸造生成全息箔的生产,可通过热烫印 工艺将该全息箔作为一个片(patch)转移至基底。为了便于热烫印工 艺,选择易碎的可UV固化聚合物,以能够使得该聚合物在被烫印模接 触的区域的边缘处破裂。该解决方案对于与柔性票证相关的应用不是 理想的,因为使用易碎材料通常会降低最终装置的耐用性,尤其是如 果票证在流通过程中重复折叠或弄皱,如钞票情形。使用易碎材料还 使得装置越厚则问题越多,使得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更不适合于非全 息微光学装置的复制。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载体上的所述第 二区域中设置第二透明带颜色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具有的颜色与所述 第一透明带颜色元件的颜色不同,为所述第二透明带颜色元件的一个 表面提供第二光学可变效应生成凹凸微结构,且其中所述反射增强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带颜色元件上并遵循所述凹凸的轮廓。优选地, 所述两个区域是分隔开,并且形成有各自的反射增强层。这个的优势 是:被固化的材料不需要在热烫印工艺期间是破裂的,因此容易在热 烫印期间转移至物品上,或者作为一个标签转移至物品上。一种类似 方法在US-B-6,302,989中描述。

优选地,所述反射增强层也延伸在被固化的元件之间的区域和/ 或延伸在被固化的元件横向外侧的区域上。

所述光学可变效应生成凹凸微结构可以凸印至被固化的材料或可 固化材料中,或者通过其他已知的方式诸如铸造固化来设置。

通常,可固化材料的分立区域被印刷至载体上,但是也可使用其 他已知的沉积形式。

所述反射增强层可以设置在元件上,以及设置在没有所固化的材 料或可固化材料的区域中。

所述反射增强层可以由纯金属诸如铝、铜或金制成,或者可包括 一种或多种着色剂。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反射增强层的一部分形成为一个或多个符 号、字符、包括字母和数字的图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在该情形中,所 述形成步骤可包括选择性地对金属层进行去金属化。

为了将安全装置固定至物品,必要的是提供一个粘结剂层。尽管 该粘结剂层可设置在物品上并随后使得安全装置与该粘结剂接触,但 是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被固化的凸印材料上设置一个粘结剂层, 例如光敏粘结剂层或热敏粘结剂层,且如果提供反射增强层则在提供 反射增强层之后设置粘结剂层。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可施加至的实施例包括钞票、支票、护照、 身份证、真品证书、印花税票以及其他用于保价或证明个人身份的票 证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安全装置和制造方法的一些实施 例,并与一个已知的实施例对比,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已知的制造设备的示意图;

图1A是与图1类似的视图,不过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 设备的视图;

图2示出了一个对比实施例;

图3A和3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成的安全装置的平面图 和横截面图,这些不成比例;

图4A、4B;5A、5B;6A、6B和7A、7B分别是类似于图3A和3B 的视图,不过是根据本发明的不同方法制成的安全装置的其他一些实 施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了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连续原位聚合作用复制 工艺。

聚合物材料——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双轴取向聚 丙烯(BOPP)——带(web)2从卷轴4上解绕并在涂覆单元8中涂覆 可UV固化树脂6。可选的干燥室10可用于从树脂中移除溶剂。带2 上的树脂6随后与凸印辊12保持接触,以将凸印进该辊中的光学可变 微结构复制进树脂中。随后使用合适的辐射(例如紫外光14)使凸印 后的树脂6在与凸印辊12接触的同时被固化和硬化。最终的包含光学 可变微结构的带被再次缠绕至卷轴16上。

通常使用精确涂边(precision bead coating)、直接或间接凹 版(gravure)涂覆、丝棒涂覆或条缝涂覆中的一种将树脂6施加至基 底。可辐射固化的材料优选地包括如下一种树脂,该树脂通常可以是 两种类型:

a)自由基固化树脂,所述自由基固化树脂为例如包含乙烯基或丙 烯酸盐不饱和物的不饱和树脂或单体、预聚物、低聚物等,且所述自 由基固化树脂通过利用例如UV的辐射源被活化的光引发剂而交联。

b)阳离子固化树脂,其中使用光引发剂或催化剂影响开环(例如 环氧类型),所述光引发剂或催化剂在利用例如UV的辐射源时产生离 子体。开环之后是分子间交联。

用于影响固化的辐射14通常是UV辐射,但是根据材料、吸光度 和所使用的工艺,可包括电子束辐射、可见光辐射或者甚至红外辐射 或波长更长的辐射。带2优选地是聚合膜,且是基本透明的,以使得 光学可变效应结构可设置在该带上的透明树脂6的一个表面(该表面 在使用中不会暴露在外部)上,同时允许透过基底观察到光学可变效 应。适合于本发明的柔性聚合膜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聚乙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以及聚丙烯中 的一种。

光学可变结构可包括全息图或衍射光栅或非全息微光学结构。棱 镜结构是一种优选的微光学结构类型。适合于本发明的棱镜结构的实 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一系列的并排线性棱镜(具有被布置形成凹陷表面 的平坦面)、四面体规则阵列、正方棱锥阵列、三面直角棱镜 (corner-cube)结构阵列和六面角锥阵列。第二优选的微光学结构类 型是功能为微透镜的结构,包括那些在均质材料的适当弯曲表面处折 射光的微透镜,诸如平凸小透镜、双凸小透镜、平凹小透镜和双凹小 透镜。其他合适的微光学结构包括基于穹顶、半球体、六面体、正方 体、圆锥体、阶梯状结构、立方体、或这些的组合的几何形状。

在新的工艺中,已知的工艺被改型以能够形成更复杂、更安全和 更美观的包括光学可变结构的安全装置。

在新的工艺中(图1A和2),通常通过在替代涂覆单元8的印刷 单元7处的印刷,可辐射固化树脂仅局部施加至柔性聚合基底带2上 的脱离层(release layer)3,且通常与凸印辊12上的光学可变微结 构22配准。使用至少一种有色可辐射固化树脂,每种树脂与一个或多 个光学可变微结构配准。合适的印刷方法包括直接和间接凹版印刷、 柔版印刷、平版印刷和筛网印刷。

因此,在图1A和2中,图1中的涂覆单元8被改型以使得其能够 在局部区域或片(patch)20中施加(通常为印刷)可辐射固化树脂。 这具有的优势是:树脂6仅需要施加于带2上最终形成安全装置的区 域20中。可辐射固化树脂6的局部施加区域20优选地与凸印辊12上 的光学可变微结构22配准,如图2中示意性示出的,其中树脂的区域 20与凸印辊12上的微结构22的对应区域对准。这样的结果是聚合载 体带2上的一系列片或分立装置呈现预期的光学可变效应。

使用常规的热烫印(hot stamping)转移工艺,所述片或分立装 置20在固化后能够随后很容易地转移至诸如钞票的安全票证上,这是 因为烫印工具不需要切穿本质上牢固的可辐射固化树脂,相反仅需要 穿入聚合载体基底上的脱离层。装置20之间的空间24限定装置的边 界。

如果光学可变效应是全息生成结构,且用全息生成结构表示通过 光的衍射机制产生图形图像的结构,则通常在光学可变微结构上设置 反射增强层。全息生成结构包括那些由下列非穷举列表中的技术形成 的结构,所述技术为光学干涉法、点阵干涉法、平版干涉法或电子束 平版印刷。反射增强层可以是真空沉积金属层、印刷金属层或基本透 明的高折射率层。如果使用气相沉积金属层,则可通过蚀刻等进行选 择性地去金属化,使得当装置被固定至一个物品或票证时下面的信息 可见。

图2中产生的安全装置的安全性质通过使用有色的可辐射固化树 脂来增强。可以使用染料或颜料对树脂6进行着色。树脂仍会需要是 基本透明的,用以重现(replay)最终的衍射元件,因此染料是优选 的着色方法而非颜料。这使得能够形成有色的全息或衍射安全装置。 先前通过使用不同的有色反射增强层(例如用气相沉积的金或铜代替 气相沉积的铝)实现不同的背景颜色变化,但是在该情形中可用的颜 色选择受限于适合于有成本效益的气相沉积的数目相对少的金属。

图3以横截面图(3B)和平面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全 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其中可辐射固化树脂已经被着色,以形成一个 具有双重颜色背景的装置。在该实施例中,已经使用一种染料或颜料 着色成绿色的可辐射固化树脂片或元件20被涂覆或印刷至聚合载体 带2上。如果需要,则可选的脱离层3被直接应用在聚合载体基底的 表面上,且另一保护/支撑层5可设置在脱离层3上。保护层5优选地 是常规的热交联层/化学交联层类型,通常用作常规热烫印箔中的磨损 涂层。这种不同于UV固化层的层在热烫印工艺期间更容易断裂。在该 实施例中,可辐射固化树脂被施加在分立区域20中,该分立区域20 配准至凸印辊(未示出)上的全息光学可变微结构。这随后被凸印或 铸造至树脂20中,如在21处示出的。图3示出了全息光学可变微结 构21和可辐射固化树脂元件20之间的准确配准,但是在实际中全息 可变微结构可稍微嵌入(inset),以允许制作公差。可辐射固化树脂 未必需要遵循与全息光学可变微结构相同的轮廓,其中主要的要求是 光学可变微结构被配准,以使得其被可辐射固化树脂围绕。反射增强 层30随后在安全装置上施加为连续层,在该情形中使用气相沉积的铝 层。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该金属层遵循表面凹凸微结构的轮廓。 (对于所有其他实施方案也是如此)。优选地反射增强层是纯金属, 例如Al、Cu或Au,但这不是必要的。或者,反射增强层可以是基本 透明的高折射率(hri)层。这些材料通常是无机的,在现有技术中是 公知的,并在US4856857中描述。适合于高折射率层的材料的典型实 施例包括硫化锌、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当本发明的安全装置应用在 安全票证的透明区域(通常已知为孔或窗口)时,用透明的高折射率 层替代气相沉积的金属反射增强层是尤其有利的。例如,如果在图3A 和3B中示出的用于安全装置的反射增强层被透明的高折射率层所替 代,则当在反射中观察时,区域A中的全息图像会在反射绿色背景下 被观察到,且区域B表现为无色。当在透射中观察时,区域A表现为 透明背景下的绿色。当在透射中观察时,全息图像不会十分明显,因 此反射和透射观察条件下的对比可被用作一种鉴别方法。

最后,粘结剂层32被施加至反射增强层30,以使得该装置能够 被应用至有价票证。安全装置随后通过热烫印被转移至安全票证。在 转移后,载体带1可被移除,留下安全装置作为暴露层。

在观察图3A中的安全装置时,一旦施加至安全票证,作为金属反 射增强层30和着色的可辐射固化树脂20的组合结果,在区域A中观 察到绿色金属背景下的由光学可变微结构21限定的全息图像。由于气 相沉积的铝层30,装置的其余部分(区域B)表现为金属银,因此形 成了双重颜色的全息光学可变装置。

图4A和4B示出了图3A和3B中的安全装置的另一改型,其中气 相沉积的铝层30已经被去金属化,以形成分立的星形金属图像40。 尽管未示出,但是与全息光学可变微结构接触的铝层也可被去金属化, 以在全息图像内形成子区域。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是如下一种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 括一个或多个全息生成微结构形式的光学可变微结构,其中所述一个 或多个全息生成微结构在可辐射固化树脂层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形成, 其中该可辐射固化树脂层通过配准印刷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树脂来提 供。优选地,所述不同颜色的树脂配准至所述全息生成微结构中的一 个或多个。图5A和5B分别以平面图和横截面图示出了这样一个装置 的实施例。如图5中可看到的,着色为绿色的第一可辐射固化树脂元 件50与第一全息微结构52配准,以在区域A中限定第一全息图像。 着色为蓝色且与元件52横向偏置的第二可辐射固化树脂元件54与第 二全息微结构56配准,以在区域B中限定第二全息图像。反射增强层 随之在安全装置上施加为连续层,其该情形中使用气相沉积的铝层。 最后,一个粘结剂层32被施加至所述反射增强层,以使得所述装置能 够被施加至一个有价票证。在观察所述安全装置时,区域A中的全息 图像在金属绿色背景的对比下被观察到,区域B中的全息图像在金属 蓝色背景的对比下观察到,而由于气相沉积的铝层30,装置的其余部 分(区域C)表现为金属银。形成了一个光学可变安全装置,其表现 为具有三个不同的反射增强层,但通过配准印刷两个不同颜色的可辐 射固化树脂作为ISPR工艺中的第一步骤来制造。

图5A和5B中的安全装置的安全特性可进一步通过增加不同颜色 的可辐射固化树脂元件的数量来增强,且优选地这些元件与另一些全 息生成微结构配准印刷。图6A和6B示出了这种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着色为绿色的第一可辐射固化树脂元件50和着色为黄色的第二可辐 射固化树脂元件54与第一全息微结构52配准印刷,以在区域A中限 定具有多颜色背景的第一全息图像。着色为蓝色的第三可辐射固化树 脂元件60与第二全息微结构56配准印刷,以在区域B中限定第二全 息图像。最后气相沉积的铝层30随后被去金属化,以移除非全息图像 区域40中除了区域C之外的金属,其中平坦金属区形成一个识别符号 62,在该情形中该识别符号62是被保护的安全票证的面额。该实施例 示出了不同颜色的可辐射固化树脂元件可被配准至单个全息微结构, 以使得最终产生的全息图像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背景颜色。在一个 改型中(未示出),可省略平坦金属区62。

图7A和7B示出了带颜色全息带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其中两个 不同颜色的可辐射固化树脂元件(例如一个70着色为绿色,一个72 着色为蓝色)配准至一个重复的全息微结构74。该结构通过脱离层3 和保护层5支撑在载体带上。气相沉积的铝层30被施加在装置上,并 随后被去金属化以与不同颜色的可辐射固化树脂70、72配准。最终的 带具有重复设计的全息图像,该图像可在交替的绿色和蓝色金属背景 (分别是区域A和B)上看到。该技术的一个优势是,该技术可用于 提供以下错觉: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分立的全息片沿着连续的带。

在前述所有实施例中,反射增强层是气相沉积的铝层30。当然还 可行的是使用不同的气相沉积的金属,例如铜和金,当然可在单个装 置上使用多于一种的金属,以形成更安全的装置。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气相沉积的金属层可被印刷金属层所替代。 与气相沉积的金属层相比,使用金属油墨的一个优势是能够向金属油 墨中加入着色剂,例如通过使用颜料或染料。这能够形成多颜色全息 图,因为可通过配准印刷多色金属油墨来形成反射层。此外,油墨中 的金属屑通常可在铝(银效果)、铜(金效果)、铁或锌中变化,以 给出不同的颜色效果。

可通过向该结构中结合一个额外的可见透明的高折射率层来增强 所印刷的金属油墨层的亮度,如PCT/GB2008/003634中描述的。用高 折射率来表示比凸印的基层的折射率超出0.5或更高数值的折射率。 由于凸印的基层的折射率通常落在1.45-1.55的范围内,因此高折射 率材料通常是具有2.0或更高折射率的材料。在实际中,具有良好视 觉透明度的高折射率材料具有范围在2.0-2.5中的折射率。

通过仔细确定为确保从高折射率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衍射的 两个部分幅度之间的相长干涉(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所需要 的高折射率层的厚度,可实现最佳亮度。所述第一表面为与凸印基层 的表面凹凸交界的表面,而所述第二表面为与金属油墨交界的表面。 确保部分衍射幅度之间的相长干涉所要求的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不同于 确保从两个严格平坦的界面反射的部分幅度之间的相长干涉所需要的 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且最佳地是通过实际方法由经验确定,因为其精 确值取决于光学可变微结构中存在的周期性和幅度。

图1中示出的ISPR方法的一种改型形式(图1A)可用于通过新 的方法来制成安全装置。

第一步骤是在一个聚合载体膜上印刷一个或多个可辐射固化树脂 元件,其中每个树脂元件已经优选地被染料或颜料着色,以使得它们 为最终的装置提供多于一种的基础颜色。树脂仍会需要是基本透明的, 用以重现最终的衍射元件,因此染料是优选的着色方法而非颜料。随 后例如使用图1中示出的凸印辊将光学可变微结构铸造进一个或多个 树脂元件中,以生成优选地配准至基层的带颜色图案的设计。

反射增强层随后在可辐射固化树脂元件上施加为连续层或局部 层,优选地与一个或多个可辐射固化树脂配准,或者与光学可变微结 构配准。所述反射增强层可通过气相沉积或印刷来施加,且可施加多 于一个的反射增强层,以形成另一些带颜色效果。

完成的装置可以多种不同方式被施加至一个物品或票证,其中一 些方式在下文中陈述。安全装置可以完全布置在票证的表面上,如带 或片的情形,或者可以仅部分在票证的表面上可见,以带窗口的安全 线的形式。

安全线现存在于世界上许多货币中,还存在于凭证、护照、旅行 者支票和其他票证上。在许多情形中,线以局部嵌入或带窗口的方式 设置,其中线表现为编织进纸中和从纸中编织出。一种用于制造具有 称作带窗口的线的纸的方法可在EP0059056中找到。EP0860298和 WO03095188描述了用于将较宽的局部暴露的线嵌入纸质基底的不同 方法。通常宽度为2-6mm宽线作为附加的暴露区域尤其有用,允许更 好地利用例如本发明的光学可变装置。

所述装置可被结合进票证,以使得所述装置的区域从票证的两侧 都可见。用于在纸和聚合物基底中形成透明区域的技术在现有技术中 是已知的。例如WO8300659描述了一种由透明基底构成的聚合物钞票, 所述透明基底的两侧都包括遮光涂层。所述遮光涂层在基底两侧上的 局部区域中被略去,以形成透明区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钞 票的透明基底也构成安全装置的载体基底。

或者,本发明的安全装置可结合进聚合物钞票,以使得其仅从基 底的一个侧面可见。在该情形中,安全装置被施加至透明的聚合基底, 且在基底的一侧上遮光涂层被略去,以使得安全装置能够被观察到, 而在基底的另一侧,遮光涂层被施加在安全装置上,以使得其隐藏安 全装置。

用于结合安全装置以使得其从纸质票证的两侧都可见该安全装置 的方法在EP1141480和WO03054297中描述。在EP1141480描述的方法 中,装置的一侧在票证的一个表面(在该表面中,该装置被局部嵌入) 处完全暴露,并在基底的另一表面处局部暴露在窗口中。

在带或片的情形中,安全装置在一个载体基底上形成,并在一个 随后的加工步骤中转移至安全基底。可使用一个粘结剂层将所述装置 施加至安全基底。所述粘结剂层施加至所述装置,或者施加至安全基 底的待施加所述装置的表面。在转移后,载体基底可被移除,留下安 全装置作为暴露层。

在施加安全装置后,安全基底经历另一些标准的安全印刷过程, 以形成安全票证,包括下列过程中的一个或所有过程:湿平版印刷或 干平版印刷、凹雕印刷、凸版印刷、柔版印刷、筛网印刷、和/或凹版 印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