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及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及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及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该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包括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流通部(2)、以及喷出部(4),喷出部(4)包括:第1流路(A1、A2),其与流通部(2)相连通,并向管头(11)内喷出经过了流通部(2)的流体(R);第2流路(B),其从第1流路(A1、A2)分支,并向管头(11)周围喷出流体(R);以及开闭部(6),其设置在第2流路(B)或者从第1流路(A1、A2)向第2流路(B)分支的分支部(8)上,并根据流体(R)的流量自由膨胀收缩,在流体(R)的流量达到设定量以上的情况下,该开闭部(6)膨胀而阻塞第2流路(B)。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716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44888.1

  • 发明设计人 小宫孝章;青野雅良;

    申请日2011-05-13

  • 分类号A61B1/12(20060101);A61B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5:48: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12 登记生效日:201511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5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0-29

    授权

    授权

  • 2013-0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12 申请日:201105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5月1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 段日期:2012年2月14日)、国际申请号为 PCT/JP2011/061098、发明名称为“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 器具及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结内窥镜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 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以及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清洗消毒装置对内窥镜管路内进行清洗消毒的情况 下,操作者首先将设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一端的清 洗消毒装置连接部连接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流体供给口 上。另外,使设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另一端的喷出 部与形成在内窥镜的外表面上的、设于内窥镜内部的送气送水 管路、抽吸管路等内窥镜管路的管头相连接。

其结果,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经由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连结器具、管头的开口部向内窥镜管路内供给清洗液、消毒液、 洗涤水、气体等流体,从而对内窥镜管路内进行清洗消毒。

在此,以往为了防止流体从连接在管头上的喷出部泄漏而 在喷出部上设置有O型环等防漏构件。但是,近年来,众所周 知有如下结构:没有在喷出部上设置防漏构件,而故意使少量 的流体从管头与喷出部之间泄漏,能够在利用清洗消毒装置进 行的清洗消毒工序中使用该泄漏的流体对管头及管头周围进行 清洗消毒。

但是,在该结构中,由于流体从管头与喷出部之间泄漏, 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可靠地对内窥镜管路内进行清洗消毒,必 须与以往相比增多所供给的流体的流量而导致清洗时间增加。 在近年来进行的、供给例如混合气体与清洗液或消毒液的液滴 而成的气液二相流来进行清洗消毒的情况下,也同样产生这种 问题。

另外,也存在有由于流体泄漏而难以适当地对内窥镜管路 内的堵塞进行检测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日本国特开第2009-195400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 一种技术:在与内窥镜的管头相连接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 结器具的喷出部内,存在与管头的开口边缘部自由抵接的、通 常在弹簧的偏置力下成为未与开口边缘部相抵接的状态的开闭 阀。若向喷出部内供给设定流量以上的流体,则开闭阀克服弹 簧的偏置力而向管头方向移动,从而与管头的开口边缘部液密 气密地抵接,若向喷出部内供给少于设定流量的流体,则开闭 阀在弹簧的偏置力下向远离上述管头的方向移动而成为与上述 管头的开口边缘部未抵接的状态。

根据上述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在开闭阀与管头的开口边缘 部相抵接的状态下,能够以不会从管头泄漏的方式向内窥镜管 路内供给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供给的流体,并且在与管头的 开口边缘部未抵接的状态下,使流体从管头漏出,从而能够向 管头周围供给流体。

即,根据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供给的流量,能够切换成 仅向内窥镜管路内供给流体、或除了内窥镜管路以外还从管头 泄漏流体从而也向管头及管头周围供给流体。

但是,在上述日本国特开第2009-195400号公报所公开的 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中,在喷出部内必须设置根据流 体的供给量而移动的阀芯、向远离管头的方向偏置该阀芯的弹 簧等,存在有构造变复杂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 有如下结构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内窥镜清洗消毒 装置: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切换仅对内窥镜管路内进行清洗 消毒的情况、以及不仅对内窥镜管路内还对内窥镜的管头及管 头周围进行清洗消毒的情况。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 具,其用于连结内窥镜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包括: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 其与上述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相连接;流通部,其一端与上述 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相连通,该流通部供从上述清洗消毒装置 供给的流体流通;以及喷出部,其设置在上述流通部的另一端, 并且与上述内窥镜的管头自由连接,该喷出部用于向上述内窥 镜喷出经过了上述流通部的上述流体;上述喷出部包括:第1 流路,其与上述流通部相连通,且向上述内窥镜的上述管头内 喷出经过了上述流通部的上述流体;第2流路,其从上述第1流 路分支,且向上述内窥镜的管头周围喷出经过了上述流通部的 上述流体;以及开闭部,其设置在上述第2流路或者从上述第1 流路向上述第2流路分支的分支部上,并根据上述流体的流量自 由膨胀收缩,在上述流体的流量达到设定量以上的情况下,该 开闭部膨胀而阻塞上述第2流路。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连结器具,其用于连结内窥镜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其特征 在于,该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包括:清洗消毒装置连 接部,其与上述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相连接;流通部,其一端 与上述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相连通,该流通部供从上述清洗消 毒装置供给的流体流通;以及喷出部,其设置在上述流通部的 另一端,并且与上述内窥镜的管头自由连接,该喷出部通过与 上述管头连接后位于上述管头内而向上述内窥镜喷出经过了上 述流通部的上述流体;上述喷出部包括:第1流路,其与上述流 通部相连通,且向上述内窥镜的上述管头内喷出经过了上述流 通部的上述流体;以及开闭部,其设置在上述管头的内壁与上 述第1流路之间,并根据上述流体的流量自由膨胀收缩,在上述 流体的流量达到设定量以上的情况下,该开闭部膨胀而阻塞位 于上述管头的内壁与上述第1流路之间的第2流路,该第2流路向 上述内窥镜的管头周围喷出从上述第1流路喷出的上述流体。

而且,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该内 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具有上述一技术方案或另一技术方案的内窥 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内窥镜浸渍在储存于清洗消毒槽中的 液体中的状态下的、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 结器具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图。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开闭部处于收缩状态下的、内窥镜清 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喷出部与图1的内窥镜的管头相连接的 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流路构件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概略性地表示开闭部处于膨胀状态下的、内窥镜清 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喷出部与图1的内窥镜的管头相连接的 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开闭部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本实施方 式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喷出部与内窥镜的管头相 连接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概略性地表示开闭部处于膨胀状态下的、内窥镜清 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喷出部与内窥镜的管头相连接的状态的 局部剖视图。

图7是与内窥镜一起表示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一个例子 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需要留意 的是,附图是示意图,各个构件的厚度与宽度之间的关系、各 个构件的厚度比例等与现实不同,且在附图相互之间当然也包 括彼此的尺寸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内窥镜浸渍在储存于清洗消毒槽中的 液体中的状态下的、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 结器具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图,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开闭 部处于收缩状态下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喷出部 与图1的内窥镜的管头相连接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另外,图3是图2的流路构件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概略性地 表示开闭部处于膨胀状态下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 的喷出部与图1的内窥镜的管头相连接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所示,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1具有清洗消毒 装置连接部3、流通部2及喷出部4而构成了主要部分。内窥镜 10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100利用该内窥镜清洗装置1相连结。

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3设于流通部2的一端。清洗消毒装置 连接部3与设置在清洗消毒装置100的装置主体200上的、后述 的送气送水/钳子口用口133、钳子抬起用口134、及漏水检测用 口135(均参照图7)等中的任意一个口自由连接。

流通部2的一端与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3相连通。流通部2 成为供从连接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3的清洗消毒装置100的各 个口133~135供给的流体R(在图1中,作为液体进行图示)流 通的部位。

另外,流通部2的另一端与喷出部4相连通。喷出部4在内窥 镜10内如图2、图3所示那样与操作部15的管头11自由连接,并 向内窥镜10喷出经过了流通部2的流体R,该操作部15的管头11 具有与在插入部14、操作部15、通用线缆16(均参照图7)中 延伸的内窥镜管路19相连通的开口部11k(均参照图2)。另外, 作为内窥镜管路19,可列举出已知的抽吸管路、送气送水管路 等。

如图2、图4所示,喷出部4具有连接器主体5、顶端侧的半 部贯穿该连接器主体5内的、与流通部2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流路 构件7、以及在连接器主体5内与流路构件7的外周自由装卸的开 闭部6而构成了主要部分。另外,由于开闭部6相对于流路构件7 的外周自由装卸,因此开闭部6的更换较容易。

流路构件7例如由细长的圆筒构件形成,在流路构件7的内 部设置有第1流路A1。第1流路A1与流通部2相连通,经由内窥 镜10的管头11内即开口部11k向内窥镜管路19内喷出经过了该 流通部2的流体R。

另外,在流路构件7的第1流路A1的顶端侧形成有用于使导 入第1流路A1内的流体R的流动弹回的第1控水部7b。另外,如 图2、图3所示,在流路构件7的顶端侧的外周侧面上,沿着流路 构件7的外周方向以均等的间隔形成有与第1流路A1相连通的 多个开口部7c。从该开口部7c排出被导入第1流路A1内而从第1 控水部7b弹回的流体R。

在喷出部4与管头11相连接时,连接器主体5与管头11的凸 缘部11f的顶面液密气密地抵接,并且利用未图示的爪构件等固 定在凸缘部11f上。由此,在喷出部4与管头11相连接时,喷出 部4被定位在管头11上。

另外,如图2、图4所示,在连接器主体5与流路构件7之间 形成有第2流路B,该第2流路B从第1流路A1分支并向管头11周 围喷出经过了流通部2、第1流路A1的流体。

而且,在从连接器主体5的第1流路A1向第2流路B分支的分 支部8处,在与开口部7c相对的位置设有使从开口部7c排出的流 体R向第2流路B分支的第2控水部5a。

开闭部6由氟橡胶、硅橡胶、乙丙橡胶等自由膨胀收缩的构 件形成。如图2、图4所示,开闭部6在分支部8处位于开口部7c 与第2控水部5a之间,形成为例如弯曲的形状,以使顶端侧不会 堵塞开口部7c。另外,开闭部6并不限于分支部8处,也可以位 于第2流路B上。

另外,开闭部6的顶端侧未接触于流路构件7的开口部7c及 比该开口部7c靠顶端侧的部位,由于未接触,在该开闭部6的顶 端侧与流路构件7的比开口部7c靠顶端侧的部位之间也形成有 第1流路A2。

开闭部6根据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量进行 膨胀或收缩动作。即,若在如图2所示那样的、与第2控水部5a 未抵接的收缩状态下,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 量达到设定量以上,则会膨胀,且如图4所示那样与第2控水部 5a相抵接,而以保持液密气密的状态闭塞第2流路B侧。

以下,使用图1说明控制使开闭部6膨胀收缩的流体R的流 量的方法。

如图1所示,清洗消毒装置100的装置主体200中的清洗消 毒槽50的循环口156与各个口133~135利用循环管路210相连 通,在循环管路210的中部位置,从下游侧依次设有泵221、流 量传感器240、CH阀231。

另外,在循环管路210上,在流量传感器240与CH阀231之 间连接有旁通管路211的一端,该旁通管路211在中部位置设有 旁通阀232。另外,旁通管路211的另一端与排水管路212相连 接,该排水管路212的一端连接在清洗消毒槽50的排水口155 上。另外,在排水管路212的比旁通管路211的另一端的连接部 位靠下游侧的位置设有排水阀233、排水泵222。

因此,首先,在以流体R不会从第2流路B泄漏的方式使用 第1流路A1、A2仅向内窥镜管路19供给流体R的情况下,以关 闭旁通阀232、并且打开CH阀231的状态驱动泵221。

其结果,清洗消毒槽50内的流体R从循环口156经由循环管 路210、从各个口133~135向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3、流通部2、 喷出部4流动,并经由第1流路A1、A2、开口部11k供给到内窥 镜管路19内。

此时,当在第1流路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量达到设定流量 以上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开闭部6因在第1流路A2中流动的 流体R而膨胀,并与第2控水部5a液密气密地抵接,因此流体R 未流向第2流路B而仅向内窥镜管路19内供给。

据此,使开闭部6膨胀而供给流体R的情况在进行内窥镜管 路19的高压清洗、使用了气液二相流的清洗等时较为适用。

接着,在不仅对内窥镜管路19且使流体R从第2流路B泄漏 来对管头11及管头11周围进行清洗消毒的情况下,在打开CH 阀231的状态下,打开旁通阀232。

其结果,在循环管路210内流动的流体R如上所述那样从口 133~135向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3、流通部2、喷出部4流动,经 由第1流路A1、A2、开口部11k供给到内窥镜管路19内,并且 一部分流向旁通管路211。此时,若已关闭排水阀233,则在旁 通管路211内流动的流体R经由排水管路212从排水口155再次 向清洗消毒槽50进行供给。

因此,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量相比于旁 通阀232关闭时的情况减少,且少于设定流量,因此,如图2所 示,开闭部6收缩,从而流体R也在第2流路B中流动。其结果, 流体R也供给到管头11周围。

据此,使开闭部6进行收缩的情况除了适用于通常的内窥镜 管路19的清洗消毒以外,还适用于对管头11及该管头11周围进 行清洗消毒时。

根据以上,通过切换旁通阀232的开闭,能够使开闭部6膨 胀收缩。即,能够切换成仅向内窥镜管路19内进行供给、或不 仅向内窥镜管路19内还向管头11周围进行供给。

另外,控制使开闭部6膨胀收缩的流体R的流量的方法并不 限于旁通阀232的开闭,也可以是其他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 泵221起初就使对第1流路A1、A2的流体R供给量不同。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1 中,表示为在与内窥镜10的管头11相连接的喷出部4的流路构 件7的外周设有伴随着流体R的流量膨胀收缩的开闭部6、且开 闭部6位于从第1流路A1、A2到第2流路B的分支部8或者第2流 路B上。

据此,在仅向内窥镜管路19内供给流体R的情况下,通过 将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量设为设定量以上, 使开闭部6膨胀而与第2控水部5a相抵接并阻塞第2流路B,因此 能够仅向内窥镜管路19内供给流体R。

另外,在不仅向内窥镜管路19内还向管头11周围供给流体 R的情况下,通过将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量设 定为少于设定量,来使开闭部6收缩,从而在开闭部6与第2控水 部5a之间产生第2流路B,因此能够不仅向内窥镜管路19内还经 由第2流路B向管头11周围供给流体R。

即,能够以可使流体R的供给量改变的简单结构来实现是 否伴随着开闭部6的膨胀收缩来阻塞第2流路B。

根据以上,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内窥镜清洗消毒 装置连结器具1、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100:其能够以简单的结 构来切换仅对内窥镜管路19内进行清洗消毒的情况、以及不仅 对内窥镜管路19内还对内窥镜10的管头11及管头11周围进行 清洗消毒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开闭部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本实施方 式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喷出部与内窥镜的管头相 连接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另外,图6是概略性地表示开闭部处于膨胀状态下的、内窥 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喷出部与内窥镜的管头相连接的状 态的局部剖视图。

该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内窥镜清 洗消毒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图1~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 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相比,不同点 在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喷出部进入并连接到管头 内。因此,仅说明该不同点,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 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 结器具也用于连结内窥镜10与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100,具有 未图示的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3、流通部2及喷出部24而构成主 要部分。

喷出部24设为与流通部2的另一端相连通,在内窥镜10内 与操作部15的管头21自由连接,该操作部15的管头21具有与在 插入部14、操作部15、通用线缆16(均参照图7)中延伸的内 窥镜管路29相连通的开口部21k。另外,作为管头21,可列举 出设置在内窥镜10的操作部15上的钳子口37(参照图7)等。

另外,喷出部24在与管头21相连接时从开口部21k进入并 位于管头21内。由此,喷出部24向内窥镜10喷出经过了流通部 2的流体R。另外,作为内窥镜管路29,可列举出已知的抽吸管 路、送气送水管路等。

喷出部24具有连接器主体25、顶端侧半部贯穿该连接器主 体25内的、与流通部2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流路构件27、以及连 接器主体25内的与流路构件27的外周自由装卸的开闭部26而 构成了主要部分。另外,由于开闭部26相对于流路构件27的外 周自由装卸,因此开闭部26的更换较容易。

流路构件27例如由细长的圆筒构件形成,在内部具有第1 流路A1’,该第1流路A1’与流通部2相连通,并且经由内窥镜10 的管头21内、即开口部21k向内窥镜管路29内喷出经过了该流 通部2的流体R。

另外,在流路构件27的第1流路A1’的顶端侧形成有用于使 导入第1流路A1’内的流体R的流动弹回的控水部27b。在流路构 件27的顶端侧的外周侧面上,沿着流路构件27的外周方向以均 等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开口部27c,该多个开口部27c与第1流路 A1’相连通,并从第1流路A1’排出被控水部27b弹回的流体R。

开闭部26位于进入并位于管头21内的流路构件27与管头 21的内壁21n之间,由氟橡胶、硅橡胶、乙丙橡胶等自由膨胀 收缩的构件如图5、图6所示那样形成为例如弯曲的形状,以使 顶端侧不会堵塞开口部27c。

另外,开闭部26的顶端侧未接触于流路构件27的开口部 27c及比该开口部27c靠顶端侧的部位,且在该开闭部26的顶端 侧与流路构件27的比开口部27c靠顶端侧的部位之间也形成有 第1流路A2’。

另外,在管头21的内壁21n与流路构件27之间形成有第2流 路B’,该第2流路B’从第1流路A1’分支,并向管头21周围喷出经 过了流通部2、第1流路A1’的流体R。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开闭部26根据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量,如图 5、图6所示那样自由膨胀收缩,若在图5所示那样的、与管头 21的内壁21n未抵接的收缩状态下,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 的流体R的流量达到设定量以上,则如图6所示那样伴随着膨胀 与管头21的内壁液密气密地抵接,而向阻塞第2流路B’的状态改 变。

另外,控制使开闭部26膨胀收缩的流体R的流量的方法与 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使开闭部6膨胀收缩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 其说明。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为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连结 器具的喷出部24在与管头21相连接时进入并位于管头21内、且 设置在喷出部24上的、伴随着流体R的流量而膨胀收缩的开闭 部26以位于流路构件27与管头21的内壁21n之间的方式安装在 流路构件27上。

据此,在仅向内窥镜管路29内供给流体R的情况下,通过 将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量设为设定量以上, 使开闭部26膨胀而与管头21的内壁21n相抵接并阻塞第2流路 B’,因此能够仅向内窥镜管路29内供给流体R。

另外,在不仅向内窥镜管路29内还向管头21周围供给流体 R的情况下,通过将在第1流路A1’、A2’内流动的流体R的流量 设定为少于设定量,来使开闭部26收缩,且在开闭部26与管头 21的内壁21n之间产生第2流路B’,因此能够不仅向内窥镜管路 29内还经由第2流路B’向管头21周围供给流体R。

根据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 相同的效果。

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喷出部24的结构能够在管头21内充 分地确保供喷出部24进入的空间,能够仅在开闭部26与形成在 管头21内的内壁21n上的内窥镜管路29的开口未抵接的情况下 进行使用。

这是因为,若为开闭部26膨胀了时与管头21内的内窥镜管 路29的开口相抵接的结构,则在管头21内,在开闭部26膨胀了 时,会被开闭部阻塞内窥镜管路29的开口,不能够向该阻塞的 内窥镜管路29内供给流体R。

接着,使用图7说明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供上述内窥镜清 洗消毒装置连结器具的清洗消毒装置连接部3自由连接的清洗 消毒装置100的一个例子。图7是与内窥镜一起表示内窥镜清洗 消毒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100是用于对已使用过的 内窥镜10进行清洗、消毒的装置,由装置主体200和顶盖300构 成了主要部分,该顶盖300是利用例如未图示的铰链以自由开闭 的方式连接在装置主体200的上部的盖体。

在装置主体200的靠近操作者的图中前表面(以下,称作前 表面)、例如在装置主体200的宽度方向X上的左半部的高度方 向Y的上部形成有未图示的容纳部,在该容纳部内以向装置主 体200的前方自由抽出的方式配设有洗涤剂/酒精托盘110。另 外,以下,将图中的连结装置主体200的前表面与后表面的方向 称作深度方向Z。

在洗涤剂/酒精托盘110内容纳有洗涤剂罐110a和酒精罐 110b,该洗涤剂罐110a储存有在清洗内窥镜10时所使用的清洗 剂,该酒精罐110b储存有在对清洗消毒后的内窥镜10进行干燥 时所使用的液体即酒精,洗涤剂/酒精托盘110向深度方向Z手边 侧自由抽出,从而能够向各个罐110a、110b内补充预定的液体。

另外,在洗涤剂/酒精托盘110上设有两个窗部110m,利用 该窗部110m,使操作者能够确认注入各个罐110a、110b内的 清洗剂及酒精的剩余量。该清洗剂是被利用未图示的供水过滤 器进行了过滤处理的自来水稀释成预定浓度的浓缩洗涤剂。

另外,在装置主体200的前表面上、例如在宽度方向X的右 半部的高度方向Y的上部,以向装置主体200的深度方向Z的前 方自由抽出的方式配设有盒托盘120。在盒托盘120内容纳有在 消毒内窥镜10时所使用的消毒液盒161。

由于盒托盘120自由抽出,从而能够以预定的方式装配消毒 液盒161。

而且,在装置主体200的前表面上、并且是盒托盘120的高 度方向Y的上部配设有副操作面板130,在该副操作面板130上 配设有用于显示清洗消毒时间、对消毒液进行加温的指示按钮 等。

另外,在装置主体200的图中前表面的高度方向Y的下部配 设有踏板开关140,该踏板开关140用于利用操作者的踩下操作 而向装置主体200的上方打开在装置主体200的上部关闭的顶 盖300。

另外,在装置主体200的高度方向Y的上表面的、靠例如操 作者所靠近的深度方向Z的前表面侧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设有 主操作面板250,在该主操作面板250上配设有装置主体200的 清洗、消毒动作开始开关及清洗、消毒模式选择开关等设定开 关、选择对内窥镜管路19、29与管头11、21中的任意一个进行 清洗消毒或对两者进行清洗消毒的开关类。

另外,在装置主体200的高度方向Y的上表面、并且是深度 方向Z上的与靠近操作者的前表面相对的背面侧配设有供水管 连接口131,该供水管连接口131用于向装置主体200供给自来 水,并供与自来水的水龙头相连接的供水管连接。另外,在供 水管连接口131上也可以配设有用于过滤自来水的筛网过滤器。

而且,在装置主体200的高度方向Y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 设有清洗消毒槽50,该清洗消毒槽50利用顶盖300对内窥镜容 纳口进行开闭,并自由容纳内窥镜10。清洗消毒槽50由槽主体 150和在该槽主体150的内窥镜容纳口的外周缘上沿圆周连续 设置的平台部151构成。

槽主体150在对使用后的内窥镜10进行清洗消毒时自由容 纳该内窥镜10,在槽主体150的槽内的面即底面150t上设有排 水口155,该排水口155用于从槽主体150排出供给到槽主体150 内的清洗液、水、酒精、消毒液等、或者使消毒液返回消毒液 罐、或者使从上述旁通管路211经由排水管路212流过来的流体 R返回清洗消毒槽50。

另外,在槽主体150的槽内的面即圆周状的侧面150s的任 意位置设有循环口156,该循环口156用于经由未图示的部件向 内窥镜10的内部所具有的内窥镜管路19、29供给供给到槽主体 150内的清洗液、水、消毒液等、或者经由筛网过滤器等从供水 循环喷嘴124再次向槽主体150供给清洗液、水、消毒液等。另 外,在循环口156上也可以设有用于过滤清洗液等的筛网过滤 器。

另外,上述循环口156也可以设置在槽主体150的底面150t 上。

若循环口156设置在槽主体150的底面150t上,则能够提前 向内窥镜10的各个管路或者再次向槽主体150供给清洗液、水、 消毒液等的时刻。而且,在使用者更换设置在循环口156上的筛 网过滤器等时,若设置在底面上,则具有操作者容易靠近这样 的优点。

在清洗消毒槽50的槽主体150的底面150t的大致中央部配 设有清洗盒160。

在清洗盒160内容纳内窥镜10的各个内窥镜开关17等的按 钮类、并列设置在内窥镜10上的能够拆卸的零件。其结果,各 个按钮类及拆卸的零件与内窥镜10一起被清洗、消毒。

在槽主体150的侧面150s的任意位置设有带盖水位传感器 132,该带盖水位传感器132用于检测供给到槽主体150内的清 洗液、水、消毒液等的水位。

在平台部151的除平台面151t以外的面、即与槽主体150的 底面150t平行的面上,配设有洗涤剂喷嘴122及消毒液喷嘴 123,该洗涤剂喷嘴122用于利用未图示的洗涤剂用泵来从洗涤 剂罐110a向槽主体150供给被自来水稀释为预定浓度的清洗 剂,该消毒液喷嘴123用于利用消毒液供给泵来从后述的消毒液 罐供给消毒液。

而且,在平台部151的与槽主体150的底面150t平行的面上 配设有供水循环喷嘴124,该供水循环喷嘴124用于向槽主体 150供水、或者再次向槽主体150供给从槽主体150的循环口156 抽吸的清洗液、水、消毒液等。

另外,洗涤剂喷嘴122、消毒液喷嘴123及供水循环喷嘴124 也可以配设在平台面151t上。

另外,在平台部151的平台面151t的与操作者靠近位置50k 相对一侧的面151f上配设有用于向内窥镜管路19、29供给清洗 液、水、酒精、消毒液或者空气等的多个、在此为两个送气送 水/钳子口用口133、钳子抬起用口134、漏水检测用口135。

而且,在从操作部15上卸下各个内窥镜开关17之后,上述 内窥镜10的操作部15的管头11露出。

另外,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7的结构。

另外,上述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100表示为对内窥镜10进 行清洗消毒的装置,但并不限于此,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100 当然也可以对处理器具等其他医疗器具进行清洗消毒。

本申请是以2010年8月3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 2010-174701号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而提出的申请,并在本 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引用上述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