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多人自行车纵向连接的速连速拆结构

用于多人自行车纵向连接的速连速拆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人自行车纵向连接的速连速拆结构,本结构阴阳速连机构分别与自行车前后轮相连并同步转动;T形凹槽沿阴速连盘的中心线设置,左右限位滑块分别设置在T形凹槽两端,左右限位滑块沿弧形滑槽移动,设置于弧形滑槽底部的弹性限位顶珠控制左右限位滑块的始末位置,左右弧形滑块分别带动左右限位滑块在弧形滑槽内移动;T形凸台设置在阳速连盘盘面;前车的T形凹槽一端的限位滑块打开时,后车的T形凸台沿T形凹槽开口端插入使限位滑块复位,实现自行车间的速连;再次移动限位滑块使T形凹槽一端再次打开,反向移出T形滑块,完成两车的快速拆解。本结构实现单人自行车的纵向快速连接及拆解,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7335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1553253.6

  • 申请日2018-12-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沈国良

  • 地址 200093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9:04: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11

    授权

    授权

  • 2019-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K13/02 申请日:2018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5-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纵向自行车连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人自行车纵向连接的速连速拆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最简易便捷的交通工具一直以来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在当下倡导绿色出行的大环境下,自行车在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车服务行业逐渐兴起,以自行车为代表的个人短途出行工具逐渐流行起来,打破传统的骑车观念,开拓并引领全新的单车体验,成为单车行业关注的焦点。双人车、三人车等多人一体自行车的出现给集体出行增加了更多骑行乐趣,然而并未实现多人自行车与单人自行车的自由切换,双人车、三人车大多为固定结构,无法实现多种拼装组合。一种多人自行车的速连速拆结构将会解决这一问题,打造全新的单车骑行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多人自行车纵向连接的速连速拆结构,本结构实现单车与多人一体自行车之间的自由切换,可根据用户需要快速组装符合需求的多人一体自行车,提升骑行体验的满意度,防止骑行过程中意外走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多人自行车纵向连接的速连速拆结构包括自行车前轮和后轮,还包括阴速联机构和阳速联机构;

所述阴速联机构包括阴速联盘、左侧端盖、右侧端盖、左限位滑块、左弧形滑块、右限位滑块、右弧形滑块和弹性限位顶珠,所述阴速联盘外圈沿圆周方向对称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分别位于弧形滑槽内,所述左弧形滑块和右弧形滑块位于所述阴速联盘圆周面并且分别连接所述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所述弹性限位顶珠设于所述弧形滑槽底面,所述左弧形滑块和右弧形滑块沿所述阴速联盘圆周面移动,并且分别带动所述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在弧形滑槽内滑移,所述左侧端盖和右侧端盖分别间隔套入所述阴速联盘并且左侧端盖与右侧端盖之间形成沿阴速联盘直径方向的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两端正对所述弧形滑槽并且通过所述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封堵,所述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位于封堵所述T形凹槽两端位置时,所述弹性限位顶珠突起对所述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限位;

所述阳速联机构包括阳速联盘和T形凸台,所述T形凸台沿所述阳速联盘直径方向设于所述阳速联盘盘面;

所述阴速联机构的阴速联盘和所述阳速联机构的阳速联盘通过螺钉分别设于所述自行车前轮轮毂中心和后轮轮毂中心并且与前轮和后轮同步旋转。

进一步,所述阳速联机构的T形凸台长度小于所述阴速联机构的T形凹槽长度。

进一步,所述阴速联盘和阳速联盘的盘面间隔对称设有锥形通孔,所述阴速联盘和阳速联盘采用螺钉穿入所述锥形通孔后拧于所述自行车前轮和后轮的轮毂中心。

进一步,所述阴速联机构中,所述阴速联盘与左侧端盖和右侧端盖之间采用螺钉固定连接。

由于本发明用于多人自行车纵向连接的速连速拆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结构阴阳速连机构分别与自行车前轮和后轮相连并同步转动;T形凹槽沿阴速连盘的中心线设置,左限位滑块和右限位滑块分别设置在T形凹槽两端,左右限位滑块沿弧形滑槽移动,设置于弧形滑槽底部的弹性限位顶珠控制左右限位滑块的始末位置,左弧形滑块和右弧形滑块分别带动左右限位滑块在弧形滑槽内移动;T形凸台设置在阳速连盘盘面;前车的T形凹槽一端的限位滑块打开时,后车的T形凸台沿T形凹槽开口端插入,待完全进入后复位限位滑块,实现自行车间的速连;再次移动限位滑块使T形凹槽一端再次打开,反向移出T形滑块,完成两车的快速拆解。本结构实现单人自行车的纵向快速连接及拆解,降低了两自行车连接的复杂程度,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应用本结构实现两车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结构中阴速联盘示意图;

图3为本结构中阴速联盘加装左侧端盖和右侧端盖示意图;

图4为本结构中阳速联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结构中阴速联机构与阳速联机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用于多人自行车纵向连接的速连速拆结构包括自行车前轮1和后轮2,还包括阴速联机构3和阳速联机构4;

所述阴速联机构3包括阴速联盘31、左侧端盖32、右侧端盖33、左限位滑块34、左弧形滑块36、右限位滑块35、右弧形滑块37和弹性限位顶珠38,所述阴速联盘31外圈沿圆周方向对称设有弧形滑槽39,所述左限位滑块34和右限位滑块35分别位于弧形滑槽39内,所述左弧形滑块36和右弧形滑块37位于所述阴速联盘31圆周面并且分别连接所述左限位滑块34和右限位滑块35,所述弹性限位顶珠38设于所述弧形滑槽39底面,所述左弧形滑块36和右弧形滑块37沿所述阴速联盘31圆周面移动,并且分别带动所述左限位滑块34和右限位滑块35在弧形滑槽39内滑移,所述左侧端盖32和右侧端盖33分别间隔套入所述阴速联盘31并且左侧端盖32与右侧端盖33之间形成沿阴速联盘31直径方向的T形凹槽30,所述T形凹槽30两端正对所述弧形滑槽39并且通过所述左限位滑块34和右限位滑块35封堵,所述左限位滑块34和右限位滑块35位于封堵所述T形凹槽30两端位置时,所述弹性限位顶珠38突起对所述左限位滑块34和右限位滑块35限位;

所述阳速联机构4包括阳速联盘41和T形凸台42,所述T形凸台42沿所述阳速联盘41直径方向设于所述阳速联盘41盘面;

所述阴速联机构3的阴速联盘31和所述阳速联机构4的阳速联盘41通过螺钉分别设于所述自行车前轮1轮毂中心和后轮2轮毂中心并且与前轮1和后轮2同步旋转。

优选的,所述阳速联机构4的T形凸台42长度小于所述阴速联机构3的T形凹槽30长度。

优选的,所述阴速联盘31和阳速联盘41的盘面间隔对称设有锥形通孔311、43,所述阴速联盘31和阳速联盘41采用螺钉穿入所述锥形通孔311、43后拧于所述自行车前轮1和后轮2的轮毂中心。

优选的,所述阴速联机构3中,所述阴速联盘31与左侧端盖32和右侧端盖33之间采用螺钉321、331固定连接。

在两车需要连接时,沿阴速联盘圆周面推动左弧形滑块或右弧形滑块,并带动左限位滑块或右限位滑块在弧形滑槽内移动,使得T形凹槽的一端打开,此时,将阳速联机构的T形凸台插入T形凹槽直至阴速联盘与阳速联盘外圆重合,然后反向推动左弧形滑块或右弧形滑块,使左限位滑块或右限位滑块将T形凹槽的一端封闭,弹性限位顶珠锁定左限位滑块或右限位滑块的位置,避免T形凸台从T形凹槽内脱落,完成两车的快速连接。

在两车需要分解时,再次推动左弧形滑块或右弧形滑块,并带动左限位滑块或右限位滑块克服弹性限位顶珠的锁定力在弧形滑槽内移动,使得T形凹槽的一端再次打开,此时将阳速联机构的T形凸台从T形凹槽内移出,即可实现两车的快速分离。

本结构实现单车与多人一体自行车之间的自由快速切换,适用于公园及户外单车租赁,可根据需要快速组装符合用户需求的多人一体自行车,不仅能够提升骑行用户的体验满意度,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在骑行过程中意外走散的情况;另外在自行车发生车轮爆胎或驱动失效的情况下,可采用本结构进行拖车,不会对故障车辆造成二次伤害;本结构还适合自行车初学者的一对一教学,在骑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摔伤等情况的发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