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r DNA sequence analysis and morphological redescription of Empoasca onukii from the tea growing area of Fujian
【2h】

r DNA sequence analysis and morphological redescription of Empoasca onukii from the tea growing area of Fujian

机译:r福建茶叶产地大叶Empoasca onukii的DNA序列分析和形态重命名

摘要

重新描述了小贯小绿叶蝉的形态结构,尤其是头部色斑、翅脉、腹部内突、下生殖板及其刚毛着生位置,并增加了足部(刺毛列)特征描述。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该物种的r dnA序列,包括部分18S(1 843bP)和28S序列(667 bP)以及完整的5.8S(155 bP)、ITS1(3 114 bP)和ITS2序列(1 008 bP)。序列分析表明,18S,5.8S,28S与其他物种间具有90%~95%的序列一致性;而ITS1和ITS2序列变异性非常大。碱基组成比率分析显示ITS1以及ITS2具有AT偏好性,前者A+T占66.0%,后者占65.1%。与亲缘种的比较分析显示ITS1和ITS2具有丰富的多态位点,并且ITS2更适用于近缘种的分子鉴定。
机译:重新描述了小贯小绿叶蝉的形态结构,尤其是头部色斑、翅脉、腹部内突、下生殖板及其刚毛着生位置,并增加了足部(刺毛列)特征描述。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该物种的r dnA序列,包括部分18S(1 843bP)和28S序列(667 bP)以及完整的5.8S(155 bP)、ITS1(3 114 bP)和ITS2序列(1 008 bP)。序列分析表明,18S,5.8S,28S与其他物种间具有90%~95%的序列一致性;而ITS1和ITS2序列变异性非常大。碱基组成比率分析显示ITS1以及ITS2具有AT偏好性,前者A+T占66.0%,后者占65.1%。与亲缘种的比较分析显示ITS1和ITS2具有丰富的多态位点,并且ITS2更适用于近缘种的分子鉴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