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用条带织构装饰技术研究液晶全芳共聚酯的取向和非取向膜
【2h】

用条带织构装饰技术研究液晶全芳共聚酯的取向和非取向膜

机译:用条带织构装饰技术研究液晶全芳共聚酯的取向和非取向膜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用退火使条带织构装饰在全芳共聚酯的取向膜上,在偏光显微镜下同时观察到微纤和条带。微纤分三个层次,即直径分别为数十微米的微纤束、数微米的微纤和0.3微米的亚微纤,退火后三个层次的微纤松弛成不同的形态,微纤束仍笔直沿剪切方向取向,微纤松弛成螺旋形,而亚微纤松弛成波浪形从而观察到条带织构:微纤直径越小越易松弛,另一方面,非取向态织构退火后由亚微纤形成的条带装饰结果直观地揭示了微区内外分子指向矢的分布和它们在边界上的变化。退火时条带织构的形成被解释为分子的弹性回缩力缓慢发生作用使分子松弛所致。
机译:用退火使条带织构装饰在全芳共聚酯的取向膜上,在偏光显微镜下同时观察到微纤和条带。微纤分三个层次,即直径分别为数十微米的微纤束、数微米的微纤和0.3微米的亚微纤,退火后三个层次的微纤松弛成不同的形态,微纤束仍笔直沿剪切方向取向,微纤松弛成螺旋形,而亚微纤松弛成波浪形从而观察到条带织构:微纤直径越小越易松弛,另一方面,非取向态织构退火后由亚微纤形成的条带装饰结果直观地揭示了微区内外分子指向矢的分布和它们在边界上的变化。退火时条带织构的形成被解释为分子的弹性回缩力缓慢发生作用使分子松弛所致。

著录项

  • 作者

    董炎明; 成志锋;

  • 作者单位
  • 年度 1996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