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中国少数民族”的族性过程与研究策略:以贵州省荔波县瑶麓瑶族乡青瑶为例
【2h】

“中国少数民族”的族性过程与研究策略:以贵州省荔波县瑶麓瑶族乡青瑶为例

机译:“中国少数民族”的族性过程与研究策略:以贵州省荔波县瑶麓瑶族乡青瑶为例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应该如何认识民族一国家的政治制度下处于少数地位的社会文化群体的性质是族性研究197。年代以来的重要课题。强调主位角度出发的西方族群理论系统对于所谓的“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有何裨益,与中国的民族理论系统加以比较,哪一种研究策略更具有体现学术独立性操作精神的有效性?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本文从理论评述与个案分析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前言。简述评价两种理论系统的意义。二中西族性研究评述。(1)首先探讨了从历史上到近代意义的中国民族概念的形成过程;其次从国家—政府、学者和识别对象三者的角度考察中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族识别过程。(2)从语源学、理论框架的建构背景、概念内涵变化、基本研究方法几个方面来评述西方...
机译:应该如何认识民族一国家的政治制度下处于少数地位的社会文化群体的性质是族性研究197。年代以来的重要课题。强调主位角度出发的西方族群理论系统对于所谓的“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有何裨益,与中国的民族理论系统加以比较,哪一种研究策略更具有体现学术独立性操作精神的有效性?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本文从理论评述与个案分析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前言。简述评价两种理论系统的意义。二中西族性研究评述。(1)首先探讨了从历史上到近代意义的中国民族概念的形成过程;其次从国家—政府、学者和识别对象三者的角度考察中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族识别过程。(2)从语源学、理论框架的建构背景、概念内涵变化、基本研究方法几个方面来评述西方...

著录项

  • 作者

    牟小磊;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08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_CN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