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The Impact of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unneling or Propping?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under Financial Crisis
【2h】

The Impact of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unneling or Propping?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under Financial Crisis

机译:最终控股股东的影响:挖洞还是支撑?金融危机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现有国内外文献研究一般认为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使得终极控制人不仅有能力(对公司的有效控制),而且也有动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实施利益侵占行为(Tunneling)。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预示着这种利益侵占倾向越严重,从而导致公司价值下降幅度越大。在亚洲金融危机下,这种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 但最近Friedman等(2003),Riyanto和Toolsema(2008)的研究发现了终极控制人的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支撑行为(Propping),即在遭遇经济下滑,公司处于财务困境中时,终极控制人会使用自有资金来帮助公司摆脱困境,从而使小股东受惠。 在这次金...
机译:现有国内外文献研究一般认为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使得终极控制人不仅有能力(对公司的有效控制),而且也有动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实施利益侵占行为(Tunneling)。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预示着这种利益侵占倾向越严重,从而导致公司价值下降幅度越大。在亚洲金融危机下,这种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 但最近Friedman等(2003),Riyanto和Toolsema(2008)的研究发现了终极控制人的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支撑行为(Propping),即在遭遇经济下滑,公司处于财务困境中时,终极控制人会使用自有资金来帮助公司摆脱困境,从而使小股东受惠。 在这次金...

著录项

  • 作者

    刘柳婷;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10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_CN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