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6-11-0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305条结果
  • 摘要:利用2013-2015年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和11个国家环境监测点的O3监测资料对深圳市臭氧(O3)的污染特征及影响O3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5年深圳市11个环境监测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超标现象,O3超标率为0.7%-11.9%,全市臭氧平均超标率为4.1%.深圳市O3污染呈内陆地区污染重、沿海地区污染轻的特点.深圳市秋冬季O3污染较重,夏季O3污染较轻.综合气象条件是引起深圳市O3污染变化的重要因子,有利于O3污染的气象条件为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日照、干燥、无雨及弱风.
  •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四川省2015年新建的3个大气成分站颗粒物监测仪PM2.5与PM10的浓度比值及相关性,当仪器运行正常时PM2.5与PM10的线性相关较好,浓度比值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当出现了不少比值大于1的异常情况,PM2.5与PM10的线性相关性变差时,应检查是否未做好仪器的常规维护,并检查是否有故障引起的探测数据异常现象.通过对PM2.5与PM10的浓度比值及相关性统计,对仪器是否正常运行,探测数据是否准确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 摘要:利用2014年和2015年兰州市春季3、4、5月份空气质量逐小时监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中风速、风向资料,分析了春季沙尘天气期间兰州市大气中颗粒污染物PM10、PM2.5及气态污染物SO2、NO2、O3和CO质量浓度的演变规律.
  • 摘要:近百年来,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变化不仅仅包括温度的时空变化,也伴随有其他各种要素的变化.有关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很多,但其变化趋势不能完全反映气候的变化,气温日较差便是一个综合反映气候变化的物理量之一.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程度,其变化对植被的生长与分布、农业产量及其品质和人类健康都有很大影响.本文利用1960-2009年黄土高原地区3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得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日较差、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际变化趋势.其次是作黄土高原地区日较差与各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了相关系数在各区域的大小正负,从而分析出影响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发现:气温日较差在1960-2009年间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13℃/10a,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最大值出现在1966年,为13.7℃.最小值出现在1964年,为11.2℃.5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中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趋势最为显著,上升速率为0.46℃/10a,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速率为0.24℃/10a,最高、最低气温呈现出非对称性变化.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决定了日较差的大小,并且最高气温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明显都高于最低气温.日照时数与日较差在四季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以上,并且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其之所以成为第一影响因子,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大陆腹地,水汽含量少,空气干燥,常年云量的遮挡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温度特性通过感热潜热对地表气温有着直接的影响,日照时数长,白天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地表温度更高,所以地面最高气温就更高;而日照时数长对应发生晴夜的可能性又很大,无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表辐射降温效果强,所以导致地表温度更低,从而使地面最低气温更低.综合最高气温的升高与最低气温的降低,因此,日照时数越长,气温日较差越大,反之亦然.平均相对湿度与气温日较差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达到-0.6,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对湿度大导致整个底层地气系统比热容大,所以温度变化小,再加之相对湿度大,即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而水汽含量的增加在夜间可阻挡地面的有效辐射,类似于温室效应,可使近地层气温上升,日较差减小.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在夏季也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性达到-0.45.这是由于降水期间,云层密布,云量的增加在白天使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从而使最高气温下降,而在夜间则阻挡地面辐射,从而使最低气温上升,因此使气温日较差减小.风速与气温日较差在冬季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但绝大多数站点没能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并且风速与气温日较差在其他季节的相关性都比较弱,其数值大小基本都在0.2以内,因此风速不是影响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子.
  • 摘要:对2015年河南省18个酸雨站的统计表明,全省有5个站年均pH值小于5.6,降水酸性较强;洛阳等3个站酸雨发生频率均在40.0%以上.与前7年(2008-2014)平均值相比,全省18个站年均pH值均较多年平均值偏高,即降水的酸性减弱;16个站酸雨发生频率均较多年平均值偏小,即酸雨发生频率较常年低.对郑州、商丘和南阳等3个代表站的降水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24年数据统计表明,1992~2013年三站年均pH值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酸性是增强的,2015年酸性有所减弱;各代表站酸雨的发生频率均呈波动变化的趋势,2012年以来发生频率明显降低.
  • 摘要:根据2011~2015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2014~2015年水稻收割、小麦播种进度统计资料和同期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夏秋季异常气候对水稻生育期及稻麦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夏秋季水稻生长期间积温偏少、雨量偏多,造成水稻生育期延迟7~10d,导致水稻成熟高峰期刚好与持续连阴雨天气相遇,是水稻收割严重延误和小麦无法播种的主要原因.水稻成熟期随移栽至成熟期间>10℃有效积温增加(减少)、移栽期提早(推迟)呈提早(延迟)变化.迟栽、收割时间对水稻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据此,从水稻安全生育性和种植机械化考虑,提出针对异常气候的避灾对策,以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利用惠州市龙门县1979~2012年的龙门年桔实际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以相对气象产量序列为研究对象,选取平均减产率评价指标,分析了低温、低温阴雨、降水、日照等不利气象条件对龙门年桔产量的影响,采集龙门灾年的天气实况数据(主要是低温阴雨日数X1、干旱日数X2、高温日数X3、洪涝日数X4(或洪涝总雨量X4)和日照X5等五个天气因子),结合气象产量,利用stepwise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影响评估模型:Y=-2.85X1+0.71X2-4.52X3-9.08其中X4和X5不显著,被剔除,最后针对上述灾害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 摘要:利用近60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人类活动、径流量和气象观测资料,比较气候变化过程中流域中、下游绿洲化推进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1)近60年来,石羊河流域八条河流合成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中游(凉州)降水变化倾向率为5.1mm/10a大于下游(民勤)2.5mm/10a,但下游(民勤)年蒸发量却以11.6mm/10a的速度缓慢增加,且流域中、下游气温呈缓慢持续上升趋势(P<0.001),60年间气温分别升高了1.8℃和1.9℃,使径流量和地表农业水资源减少.(2)中游(凉州)人口以9.95万人/lO a(P<0.001)快速增长是下游(民勤)的5.5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倾向率中游(凉州)0.305亩/lO a(P<0.001)大于下游(民勤)0.278亩/lOa(P<0.001),但保灌面积增加速度下游(民勤)9.56万亩/lO a(P<0.01)大于中游(凉州)6.77万亩/lO a(P<0.01),机井数量增加速度下游(民勤)1867.6口/lO a(P<0.01)大于中游(凉州)884.3口/lO a(P<0.001),人类过快开发利用直接影响了有限水资源的承载力和生态安全.(3)从相关性看,随着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和日照时数增加,保灌面积和机井数量迅速增加,加剧了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而事实证明人类干扰反作用于气候生态环境因子,出现农业向生态争水,中游向下游争水的恶性局面.
  • 摘要:利用GPS/MET资料反演得到安徽11站的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ur,PWV),分析了PWV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和全省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的PWV的年平均值呈现纬向型,随纬度增大而减少.(2)大气可降水量日变化,夏季大气可降水量最丰富(皖南>大别山>沿江>江淮>沿淮>淮北),冬季最少(皖南>大别山>沿江、江淮>沿淮、淮北),春秋季较一致(皖南>大别山、沿江、江淮、沿淮、淮北).春夏呈现比较明显的日循环特征: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凌晨(05:00左右,北京时,下同),春季最大值在傍晚(19:00-20:00),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凌晨(03:00-04:00,皖南出现时间最早02:00,淮北出现时间最迟06:00),秋冬季日变化趋势较平缓.日变化的区域分布也较明显,皖南地区的日大气可降水量最丰富.(3)安徽PWV的月变化呈现为7、8月份最大,1、12月份最少.PWV从9月份开始逐月减少,在1月达到最小值;2月份的可降水量又逐渐增大.(4)安徽夏季PWV值最大,冬季PWV值最小,空间分布趋势一致,皖南地区PWV值最大,沿淮、淮北地区PWV值较少.皖南地区尤其黄山地区是我省水汽含量最丰富的区域.
  •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播期全膜覆土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因素的变化,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方式,在2014年以春小麦品种“定西40号”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对春小麦的发育期出现时间、生物量、产量因素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播期对春小麦的发育期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晚播春小麦全生育期较早播春小麦缩短5天左右;随着播期的推迟,春小麦营养生长时间缩短,生殖生长时间表现为延长趋势,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的出现时间提前,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增大,晚播春小麦小穗数显著高于早播春小麦.
  • 摘要:本文将云模型引入到降水资源时空分布特性的研究中,通过逆向和正向云发生器算法,分别计算并绘制了安徽省宿州市降雨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云模型特征值和隶属云图,量化分析了宿州市降水资源的不均匀性,并结合M-K检验法,对安徽省宿州市5个站点1960-2013年降水量变化情况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宿州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45.3mm,从北向南逐渐增多,但降水稳定性也逐渐变差;以1960年代降水量最为稳定,1980年代及其以后降水量的分布不均匀性和稳定性最差.(2)宿州市以第四季度降水量分布较为均匀,且较稳定,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最不稳定.全市4-9月降水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大于12-3月累计降水量.而生长季降水量以1980年代最为稳定、分布均匀性较好;1960年代和1990年代与2000年代较差.非生长季以1970年代最为稳定、分布均匀性较好,1990年代和2000年代最差.(3)各县(区)生长季降水量均匀性与稳定度,以萧县和灵璧最好,埇桥最差,砀山与泗县次之.非生长季降水量,中北部的砀山、萧县和埇桥降水量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明显小于中南部的灵璧、泗县.(4)1960-2013年间,宿州市及其各县(区)年均降水量与生长季降水量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但自1960年代末期开始到2000年前后,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其后逐渐增多,且各县(区)和全市年降水量,除灵璧县在1990年代中期多次出现UF与UB线交叉外,均在2000年代初期出现明显波动.非生长季降水量,在1960年代开始减少后,到1980年代后期则逐渐增多,特别是1990年代初期,降水量增多的变化显著,但自2000年代初期,降水量又开始减少.基于云模型的降雨时空分布特性分析是有效的,可直观地研究降雨量在时空上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宿州市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短时间和较长时间的分段积分两种方式改进WRF后预测得到的温度及降水等气象要素场,剖析分段时间积分长短对WRF短期气候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改进方案对2013年温度场的预测好于降水,且两种方案的预测水平相当,无论分段积分时间是短还是较长,在1年范围内,对于后期的预测并无明显改善。
  • 摘要:本文基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3)对中国东南部地区进行降水距平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误差订正.通过构建以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EOF),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为基础的非线性误差预测订正模型,对中国东南部地区的模式降水预测误差进行预估,并将误差预估订正到模式的预测输出结果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误差场的非线性预估模型可以较好的修正中国东南部地区20个侯和3个月以内的模式预测结果.对比未经订正的结果,订正评估指标ACC(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区域标准化均方根误差有了一定幅度的降低,预估订正模型的效果较为理想.
  • 摘要:利用鲁南58024站1971~2015年汛期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鲁南汛期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振荡周期及突变特征进行研究,结论如下:汛期暴雨日数、暴雨量和贡献率都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演变特征;汛期暴雨日数、暴雨量和暴雨贡献率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6d、202.5mm和36.0%,趋势系数分别为0.016/10a、-4.44mm/10a、-0.009%/10a,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都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前期为少雨期,90年代末至2009年为多雨时段;汛期暴雨日数没有发生突变,汛期暴雨量和暴雨贡献率都发生了增大和减少的两次突变;汛期暴雨日数、暴雨量和暴雨贡献率大都存在2-3a、6-8a、10-12a和25-30a的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特征.
  • 摘要:本文应用多种气象资料对太湖流域2015年6月初的两次强降水过程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3日降水过程的对流特征显著,多个站点小时雨强大于20mm,伴有17m/s以上的雷雨大风.8-9日降水过程为系统性降水,以阵雨为主,浙西片区以外各区的小时雨强均较小,也没有出现雷雨大风.从天气形势分析来看,两次过程均发生在副高北侧的西南急流内,流域北侧都有高空槽配合,区别在于:引导北支槽的低涡位置不同,前者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后者位于内蒙东部地区;前者引导的北支槽在东移过程中南摆特征显著,有利于引导高空冷空气南下,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产生对流天气;后者并没有这个特征,不利于对流天气的产生.从对流指数分析来看,2-3日降水过程的K指数和SI指数都达到了发生强对流天气的阈值,另外,从宝山站探空资料来看,其中低空的西南暖湿气流和高空的西北冷空气的配置更利于强对流的发展.在太湖流域的面雨量影响预报中,不同性质的降水对流雨产生的降水强度和水位影响也会不同,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关注和总结,以提高预报服务质量.
  • 摘要:利用武汉市郊区黄陂国家气象站2010~2015年逐时气温及风向、风速资料,以9~20时为白天、21~8时为夜晚,按16个风方位及静风,分别统计白天、夜晚每一个风向的出现频率及对应的平均气温,分析其四季变化规律,及不同风向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季不管白天、夜晚W风很少出现,风频小于3%,这与气象站位于黄陂城区正东郊有关,体现了城市的摩擦效应;夜晚比白天偏南风频率明显减少,偏北风频率明显增多,这与气象站位于武汉主城区以北有关,体现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各风向下白天气温与夜晚气温之差的最高值主要出现在偏西、偏南风向下,最低值主要出现在偏北、偏东风向下,体现了武汉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于夜晚.
  • 摘要:获取高精度的GPS信号斜路径方向的水汽含量(SWV)数据,是获得测站周围水汽三维空间分布信息(水汽层析)的基础.目前计算SWV的方法有多种,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解算实时性差、解算精度不高、转换方程复杂不利于系统维护等缺点.本文方法综合Bernese5.0软件的双差处理流程和非差处理流程,分别获得相关站点的湿梯度值和非差残差值,能近实时、高精度地反演SWV.使用该方法重新处理2007年微波辐射计和GPS对比观测实验数据,均方根误差小于4mm.证明应用该方法,地基GPS可较精确地反演三维水汽信息.
  • 摘要:针对低能见度天气的危害性,运用信息数字方法发现了霾的发生、发展与地热的联系和大气结构特征的改变.霾的预测、预防,需要正确把握近地低空大气的滚流状态和热结构特征.霾的形成既有人为排放也有自然界地热引发地下污染物和污浊气体的释放问题,并地热可作为霾天气预报的先兆信息.大气环境的改善,需要人们改进排放技术,也需要研究自然污染源问题.
  • 摘要:利用深圳市近35年的经济、环境和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深圳市经济产业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圳市灰霾日数、污染物浓度与人均GDP、人口数量的拟合曲线呈“倒U型”分布,空气质量随着经济发展先恶化后好转,拐点出现在2005年前后.利用库兹涅茨曲线方法分析了空气质量随经济发展出现拐点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近35年来深圳市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2005年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迅速,随后稳定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中工业产值比重的减少,与灰霾减少相关性最高(系数R2=0.8986).高新技术产品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38%增加至2005年的48%,同比增加了10%.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对灰霾减少起到了重用作用.从第三产业各行业产值与灰霾的拟合关系来看,相关系数R2达到0.5以上的行业包括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2005年之后单位能耗的降低,环境保护投资的增加、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也是灰霾减少的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2001年4月至2005年12月的逐日污染物(NO2、SO2和PM10)浓度资料,分析了NO2、SO2和PM10的浓度月变化及季变化特征.基于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气象资料,重点分析了一次冷锋过境过程中,气象要素与地面污染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冷锋过境前的时间段内污染物出现短暂的增高现象,过境时风速增大、温度降低,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当冷锋过境后,地面形势为高压中部控制时,地面风速较小,近地层逆温厚度增大、强度增大、层底降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 摘要:利用自动站监控视频资料,将图像进行窗格化处理,并计算所有窗格内灰度的均值及均方差作为因子,通过与能见度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关分析,筛选出较优因子与最有兴趣窗格来建立模型,估算能见度实况值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就所选因子而言,均方差作为因子参与建模的模拟效果较均值优;在不同能见度水平下,最优兴趣窗格的位置发生变化,其整体位置伴随着能见度水平的降低逐渐靠近数字摄影设备,满足通过人眼识别最远目标物估算能见度的原理;同时发现绝大多数最优窗格灰度值均方差在单幅图像中的百分位分布存在一定规律,能见度水平越低,其百分位越高,通过这一规律可确定未知能见度观测值的图像其对应的能见度等级,再由对应能见度等级的拟合模型测算能见度;在能见度监测模拟过程中结果表现良好,基本满足业务及日常需求.
  •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资源的进步,国内外数值预报模式的水平分辨率都在向1km迈进.理论上,随分辨率的提高,模式对边界层过程的模拟在时空上应更精细,定量上应更准确,但事实却可能截然相反.1km级的水平分辨率是对流边界层的数值灰区.在此分辨率范围内,最具能量的边界层对流涡处于部分可分辨、部分次网格状态.因此,基于集合平均的传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并不适用.模式精确性的提高,不但需要高分辨率,还需要与高分辨率相匹配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 摘要:利用山东省1961-2012年74个气象站逐时降水数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汛期(5-9月)短时极端强降水的时空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短时极端强降水量和频次呈大致的带状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山东中西部极端短时强降水强度较大,鲁西、鲁西北、鲁西南及半岛西部一带极端强降水量占比较高.山东历年各站平均短时极端降水量、频次、强度均呈不显著的增多增强趋势.鲁南、鲁西北和半岛东部、北部等地降水量增多趋势明显,鲁南、鲁东南、鲁西、半岛中东部降水强度增强趋势明显.下午15时至傍晚20时前后是山东省短时极端强降水主要发生时段,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在11时至18时前后呈减少趋势,其他时段多为增加趋势.降水强度的变化在上午基本为减弱趋势,其他时次多为不同程度的增强趋势.7月短时极端降水量和降水频次最大,一日中有两个高值中心.山东夜间两个时段21-02、03-08时段平均和大部分区域极端强降水有增多趋势.
  • 摘要: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逐月气温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数据中心提供的大气环流数据、NOAA提供的全球海表温度数据及美国冰雪中心的海冰数据,分析了1951~2011年中国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得到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两种典型空间分布型态-全国一致型和南北相反型,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结果表明这两种分布型态均具有显著的趋势变化特征.同时,分别探讨了大气环流及外强迫因子的趋势变化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影响中国冬季气温趋势变化的海温(冰)等外强迫因子与东亚大气环流系统之间的相互配置及贡献.结果表明,强的热带海温异常变化是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及冬季气温变化的最主要外强迫因子.当热带印度洋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同时偏高(低)时,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弱(强),AO处于正(负)位相,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强),冬季气温呈一致偏高(低)变化;当热带印度洋海温偏高(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强),AO指数为负(正)位相,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强)的配置时,冬季气温易呈北冷(暖)南暖(冷)趋势变化.
  • 摘要:依据本溪市1953-2010年夏季降水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分级法,对夏季降水量进行涝、偏涝、正常、偏旱、旱5个状态分级.采用统计方法,建立转移概率矩阵;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运用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和模糊集理论中的级别特征值预测2011-2014年的夏季降水量状态和降水量,结果令人比较满意;为长期降水预测提供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 摘要:通过对2015年11月桂林极端天气分析发现,受厄尔尼诺和印度洋海温偏暖的共同影响,致使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在华南经常出现且维持西南低空急流,将低纬地区的暖湿水汽向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不断输送,当深秋的冷空气向南移动时,由于副热带高压阻挡作用而折向偏东路南下,使冷暖气流常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交汇并维持,使得桂林降水偏多,造成了历史罕见极端气候事件.在异常天气下的专业气象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整了以往冬季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提高了专业气象服务效果,使气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 摘要:利用196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13年黑龙江省境内三江流域及支流发生大洪水的原因,并对盛夏降水异常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黑龙江省境内三江流域及其支流发生大洪水的原因为前期降水偏多,使土壤湿度大,流域内蓄水较大;加上夏季降水偏多,而且降水时段集中,暴雨频次多于常年;多座大中型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为了保护水库堤坝的安全,泄洪量加大.黑龙江省盛夏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为东北冷涡活动频繁且路径偏北;850hPa水汽输送充足;200hPa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异常,东亚夏季风偏强;500hPa,欧亚纬向环流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阶段性异常偏北,鄂霍次克海地区阻塞高压明显,黑龙江地区上空盛夏为负距平控制.
  • 摘要:2016年1月21日至25日,中国大部分地区遭受极端低温事件.此次大范围极端低温事件发生较快,持续时间短.从大尺度环流背景角度分析此次事件的特征及成因,并与08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作比较,经过研究发现:(1)阻塞高压区域有较强的能量频散,而其上游并未有能量输送到阻塞区,从而使阻塞高压演变快速并崩溃,而08年持续性低温雨雪事件则是由于阻塞区域上游不断有能量输送至阻塞区,使得阻塞高压不断维持,形成稳定的阻塞形势;地面西伯利亚高压较08年持续性低温雨雪事件异常偏强,冷空气也异常偏强,不利于降水的发生;中低纬度低槽系统不活跃,使得水汽输送较弱,而08年中低纬度低槽系统活跃,为08年事件提供充足的水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较于08年事件期间位置偏东偏南,自南海水汽输送较弱.
  • 摘要:运用泉州1981-2013年逐日的降水资料计算得出逐月降水,对1981-2013年33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进行气候统计,将台风降水与季风降水进行分离,运用EOF分析,得出泉州降水的主分布特征.5-6月非台降水存在两个主要的模态,一个是全区一致型,一个是沿海与山区的反向分布.7-9月台风降水同样存在两个模态.5-6月非台降水偏多的环流型为副高偏强偏西,西南气流较强,水汽输送较强,陆地为差值的槽区,表明冷空气偏强,有利于冷暖空气交汇.降水偏少时则相反.7-9月台风降水与台风影响天数有较好的相关,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影响台风的主要生成源地,同时台风降水较多时,副高位置偏北,有利于台风路径呈西北向,影响泉州.
  • 摘要:根据博山国家气象站1966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博山近50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50年博山区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明显,以0.2℃/10a的倾向率上升,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也呈上升趋势,热量资源更加丰富.②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增加趋势,增长仅为8.2mm/10a.1981-1989年为持续欠水年,1993-1998年和2003-2005年是持续丰水年.1990年开始降水年际变化波动明显增大,年暴雨日数也有增多趋势.③年日照时数出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递减高达87.6h/10a.1988-1994年和2002-2015年的年日照时数均低于50年平均值,1979年和2006年日照时数分别为近50年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 摘要:用泉州地区7个常规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分析泉州地区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4年间泉州地区各站的极端降水阈值均处在大雨雨量范围,并以中部半山区为中心,向东南沿海和北部山区逐步递减;半山区和沿海的极端降水与总降水量关系较密切;极端降水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为30%~40%,沿海和半山区极端降水对总降水量的贡献大多在34%以上,山区的不足32%;极端降水量大的站点其年平均极端降水日数也多,从东南部沿海至中部半山区,再至北部山区,极端降水日数逐渐增多;平均极端降水强度北部山区较小,中部和东南部较大;在研究时域内,泉州地区大部分站点极端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东南部沿海极端降水量上升较多,中部半山区上升也明显,北部山区则有升有降;极端降水日数除德化外,其余各站均呈增加趋势;极端降水强度的增加趋势半山区比山区和沿海明显.
  • 摘要:利用1952-2014年蚌埠市日气温数据,采用滑动平均法、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突变法和Sen斜率估计法,定量地分析了蚌埠市年平均温度和季节温度的年际变化、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研究结果表明,1952-2014年间,蚌埠市年平均气温表现为显著的上升趋势,63a来共上升了1.1℃,上升趋势在80年代末期发生了显著的突变;周期分析表明,蚌埠市年平均气温存在5-8a、准15a的周期;季节变化方面,除夏季外均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春季上升幅度最大达到0.033℃/a,其次为冬季,为0.025℃/a;63a来,夏季的平均气温基本维持不变.
  • 摘要:本文所用资料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70~2010年西南地区(川、渝、黔、滇)90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温度资料,对站点中的缺测数据进行气候平均插值处理.气候平均采用1981~2010年平均值.西南地区范围为21°N-35°N,97°E-110°E,分析了西南地区极端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突变现象。
  • 摘要:降水量是重要的预报要素之一,长期的降水预测更是能提前预测旱涝分布情况,为国民经济规划提供依据.但目前为止,长期的降水预测仍缺少客观的预报方法.本文尝试利用的非线性预测模型来预测旬降水量,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福建平潭,分别用与原始数据的差值,与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以及符号显著性检验方法,讨论了包含外强迫因子的平稳性模型与不包含外强迫因子的非线性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包含外强迫因子的模型第一步预测结果与原始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73,不包含外强迫因子的模型第一步预测结果与原始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则为0.47.不管从与原始数据的差值及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等方面,外强迫模型都是优于平稳性模型,并且通过符号检验方法看出两种模型存在差异性,这也说明加入外强迫因子可以有效的提高预测技巧,外强迫因子与状态变量在预测中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1-2009年中国756个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选取1960-2009年无缺测的541个站点,计算了各站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其中气候场取1971-2000年平均值.采用九点平滑滤波、小波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近50年中国季节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 摘要:应用1961-2012年华南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太平洋海温场两种不同时间尺度背景下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的统计特征,并探讨了海洋外强迫信号可能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低频变化周期造成的影响,以期为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延伸期预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PD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冷位相年华南前汛期发生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概率较PDO暖位相年大,且暴雨强度偏强,持续时间偏长;太平洋海温场两种不同时间尺度背景下华南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呈现不同的特征,PDO冷位相配合冬春Nino海温异常,华南前汛期易出现强度较强、持续时间较长的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太平洋海温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外强迫信号可能影响华南前汛期降水低频变化周期,进而影响华南持续性暴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 摘要:利用美国NOAA提供的1950年1月-2015年10月提供的厄尔尼诺指数和全球海温数据得出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漳州市气候的可能影响.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漳州市年降水量差别之大,东部型和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可能出现极端降水.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漳州市前汛期和后汛期的降水量呈现反相关的关系.东部型和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暴雨天数偏少;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则容易出现极端的暴雨日数.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不易出现高温天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部型和混合型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 摘要:本文基于一个水平分辨率为50km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Regional Climate Model,version4.0)的模拟与预估结果,对1995-2005年汛期中国江淮地区的低涡进行气候变化的模拟检验与未来两种情景下2020-2030年的预估,旨在给出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4.5和RCP8.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简称RCP)汛期江淮暴雨低涡的特征变化及其对比。
  • 摘要:利用安徽省16台站1960-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建立暴雨指数,分析了安徽省夏季暴雨雨量、日数及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暴雨不同空间型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夏季暴雨雨量、日数及强度均呈北少南多分布.暴雨区从6月至8月由南向北推进,有明显的月变化和地区性差异.暴雨指数空间型主要分为三类:一致型、南北型和中间型,其中一致型占41.5%,南北型占22.6%,中间型占15.1%.一致型与同期东亚-太平洋遥相关(EAP)关系密切,其负相位对应暴雨指数偏强年,反之亦然.同时其与前期冬季亲潮海区温度异常有正相关,相关性最强在同年1月;南北型与中高纬冷空气南进程度及垂直运动有关.
  • 摘要:应用2011-2013年宁德港湾岛屿自动站观测的风的资料,统计分析三年港湾岛屿风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亦通过对资料的完整性、可用性、服务的重要性、站点的地理分布和相关性等因素深入分析,对比论证自动站大风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和适用性,确定宁德市港湾岛屿大风预报区域自动站的代表站,做为预报港湾岛屿风力的指标站.
  • 摘要:贵州东南部山区地形复杂,强对流造成的雷暴大风因其局地性、突发性、强度大、破坏力强等特点,是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的难点和重点.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从雷暴大风发生的环流形势、探空结构、环境参数特征、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入手,对2013年4月17日21时,贵州省镇远县出现的38.3m·s-1的大风和2015年5月10日16时,贵州省天柱县坌处乡的31.1m·s-1的大风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分析研究和预报该地区该类天气提供参考.
  • 摘要:利用石家庄地区1999~2014年电力污闪事故发生的详细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对43次发生个例最近一个时次天气形势和大气层结做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发生电力污闪时大气环流形势场主要有四种配置类型,其中,第1类发生电力污闪的概率最高,其次是第2类与第3类,这两种发生电力污闪的概率相同,第4类发生电力污闪的概率最低;第1类当石家庄上空为高空槽控制,地面为地面倒槽、地面高压前部或地面鞍型场时;第2类当高空850hPa至500hPa为高压脊前(冷涡后偏北气流),地面为地面高压底前部或地面倒槽时;第3类当高空700hPa至500hPa为高压脊(西北气流控制),850hPa存在切变线或槽线,地面为地面高压底前部,低压或均压场时;第4类当高空为偏西环流控制,地面为地面倒槽,地面高压底前部或高压后部时;近地层湿或存在逆温是电力污闪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0゜×1.0゜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对龙岩两次冬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南支槽活跃,低层有东南急流和西南急流向福建输送充沛水汽,且低空急流的强度之强是冬季之罕见.2、两次暴雨落区均与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区相对应,但水汽辐合垂直伸展高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也导致降水强度和降水持续时间的不同.3、暴雨均发生在陡立的高能高湿不稳定层结条件和强上升运动区域中.4、两次过程云团的发展旺盛程度及垂直伸展高度不同也是造成降水强度和降水持续时间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5、两次过程的雷达回波均表现以层状云降水回波为主,速度图上低层均有东南急流、中高层有西南急流;两次过程降水期间的风廓线均表现为低层东南风、中高层西南风,当低层转为东北或偏北风时,降水趋于减弱.
  • 摘要:近15年来泰安秋季强降雪发生的天气形势均为回流形势,700hPa以上为西南气流,925hPa及地面图上,在河套西北部有冷高压向东南移动,925hPa为东北气流,地面维持强劲的东北风。强降雪过程都存在雨雪转换,雨雪转化时,850hPa都有东南气流建立,当850hPa东南气流转为西北气流、925hPa东北气流转为西北气流控制时,降雪趋于结束。强降雪发生时850-400hPa均有较强的上升运动,水汽辐合中心在800-850hPa之问,水汽辐合时段与强降雪时段比较吻合。雨雪相变基本发生在早晨08时和晚上20时前后,850hPa温度≤-2℃可作为泰安秋季雨(雨夹雪)转为雪的温度指标。
  • 摘要:采用抚顺市3个基本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抚顺市近50a暴雨发生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再同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利用ArcGIS软件得到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图,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低风险区五个等级.结果表明,抚顺市1961~2010年共出现暴雨242站次,其中大暴雨16站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天,年平均暴雨日数呈略增多趋势.抚顺市暴雨出现在4~9月,7~8月是多发时期,85%以上的暴雨出现在这一时段,6月和9月次之,4月和5月最少,其他月份无暴雨出现.抚顺市望花区西部、海浪乡、汤图乡东北部、上马乡东部局部地区、清原镇中部、新宾镇、旺清门镇、响水河乡中部、红庙子乡东南部分地区、永陵镇和上夹河镇中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东洲区、救兵乡、枸乃甸乡、北三家乡北部、南口前镇大部、红透山镇大部、敖家堡乡、大苏河乡中部和南部、湾甸子镇南部、南杂木镇、木奇镇南部、榆树乡、苇子峪镇和下夹河乡西部部分地区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低风险区.
  • 摘要:梅雨锋暴雨是中国的重要天气过程,对梅雨锋暴雨的研究一直备受重视.许多研究表明,中尺度低涡扰动是引发梅雨锋暴雨的主要中尺度扰动,低涡的移动和发展还影响着梅雨锋的演变.但以往研究多发现梅雨锋上低涡诱发的暴雨大都发生在低涡东南侧的暖式切变中或低空急流中。本文利用观测站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此次特大暴雨产生的动力学机制。低涡东移发展,移动速度减慢,西侧偏北气流从低涡后部向南入侵,与锋前偏南暖湿气流在低层汇合,形成了东西向仲展的辐合线,并长时问维持在安庆附近(3-5小时);低涡发展加强了涡后偏北气流,加强了涡后辐合及锋生,为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条件。大别山地形使偏北气流加强,导致局地的辐合与锋生加强。在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环境下,局地强辐合及锋生触发和组织了准静止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导致了安庆地区发生了破纪录的特大暴雨。考虑梅雨锋低涡西侧的环流结构演变及其与地形的匹配可为预报此类暴雨天气提供一定思路。
  • 摘要:强对流天气具有尺度较小,移动发展迅速的特点,局地强对流天气预报则要求定时、定点、定量.本文通过融合试验检验了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系统在局地短临预报中的应用价值和对中小尺度系统局部信息的模拟能力.在观测资料多样但综合利用率较低的现状下,LAPS系统作为一种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系统,能快速有效地融合多种观测资料并输出各类分析产品供业务应用,因此在局地短临预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多尺度探测资料,针对广州白云机场附近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流背景、中小尺度天气条件以及局地动力、热力、水汽条件分析,并利用GFS资料、自动站资料、静止卫星资料、雷达资料等在局地分析与预报系统LAPS中进行了数据融合及分析。
  • 摘要:2012年7月3-4日陕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强降水主要主线在秦岭的南麓、汉江河谷及大巴山区,共出现暴雨7站,大暴雨3站,汉阴日降水量142.4mm,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大,暴雨造成汉江干流和9条支流出现洪峰,108国道宁强段交通中断因灾死亡1人,受伤2人,倒塌农房1518户3279间,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本文利用WRFV3.3.1对本次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在较好模拟出暴雨落区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的模式资料,分析地形通过影响低层环流、辐合辐散、垂直运动、云的微物理过程、中低层的锋生及不稳定度进而影响到降水的强度和落区,分析秦巴山区地形对于强降水落区的影响.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1°×1°格距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11月30日~12月1日(北京时,下同)冀南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寒潮天气的冷空气源地为新地岛以西洋面,亚洲高纬极涡、欧洲高脊、长波槽是本次寒潮天气的中期影响系统,地面高压、高空低涡低槽,是本次寒潮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温度平流、垂直运动和高位涡向下传播在冷空气南下时候的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冷空气从偏西路径入侵时邯郸东部降温比西部强;横槽转竖的冷空气爆发形势更容易造成邯郸全区性寒潮天气;850hPa平流降温幅度与地面温度降幅不成线性关系.
  • 摘要:利用河北省1973-2012年9个历时的短历时降水年最大值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K法,对河北省近40a的短历时降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9个历时的降水年最大值雨强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增大的特点,以5min历时降水为例,张家口、承德一带的大部分地区,5min历时降水年最大值雨强为1.5-2.0mm·min-1,唐山、廊坊、保定及以南的地区,5min历时降水年最大值雨强则在2.0mm·min-1以上,其中,唐山东部和沧州北部分别出现了强度为2.5和2.6mm·min-1的雨强中心.同时,短历时降水年最大值雨强还存在着历时时间越长,雨强强度越弱的特点,5min历时时唐山东部和沧州北部的雨强中心在120min历时时雨强强度降低到了0.4-0.5mm·min-1;(2)对9个历时降水年最大值雨强做线性回归分析和M-K检验,唐山西部、廊坊北部及保定北部一带,石家庄与保定交界处,9个历时降水年最大值均呈现出增大趋势,沧州及衡水北部,唐山东部,张家口中部,邯郸南部,9个历时均降水年最大值均呈现出减少趋势;(3)各短历时降水年最大值显著变化的时间区域并不相同,但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5min、10min、15min、20min等4个历时的降水年最大值显著增大的时间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10年代初;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等5个历时的降水量年最大值显著增大的时间则较20min以内短历时降水提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除10min历时以外,其它8个历时降水年最大值显著减少的时间则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和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10年代初;而10min历时降水年最大值显著减少的时间则仅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上述结果将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等的提供参考.
  • 摘要:利用溃变原理——结构分析法,对2014年7月5月的天气过程进行V-3θ图结构分析,初步建立强对流天气具有可识别性、可预见性的认识.当常规的天气分析无法确定是否有暴雨产生时,V-3θ图结构预测法是一个很好的预报参考工具.
  • 摘要:TC强度的预报结果与观测结果的误差分布是非正态分布,此时若进行显著性检验,可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作为最常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之一,Wilcoxon秩和检验不要求确保样本所属的总体符合某种理论分布,仅需总体具有对称性,具有十分广泛的适用性。Wilcoxon秩和检验也可以与其他TC强度预报评定参数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当前精度预报水平。然而,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总体分布已知时,相比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无法充分利用样本中信息,因此,在大多情况下参数检验方法仍然是最有效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现场调查资料的梳理、降水-流量-水位关系分析以及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对洪水淹没路径、面积、水深的模拟,对此次倒塔事故进行了解析。
  • 摘要:1323号强台风“菲特”给华东沿海带来了较强的风雨影响和巨大财产损失,特别是给上海造成了城市内涝和内河水位普遍超警,给城市安全运行造成了威胁。分析降雨特点及引起的城市内涝、河道洪水等洪涝灾害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台风降水造成的次生灾害情况,提高对台风特大暴雨及引发的洪涝灾害风险的认识。客观地检验各家模式在强台风“菲特”期间的定量降水预报结果,为台风降水预报提供了指导。城市积涝预报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的预报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决策的参考。
  •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雾霾天气频发,给城市环境、交通出行、生产生活和人们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的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霾已经成为冬季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从1956年到1980年,中国霾日比较少,到20世纪80年代后霾日数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辽宁中部、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以及受沙尘暴影响的南疆地区.针对2015年12月19-26日这次持续性雾霆天气过程,分析了天气环流形势、气象影响因子和后向轨迹模拟,从而为此类持续性雾霎天气过程空气质量预报提供参考。
  • 摘要: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探空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和物理诊断分析方法,针对2014年7月21日沈阳地区一次典型局地暴雨过程在中尺度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主要是由于低层气流的辐合和强的对流抑制有效位能造成水汽、能量的聚积,低层的增暖增湿,属于低层暖平流强迫类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暴雨区的不稳定能量的大小和对流抑制能力大小对暴雨的落区有决定意义,有较小对流抑制能力,易触发对流.此次过程由于产生了“列车效应”,所以形成持续时间短、尺度非常小、降水强度很强的降水,形成暴雨.“列车效应”的产生在此次降水过程中表现为条件性静力不稳定和地面辐合线激发重力波,导致新的对流单体的形成,造成对流单体的“列车效应”,从而产生了大暴雨落区.“列车效应”下的最大对流降水中心出现在传播方向的前端,即假相当位温梯度密集区顶端.
  • 摘要:本文通过对景德镇市强降水过程中城区内涝情况的调查,将内涝分为地势低洼型、桥洞型、里弄型、原有桥洞堵塞型、斜坡型、居住老化型、杂居型、下水道无效型和洪水型等9个类型.并分为一般积涝区域、积涝较严重区域、积涝严重区域3个级别.分析了多次强降水过程的逐小时雨强,确定了20mm/h为景德镇城市内涝的临界面雨量.并根据雨强的分布与各内涝点特征设计了内涝、积涝模型,构建了景德镇市积涝洪涝预警预报系统.在多次强降水过程中与实测对比,能较好地反映出景德镇城市内涝的具体情况.
  • 摘要:厦门市霾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以WRFCMAQ数值模式为基础,以GFS气象资料为驱动,以多种污染物的浓度的分布和变化为输出结果的预报系统.通过对一次轻度污染过程预报效果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该系统能较好的预报出区域内的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但仍存在一定的偏差.探讨预报效果的检验方法和订正,优化系统输出结果等需要进一步在业务化工作中不断完善.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站资料总结出沈阳2001-2010年城市热岛效应季变化,可以得出结论:春季,2006年热岛强度最高,2003年和2005年较低;夏季,2001到2010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秋季,热岛强度平均值2005年以后比2005年以前低;冬季,平均热岛强度2005年出现了冷岛现象,这是四季里相差热岛强度平均值最多的季节.最后利用aermod模式(用于多种排放源排放扩散情形的模拟)模拟了非热岛日和强热岛日污染物SO2浓度分布情况得出污染物SO2在强热岛日浓度明显大于非热岛日.
  • 摘要:准确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依赖于精确的气象条件模拟,尤其依赖于大气边界层的准确模拟.为理解边界层过程如何影响空气污染物的传输与混合,利用WRF-Chem模式不同边界层方案进行敏感性试验,针对山西冬季典型静稳天气,对地面温度场、地面风场、PM2.5浓度及边界层内部的动力和热力层结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不同PBL方案对于气象要素和PM2.5浓度分布的模拟能力,探讨边界层内部热力层结和湍流输送差异对PM2.5浓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边界层方案均能较好模拟出冬季静稳天气背景下地面温度、风速及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气温模拟的较大误差主要出现在夜间,而地面风速和PM2.5浓度的模拟结果在午后误差较大;相对于YSU方案,局地MYJ方案模拟的温度、风场和PM2.5浓度的误差更小,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况观测.地面PM2.5浓度的模拟误差可能与近地面逆温层、混合层及地面风速等的模拟误差有关;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导致的边界层内热力层结和湍流输送的模拟差异,可能是影响近地面PM2.5浓度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夜间MYJ方案逆温层厚度较厚,地面PM2.5模拟浓度较低;午后MYJ方案混合层高度较低,加之地面风速较弱,导致地面PM2.5模拟浓度较高.
  • 摘要:WRF模型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区域天气与气候模型,WRF模型收纳了许多不同研究团队开发的描述不同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随着WRF模型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目前某个特定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可选择数目少则有7‐8个,多则有近30个,最新版本的WRF模型可能的参数化方案组合数目已高达数百万.报告将介绍北师大团队开发的适合于大复杂动力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软件平台,并以以北京地区为例,展示如何使用该软件来选择基于WRF物理参数化方案扰动的集合预报,并展示使用该软件得到的WRF模型参数优化结果。
  • 摘要: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城市气候灾害日趋凸显的严峻形势,阐述了气象科普的含义,指出了重视和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公众防灾避险能力的迫切需要,总结了近几年保定市气象局常规气象科普活动形式,对如何做好城市新形势下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 摘要:气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气象要素.气温适宜,植物生长发育快;气温异常,易导致低温或高温灾害.动植物及人类的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受气温的影响.日平均气温是以日为步长的作物生长模型、流域水土资源模型、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输入变量.气温是众多农业、水文、气候、生态模型的输入变量。海南岛拥有复杂的地形特征。本文用GWRK对海南岛2013年12月18日的日平均气温进行插值并与RK比较,结果表明,海南岛当天的日平均气温与纬度、海拔、海陆距离、NDVI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与常见研究结果一致。海拔与其余6个辅助变量中的5个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与海南岛“形似一个长轴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地势由中部高山向四周逐渐递降”这一独特的地理地形特征是分不开的。另外,海拔与NDVI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可能与海拔越高开发程度越低且多为林地有关。4种模型中,GWRK1回归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小,表明GWRK1较好地顾及了日平均气温与辅助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
  • 摘要:利用2013年12月-2015年2月章丘双屋面日光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资料,对冬、春季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湿度的季节变化特性及不同天气类型下的日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日光温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冬、春季阳屋面温室内最高气温变化幅度均较大,但均未出现10℃以下的低温,春季易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最低气温较传统日光温室高1℃左右;冬、春季不同天气类型下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温室内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为:晴天>多云天>阴天,冬季分别出现在13时和7时,而春季日最高气温推迟1小时,日最低气温提前一小时;冬、春季阴天时阳屋面温室内日最大相对湿度均较传统日光温室高10%以上.阳屋面温室蓄热、保温性能更好,对喜温蔬菜作物生长有利,但高湿环境使作物病害风险提高.本研究对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湿度季节特征及日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为今后双屋面日光温室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干热风是发生在小麦灌浆期的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天气,发生干热风时植株蒸腾加剧,根系吸水能力有限,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可造成小麦减产5%-10%,严重年份可达20%,是河南省危害小麦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本文针对河南省常发高温低湿型干热风灾害,利用1981-2014年的干热风发生资料,选取敏感因了探讨河南省的干热风发生的风险分布,从干热风的综合风险分布图可以看出:河南省干热风分布总体分布规律为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豫中地区的开封、许昌地区为干热风的高发地区,次高地区为豫北、豫东及驻马店等地,西部各地的干热风风险等级最低,属低风险地带。抗灾能力分析和土地利用信息的在本文的分析中未考虑,在后期的研究中会加入这两个因了的影响分析。
  • 摘要:架空线路由于传输距离长、架设位置常位于孤立开放空间等原因导致其遭直接雷击或雷击线路走廊内概率较高,本研究旨在实现基于GPS测量地形数据建立实际地形横断面图,仿真分析不同地形(山地、平原及建筑群区)影响雷电先导发展电磁环境影响线路附近空间电场变化趋势,得出不同先导高度下、先导带点电荷不同位置分布以及不同地形条件下电场强度分布特性及畸变程度,继而对线路附近空间不同位置接闪放电路径概率进行差异性定性分析,最后利用仿真电场畸变及预判放电路径结果对线路雷击防护作具体考量.
  • 摘要:试验海域在雷雨季节试验任务频繁,随着试验中大量数据设备和精密仪器应用的日益广泛,雷电造成的威胁逐年上升.由于雷击中心1.5到2公里范围内都可能产生雷击造成的危险过电压,损害电子设备,而测量、保护、监控、通讯和计算机设备广泛应用于试验,大型CMOS集成模块等集成原件存在的对暂态过电压承受能力弱的特点更加突出,对雷暴的监测预警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分析四种监测装备的雷暴监测原理及差异,设计雷电监测综合保障平台,该平台能够接收、显示、存储四种监测装备的数据并能够分别统计处理其历史数据。预报人员可应用该平台做出雷暴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短时预报、临近预报和危害预警。在试验海域中小尺度局地对流过程中,对流云生消变化速度快、时问短,所发生的雷电对试验保障产生影响较大。对于常规的雷电监测预警方式,在预报人员注意到短时局地对流中雷暴云的产生之前,往往已经是电闪雷鸣。雷电监测综合保障平台的设计实现将各种雷电监测手段融合,使最早发现雷暴威胁的时间大幅提前,使试验海域的实时防雷保障成为可能。
  • 摘要:地面一体化业务平台,即MDOS系统,方便气象资料查询和服务.但雷击会造成电子干扰,使观测仪器性能不良,或毁坏.2015年8月1日,MDOS系统质量控制平台提出观测数据疑误.追踪查询台站得知,7月30日17时后,沁阳、西峡两个自动站遭遇雷击故障,31日21时启用更换的新型自动站记录.故障期间自动观测数据用备份站记录代替,代替前后,个别要素数据对接不够平滑.通过MDOS和CDQC进行质控分析得知,是代替数据的问题.差异太大的地温记录作缺测处理.进而得知是备份站不够稳定,地温数据漂移.新型自动站更稳定,更可靠.同时也检验了MDOS系统和三级质量控制软件,使用快捷、方便、有效.
  •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气象局核心网络安全防护功能的介绍和分析,重点了阐述核心网络在安全性等方面的重要性及部署要点,提出了在核心网络安全建设时应遵循的原则,提供了完整的全网安全解决方案,并详细的分析了各个方案的特点和价值.安全防护解决方案为吉林省气象局用户构建了一个高速安全的网络平台,通过万兆技术、入侵防御、行为监管、用户认证与计费等安全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吉林省气象局端到端安全防护.
  • 摘要: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风云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公共支撑,大量的卫星应用运行在该系统上.由于设备资源按层次化进行部署,一般只考虑设备的基础性能而忽略了设备资源内部的微观性能,这使得应用在运行中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运行效率.尤其当一些应用本身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时,这将大大浪费系统的计算资源.本文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应用测试与优化架构,首先采集应用运行中的相关指标参数并建立相应指标模型;然后根据模式化的方法对采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给出针对应用和平台的优化建议.所提架构在实施上具有很好地可操作性,能准确发现应用和平台运行中的缺陷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优化建议.
  • 摘要:本文结合业务实践,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中霾的观测与订正进行深入解读和详细探讨,分析了霾观测与订正中的理解误区,并对订正规定中有待商榷之处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建议,只要在测报业务软件,中将相应阈值设置正确,霆每分钟白动判别结果和正点现在天气现象编码就基本不会出错。当然,还需综合相关信息对判别结果进行人工确认。为做好霾的观测与订正和促使霾观测与订正规定更加完善提供参考.
  •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雷电灾害关注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雷电气候特征分析在雷电风险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部分地区对于地闪资料分析一筹莫展,本文提出应用批处理及MeteoInfo脚本程序的方法对地闪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地闪密度分布图、地闪频次分布图,从而进行雷电气候特征分析,以提高地闪资料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 摘要:本文主要设计及实现了可便携的监测PM10系统,通过粉尘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大气颗粒物PM10,选择基于ARM Cortex-M3架构的STM32F103RCT6芯片用于主体设计,采用数字噪声技术、光散射原理及气象实时采集的方式,利用声压级耦合、中位平均值滤波算法,对本系统PM10数据进行研究,采用RS485串口方式、有线网络传输和无线WIFI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 摘要:UML是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所设计的软件模型具有可重用性的特点,可为系统最终用户和系统开发者提供统一的描述模型,指导系统开发人员迅速、准确、全面获取需求,规范系统的开发过程,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针对广西现有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效率不高,系统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结合现有决策气象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提出以实现决策气象服务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为目标,采用UML建模方法对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的建设需求进行分析与设计,用UML用例图做需求分析,用UML包图和流程图进行系统静态和动态设计,用业务活动图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设计;系统最终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0、Dreamweaver编程工具,ASP、JSP程序语言,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和IIS服务组件实现系统设计的功能.
  • 摘要:为了解决气象数据共享和业务集成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业务系统在数据处理、预报加工、产品发布流程中的数据流动效率问题.宁波气象部门采用Java,C#,Delphi等编程语言开发了基于消息中间件技术的气象信息总线.该总线在数据共享方面能确保数据资源的统一更新,在业务集成方面能有效解耦业务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提高各业务平台的信息交互和功能复用水平.消息中问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系统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讯。ActiveMQ是消息中问件的一个跨平台实现。ActiveMQ是一个基于Apache2.0协议开源的高性能JMS实现产品,也是一个经验证成熟而又功能丰富的最佳开源消息服务(JMS)引擎。本文介绍了消息中间件技术和ActiveMQ特性,详细阐述了架构设计、消息格式标准、消息队列使用等关键技术,并以该技术在业务中的应用为例展示了气象信息总线在业务集成领域的优势.
  • 摘要:介绍了微博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整体流程,描述了数据抓取、分词系统、热点提取方法,针对新浪陕西气象微博,采用情感分析法对实验所提取热点信息的评论进行分析,得到网民对相关气象服务的观点、看法,识别出其情感倾向,进而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式提供新的依据.
  • 摘要:随着数值预报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值天气预报在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气象业务中数值预报的数据特点和使用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数值预报数据在气象业务应用中的分布式数据服务方法,解决在分布式存储环境下,高时效的对种类繁多、海量的数值预报数据进行写、读和计算的集中处理问题.主要对技术基础、软甲架构和功能设计等进行饿了介绍,详细描述海数值预报数据的组织方式,分布式的数据服务方法,高可用性的实现方式以及各种格点数据的处理方法.业务应用表明,系统在广东区域格点化预报的业务应用中满足高效、稳定和使用便捷的要求.
  • 摘要: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提供的IDEA数据访问平台高度整合了海量气象数据,通过三种标准的数据访问接口向省、市、县级气象部门提供气象类数据支撑.基于IDEA数据访问平台,开发了面向区县级、具有特色业务功能的海珠城市生态气象综合业务显示系统(H_VIEW),该系统采用WEBGIS、动态切图和单页面显示技术实现了省、市、区的气象观测、数值预报与指导产品、GIS多图层信息的自由组合,重点设计与实现了海珠区的生态气象观测、城市气象服务、街道预报检验和实况预警提醒等特色功能.H_VIEW业务系统有力提升了海珠区的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可为区县级业务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 摘要:给出了山西省祁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根据祁县国土局每年对本区域内各地质灾害发生点演变情况的地质灾害要素的统计,以祁县县城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判定本区域内不同地段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分析各地质灾害点所对应的气象观测要素数据关系,针对当日强降水型和连续降水型方面的研究,将导致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因素做分级量化处理,建立适合祁县本地区特点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评估算法模型.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地质灾害统计要素-气象观测要素数据库,设计并实现基于C/S与B/S相结合的Web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地质灾害区域展开实时监控,系统可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做出及时、准确的预警,极大程度提高了祁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时效性.通过调整完善气象观测要素影响值,修正预警区域和灾害等级计算方法,地质灾害点落入预报区比例从49%增加到69%,在2011-2014年期间,系统对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成功率达到了72%以上,满足了业务应用的需求.
  • 摘要:风云二号静止卫星的展宽数字云图资料在短期天气预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业务传输系统中FY2静止卫星S-VISSR数据流通道广播存在数据缺失,导致云图产品的质量降低,影响使用效果.本文对缺线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重写传输函数改进了业务传输过程,并对传输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后的传输系统解决了数据缺线问题,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平均传输时效缩短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 摘要:上行气象数据作为气象台站向上级气象信息网络业务部门传输的各类探测资料和加工产品等信息,是气象数据的主要源头之一,且其种类随着近年来气象现代化建设等工程的推进而迅速增加,采集密度也不断增大,对于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各类气象业务和服务正常开展的基础.平台采用Java EE技术,采用B/S架构,Browser端主要用于数据显示,在Server端,则包括用户请求的处理各类业务逻辑,以及与业务逻辑独立的CTS传输日志分析。整个平台采用多层架构体系,包括应用功能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和日志同步层一共四个部分,应用功能层使用MVC模型将业务逻辑和显示相分离,使得平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低的祸合性;业务逻辑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层次,其接收并处理控制器发出的各种请求,并从数据层中获取所需的数据;数据层主要用于整个平台数据的支撑,包括数据库管理软件和相应的数据存储策略等。
  • 摘要:该系统采用日本三菱PLC作为主要的控制核心,以中间继电器对系统信号进行采集及转化.系统主要由数据处理模块、市电监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远程控制器、语音识别模块、显示模块、传感器、切换输出模块和UPS电源组成.系统可以实现当市电停电后,自动启用发电机供电;当市电恢复正常时,自动恢复市电供电的功能.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系统设有故障报警功能、远程复位功能和远程查询功能等,可实现市电与发电机无缝切换.有效避免了由于市电不稳定而导致气象数据丢失、延误、网络中断等,解决了基层气象台站的供电难题,特别是夜间,为综合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服务提供了稳定的供电保障.
  • 摘要:文中简要介绍了天津空管气象台改造气象信息网络,构建5层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部署,分析了建立多层次、不同安全区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改进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方案并实施.对此次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各级分工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应当采取的完善措施,包括安全隔离网闸、入侵防御系统等并设计了网络安全的整体部署拓扑图,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可操作性、高稳定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安全体系,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天津空管气象台按照人、机、环、管四方面不安全因素,对气象信息网络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管控,改进网络结构并加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 摘要:本文通过对光伏阵列之间金属连接部件松动、锈蚀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给出光伏阵列支架钢管和钢制地锚紧固螺栓的接触电阻R12、R34、光伏阵列之间镀锌扁钢连接材料电阻R23和大回路电阻R31计算公式,并对各项电阻值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光伏阵列之间金属连接部件连接质量对雷电流的泄放、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影响较大,对研究光伏阵列地网等电位连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摘要:为降低该煤矿的雷击事故,对行政楼、小型变电所、炸药库,煤矿装车站,根据其特性进行相应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如安装避雷带、架设避雷网、设立避雷塔等.对入井轨道、各种金属管线、架空金属线缆进行屏蔽、有效接地的防护措施,以及对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的感应雷防护措施,并对重要电子设备进行保护.
  • 摘要:闪电定位系统在闪电活动监测、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频段通常可分为VLF/LF系统和VHF系统.当前的绝大多数VLF/LF系统主要是地闪定位系统,通常基于磁定向和时间到达差相结合的方法定位地闪回击的时间、位置等信息;比如美国的NLDN系统、中国的全国地闪定位系统等.
  • 摘要:本文利用大连市2006-2014年闪电监测定位网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及GIS格网分析等方法,对大连皮口港-长海县航线区域闪电极性分布、年变化、月变化、时变化、闪电强度、闪电密度等特征因子进行分析,得出航线区域闪电分布特征,为城市交通水运提供防雷参考.
  • 摘要:为了对风电机组变流器进行雷电浪涌防护,设计两组实验对变流器两侧防雷装置浪涌保护器(SPD)接地方式及参数要求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PD经变流器框架与电缆共同接地对雷电浪涌过电压防护效果最好;SPD接入点的电压与其电压保护水平呈正相关,当浪涌电流幅值为25kA时,电压保护水平取2.5kV的SPD能满足变流器绝缘配合的要求;实验中发现,变流器正常工作时,近发电机转子侧会产生高频谐波电压.为了防止SPD频繁导通而导致热保护误动作,应选取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幅值大于谐波电压的SPD型号.实际情况中,SPD接入点与变流器之间连接线路的寄生电感会抬升变流器入口侧电压而严重削弱保护效果,应尽可能减小连接线路长度.
  • 摘要:新进入防雷检测市场的技术服务机构,应重点关注检测质量、作业安全、用户服务三方面核心要素,并对检测人员提出尽可能地细化的要求,从而做好内部规范化管理,迅速提升工作水平,避免生产安全事故.
  • 摘要:本文对于红安县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花生的种植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1通过生长期气温观测,指出红安的花生播种适合在4月中旬的晴朗天下进行;如果当年的天气情况不适宜,则可以推迟到4月下旬进行;2通过多年降水量分析,指出在红安汛期中在花生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的田间疏通与排水,秋季红安县如果出现了初秋伏旱高温现象需采取引水进田的方法来灌溉作物,避免因干旱引起的花生减产;3通过多年日照数据分析,指出红安良好的日照对于花生的生长和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研究气象灾害对于花生种植带来的影响:1低温冻害方面每年4月份可能出现的冷空气袭击会导致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摄氏度,使花生幼苗受冻死亡;2雨季涝灾方面每年的4到6月份如连续7天以上的日降水量大于10毫米时,会引起种植花生的土壤水分过饱和,导致花生植株根系腐烂,造成病害甚至死亡;3伏旱方面每年7到9月份可能出现伏旱情况,在此期间超过7天持续干旱,则会导致花药受到影响,影响授粉的效果;超过10天连续不降水就导致花药的干枯,引起空壳率的上升;连续不降水的时间一旦超过20天,花药则会干枯凋谢,导致花生的绝收;4高温低湿方面每天平均气温超过28摄氏度,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并且最小相对湿度低于百分之40时,花生植株叶子表面的水分大量蒸发,根部不能及时的供应水分,导致植株枯萎,叶子脱落.论文最后结合前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3点花生的种植建议:1适时早播;2保持水土;3清棵蹲苗;4适时灌溉.
  • 摘要:为掌握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2010~2014年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东、西部2个试验点,利用屋式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进行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分别研究春、夏不同季节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平均气温与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相关性显著.每年自3月中旬开始,当旬平均气温的累积值≥30℃的下一旬将是越冬代成虫的发生期.夏季,当气温、日照条件正常时,夏季降水量多的年份,梨小食心虫发生量多.大连金州区梨小食心虫的代数为3~4代,各代高峰期的间隔约20d,其后6d为卵期,此时是最佳防治期.掌握越冬代成虫发生的高峰,用间距法预测其它各代高峰期,以期达到早预测早防治的目的.
  • 摘要:利用福建省67个气象观测站点1986-2014年的日最大平均风速资料,根据塑料大棚破坏程度与风速之间的关系,确定塑料大棚风害风险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个气象站点的年平均风害频次,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确定风险指数,结合GIS技术得到福建省各个县市的风害风险指数分布图.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县市普遍存在轻度以上风害,风害的年平均频次随着风险等级的提高而逐渐下降;塑料大棚风害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如下趋势:海岛>沿海县市>西北内陆县市>其他内陆县市,主要原因是海岛和沿海县市周围地形平坦,风的阻力小,受到大风影响的机率高,而且容易遭受台风的影响,风害风险高,西北内陆县市较常发生强对流天气,因此风害风险也较高;对照历年福建省大风天气和台风受灾的实际状况,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 摘要: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70%以上降水出现在夏季,水热同季,适合小麦、玉米等作物生长.小麦蚜虫是该市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对其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发生造成小麦减产15%左右,大发生年份可减产20~30%.小麦蚜虫的发生和消长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温度、湿度、降雨是影响其动态变化的主导因子.通过对秦皇岛市2007-2013年小麦蚜虫资料及前期气象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小麦蚜虫发生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及影响关键期,建立小麦蚜虫发生前期气象预报方程,为植保部门提前防治提供依据。
  • 摘要:S14以贵阳市1981至2010年30年降水资料为基础,详细分析贵阳市烤烟生长期降水条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及需水指标.利用贵阳市土壤墒情资料,采用土壤墒情指数判别法确定烤烟不同生育期干旱判别指标,为贵阳市烤烟干旱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 摘要:利用普利斯顿大学开发的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Ent)软件分析并预测灰飞虱在中国的风险区变化.结果表明灰飞虱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灰飞虱在中国极高风险区为上海、江苏、天津、山东大部、安徽东部、四川东部等地.高风险区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西、贵州、重庆和河南等地.在温室气体A1b排放情景下,灰飞虱在2020年的适生区域区划图显示极高风险区在中国总面积略有增加,高风险区面积显著减少;A2a排放情景下高风险区面积显著减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灰飞虱在中国的分布有较大影响,该研究有助于增进灰飞虱发生发展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理解,对于科学预测预报及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针对江苏省徐州市的具体气候条件特点和自然条件,通过对多年来徐州市农气观测站的观测记录数据的分析研究,结合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客观地阐述了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长这三个主要的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别计算出气温适宜度、降水量适宜度和日照适宜度,从而进行定量分析,科学分析了各种气候条件的作用强弱和利弊.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采用权重系数的方式来获得综合适宜度,将三个气候因素进行整体考虑和综合分析,为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全程化监控和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气候减灾和灾害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以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茎腐病发生等级数据,结合对应的气象数据研究了玉米茎腐病爆发的气象指标.结果显示:吐丝后30-45天的日照、气温和降水对玉米茎腐病的爆发具有较大的影响.用这三种气象要素,并将各要素的实值与临界值累积日数等通过求积或几何平均合并为三个值,提高了与茎腐病发生等级的相关度.进而对病情级别及对应的光温湿因子样本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在设定类数为3的情况下得到聚类中心,以各要素聚类中心值的平均值为界限进行指标划分,得到茎腐病不同发病等级的气象指标.经历史数据进行回代和2014年分期播种数据预判检验,准确率分别为71%和80%,基本准确率分别为93%和100%.研究结果可为预测玉米茎腐病发生风险及指导玉米品种合理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研究采用洪涝灾害的受灾面积比重(农作物受灾面积与播种面积之比)、受灾人口比重(受灾人口和当年年末总人口之比)、直接经济损失比重(直接经济损失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进行综合相对灾情指数的构建。在排除热带气旋带来的洪涝灾害影响下,得到的洪涝灾害综合相对灾情风险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湖北的综合相对灾情风险最高,沿海地区中江苏最低。
  • 摘要:土沉香用途多,经济价值高.茂名是广东省沉香的主要产区之一.本文分析了茂名的地理环境条件,对茂名地区土沉香生长气候条件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综合气温、降水、日照以及土壤等气候条件得出结论:全市的气温条件基本都可以满足土沉香需求,南部的化州、茂名、电白地区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极端高温天数少,更有利于土沉香的繁育和生长.茂名地区雨日及雨量均为北多南少,但都处于土沉香生长的适宜范围内;平均相对湿度除信宜外,各地基本都在80%以上,适宜土沉香的生长.年日照时数大致北少南多,南部电白以及化州地区日照条件对土沉香繁育和生长更有利.茂名地中北部土壤大多为赤红壤,南部地区多砖红壤,绝大部分自然土壤均属酸性,适宜土沉香生长.另外,春季的低温阴雨寡照、强降水以及阶段性的干旱是影响茂名地区土沉香生长的主要不利条件.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以及气象信息的利用率、加强管理技术与气象信息有机结合可以促进茂名地区沉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气象产量预报模型的建立思路是通过统计方法找寻历史气象产量与大气环流指数或气象要素之问的数学关系,若气象产量本身存在误差,并不完全是气象因了影响的产量,则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预报模型必定存在不足,因此农作物气象产量的分离精度直接会影响到气象产量预报模型的准确度,HP滤波法较滑动平均法分离出的趋势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变化趋势更吻合;HP滤波法分离出的气象产量更符合时间序列平稳性要求;HP滤波法的适用数据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且该方法并不要求变量符合某种函数变化,提高气象产量的分离精度有助于提高气象产量预报方程的准确率,经过HP滤波后建立的气象产量预报方程效果好于滑动平均法下的气象产量预报方程。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