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6-11-0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305条结果
  • 摘要:会场为S1.2012年9月27日12-20时,渤海西海岸带至-渤海东部地区出现了由强对流天气引发的短时暴雨、大风、冰雹及持续性雷电天气,其中,大风区域出现河北东部-渤海湾,风速最大为30.8m·s-1;冰雹线性分布在北京-唐山一线,短时暴雨出现大连半岛,小时雨量大于50mm;雷电过程持续时间达8h以上.利用FY-2E卫星云图、天气雷达拼图、中央台强对流逐小时监测、海岛站及数值模式产品等资料,对比分析卫星与雷达监测资料入海前后的强对流中尺度系统空间结构特征;探讨海区边界层不同风向辐合对强对流天气重新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位于内蒙东部的低涡系统东移南压,进入河北东部低涡有干冷空气侵入,槽前暖湿气流与地面冷锋叠加,08时0-6km垂直风切变﹥20m·s-1,K指数为33℃,SI指数为-3.8℃,14时Cape达1883J/kg,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12时MCS生成于北京至河北北部,云图中尺度象元TBB为-25~-65℃,带状对流云团强弱交替变化为3~6h,渤海西海岸带强对流最强时段在14-17时,出现两条飑线,回波强度大于50dBz,其中影响秦皇岛的飑线1小时温度下降10℃、气压下降2.7hPa;19时MCS主体入海后断裂,20-21时在莱州湾及大连半岛重新增强.
  • 摘要:在全球气候日趋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高温灾害频繁发生,因此高温灾害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鲁西南地区地处平原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温灾害是其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本文选取了鲁西南地区8县1区的1970-2014年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高温数据,以≥35℃的年高温日数和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指标分析了高温天气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GIS系统,在全面考虑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得出了鲁西南地区高温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鲁西南地区的高温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明县、曹县和成武县;巨野县和单县为低风险区,其它县区为中等风险区.这就为鲁西南地区高温灾害的防御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理论支持.
  • 摘要:本文尝试以浙江省高速公路为区划单元,从致灾因了、孕灾环境、承灾体以及高速公路历史灾情发生特征等方面入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开展浙江省高速公路暴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 摘要:利用1982-2012年青藏高原中东部70个气象台站的月平均地面感热资料、华南地区92个气象台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集.根据SEOF方法选取了四个代表站,建立了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强度距平指数(ISH),并讨论了春季ISH指数与华南盛夏(7、8月)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ISH指数可以较好的表征高原中东部的地面感热的年际变化特征,且比地面感热具有更好的持续性.春季ISH指数与华南盛夏降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春季ISH指数偏大,后期对流层中上层高度场异常偏高,且高度场的这种响应从低层向高层传递,使得夏季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南亚高压异常偏强,华南地区盛夏降水偏少;反之亦然.此外,去除NINO3、4区海温对华南盛夏降水影响后,两者的负相关关系变得更为显著.
  • 摘要:2013年5月22日洛阳机场发生雷暴大风天气及瞬间产生风切变天气.本文针对此次罕见的雷暴风切变天气,进行短时监测多普勒雷达资料回波演变特征分析、卫星云图红外亮温演变特征分析,相互叠加.利用卫星云图能监测出强对流云团的云顶的演变过程,而雷达可对对流天气中每个单体的活动进行细微地监测.这两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运用,是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全方位结构的有力剖析,对提高雷暴及强对流天气发生风切变的短时的跟踪、监测、预报提供一些预报参考.
  • 摘要: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5年暴雨天气个例,通过分析历史天气图,找出暴雨天气过程影响系统,对所有暴雨天气过程按高空影响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受带高压后部切变线产生降水的天气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形势场特征,物理量特征,并检验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给出暴雨预报指标和数值模式预报指标和相关实况形势场及物理量场数据;建立暴雨天气过程多元回归预报方程,并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副高后部切变类暴雨能量场强,容易触发对流性天气,降水强度大,降水时段集中;台风类降水在时间上无规律.西风槽类暴雨一般均出现在7月份.副高后部切变类暴雨以七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为主;副高后部切变类暴雨过程主要是受副高摆动结合西风带系统引起的.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属于混合性质降水,其中以对流性质降水为主,从ki指数和850hpaθse可以看出不稳定能量较强,此类暴雨雨强较大且降水时段集中;副高后部切变类暴雨方程预报误差在10至20mm之间.总体来说预报方程预报量级略大,在实际工作中可向小量级方向订正.
  • 摘要:利用1971-2015年嘉善国家气象观测站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逐日最高、最低气温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嘉善地区气温季节、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特征与高温、低温日数的月份、年际变化规律,并把平均气温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气温突变特征分析,同时也分析了气温年际变化与高低温日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均气温的季节、年际变化都呈上升趋势,春秋季上升趋势幅度大于冬夏季,春季平均气温对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贡献最大,秋季次之.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代初发生了突变现象,1995年之后呈明显上升趋势.高温日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以1990年左右为分界点,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显著相关.低温日数变化总趋势趋于减少,与气温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 摘要:利用1960-2013年中国南方10省(市)733个站点的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以2013年发生在中国南方区域性极端高温天气事件为突破口,对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高温天气的区域性、持续性、极端性等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
  • 摘要:分布函数表是分布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具,知道分布函数事实上就能计算任意区间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分布函数表省略了这一计算过程,把计算简变成查阅,由任意两点所查得的分布值相减进而求出两点(a,b)间的概率,即P(a≤z≤b)=F(b)-F(a).L分布作为一刚问世的新分布函数,基本特点是自变量取值区间有界,非标准化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介于正负最大振幅之间(含最大振幅),标准(0,1)化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介于正负1之间(含正负1);而它的均方差是1/3,或1/3最大振幅,在正负均方差之间其发生概率高达70%,而在两倍均方差外发生概率分别只有6%,在均值附近L分布比正态分布更为集中,其峰度系数比正态分布高0.24,另外L分布自变量标准(0,1)化后,表现出在均值两侧要取不同尺度参数的特殊性质,这点是由自变量有界和取最大最小值时的边界条件所控制.
  • 摘要: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漳州市1981~2015年台风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1999~2014年台风资料和地面高空气象探测资料,通过分析方法、合成方法,开展1407号台风“海贝思”相似性分析,得出南海台风登陆后偏北移动的三种概念模型:副高北槽型、东西两高型、东高西低型;并分析指出三种概念模型产生台风暴雨的共同特征;分析副高北槽型发现,在高空槽东移过程中带动北方冷空气南下,冷空气从对流层中下层向下自西向东、自北而南向漳州暴雨区近地面层入,锋面强迫抬升效应明显,漳州台风暴雨落区就发生在暖湿高能区内和能量锋区靠暖区一侧,暴雨就发生在锋面影响漳州期间.文章归纳总结出引发漳州台风暴雨的22个物理量指标,指标体系能很好地表征台风暴雨落区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不稳定条件.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自动站常规观测资料、EC数值预报、雷达资料等对这次台风的路径及造成海南岛中西部地区的特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威马逊”主要受副高西南侧强劲的东南气流影响,稳定的向西北方向移动;(2)西南季风给“威马逊”提供了大量的水汽,使其登陆后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强度;(3)具有“列车效应”的“逆风区”与中西部地区大的降水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逆风区”的出现预示着强降水的出现;(4)地形对暴雨起增幅作用,山地地形有助于降水的加强.
  • 摘要:高原涡引发盆地西南地区暴雨以上降雨过程的主要时段在每年的7月,8月次之;高原涡东移后,对盆地西南地区产生明显降雨,之后常减弱消失,极少数继续东移或东南移;引发盆地西南暴雨的高原涡,东移前36小时是暖性高原涡,48小时后有明显的冷平流入侵,转变成斜压性低涡;引发盆地西南地区暴雨的高原涡主要与200hPa南亚高压东部脊、副热带高压西仲、700hPa西南涡且配合南风气流等系统相配合,造成盆地西南地区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高原涡引发的盆地西南地区暴雨过程,高原到盆地500hPa高温高湿特征明显,700hPa四少11盆地东部高温高湿和垂直上升运动特征明显,且气流上升运动随高度向北倾斜,形势更有利于对流发生发展。
  • 摘要:为了揭示西藏地区土壤湿度季节和区域性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相互影响,基于1980-2009年西藏地区土壤湿度资料以及西藏38个站点的气温、降水资料,笔者分析了西藏地区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西藏地区年及季节土壤湿度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的分布规律,最小值位于阿里地区,最大值在墨脱以南地区,其中秋季土壤湿度最大,其次是夏季,春季最小.年、季土壤湿度均表现为1980s-1990s减少,随后增加的趋势.年、季土壤湿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有显著增加突变点.春季土壤湿度与西藏大部分地区的春、夏降水呈正相关,夏季土壤湿度与西藏沿江一线、东部地区的同期降水呈正相关.
  • 摘要:资料和方法:利用中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2014年7-8月改则探空试验期间获取的每天三次观测的探空数据。目的:对该地区对流层大气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改则地区海拔17~19km之间存在逆温现象;第一对流层顶平均高度16082m,第二对流层顶平均高度16466m,前者出现概率远高于后者,两类对流层顶的高度均与其对流层顶的温度、气压成反比.北京时间08:00,14:00和20:00的最大风速分别出现在11.8km、12.6km和12.1km高度,风速值分别为16.2m/s、16.3m/s和15.9m/s,风向随高度顺时针变化,对应为暖平流,由下层西南风转为上层的东南风,17km以上稳定成东北风,下层主导风为西南风.在8km左右的高度上存在一个最大相对湿度值聚集区,从地面开始相对湿度随高度增加(逆湿现象),达到该聚集区后,之后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结沦:青藏高原西部幽季对流层顶折叠现象出现概率较低,可能与该季节高空急流或高空峰天气较少有关。
  • 摘要:利用2014年6月1日~2015年5月15日黄河源区麻多陆面过程观测试验近地面辐射收支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湿地下垫面辐射四分量、近地面净辐射以及地面长波有效辐射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以及各月典型晴天地表反射率日变化和典型晴天地表反射率的季节变化特征.结论如下:黄河源区高寒湿地向下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向上短波辐射和地面向上长波辐射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由于地面向上长波辐射加热大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大气向下长波辐射的日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日总量,地面长波向上辐射(26.784MJ·m-2)最大,大气长波向下辐射次之(20.390MJ·m-2),然后是向下太阳短波辐射(17.539MJ·m-2),地面向上短波辐射(3.888MJ·m-2)最小,以上各分量在不同季节均为冬季最小,前两个分量春季最大,后两个分量夏季最大.典型晴天地表反射率日变化为“U”形,在早晚较大,中午较小,受高原季风的影响,其季节变化也为“U”形,全年平均为0.18.地面长波有效辐射日变化趋势明显,春季(77.7W·m-2)、秋季(76.4W·m-2)和冬季(76.1W·m-2)地面长波有效辐射日平均相差不大,而夏季(68.5W·m-2)略小,是因为夏季近地面日出前容易形成雾.不同季节的日间地表吸热值较大,数值差异也较大,而夜间放热值小且数值差异小,但维持时间长(12~15h),该地区日间为强热源,夜间为弱冷源,总的来说为一个强热源.
  • 摘要:通过对祁连山积雪覆盖面积的时空分布及变化分析,可以得出祁连山积雪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祁连山西部的积雪分布明显多于东部的积雪分布.积雪覆盖频次的高值区由东向西主要分布在冷龙岭、走廊南山、大雪山、托勒南山、疏勒南山、野马南山、党河南山及土尔根达坂山,这些区域的高海拔地区积雪覆盖频次在360次以上,而且主要分布在山体的北坡;高值区周围分布有次高值区,主要在山脉周边区域。积雪的四季覆盖频次中,春季和秋季积雪覆盖频次与积雪年频次分布相似,夏季积雪覆盖高频次区域主要集中在祁连山的西部区域,冬季中部区域的积雪覆盖频次较低。通过对祁连山区域积雪覆盖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其与降水、风速和气温之问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得到,不同海拔高度积雪变化受气温、风速和降水的影响差异很大,在海拔4500m以下区域,各季节积雪面积与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气温和风速是影响春季积雪变化的主因;气温对夏季积雪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冬季积雪变化对降水、风速较敏感。从积雪的年际变化看,2000-2005积雪变化与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都呈增加趋势,2008年-2013年变化趋势为减少趋势。由于风速和温度的年际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因此对积雪面积的年际变化影响相对较小。
  • 摘要: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全国824个气象基准站的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83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低涡天气过程及其降水特征,结果表明:盆地涡初生位置主要位于盆地的西南部和东北部,盆地涡夏季出现最多,冬季出现最少,其中初生位置位于盆地西南部的低涡7月出现最多,12月和1月出现最少;位于东北部的低涡6月出现最多,1月出现最少;盆地涡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东北型盆地涡夜发性明显,但西南型盆地涡不明显.西南型盆地涡夜间发生概率随月份先减少后增加,月际变化明显,但东北型盆地涡夜间发生概率月际变化却并不明显;盆地涡生命史与对流程度具有相关性,对流发展有利于盆地涡长时间维持,然而,夏季西南型盆地涡即使对流没向上发展也能长时间维持;盆地涡夏季移出最多,尤其以7、8月最明显,冬季移出最少,7月前以偏东路径为主,7月后以东北路径为主;盆地涡频数的月际变化与川西高原西南涡源地的风场扰动移出有密切联系,九龙地区夏季风场扰动移出活跃,冬季移出不活跃.小金地区春季风场扰动移出活跃,冬季移出不活跃.九龙地区风场扰动移出对盆地涡频数的月际变化贡献明显,小金地区风场扰动移出对盆地涡频数的月际变化贡献不明显;夏半年(5-10月)西南型盆地涡和东北型盆地涡引起的日降水区域分布的月际变化特征不同,前者的日降水最大值中心随月份先由盆地东北部向西南部移动,之后再由盆地西南部向东北部折回,后者的日降水最大值中心会一直稳定维持在盆地的东北部达州地区.东北型盆地涡虽然出现频次低,但各月的日降水强度要远大于西南型盆地涡.
  • 摘要:根据四川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需求,基于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研发四川省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作业效果评估软件,该软件由雷达产品显示、作业云体的识别和追踪、效果评估分析三部分组成,可以导入作业信息,通过采集地面作业点经纬度,自动画出作业影响区域,根据作业云系的类别选择不同方法自动识别和追踪作业云,绘制效果分析图.应用软件对2013年7月27日四川地区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进行评估,从雷达参数的变化证明人工催化对降水起到一定作用.
  • 摘要:运用江西宜春站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及二次反演物理量,对2014年6月19-22日江西持续性暴雨过程中风廓线雷达资料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果:(1)1-2.5km的西南气流增强或减弱与下游降雨的增强或减弱有较好相关性,尤以较低层1-1.5km的西南急流加强与下游降雨增强关系更大;对流层中低层西南气流加强且大于12m/s的较强西南急流向下层传递,对下游降水增强有较好对应关系,且对降水加强指示提前量约为2h左右.(2)1km以下△V加强至8m/s以上有利降水加强,当△V大于12-20m/s时,降雨明显增强,且前者开始增强早于后者1-3小时;1km或0.7km以下△V加强与下游降雨加强关系较大,而1km或0.7km以上△V加强与下游降雨加强相关并不大.(3)中低层急流指数增大,有利于下游降雨增强.当急流指数增大至峰值,且急流指数脉动增强、频率增多时,下游降水也将出现峰值,且指数峰值较降雨峰值提前1-4小时左右.(4)2km或1km以下暖平流加强,且暖平流之上伴有冷平流加强,则降水加强;当中层暖平流增强,并向低层0.5-1.5km扩展,且在低层暖平流之上伴有冷平流加强,有利于下游降水发展;1km以下由冷平流控制,降雨减弱停止.
  • 摘要:本文分析了威宁2013年冬季(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凝冻天气现象发生过程中的天气学条件,水汽通量条件,气团的来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凝冻现象发生时,欧亚地区通常出现明显的阻塞形势,云贵准静止锋的存在为贵州地区大范围凝冻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2)凝冻天气过程中主要有两支水汽输送带,一支是赤道地区来自南海的南到东南风水汽输送带,另一支则是来自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的西南气流水汽输送带.3)冻结降水期间低层气团来自北方,高空气团则来自南方,这正好与天气背景分析中的静止锋的出现相印证.
  • 摘要:本文利用河南省1991-2010年历年7月20日-8月10日的降水及日照资料,参照河南省夏玉米花期阴雨标准,统计整理历年河南省各观测站阴雨日数,并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夏玉米花期阴雨日数东部、南部、西部周边地区明显高于西北部及省内其它地区.选取不同区域代表站分析表明,均呈现略下降趋势但是不显著.对2003年7月21-8月10日河南省花期阴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发现,阴雨期间500hPa在40°N以北地区以平直的西风环流为主,即纬向环流为主;地面无明显冷空气南下,以弱的偏东风为主;整层水汽条件较充沛;边界层以偏南风为主,当边界层风向逐渐由偏南风转为较强东北风且层次较深厚时阴雨天气即将结束.
  • 摘要:本文运用2010-2012年全国逐日加密降水资料及华南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华南非台风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个数、类型等,并对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模态、组织模态、移动方向、发展及持续时间等特征进行分类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华南单站非台风持续性暴雨主要分布于广东中北部、广西东北部及两广南部沿海,日平均降水量多为50-75mm/d.(2)虽然造成华南非台风持续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与一般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形态差异较小,但形成模态上,断线型、后建型中尺度对流系统较有利于非台风持续性暴雨的发生;组织模态上,平行型中尺度对流系统最易造成非台风持续性暴雨,其次为拖尾型.(3)华南非台风持续性暴雨中的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对流单体的移动方向以东北及东北偏东方向为主,系统持续时间多为6-11小时.单体生成-形成线状对流时间以1-3小时为主,较一般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化过程提前2小时;线状对流系统形成至消亡时间平均为5.7小时,较一般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延长1小时.
  • 摘要:本文以独立柱广告牌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目标,利用CFD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独立柱广告牌的受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考虑风速风向影响的广告牌风灾风险评估方法,以此来衡量独立柱广告牌在极端大风天气下可能的风灾风险程度,为此类广告牌的风灾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摘要:2016年1月下旬,一股强烈寒潮席卷华南,广泛地区受严寒天气影响.香港天文台在1月24日的气温曾降至3.1度,是1957年以来的最低气温纪录.高地及部分地区出现降冻雨及冰粒等罕见现象.本文回顾出现这次强烈寒潮的气象因素及对香港天气造成的影响,并探讨寒潮预报所遇到的挑战,尤其是因持续降水而引致的大幅度降温.本文亦会讨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表现,探讨集成预报系统的产品如何帮助预报这类型极端天气.
  •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地区20个测站1960-2014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地区近55a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地区极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差异.(2)近55a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年大雨频次、年大降水事件降水量和年降水量显著增加.(3)库姆塔格沙漠西部极端降水主要由频数很少的暴雨贡献,而沙漠东部极端降水则由暴雨和大雨共同贡献.(4)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地区春季大降水指数趋势系数的空间分布和秋季强降水指数趋势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秋季大降水指数趋势系数的空间分布与春季强降水指数趋势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
  • 摘要:利用台站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2月张家界市5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一般在0.1~3m/s之间、相对湿度≥90%和温度露点差ΔT≤1.5℃(桑植站ΔT≤1.1℃,永定站ΔT≤1.2℃,慈利站ΔT≤1.5℃)三个条件是张家界地区产生大雾的必要条件.雾浓度与上述三个条件无正相关关系.前期湿度条件的积累也是影响大雾生成的主要原因.与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场及与水汽条件有关的相对湿度场对预报大雾天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雾浓度与逆温强度成正相关关系.
  • 摘要:2014年3月30日夜间至31日,广西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强对流天气(以下简称"3.31"过程).30日20时—31日20时全区共有15个县级站观测到雷暴天气,26个市县出现45站次8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阵风风速高达32.6m/s(11级).本文综合应用探空、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这次雷暴大风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风暴系统增强,其形成的冷池产生的密度流对灾害性大风形成的作用也逐渐显著。爬线成熟阶段的地面温度场上,爬线西北和北侧为冷区,爬前为暖区,冷区和暖区温度差2-3℃爬线西南侧为温度梯度大值区。地面气压场上,爬线位于等压线密集区中,爬线西南段形成了中心气压1006hP。中尺度雷暴高压,爬前的中尺度低压中心降到1003hPa,气压梯度进一步加大,由变压风公式可知变压风与变压梯度大小成正比,因此雷暴高压和中尺度低压之问气压梯度增大,使冷池出流显著增强,对爬线下沉气流辐散大风也有增幅作用,灾害性大风就发生在气压梯度大值区与爬前中尺度低压的过渡区内。
  • 摘要: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环流影响,10月3日20时~6日20时佛山市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全市198个自动站普遍录得雨量在200~500mm,平均雨量317.4mm,其中南海九江、西樵雨量超过500mm.其中最大1时雨量为95.0mm,最大6小时雨量292.8mm,最大12小时雨量309.7mm,最大24小时雨量404.4mm.本次降雨过程雨强大、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为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另外,4日15时28分到16时00分,佛山市还遭受了台风外围强龙卷袭击,造成严重灾害.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中尺度自动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重点对2015年10月4-6日秋季台风“彩虹”引发的佛山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彩虹”在湛江登陆后,冷空气从低层渗透进入华南西部,其偏北气流与“彩虹”东部的东南气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汇合,形成中尺度辐合线,导致大量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并产生持续性强降水.2)“彩虹”东部中低层稳定深厚的东南风气流,将南海大量的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珠三角上空,为持续性的暴雨产生提供足够的水汽原料.3)分析物理量资料得到,相对湿度≥90%的厚度从925hPa伸展到200hPa,水汽的辐合主要集中在低层地面至850hPa,涡度从900~300hPa均为正涡度,系统比较深厚,正涡度最大中心在850~600hPa,在300hPa以上为明显的负涡度,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配置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动力条件;从散度和上升运动的垂直分布来看,暴雨区处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中心,中低层垂直上升运动强烈,是暴雨增幅的直接动力条件.4)珠江三角洲的喇叭口地形以及佛山东南低西北高的独特地理地形条件对本次暴雨过程有明显的增幅作用.特大暴雨过程主要是台风“彩虹”和弱冷空气共同作用下造成的.
  • 摘要:降水是由大尺度动力、热力及云微物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基于WRF模式的水物质控制方程,结合水汽收支和云水凝物收支,得到了一个基于WRF模式的三维地面降水方程.该诊断方程把宏观的动力过程和云的微物理过程有效结合起来,能对降水过程进行全面诊断.使用该方程和一次四川暴雨过程的高分辨率模拟数据,考察了该暴雨事件的地面降水过程,并结合敏感性试验,深入研究了地面蒸发在该强降水事件中的作用.
  • 摘要:收集了益阳市5个气象站近11年的小时降水资料,对其进行时空分布总结.结果表明:小时降水极大值位于早晨(06-09时),极小值位于清晨(04-06时);≥5mm和≥10mm呈现先升再降的趋势,谷值为上半夜(21-02时);≥20mm降水有三个明显峰值07时、13时、15时,谷值为16时、18时;小时降水次数最多的季节是春季,其次是冬季,最少的是夏季;汛期12-18时小时降水概率比非汛期稍高,其它时次小时降水概率比非汛期低;4-9月可能发生30mm以上的小时降水.
  • 摘要:2016年1月22-25日全国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和寒潮天气过程,其强度历史罕见.此次强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大,徐家汇站48小时平均温度降幅达以及24日早晨全市的最低温度均接近甚至突破了1981年以来1月下旬历史同期最低值.高空冷涡及横槽、地面冷锋和蒙古国冷高压是本次寒潮主要影响天气系统.22日夜里和23日夜里横槽转竖-重建-再转竖引导西伯利亚强冷空气两次向南爆发,造成中国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强降温天气.集合预报的控制预报、中央簇成员与分析场都较为接近,但位置和强度还是存在一定偏差,管子成员则给出了极值的可能性。中央簇平均场从集合概率分布的角度代表了未来最大概率发生的天气形势,管子极值给出了集合预报分布中概率密度较低的位置,通过指示相对中央簇而发生偏移的天气形势极端情况,它能够对预报员的日常预报,特别针对极端天气的判断起到了一种提示和警醒作用。
  • 摘要:大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其状态监测利于天气预报、极端气象预警以及气候趋势估计.激光雷达以其高时空分辨率的廓线探测优势,发展迅速,已用于气溶胶颗粒物分布,大气温湿度及风场等多参量的遥感探测.本文主要阐述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技术研究进展,突出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特色,以及在推动激光雷达作为监测仪器应用中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微脉冲及多波长米散射型激光雷达、大气温湿度拉曼激光雷达、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全光纤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生物气溶胶荧光激光雷达,以及叶绿素荧光寿命、光电检测与数据融合、高速数据采集等核心检测与集成技术,最后探讨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应用瓶颈问题.
  • 摘要:本文选取三次冷涡背景下影响沈阳地区的冰雹个例,利用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平风廓线、垂直速度、信噪比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等基本产品,分析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冰雹发生前,高层的西北气流明显,且高低空为一致的暖平流.冰雹出现急流动量下传提前对流发生0~10分钟.随着冰雹的临近或开始,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明显增加,水汽主要集中在1900m以下.冰雹垂直风切变大值区出现在1350~2000m.垂直速度增加时,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气象回波或降水开始的标志.冰雹最大垂直速度均≥8m/s,对流发展高度≥6750m.
  •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洛阳机场周边有雷暴发生时,雷暴高压引起的本机场突然出现风切变天气的分析和探讨.利用气压场、风场、雷达资料,对洛阳机场出现突发性风切变做一浅析,以便当洛阳机场周边有雷暴时,对洛阳机场突发性大风切变天气的预报得到一些启示.雷暴大风天气是强雷暴云的产物.强雷暴云,又称"强风暴云",主要是指那些伴有大风、冰雹、龙卷等灾害天气的雷暴.强风暴云体的前部是上升气流,后部是下沉气流.由于后部下降的雨、雹等的降水物强烈蒸发,使下沉的气流变得比周围空气冷.这种急速下沉的冷空气在云底就形成一个冷空气堆,气象上称"雷暴高压",雷暴高压是表现在底层的浅薄系统,由于探测手段所限,人们很难探测到雷暴高压过境时的实际探空资料.
  • 摘要:为进一步做好气象部门省市级骨干预报员培训工作,加强短期、短临预报员培训项目的设计,以山西省气象局为例,对山西省各市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台发放《省市级预报员岗位情况统计表》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培训班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培训班》培训课程设计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对气象部门雷达资料应用培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 摘要:基于非共轴米氏激光雷达几何重叠因子的特征分析及拟合算法,对复杂的几何重叠因子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一种简单的替代形式,并通过对距离校正函数的拟合计算,利用激光雷达实测资料重新标定了非共轴米氏激光雷达的几何重叠因子.最后基于以上结论,对两个大气观测实例进行了消光系数反演.采用几何重叠因了修正后的回波所反演到的大气消光系数在当时的晴天的气象条件下呈递减趋势,这与实际大气光学特性是相符合的,结果真实地反映了低层大气状况,同时也说明所得到的几何重叠因了是正确可行的;而未修正信号所反演的消光系数要小得多,出现“越靠近地面越清洁”的错误结论。
  • 摘要:新一代天气雷达是现代气象观测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组成,应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和PHP开发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详细介绍了信息库的建立、保障平台的开发过程及功能.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以Web网页形式实现,可实时在线浏览及下载相关实用信息.
  • 摘要:CINRAD/SA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十余年的运行过程中发生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发射机系统故障在其中占据较大比例,部分严重故障直接导致雷达无法工作,影响强对流过程监及短时临近预报.本文根据福建省历年的雷达故障记录,在介绍发射机系统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对SA雷达发射机系统主要组件集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布统计,总结故障分析处理方法,旨在为雷达保障人员提供参考,提高检修效率.
  • 摘要:本文介绍新型轻小型天气雷达的便携式设计,主要讨论关于此款雷达的便携机动、快速架设等特点,结构上合理优化的设计思路.将三脚架在合适位置展开,三腿锁死并调平。再将方位组合架在三脚架之上,轻轻转动到三个松不脱螺钉对应螺纹孔位置锁死即可。将收发俯仰组合放于方位组合之上,转动到四个松不脱螺钉对应螺纹孔位置锁死即可。将天馈线背部两侧挂钩对应挂在收发箱后板的两耳上,再将天馈线轻轻放下保证两侧竖梁与收发箱后板平齐后,将两侧竖梁的松不脱螺钉用工具拧紧即可。
  • 摘要:与CINRAD/CD型号雷达相匹配的Radar Products Generation(RPG)及雷达显示工作站(PUP)的安装复杂且繁琐,使用者在安装和配置过程容易出错,导致RPG及PUP无法使用或者无法正确处理数据.笔者就RPG及PUP的安装和基本配置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着重强调了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并提供了RPG及PUP的备份方法,通过备份的RPG及PUP简化了它们的安装和配置.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帮助RPG及PUP的使用者更容易对其进行安装、设置和维护.
  • 摘要:本文对YLD1型全固态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进行了介绍,并列出了其技术指标,对其性能指标及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全固态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优势.针对市场需求,提出了系列化对用户带来的丰富的使用配置,并说明了产品升级更新的便捷性,对如何实现不同配置进行了说明,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总结.
  • 摘要: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该综合评判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判转化为定量评判,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判.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本文以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射机故障为例,论述了该方法如何获取故障诊断数据,如何进行故障定位等过程.
  • 摘要:以石家庄为例,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距雷达站不同水平距离对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效果的影响,得出考虑了海拔高度和水平距离的估测降水最佳方案。通过对海拔高度和水平距离估测降水效果的分析,找到了不同测站估测降水时所采用的反射率因了最佳估测高度以及距离高度订正值。在对比分析四种降水估测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利用雷达估测降水的最佳方案:若反射率因了小于30dBZ,则不进行距离高度订正,仅采用最优化法估测降水;若反射率因了大于30dBZ,则首先对反射率因了进行距离高度订正,然后采用最优化法估测降水。个例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单站降水,最佳方案对10mmh-1以上降水率效果优于经验公式法,而对于10mm h-1以下降水率则高估比较明显;对于过程降水量和区域降水量,最佳方案估测效果较经验公式有了极大的提高。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自动站气象观测站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探测资料等,对2016年4月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冰雹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中尺度对流条件和雷达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本次冰雹强对流天气成因主要是槽前的低层南风急流下充沛的水汽,地面倒槽内强烈的热力不稳定以及低层切变线与地面辐合线重叠提供了动力条件;对流风暴倾向于在边界层辐合线附近生成,尤其在两条辐合线的交点附近生成,本次雹暴超级单体就是低层切变线与地面辐合线基本重叠处发展加强的;单体从发生发展到消亡,历经多个起落阶段,除了高悬的强回波、钩状回波、三体散射、深厚中气旋等超级单体特征外,VIL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的陡增后突降,也是识别强对流手段之一.另外,单体VIL与垂直液态水含量VIL之间的差值,可以印证单体的前倾状态.
  • 摘要:为了获得高时空分辨率格点估测降水量,本文首先利用径向和方位上的最近邻居法和垂直线性内插法对安徽省的合肥、蚌埠、安庆、阜阳、黄山和铜陵6部雷达球坐标系下的雷达反射率体扫资料插值到统一的笛卡尔坐标系下,并对6部雷达等距离线上的回波进行了差异分析,以合肥雷达为基准,对另外5部雷达进行了一致性标定,然后运用距离指数权重法对各雷达间的重叠区域进行处理,得到平滑连续的雷达反射率拼图,最后利用Z-I关系估测安徽省1968个雨量计降水,结果表明:雷达估测降水落区与雨量计降水落区基本一致,数值较为接近.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分析预报产品及多部雷达提供的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11年4月30日至5月2日发生在桂北百色、河池、桂林、贺州四市的强对流冰雹等灾害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这次持续性强对流灾害天气的天气形势、相关物理量、卫星云图以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的各种特征,并对发生冰雹、雷电大风、短时暴雨等不同种类强对流天气的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得到灾害天气的大尺度环流、热力动力形成机制及中小尺度云团及雷达回波的多种特征指标,为强对流冰雹等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依据.
  • 摘要:为了保持和提高激光雷达系统的监测能力及探测精度,需要对激光雷达系统进行测距、退偏振比的验证,从而提高反演精度.本文对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进行标校与测试,并给出了标校的过程、检验结果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激光雷达系统的性能参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能够反演得到较为精确的探测结果.
  • 摘要:针对风廓线雷达回波信号较弱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改进协方差的风廓线雷达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使前、后向预测误差之和为最小而建立起协方差方程,并通过一种递归运算快速求解,得到回波信号功率谱.对比改进协方差法和现有FFT法分别在仿真与雷达实际数据两种情况下的谱分析效果,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大时,两种谱分析方法都能辨别回波信号谱峰,但改进协方差法分析得到谱峰更尖锐;而当回波信噪比较弱时,FFT谱分析法无法识别出回波谱峰,在改进协方差谱分析中却能清晰辨别,且还具有噪声抑制效果.该方法可用于改善风廓线雷达弱信号的谱分析及谱矩估计性能.
  • 摘要:本文根据星载激光多普勒测风雷达系统的参数,利用CIRA和RMA大气模型,仿真模拟了星载激光多普勒测风雷达鉴频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得到了晴空大气下Mie通道和Rayleigh通道相应的CCD探测单元接收的光子数。本研究对于进一步计算系统信号的信噪比和风速反演误差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 摘要:为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求,依据中国气象局统一安排,我省吕梁市凤山风景区安装部署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弥补了吕梁市在雷达探测方面的技术空缺,这也是我省第一部CA型天气雷达.本文描述了吕梁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供电环境进及实地勘察情况,并对通电后雷达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分析,总结出其中的缺陷,提出了改善意见,为吕梁雷达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摘要:风电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的干扰现象越来越明显,已严重影响它的正常运行.通过研究分析得出,风电对雷达回波干扰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空气扰动的程度,受天气状况与气温高低影响有限,与风电场电磁辐射无关。随着越来越多风力发电场的建成,风电对与其临近雷达站回波干扰越来越明显,在保证风能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对雷达探测环境的保护,减小对雷达回波的干扰。
  • 摘要:《福建省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与管理系统》通过软硬件平台,建立与ASOM系统互联、省级雷达全网共享的系统平台与数据库,将站级的雷达观测业务、运行监控工作、技术保障工作,以及省、站的业务考核与管理工作集成到一起,系统采用了层次化的设计思路,其总体框架由应用软件及其支撑环境共同组成。应用软件主要分为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便于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装备保障部门和雷达站通过同一系统,实施雷达业务与管理工作,构建了“全内容、自动化、集约化”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业务与管理体系.
  • 摘要:本文通过对1977-2009年吉林省9个市(州)共48个气象台站人工观测的雷暴日分别逐年累加平均,可以看出,蛟河和桦甸的年均雷暴日最多,为38天;九台、靖宇和吉林市年均雷暴日也超过了36天;珲春最少,仅为16天.此外,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16~38天,按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第3.1.2条的划分,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多雷区”,只有天池和珲春属于“少雷区”.吉林省夏季年平均雷暴日最多,是春、秋季的5倍多;冬季年平均雷暴日最少;各地区夏季年均‘雷暴日占年均‘雷暴日的白一分比白西向东呈下降趋势;冬季年均雷暴日占年均雷暴日的百分比也呈现出东西部相近,且均小于中部,中部小于南部的规律。
  • 摘要:2013年4月27日位于山东东部的国家基准气候站遭受雷击,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运用现代防雷理论,参考闪电实时监测资料,结合气象站的构成要素及气象台站防雷设施安装、运行的现状,对雷击事故进行现场勘查、分析,提出该自动气象站综合防雷的整改措施,为保证该气象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 摘要:针对多站雷电定位系统中的云闪定位问题,建立四站云闪辐射源定位模型.根据探测站探测的云闪电磁波到达的时间和角度信息,结合无源定位理论中的测向测时差定位法,给出了云闪定位计算方法和精度评定.利用Maltab,仿真了探测站不同布站方式下的云闪定位误差分布情况.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了最优布站形式,并对最优布站形式的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布站形式、基线长度、探测站高度等因素均可对云闪定位精度产生影响.
  • 摘要:根据闪电强烈的光学特点,利用高速摄像机配合光学触发器自动拍摄城市高楼间的雷电自然接闪过程,结合相关地理信息,分析对比ADTD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判定接闪位置,对疑似接闪高楼进行剩余磁场测试以判定雷击主体,综合应用高速摄像、地理位置判定、现场勘查及剩磁测试技术手段,为城市高楼雷电灾害调查提供新思路.
  • 摘要:利用2011-2014年山东地区雷电探测网获取的闪电资料,采取Java语言对该区闪电活动的时间分布、日变化、闪电的强度以及闪电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了山东地区闪电活动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闪电活动的季节性特征非常明显,闪电集中发生在6~8月的13~20时,12月到次年1月最弱.闪电的发生有明显的日变化,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午后至傍晚和凌晨时分.
  • 摘要:为提高探测效率,有效积累观测资料,近年来,本研究团队在当前国内外自然闪电的主要观测技术基础上进行了集成和创新,构建了一套用于观测自然闪电的单站多参量综合观测系统.该系统从2011年开始建立至今不断完善,目前已经涵盖了闪电的电、磁、声、光多要素探测,并具有三维闪电及其时空演变探测能力.本文主要描述了该综合观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对利用该系统获得的初步观测资料及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摘要:气象防雷减灾工作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傲人的业绩,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肯定,为了使防雷减灾工作继续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让防雷减灾工作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壮大.由于发展初期缺少人员、资金及政策法规的支持,政事企一家是常态.随着现代气象的发展,防雷工作已从部门防雷、部门利益上升为社会防雷、社会利益,防雷减灾工作已上升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管理工作,由此政、事、企分开是必然.防雷中心(所)、防雷公司应设置独立法人、独立账户,应与气象局办公场所分离、人员分开、机构分设、职能分离和财务分账,明确防雷办、防雷中心(所)和防雷公司的性质、职责及工作规程,三者均应独立运作,切断彼此的利益输送,不能交叉渗透.防雷管理作为防雷减灾工作的重点,需要转型升级防雷管理的职能,应站在社会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角度,强化防雷社会管理、公益性服务、制度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对防雷技术标准制定、防雷技术服务、防雷工程及产品、防雷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管理.加强对企事业单位防雷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强化防雷办的社会管理功能,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拓展防雷管理范围.加强雷电监测预警、防雷科普宣传、雷灾调查、标准制定、业务培训、资质评定等公益性服务.防雷技术服务必须规范化运作,防雷中心(所)虽然承担了一部分公益性质的服务工作,但还是以防雷检测工作为主,且防雷检测属于有偿服务,必须严格按照物价局的收费范围和标准收取服务费用.目前由于防雷检测资质并未完全放开,在大部分地区防雷中心(所)依旧是唯一的防雷检测机构,而各地气象局只认可本局所属防雷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技术评价意见、雷评报告等,并将此作为行政许可合格与否的前置,这使得检测机构相关人员自由裁量权大,缺少制约措施.因此开展防雷技术服务,无论是在技术评价环节、检测环节还是雷评环节,一方面需要确定省、市、县三级检测机构的技术等级,细化委托检测的权责,检测机构必须通过上级主管机构的资格认证和计量认证,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并完善用户对评价意见、检测报告不服的诉讼制度,检测机构内部必须建立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制度,提升防雷工作的科技含量,对采样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检测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加强服务意识,严禁吃拿卡要.防雷工程要市场化运作,防雷工程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公平竞争,要以能力、技术、质量和信誉赢得市场,既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又要提倡企业良知,多为用户着想,提高防雷工程的投入和产出性价比.防雷工程是雷电防护工作主体和归宿,是防雷减灾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防雷技术评估、图审、检测和雷灾调查等防雷技术服务的最后落脚点,面广量大,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壮大防雷工程队伍,让社会防雷公司唱主角.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对防雷工程专业资质、资格的管理,对有资质的防雷公司要进行动态监管,确保防雷工程公司处于正常的市场化运作中.
  • 摘要:利用2006-2015年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从闪电的地闪密度、季节变化、月变化、日变化、雷电流幅值特征、主要闪电方向等方面研究了日照危化品集中区的闪电气候特征规律.结果表明:日照危化品集中区中莒县的地闪密度最大,岚山区最小,呈现内陆明显高于沿海的特征,和地闪次数的变化规律特征一样.日照危化品集中区地闪活动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各地均从2月份开始进入闪电活动季节并逐渐发展旺盛,8月份达到最大,7、8两月发生的地闪次数之和占全年的85.2%.一天中有两个时段容易发生地闪,分别为凌晨2-6时和下午14-18时,上午7-10时和晚上20-1时发生的次数较少.沿海地区的雷电流强度明显大于内陆地区,东港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强度最大.闪电主导方向主要为西北和西南方向.
  • 摘要:针对雷电电磁波入射到架空同轴线上时,会在电缆上产生感应电压的问题,通过对有限长线路的电压的理论分析,采用冲击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冲击电压为5-29kv之间时,10m,20m,30m长的架空同轴线在两端浮空、屏蔽层短接、屏蔽层一端接地这三种情况下的电压峰值随冲击电压变化的情况.通过试验得出一下结论:架空同轴线在两端浮空、屏蔽层短接、屏蔽层一端接地时,随着冲击电压的不断增加,同轴线上的电压峰值也呈现出不断的上升的趋势,且在相同冲击电压下,耦合电压峰值与同轴线长度呈反相关性关系;同轴线屏蔽层一端接地时,耦合电压峰值明显下于同轴线两端浮空、屏蔽层短接这两种情况.
  • 摘要:通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雷电防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研究探索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雷电防御方法,以确保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雷电防御安全.区域白动气象观测站的防‘宙防御须充分运用“接闪、屏蔽、等电位连接、均压、分流、限压、接地”等措施进行综合防雷,以确保区域白动气象观测站的雷电防御安全。
  • 摘要:具有多电源或多回路配电系统的建筑物防雷除了共用外部防雷装置外,其内部防雷应从系统布设方式、载荷要求、电气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决定不同系统在线路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等方面的相应技术.
  • 摘要:针对2013年6月25日,青海广播电视局互助中波台10KV输电线路遭雷击受损,并导致一人触电死亡事故.根据现场所留铁器残物剩余磁场测试,并结合西宁市天气雷达回波及当日该地区雷电监测资料,对该起雷击10kV高压输电线路进行调查鉴定分析,得出此次事故是由雷击10kV高压输电线路造成.并对该输电线路提出了防范雷击的措施并加强线路防雷设备的年检工作,以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 摘要:火花间隙浪涌保护器具有放电能力强,通流容量大,漏电流小等优点,所以在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相关的实验,从气体放电电压与电极之间的距离、电极形状、电压波形、气压、温度、照射以及气体本身的性质方面讨论和分析了火花间隙浪涌保护器的放电特性,这为相关的火花间隙型浪涌保护器的研发和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
  • 摘要:在防雷技术服务的工作实践中,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频次并非越多越好,过多、过滥的安排现场检测不但会给防雷技术服务工作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也可能对建设施工方的工作造成影响.依据新建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进行合理的跟踪检测布局,提出按照地网建设、中间层、封顶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三到四次的跟踪检测,不仅大大减少了现行程序的工作量,又能做到为建设施工提供良好精准的技术服务,保障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安全,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果的目的,这也是工作中追求的技术目标之一.
  •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雷电流波头时间分布特征,以满足雷电防护工程设计、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需要,根据湖北省2007-2013年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雷电流相关参数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雷电流波头时间的年、季、月、日变化以及累积概率和概率密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闪电平均波头时间为4.8us,负闪和总闪电为3.6us;一年中,正闪电7月份波头时间最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V”型,负闪和总闪电5-7月份波头时间比其他月份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U”型.正闪电波头时间季节、日变化明显,负闪和总闪电季节、日变化不明显.波头时间小于等于10u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波头时间累积概率分别为95.5%、99.7%和99.6%,总闪电95%的波头时间大于1.5us,50%的大于3.1us,5%的大于6.0us.波头时间在2-3u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概率密度最大;波头时间在2-5us时,负闪和总闪电概率密度大于正闪,大于5us时,正闪电的概率密度大于负闪和总闪电.根据本文给出的波头时间累积概率和概率密度分布拟合公式,计算得到的波头时间累积概率和概率密度与实测值基本相同.气温较低月份,波头时间相对较长,反之,波头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可能与雷电流幅值大小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由于海面上的风吹效应,海水受剪切应力作用引起的风生流,是海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风生流是研究海洋环流、冷暖锋和污染物传播等问题的基础,其衍生出的升降流会产生冷水涌升、营养盐富集等现象.因此,风生流在海洋与大气环境和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mission)是美国和日本联合提出的全球降水观测计划,是热带降水测量卫星TRMM(Tropical Rain Measure Mission)的后继任务,降水的精确测量由安装在GPM核心星上的双频降水雷达DPR(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Radar)获取.DPR包括两部雷达,频点分别为13.6GHz和35.5GHz.DPR给降雪观测带来了大量有用的数据,从粒子相态、风暴顶高度和路劲衰减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升数值天气预报对降雪的预报技能对GPM观测资料的应用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展开。
  • 摘要:蓝藻是淡水湖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浮游植物种类,在适宜的气象条件和营养盐浓度下,就会暴发性地生长,形成蓝藻水华.蓝藻水华已经成为当前最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之一.一般情况下,营养盐是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但太湖中的平均氮磷含量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蓝藻水华发生已经成为常态.
  • 摘要: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ASS)的无线电掩星探测技术可以探测全球大气折射率、温度、密度、压强和水汽廓线等基本气象参数,是当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球大气探测手段之一。GNSS无线电掩星探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误差源之一是电离层折射效应对于无线电传输信号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类误差,本文应用了一个弯曲角电离层校正和统计优化的结合算法,并分别以模拟仿真掩星事件和真实掩星事件为个例来检验该算法的可行性与精度.结果表明:无论是模拟仿真还是真实的掩星事件,电离层校正后,在50km以上弯曲角廓线仍呈现高频振荡的形式;在统计优化后,弯曲角廓线在50km以上近似呈现出与中性大气中相同的分布规律,基本消除了电离层小扰动和接收机噪声对高层弯曲角廓线的影响;并且弯曲角统计优化能有效提高弯曲角反演折射率廓线时的精度.
  • 摘要:为了更好地研究潍坊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特点,减少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夏季节强对流天气预报工作提取可利用的预报指标,提高预报准确率,特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剖面和探空分析,同时结合雷达和卫星云图等短时临近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成因分析,得出此种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特点和类型.晴天积雨云系表示大气层级的状况,一天内它出现的时间越早,积云云团越大,说明层结越不稳定,越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FY2E卫星亮温图能较细致地揭示对流云团的发展演变.2日14时在潍坊以东的地区上空有对流云团发展,此时在潍坊地区西部逐渐有弱对流云团生成并逐渐发展,说明对流云团在低层的入流区一直是发展的.到15时,两个云团合并到一起,并迅速加强发展并向偏东方向移动,从演变图看出,到17时,鲁中以东大部分地区都处于TBB<-40℃冷云区中,-41℃的冷中心位于潍坊南部,至17-18时是对流云团发展最旺盛的时候,云顶亮温低于-40℃的冷云盖面积达到最大,中心区主要位于潍坊南部地区.此时,云团东部和东北部等温线密集,整个昌邑市占据3根等温线(18℃间隔),表明此时位于冷云盖前端的温度梯度非常大,云团内部对流活跃.20时-40℃的冷云盖基本上移出潍坊东部,到达半岛和鲁东南地区,强度也随之减弱.根据实况可知,寒亭和昌邑南部降雹起止时间为16:30-18:00,说明降雹发生在对流云团发展最旺盛的时刻,且位于冷云盖运动方向的前端及温度梯度大值区,随着冷云盖的移出,本次冰雹过程也随之结束.冷云盖周围TBB等值线疏密所反映的云顶温度梯度,对冰雹云的发展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次冰雹过程发生在对流云团发展最旺盛的时段,地点位于232K的冷云盖移动方向的前端到等温线梯度大值区.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的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东北冷涡东移过程中分列出的高空槽.冰雹发生在2日的下午,此时低层升温明显,能量充足.前倾结构的高空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出现,从而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东北冷涡向东北方向移动过程中,但其真正的影响系统应该是其底部分裂出高空槽,分析高空三层发现为前倾槽结构,低层暖空气抬升,虽然冷锋明显减弱,但低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甩下叠加于低层的暖湿气流,导致层结不稳定.局地性强,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线作为此次强对流的发生触发机制.另一方面本次强对流天气以冰雹为主,与短时强降水的强对流天气在探空上有明显不同.这将有助于以后根据探空特点预报强对流天气类型,更好的进行提前预警.冰雹过程发生在对流云团发展最旺盛的时段,地点位于232K的冷云盖移动方向的前端到等温线梯度大值区,因为这种云团一般是移向能量充足的地区.对流云顶发展高度特别是强中心高度是判别冰雹的一个较好指标.在短临预报中只能通过雷达这一手进行监测预报.从雷达的基本产品-反射率因子来看,强回波中心强度≥50dBz扩展到-20℃层以上能够形成强冰雹,同时0℃的位置在600hpa高度最适合.
  • 摘要: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降水估计产品为很多重要应用所需.这些数据集可为减灾提供重要信息,可用于数值模式初始化,驱动陆面模式,解决降水的日变化,验证降水模式预报.也可用于数值模式预报中的问题.本文把微波辐射计作为“飞翔的雨量计”来动态订正静止卫星红外降水,并保持了静止卫星的时空分辨率,生成了更高精度和时空分辨率的降水融合产品。算法将得到随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的红外降水判识阈值和降水估计系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随地域、季节、和气候等特征变化的静止卫星红外降水估计的难题。
  • 摘要:雷电预警预报中主要可使用的多源监测资料,包括大尺度范围的卫星资料、精准化的雷达产品、临近预报的大气电场仪以及对应雷电特性进行定位和数据采集的闪电定位仪等,各监测源以不同的监测方位、监测的物理特性、分析方法,每项监测源的采集及数据均能体现雷暴的部分特性,精度、受扰度等各具优劣.针对特殊行业的雷电预警需求可充分利用多源监测为其提供丰富的可定制的雷电预警预报产品,也对行业的雷电风险分析提供更精细化的分析考证及风险防控的指导依据.本文选取烟花爆竹生产行业作为将多源监测资料应用其中进行雷电预警预报和风险分析的专项对象,一方面由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作为雷电敏感行业,其对于雷电能量分析、预警指标的需求更为迫切,一方面也由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所在山区丘陵地带,雷电预警预报存在诸多干扰和难点,需要利用多源监测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
  • 摘要:本文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NDVI指数,融合道路网密度,构建的人居指数反映人口和经济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结合历史闪电资料、世界土壤数据库资料,采用投影寻踪模糊聚类方法获取指标权重,基于GIS技术获得0.001°×0.001°的贵阳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县人居指数累计值与统计的人口、GDP呈现高度线性正相关,利用人居指数的空间分布可综合反映人口和经济的分布信息,以此为灾害分析提供精细化、可靠的数据源;雷电灾害高风险区分布在南明、云岩、白云、观山湖、清镇、花溪等地的中心城区以及龙洞堡机场附近;次高及中风险区多分布在红枫湖、站街、沙文、扎佐、龙场、久长、开阳以及贵阳市中心城区周边一带.
  • 摘要:文章对比分析了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闪电定位仪资料和大地电场仪资料的优势和缺点,论证了试验气象保障过程中建立雷电监测保障平台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雷电监测综合保障平台的设计以及预警预报功能的实现.对近十年的雷电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在试验海域中小尺度局地对流过程中,对流云生消变化速度快、时问短,所发生的雷电对试验保障产生影响较大。对于常规的雷电监测预警方式,在预报人员注意到短时局地对流中雷暴云的产生之前,往往已经是电闪雷鸣。雷电监测综合保障平台的设计实现将各种雷电监测手段融合,使最早发现雷暴威胁的时间大幅提前,使试验海域的实时防雷保障成为可能。
  • 摘要:在介绍防雷设计的对象中,建筑物的防雷设计算是比较简单的了,本文仍然按照接闪、分流、屏蔽、均压、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防雷措施来进行,但通过科学计算法,计算得出接地体长度、科学选择浪涌保护器等,数据真实可靠,可实施性较强,对福建省莆田市内的某校实训楼进行防雷设计.
  • 摘要:2015年5月30日早晨在芹山、周宁电站水库控制流域开展的以增加水库蓄水为目的的地基烟炉暖云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价分析结论如下:本次作业符合暖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要求。从雷达回波分析情况来看,作业时催化剂播撒时机把握准确,部位选择较为科学合理,作业后云系回波强度和强回波面积明显增强。采用区域对比法计算增加降水量的结果为372.9万方。本次作业采用单点多次的作业方式,作业时间持续近1小时,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影响范围,加强增雨效果。
  • 摘要:本文选取2015年6月20日一次冰雹过程,对这次降雹过程进行多尺度的分析,从大尺度天气形势到小尺度垂直累积液态水的分布,分析了降雹的成因及各物理量的特征,研究表明:冷暖空气交汇是导致这次降雹的主要原因,此次降雹雷达回波具有较典型的冰雹云回波特征,研究垂直累积液态水发现,在降雹前垂直累积液态水(VIL)值发生了跃增,最大值达到50~60kg/m2,随着降雹的发生出现了跃减,下降幅度达30-40kg/m2,降雹后缓慢降低至10kg/m2以下.
  • 摘要:本文基于合肥新一代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体扫资料,选择可反映风暴结构外观、强度及其趋势的4个常用的回波参数:强回波面积、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利用一种根据相似离度原理自动选取对比云的成对对流云方案,采用自身对比分析和互比分析的方法,对2013-2015年安徽省江淮地区夏季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的25个个例进行效果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相似离度原理自动选取对比云的成对对流云方案,实用性较强,能够快速、客观地识别出对比云,提高对流云人工增雨效果分析的科学性.(2)催化作业对延长目标云单体的生命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增大强回波面积、提高回波强度、对流发展高度和液态含水量等也有积极的正效果.平均而言,生命期内目标云强回波面积、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最大值分别较对比云增加358km2、5.2dbz、1.8km和8.1kg/m2,平均值的增幅分别为180%、5.6%、5.6%和14.7%.(3)作业时机对增雨效果影响显著,选择合适的作业时机对作业效果至关重要,而作业点相对雷达回波的位置,就所选个例而言,对作业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
  • 摘要:高温事件增多,气象干旱频发,对农业以及人民生活、身体健康影响较大.本文将利用1951-2010年的高温资料,总结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发生规律、高温集中时段、以及出现高温的典型天气形势;并分析近几年出现过的高温天气过程.
  • 摘要:在枣庄,由于杨树和柳树具有树干高、树冠遮阴面积大、成林快、适生性强、成活率高、病虫害少等特点,一直是城镇绿化的主要本地树种.每年春天持续近一个月漫天飞舞的飞絮给枣庄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和人们健康造成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市民对治理杨柳飞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杨柳大量飞絮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所造成的生物污染现已成为城市绿化面临的一大难题.据此,本文分析杨柳飞絮飘飞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杨柳飞絮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 摘要:本文利用空气污染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5年末至2016年初四川盆地一次跨年的区域性持续空气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几乎影响到了整个四川盆地,从空气污染空间分布来看盆地西部的污染最为严重,南部次之,东部最轻.(2)持续污染期间四川盆地高空主要以西北气流或偏西气流为主,850hPa主要受弱的浅暖高压脊控制且温度0℃线的位置偏北,地面上整个四川盆地处于弱压场控制中,这是此次区域性持续污染天气过程出现的主要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3)贴地逆温和多层逆温出现的频率高、逆温层的厚度较厚、逆温强度较大是污染天气持续的有利因子,强下沉运动叠加了强稳定层结同时抑制了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低空风速小以及静风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4)低层出现逆湿层、且逆湿层顶的高度比逆温层顶的高度略低,逆温层内的温度露点差小,有利于污染物粒子的吸湿性增长,导致大气层结更加稳定,从而加剧了污染天气的持续.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四川盆地区域性持续空气污染天气过程的成因,以及更好地预报预警和和综合防治重污染天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摘要:空气污染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一方面监测设备难以控制和布局,另一方面污染物浓度预报中涉及到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和计算,气象学家在进行空气污染预报研究时往往遇到瓶颈.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从各种物联网感知设备获取空气污染物浓度,并通过物联网中的云平台系统处理在监测和预报中的大规模数据和计算.本文针对空气污染物浓度采样和预报研究设计一个基于物联网的监测和预报应用,便于使用统一快捷收集的数据集中对空气污染的生消变化机理进行研究.此应用重点关注物联网感知层和应用层的设计,在感知层,设计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用于获取空气污染浓度数据并传输到服务器端,在应用层,基于hadoop构建一个云平台,用于处理从感知层获取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并基于java web技术构建一个初步的污染物浓度预报web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和预报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简单介绍了实现本系统所用到的无线网络传感器、hadoop等开发技术,然后针对系统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进行了需求分析,详细地划分了感知层、应用层的功能模块,并设计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交互流程及各自的运行流程。
  • 摘要:利用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石家庄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病例资料和同期石家庄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大气污染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时间趋势、大气污染混杂效应下,定量分析气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人数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24小时变温(BT)、滞后3d的最低气温(Tm3)和滞后5d的气温日较差(Tc5)三项指标对住院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4.4℃<BT≤-0.7℃,-3.6℃<Tm3≤3.2℃和Tm3>20.5℃、0.9℃<Tc5≤8.6℃时,BT、Tm3、Tc5每上升1℃,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住院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0207(95%CI:1.0074~1.0342)、1.0118(95%CI:1.0015~1.0222)和1.0069(95%CI:1.0005~1.0133)、1.0125(95%CI:1.0066~1.0185).不同季节天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人数的影响特征各有不同:秋冬季以变温小、污染重的天气为主;春季主要是温差大,而夏季则是高温、低压的天气.研究结果对提供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预报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当今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日益恶劣,气候变化和频繁的灾害性天气不仅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且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使得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不良的气象条件会造成健康人的不适反应和气象敏感人群某些疾病的发生,特别是一些特殊天气(或极端天气)往往会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但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本文主要对于天气变化引起的不同人群不同疾病预控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将气象服务由原来的观云测雨,现在的耕耘播雨,发展为未来的遮风挡雨.
  • 摘要:本文选取2008-2014年常州观测站夏季温度实况资料和四种不同下垫面(草皮、泥土、水泥、沥青)实测地面温度资料,分析了Tk≥30℃的不同下垫面温度特征,以便为夏季路面温度的预报预测提供依据,为了了解同一气温下各下垫面最高地表温度情况,选取了最高气温为35℃进行分析和研究。出现35℃高温时天空状况基本为晴或多云,最低气温在21到28.2℃之间变化;同一气温情况下各下垫面的最高地表温度是不一样的,出现的时间点大部分相差较小,但个别情况下相差较多(2小时左右),草皮下垫面表现较明显。
  • 摘要:探讨气象条件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ABAD)急性发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高温因素而言,低环境温度与ABAD显著相关。ABAD急性发病相对于冷空气条件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这种滞后效应约为两周左右,且冷效应可持续7天。
  • 摘要:利用陕西省82个气象站近40a(1971~2010年)的逐日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根据环境卫生学指标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陕西地域特点,建立适合陕西的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进而得到该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法(REOF),对陕西省气候舒适度进行综合区划及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气候舒适度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上气候舒适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近40a间各地的气候舒适度均显著增加;陕西省可划分为4个气候舒适区,分别是关中中东部(Ⅰ区)、陕北西南部(Ⅱ区)、陕北东北部(Ⅲ区)、陕南中南部(Ⅳ区),其中Ⅳ区的气候舒适度最高区,但人口仅占全省总数的11.4%,Ⅰ区次之,人口占全省总数的一半,Ⅱ区和Ⅲ区的舒适度明显偏低,相应的人口也最少,分别占全省的6.0%和6.8%;4个区的年气候舒适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Ⅱ区上升幅度最大,气候正常日数在各区的变化幅度均不明显,而气候不舒适日数各区均表现为明显下降趋势,Ⅰ区降幅最大.
  • 摘要:气象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不确定.消化系统疾病的致病因及发作诱因复杂,不仅与患者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和职业因素等有关,气象环境条件也会通过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致使发病或加重病情.研究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环境污染物对消化系统疾病都有影响。
  • 摘要:大气污染与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明显相关,空气污染直接影响人的呼吸系统.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的灰霾污染事件中PM2.5污染造成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达到846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香港研究发现臭氧(O3)对儿童哮喘的危害更大,在欧洲10个国家的研究发现家庭附近的交通密度和户外的NO2能较好的预测女性的慢性支气管疾病.虽然部分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有着一定敏感性,但其潜在修正因子还不确定,本研究采用上海市呼吸系统就诊数据,进一步明确了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在不同年龄、性别上的健康差异.
  • 摘要:利用丽水市2012~2014年流感样病例资料和同期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流行性感冒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发现,丽水市流感高峰期发生在冬季和夏季,尤以夏季最高.不同年龄组就诊率逐月分布来看,都是5岁以下婴幼儿就诊比率最高、其次为5~15岁.不同人群流感就诊峰值出现时间不同:5岁以下6月、5~15岁1月、15~25岁2月、25~60岁7月、60岁以上8月.冬季流感就诊率与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气压有紧密的关系;夏季流感就诊率与最低气温关系密切.
  • 摘要:本文基于遥感平台,在ENVI软件的支持下,以1990年代、2000年代Landsat TM影像资料为基础,反演地表温度以及相对湿度,使用温湿指数模型,参照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分级标准,对南京各地区的气候舒适度情况进行估算与评价.结果表明:南京2000年代和1990年代相比,夏季和秋季气候舒适度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南京市市辖区及其周围地区变化较其它地区更为明显,温度呈上升趋势,热岛效应明显,气候舒适度呈下降趋势;春季和冬季变化不是很明显,总体来说南京最为舒适的季节为春季,其后依次是秋季、夏季和冬季.
  • 摘要: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频发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气象与健康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与医疗机构联合开展了大量的气象与健康关系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天气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受气象因素影响尤为突出.开展包头市心脑血管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气象指数预报研究,就是为了探究本地气象与疾病的关系,为公众提供健康气象指数气象服务产品.本文用标准差方法分析了1955-2015年包头市历史气候资料,对气象要素进行分级;统计了2012-2015年包头市三家医院的逐月、逐日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数据的季节分布情况,并将门诊数据用距平方法进行分级;然后对二者进行分级相关统计分析,研究包头市气象要素对人体舒适度、心脑血管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根据各气象要素和季节对疾病的影响程度,设定权重因子,用加权的方法建立相关疾病气象指数预报方程.
  • 摘要:高温热浪通常是指一段持续性的高温过程,高温热浪灾害是众多气象灾害之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温热浪灾害日显突出,高温时段用水、用电等的需求急剧上升,造成水电供应紧张,故障频发.高温会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高温少雨常同时出现,造成土壤失墒严重,加速旱情的发展,持续高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以及畜、禽、水产等动物养殖都可能造成损害,还易引发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特别是持续性高温还给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运城地处35°N的山西最南端,又处运城盆地和汾河河谷地带,受地理位置及地形影响,每年高温日数和强度均为全省之首.因此,充分利用气象资源,开展高温热浪灾害检测、预报预警业务建设,提高预警预测服务能力,进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本文采用了1971-2010年运城市13个县(市)的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高温强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总结运城市高温气候特征及环流特点、地面形势特征及物理量场特征,是建立预警系统的基础工程.研究形成高温热浪天气的中尺度结构,对寻找真正有用的预报指标,并使预报经验客观化,建立客观实用的高温热浪预警系统起到关键的作用.
  • 摘要:通过对张家界地区气候特征和景区小气候特征的概括,对各具特色的气象景观及其出现季节、时段的分析,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四季分明,冬季、春季、秋季较市区长,夏季较市区短,夏季山下炎热难熬,山上温凉舒适,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另外张家界市年平均湿度在70%-80%之间,年平均风速lm/s,湿度条件和风力条件全年都非常适宜游玩。张家界属于多雾地区,造就了宝光,云海等罕见的气象景观,此外进入冬季,由积雪、雨淞、雾淞形成的“北国风光”和“琉璃世界”是张家界冬季的一大胜景。这些气象景观1月-2月最为多见,12月和3月次之。
  • 摘要:本文依据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和生态环境气象的服务理念,从高空气象业务发展、根本上改进高空气象数据系统质量的角度,概述了现有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系统的薄弱之处.引出高空气象多路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基本思考,并就高空气象数据观念、现有业务存在的部分问题、气象放球塔、气象软件研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多雷达布局、气象放球塔为高空气象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支撑.按照系统流程,对业务活动进行科学细化分析为系统运行的基础保障.
  • 摘要:毫米波云雷达具有高时空分辨率,能够精确反映云的内部结构物理信息,使其逐渐成为云三维精细结构探测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北京南郊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数据,选取3种不同天气状况下(晴天、雾天、霾天)的有云实例,对近地面光学薄云的探测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L波段探空资料和双波段云量自动观测仪可见光云图对其探测结果进行验证,以及进一步对近地面光学薄云的数据获取率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毫米波云雷达具有探测小粒子的能力,但对近地面(3km以下)光学薄云的探测能力并不稳定,尤其在1000米以下薄弱云层不能准确的探测其存在,出现缺测.对于已探测到的薄弱云层,不能提取良好的云底边界,出现云底接地现象.但总体上,毫米波云雷达对薄云的数据获取率达到53%,数据缺测率较小,比较可靠.
  • 摘要:运用风廓线雷达结合多普勒雷达对2010年7月12日出现在南京浦口区1次短时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风廓线雷达产品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在暴雨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征,发现在整个降水过程的不同时间段,风廓线雷达产品的水平风廓线、信号噪声比、垂直气流、折射率结构常数,以及多普勒雷达产品的基本反射率、风廓线等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并且两者产品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些图象特征能比较直观地反映这次降水过程中大气的变化情况,证明了风廓线雷达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预测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雷击是影响风电机组乃至整个风电场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进行风电机组防雷技术的研究是风电研究领域中小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保证风电场的女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风电机组的雷击过程、雷击损坏机理以及防雷技术进行了较全而的阐述。在风电机组的防雷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雷击损坏机理,对叶片、机舱、轴承等机械部件以及信号、控制线路等采取小同的防雷措施。避免叶片等部位自接遭受雷击、选择适当的导体结构、合理设计雷电流路径、降低内部燃弧的可能性以及降低控制和信号线路中的感应电压等措施是达到一定防雷效果的有效途径。另外,合理的接地布置也是风电机组防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子以足够的重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