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6-11-0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305条结果
  • 摘要:本次研究主要是以福建省为例,利用1971-2015年电线结冰观测资料数据,通过对福建省天气、气候条件的分析,研究其对电线结冰的影响.以期对福建省电线结冰的预报及线路防护提供依据.由于电线结冰的形成应具备降水天气(或充足的水汽条件)和较低的气温,因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可以判断是否有电线结冰发生的可能:第一,是否满足发生电线结冰的基本天气形势,即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势力均较强,且锋区维持在福建省中北部地区。当暖空气势力加强,锋区北抬,则电线结冰融化较快,灾害明显减轻;当冷空气势力加强,锋区南压,气温继续下降,则电线结冰维持或融化较慢,灾害持续或减轻较慢。第二,根据温度预报判断温度条件是否达到出现电线结冰的基本条件,即预报时效内出现气温低于0℃或以下,当气温继续下降,则电线结冰加重或维持;当气温升高(特别是高温升至3℃以上),则电线结冰开始融化,灾害明显减轻。第三,在温度较低的时间段内出现小的降水现象,雨量不能太大,以小到中雨为佳,且相对湿度接近100%,当降水转好,电线结冰不会加重(是否减轻取决于于变化);降水加大,不利于电线结冰的加重。
  • 摘要:本文利用传真图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寒潮过程的环流背景、冷空气源地、路径、影响范围、降水、大风和降温的成因进行剖析,发现大气平均垂直速度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关系紧密,其普适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 摘要: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六小时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气象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登陆后广西风雨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广西境内后,台风中心高空200hPa是一范围较小的强辐散区,高层流出的气流具有强的抽吸作用,这对“彩虹”登陆后强度的维持有利,使其不易被填塞,加上中纬度冷空气通过西风槽后西北气流的平流输送影响,形成较强对流不稳定层结;完全进入广西后,台风中心相对涡度柱强度减弱程度较小,利于台风低压维持,西南暖湿水汽对台风环流进行了水汽和热量的补给;由于冷空气侵入,台风中心上空低层出现了干冷中心眼壁区密集陡立的等假相当位温线,暖中心减弱,台风中心上空上升运动区开始缩小,但上升运动延伸的高度几乎未降低,对流仍然旺盛.进入广西后,云系呈不对称分布,深厚而宽广的云区位于台风中心的北部和东部,仍伴有较清晰的螺旋状结构.雷达回波的非对称分布也较显著,强回波主要出现在台风北侧和东侧,与卫星云图螺旋云带对应.
  • 摘要:利用天气图和环渤海地面自动站风场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12年山东半岛的14个冷流暴雪过程,总结出暴雪落区的特征:当500hPa影响系统为冷涡,冷涡的形成可以预测烟台威海都可能出现强降雪,冷涡中心偏南对威海暴雪更为有利.低空700hPa荣成站风速小于青岛时,暴雪中心在威海;反之,暴雪中心在烟台.当暴雪中心位于烟台时,地面图上辽东半岛西海岸有一片较规则的东北风区域;当暴雪中心位于威海时,辽东半岛西海岸无东北风或东北风较为凌乱,不连续出现.
  • 摘要:2015年11月28日-12月1日,河北省南部(石家庄、衡水、邢台和邯郸)出现持续性大雾天气,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等,对此次大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大尺度环流背景、各层温湿特征及其维持和消散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中冀南的大雾站数和浓度是逐日增大的,雾日最多区域位于冀南西部;过程中高空为纬向平直环流,海平面为弱气压场,大气层结相对稳定;过程初期为辐射雾,后期为辐射平流雾;过程中,所有雾站偏南风出现的频率最大,强浓雾出现在地面为偏南风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呈现“上干下湿”的空间结构;边界层的偏南风使逆温层厚度增厚,大雾浓度增强;过程中弱冷空气过境和边界层偏南风加强使大雾发展和维持;当较强冷空气过境,地面风速加大到3-4级时,大雾开始消散,并且能见度转好较风速增大滞后1个小时左右.
  • 摘要:对2014年7月08-09日(A过程)和7月25-26日(B过程)两次高层东风波影响广西强降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A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层东风波、季风槽;B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层东风波、弱冷空气.(2)北部湾沿海的西南气流构成了两次强降雨过程的水汽输送通道,但低层的触发条件不同,两次强降雨产生的强度、范围不同.A过程西南气流更盛,降雨的强度会更大,累积雨量更大;B过程有弱冷空气影响,强降雨范围则会更大.(3)高层东风波对强降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中高层的动力作用.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降水、雷达观测及NCEP1°x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4月2日傍晚至夜间发生在贵州省铜仁市多个区县的一次罕见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此次大范围冰雹过程发生在中高层低涡槽后西北冷空气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叠加的不稳定层结中;强的垂直风切变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对流风暴的发展和维持;(2)中高层干冷空气和边界层弱冷空气入侵是激发强对流产生的有利条件;(3)当干层深厚、湿层较浅时,即K指数较小,同样有可能产生冰雹天气;当SI指数越小,Cape值越大时有利于冰雹的产生;当Tg较低时对未来12小时内出现冰雹的指示性较大;当铜仁区域地面至400hPa垂直风切变大于8×10-3s-1时有利于大范围冰雹系统发展;(4)多个对流单体有组织地形成弓形回波,且强回波伸展至-20℃层高度之上;有界弱回波区、回波悬垂、三体散射现象表征了冰雹发生的典型特征;降雹点>50dBZ的强回波顶高在8.1~9.8km之间,VIL在38.4~66.8kg·m-2之间,这些可作为铜仁区域产生冰雹的重要指标.
  • 摘要:佛山地区高空为台风外围和副高边缘的强盛偏南气流影响,中低层为偏南急流控制,水汽充足,地面有弱冷空气渗透,风场辐合区与冷暖空气交汇的锋面系统为对流发生提供有利条件;珠三角地区西北高东南低的喇叭口地形有利于低层气流的辐合以及局地小涡旋的形成;强对流天气威胁指数SWEAT和K指数都较大;抬升凝结高度低;垂直大气呈现出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风场随高度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中低空的垂直风切变很大,有利于超级单体风暴发生发展,低层(0-lkm)的垂直风切变也很大,有利于龙卷的生成。龙卷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超级单体风暴顶和风暴底的逐渐下降以及单体质心和最强回波高度的下降,中气旋的顶和底也随之逐渐下降。TVS的顶高和底高都略低于中气旋,并在龙卷触地时降至最低。龙卷涡旋的切变值远远大于中气旋的切变值,两者在龙卷强度最强时发展到最大。VIL值随着龙卷出现而降低。
  • 摘要: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1410号台风“麦德姆”登陆后强度减弱缓慢及引发的浙江暴雨成因.结果表明:(1)“麦德姆”登陆福建后,其中心上空高空气流的流出造成的抽吸作用、弱冷空气的渗透、垂直风切变小均有利于强度的维持,是“麦德姆”在内陆强度减弱缓慢的重要原因.(2)“麦德姆”登陆台湾以后云系结构的松散,强对流回波分布不均,是造成浙江省降水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对于台风降水量的预报应集合云图和雷达资料,根据其结构特征,及时做出适当订正.(3)“麦德姆”登陆福建后,台风南侧的西南急流与赤道西南季风断裂,其急流强度也有所减弱,水汽输送能力降低,导致台风强度减弱、结构逐渐松散,是该台风过程降水远不及相似路径台风0808“凤凰”的重要原因.(4)950hPa水汽通量散度幅合大值区的演变、正涡度区与垂直速度负值区重合区、850hPa相当位温高能区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沿海地区由于处于水汽幅合区、高能区、强垂直上升运动区时间相对较短,强降水累积时间短,是此次沿海地区过程降水偏弱的重要原因.(5)地形对强降水产生的促进作用明显,强降水中心与地形的对应关系较好.
  • 摘要:通过对大青山南部地区不同季节产生的两次暴雨发生时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特征综合对比分析得出,这两次暴雨都发生在500hPa高空槽前西南气流里,“7.7”过程暴雨区与切变线平行,降水在切变线到地面锋线之间,“9.11”过程中存在暖湿切变线,切变线南侧有强而稳定的低空急流.地面共同的特点是河套地区北部都有低压系统存在,但地面冷空气的路径、强度和位置有显著不同.“7.7”过程发生在负散度中心和负垂直速度中心的南侧、正涡度中心的西南侧,“9.11”过程发生在负散度中心和负垂直速度中心的北侧、正涡度中心的东北侧,研究可以得出不同季节暴雨产生时的触发机制及预报着眼点截然不同.
  • 摘要:利用WRFV3.2.1数值模式,以2009年7月2-3日华南暴雨为例讨论华南暴雨的可预报性问题.在其控制试验的初始场添加随机初始误差,考察误差在华南暴雨过程中的增长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添加在初始场的误差随着积分过程延长对模拟结果的改变逐渐增大,且湿过程误差造成的模拟结果改变更大;从空间上来说,模式对高层温度的预报能力较差,对底层风场的预报能力较好;华南暴雨的可预报性与水汽场的精确度有关,水汽初始场越准确,华南暴雨的模式可预报性就越长,初始风场对暴雨模拟结果主要体现在经向风场的影响上,经向风场越准确,暴雨的可预报性就越好.
  • 摘要:江淮梅雨期暴雨发生既具有一定的强度又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对江淮流域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影响,其研究历来是江淮地区灾害性天气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利用江苏各站点降水实况观测资料、江苏地基GPS遥感监测数据的反演资料、江苏基准站高空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再分析资料(0.75°*0.75°)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全球同化系统(GDAS)数据,对2015年6月24-29日江苏持续暴雨从多尺度系统和水汽条件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探讨了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对持续暴雨维持的作用,以及水汽来源、不同边界贡献、水汽特征量在持续暴雨过程中的特征.
  • 摘要:本文利用NCEP资料等诊断分析了1522号台风“彩虹”在我国南海的急剧加强及在鼎盛期登陆过程中的强度变化、揭示了该台风近海急剧加强的原因,并有以下主要结果:该台风主要水汽通道有2条,分别位于该台风的偏西和偏东方,其水汽分别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中北部以及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偏东方通道的建立和加强对该台风进入急剧增强时段起着重要作用。环境风垂直切变的减弱也是造成该台风急剧加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后者对前者的响应时间为1218小时,在10月2日18时-3日06时,深、高和低层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均保持在约2m/s以下的低值,这对该台风进入快速加强时段起到关键作用。在台风中心正涡度(位涡)柱周围出现从近地面仲向中低层的明显负涡度(位涡)区是该台风急剧加强的必要条件,该形势的出现超前台风急剧加强6-12小时,这体现了涡度(位涡)的动力作用。在台风中心附近400hPa上,随着潜热加热率的增加,正位涡也增大,凝结加热率的增强要超前正位涡加大约6小时,这也是本例台风急剧增强对凝结加热释放的响应时间,台风中心附近凝结加热的大量强烈释放和堆积是该台风急剧加强的最重要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的2.5°×2.5°逐6h再分析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等方法,对2015年8月19日西藏林芝暴雨天气进行了天气系统演变、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①2015年8月18日至19日,乌山附近的长波槽在伊朗高压东伸的影响下,槽后脊前偏北冷空气南下,林芝受东移南压的低涡切变影响.②19日08时林芝上空的θse较高,在经过14时至20时之间的强降水之后,中低层次的θse值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700hPaθse和600hPaθse比前期下降了28℃;08时暴雨前,近地面层到300hPa之间的相对湿度达到了80﹪,近地面层的比湿为13.25g·Kg-1,表明林芝暴雨前中低层水汽是很充足的;暴雨结束后CAPE值由之前的376.6J·Kg-1减小到60.5J·Kg-1,表明暴雨过程开始后不稳定能量得到了释放.③虽然强降水期间辐合辐散中心强度较前期都有所下降,但是暴雨区的上空仍然维持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结构,而且林芝上空的垂直速度并未减弱,这样使得水汽不断在底层辐合在上升运动中凝结,强降水得以继续维持.④卫星云图导出的产品TBB对于林芝、米林和波密1小时对流性降水有很好的指示,当TBB值减小到230K左右时,上述三站1小时降水量会超过5mm.
  •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2000-2014年影响重庆暴雨的台风个例共计56个,从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上分别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影响重庆暴雨的台风一般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最晚出现在10月初,6-8月最多,其中7月份发生远距离台风暴雨次数最多.在统计时段内,西行台风发生次数多于北上台风,且西行台风中造成重庆区域暴雨的个数也占一半以上,对重庆暴雨影响大于北上台风.将统计个例的高度场进行合成分析,对比西行台风暴雨和造成区域暴雨的西行台风个例,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为中国中高纬地区呈东高西低型,副高脊线位于27°N附近,并且在甘肃南部至四川盆地东北部存在短波槽,而重庆恰好处于短波槽前,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不同之处在于西行台风暴雨的副高在合成后较西行台风区域暴雨的副高偏西、偏强.对产生重庆暴雨的台风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易造成重庆暴雨的四种类型的环流形势:东高西低型,西风倒槽鞍型场流型,中纬度低压流型和平直西风型.
  • 摘要:目前对风荷载的相关技术规定和科学研究大多停留在设计阶段,仅作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使用,然而,工程项目落地并投入使用后,构筑物在日常的运营作业中所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文中利用渤海湾北岸100m风能塔风观测资料,研究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的特征及其和地面10m风速之间的关系,基于所得结论,设计了一种塔吊定点、定量水平风荷载的预报模型,并进行了试报检验,结果表明其更适用于实时大风灾害风险预报和业务应用.
  • 摘要:利用华北地区71个基本站1960-2000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的特征.根据干旱区域性特征和强度特征的指数——区域干旱指数和区域强度指数,运用滑动平均及降水距平等方法分析华北干旱区域及强度特征演变规律,得出华北地区降水距平的年际差异很大,且降水偏少时,SDI数值比较大,当降水偏多时,SDI通常较小,说明SDI和DII与降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表明华北地区的干旱不仅在分布广度上,而且在强度上均呈明显增加的发展趋势.
  • 摘要:干旱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对干旱灾害进行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文数据来源于张家界市1981-2010年粮食作物资料和1981-2010的气象资料,采用人类生存环境评价法(LEC评价法),通过计算作物干旱风险指数,对张家界市中稻干旱灾害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市中稻生产旱灾风险性相对较小,但地域略有差别.桑植、永定风险较低,慈利风险略高,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干旱发生频率高、强度较大和持续时间较长,或受灾率较高的地区.在张家界市范围内呈现自西向东干旱风险逐渐增加的趋势.
  • 摘要:采用对比差值、求相关系数等方法,比较了2013年1月1日-7月31日沭阳国家农气一级站的人工与自动土壤体积含水量观测数据,结果表明:人工观测值略高于自动站观测值,两者在浅层的平均差值最小,变化趋势相当一致.在分析了人工与自动观测值相关系数后,为降低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系统性误差,获得较准确的订正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沭阳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资料序列订正模型,并利用该站2014年4月1日-5月31日两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对其订正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著,为客观评估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监测能力提供依据.
  • 摘要:近半个世纪,全球干旱面积增加,中国半干旱气候区干旱化趋势明显,季风边缘进退在干旱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1961-2013年全国站点与NCEP/NCAR日资料,采用小波交叉变换与小波相干谱及EOF等方法,分析了半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度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季风边缘的进退,探讨了气候干燥度对季风边缘进退及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近半个世纪中国半干旱区干旱化加剧,季风边缘最北位置呈现南退趋势,且以黄土高原地区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干燥度的变化对季风最北边缘进退的响应较对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更明显,同样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显著和稳定,且以年际时间尺度的响应为主;季风最北边缘位置出现时间越早,纬度越低,持续时间越短,边缘区气候越干燥.
  • 摘要:使用铜仁市10个国家气象站1965~2014年50a的6~8月的常规观测资料,利用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对铜仁市夏旱灾害风险进行了实例分析,并结合Surfer软件对夏旱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铜仁市几乎每年都有夏旱出现,大部分地方以中级夏旱风险水平为主,发生重旱以上的风险概率估计值是0.4584,为平均每2.2年出现一次,发生特重旱的风险估计值是0.2713,平均每3.7年出现一次;重旱、特重旱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各县,这一地区应该成为铜仁市防御干旱的重点区域.
  • 摘要:江苏省宿迁市地处淮北平原,拥有耕地659万亩,是典型的农业资源大市,但是农业生产时常受到旱灾的影响,为了连续监测土壤墒情变化,提高农业气象灾害应急观测能力,满足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和干旱监测服务的需求,宿迁市气象局从2009年开始进行土壤水分观测仪的建设试点工作,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提供实时浏览、图表、色斑图等多种查询方式,可查询各站点各时段土壤水分变化、分布情况,更好的发挥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应用价值,为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 摘要:选取漠河1961~2010年地面气象气温、降雨、降雪等观测资料,运用线性拟合倾向率、距平分析、小波分析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对漠河50a来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漠河20世纪60~70年代为偏冷期,1980~2000年代为偏暖期,偏暖期比偏冷期上升了1℃.50a来年平均气温为-4.3℃,年和各季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306℃/10a幅度升高.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是冬季(0.59℃/10a),其次是春季(0.35℃/10a)、秋季(0.12℃/10a),夏季(0.02℃/10a)最小.极端气温也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最低温度大于最高温度.漠河降水在20世纪60~70年代为偏少期,1980~2000年代为偏多期,平均增多49mm.50a来年均降水量为432.6mm,年和各季降水呈明显增多趋势,年降水量递增率为12.08mm/10a,各季降水递增率依次为秋季(5.26mm/10a)、冬季(4.48mm/10a)、夏季(4.28mm/10a)、春季(0.61mm/10a).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74.1%,7~8月降水占全年的46.3%.
  • 摘要:本文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产品对2010年7月20日江西永修局地龙卷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龙卷天气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北侧;龙卷发生前具有强的CAPE值、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及低层较强的垂直风切变;雷达强回波中心高度有明显的变化,龙卷形成时,强回波中心高度从10.0km迅速下降至2.7km;径向速度图上没有探测到中气旋,龙卷属于非超级单体龙卷,在非超级单体龙卷风暴产生阶段,中低层(2-3km高度)首先出现气旋性环流,该环流迅速加强发展,环流厚度迅速加厚,环流强度迅速加强形成强切变并快速向上向下传递,从而诱发了龙卷;速度差超过20m·s-1的强切变对龙卷的预警具有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卫星、雷达、区域气象观测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5年7月29日在辽宁中部出现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1)极锋急流分流区及高空系统前倾为此次暴雨过程的背景条件,强降水区位于500hpa急流轴附近,700hpa切变暖区与925hpa超低空急流左侧之间,地面倒槽顶部风场扰动生成中-β尺度气旋是暴雨天气的触发条件.(2)红外云图上“V”型强对流云团的生成、发展与强降水的发生密切相关.(3)卫星和雷达资料均显示对流风暴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右移传播,这与对流风暴东南侧动压垂直加速度及地面湿舌的存在有关.
  • 摘要:运用24h降水实况、高空实况形势场资料、ECMWF模式形势场预报资料及ECMWF、JMA、T639模式降水预报资料,对2015年汛期(4月~7月上旬)江西区域性暴雨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江西2015年汛期区域性暴雨的影响系统和降水的预报做短期时段主观检验,以期得出ECMWF模式对区域性暴雨系统预报效果及三个模式的暴雨预报效果对比.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影响江西汛期暴雨的天气系统的调整、演变具有一定预报能力,如对副高和西南急流的预报.随着时效增加,预报误差增大.对副高的强度48h、72h预报较实况明显偏弱,西脊点位置偏东,随着季节转变预报偏弱明显;24h预报准确率较高.对高空槽的预报基本准确.对于切变线的移动,总体预报效果较好,72h预报易偏慢.对西南急流的强度,700hPa预报易偏弱,850hPa和925hPa预报易偏强.对急流轴的预报,位置多数偏北.对于低层比湿预报较实况偏强.降水预报方面,随着时效临近,ECMWF、JMA、T639三个模式对暴雨预报具有较强调整能力.JMA模式预报与实况最接近,表现出对降水带分布较强的预报性能,但降水量级预报偏弱.ECMWF模式对降水强度预报性能较好,降水分布预报总体偏北;T639模式主雨带范围较实况偏大;三个模式均存在对暴雨以上量级降水漏报的问题.
  •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NCEP FNL资料从结构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出发,对本次江苏2010年7月9日至13日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WRF模式模拟了本次暴雨降水过程,以模拟降水量与实际观测数据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维持三天的切断低压造成西北冷空气的持续向南渗透,同时,由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传输而来的两股暖湿气流与冷气流交汇,形成降水;从850hPa图看,东、西两个水汽通道一直在向江苏地区上空输送大量水汽,有利于强降水,因此,会发生持续性大暴雨,从850hPa的垂直速度来看,低层充足的水汽伴随着辐合上升运动,到达中高层过多的水汽凝结成大量雨滴下落从而形成了强降水中心的形成.江苏省一直处于急流中心的东侧,为反气旋性涡度区域,9日受其影响较小,只有南部气流有弱的切变,到10至11日时,江苏省受强烈反气旋运动影响,高层辐散抽吸,产生降水,同期等值线密集区与暴雨落区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随后急流东移,反气旋性涡度区域随之向东南方向移动,12日强降水区域由江苏全省减少为苏南地区,到13日则仅在东南地区出现集中降水.
  • 摘要:本文利用2015年6~8月GRAPES-REPS区域集合预报资料,设计涡度质心法(Yoshio Kurihara,1993)对西南低涡中心位置进行定位,挑选出4次生命史较长的西南低涡过程,分析评估GRAPES-REPS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移动及降水过程预报性能.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观测资料、物理量场及多种数值模式产品资料将华南一次大范围暴雨空报过程与前期3次暴雨过程(4月3日20时-4日08时、4月7日08时到7日20时、17日08时到20日12小时雨量达7站以上的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与低层切变线配置存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西南风较强是此次过程空报的天气系统成因;因而造成湿层浅薄且水汽不充足、700-850hPa为强辐散区控制、850-500hPa上升速度弱,不利于暴雨发生;欧洲中心(EC)风场数值预报产品500hPa槽线偏强、位置偏西,850hPa切变线位置偏南,实际切变线过境时间比预报偏迟了12小时以上.
  • 摘要:本文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重庆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WRF)每日20时(北京时)起报的未来96小时2m温度场和重庆34个自动站、1800多个区域站观测到的地面温度,对比分析了模式温度预报的系统误差及可能原因,并采用滑动平均和卡尔曼滤波方法对重庆34个站点的温度预报进行了订正,结果表明:模式误差与实际地形的高度误差有明显的正相关,表明地形差异是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模式预报存在系统性的正偏差,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一般在北京时间6点左右预报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在16点左右最大,这种误差的日变化可能是由边界层方案造成的.分析比较不同滑动窗口对误差的订正效果,发现不论采用多长的滑动窗口,订正后平均误差基本为零,均方根误差随滑动窗口时间增加,平均的均方根误差逐渐减小,滑动窗口在10天或者更长时间后平均的均方根误差基本接近,选取14天作为滑动平均窗口订正后,20小时预报的平均误差由1.5K订正为0K左右,均方根误差从3.4K减少到2.5K,30小时预报的平均误差由0.3K减少到0K左右,均方根误差从2K减少到1.7K左右.卡尔曼滤波以及滑动平均对重庆沙坪坝站的订正结果,两者都能显著降低预报误差,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会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过订正情况,同时比较难突变天气过程进行有效订正.
  • 摘要: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造成2014年长江上游最大洪峰的9月8-18日强秋季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两槽两脊的有利天气形势在发展起来的,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高压外围暖湿气流与槽后偏北气流引导的冷空气在长江上中游地区遭遇,锋面强烈发展是此次连阴雨的有利天气系统;高空急流右侧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环流为降水的产生及维持提供有利条件,加之充分的水汽输送、锋面的动力抬升及有利地形下形成的气旋性辐合抬升进一步促进了局地暴雨的生成.
  •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多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淮河流域降水估算方法.以淮河流域内6部CINRAD雷达基数据资料以及高密度自动雨量站观测资料为源,在应用多种方法进行降水估算和校准,并采用主成分集成方法和基于误差分析的动态择优方法进行集成应用,实现整个淮河流域的降水估算.从应用结果来看,经过校准以后估算误差在45%以下,并且集成后精度有所提高,能够反映出缺少地面雨量观测站的区域的降水分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淮河流域降水估算的方法.
  • 摘要:针对具有突发性、成因复杂以及灾损严重等特征的城市内涝,如何应对是关键。本文围绕变化环境下的城市内涝应对这一问题,提出应对城市内涝新模式,包括:基于降尺度的城市局部暴雨预估,耦合气象水文的短期降雨预测,多源数据融合下城市内涝预警以及基于综合集成的内涝预案。将综合集成、3S技术、组件开发和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内涝应对中,从非工程措施角度对城市内涝进行快速响应,应急应对,最大限度降低洪灾损失。
  • 摘要:采用195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利用极值检测、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对北京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阈值和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极端降水的旬内尺度环流背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论认为:北京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频次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规律,1999年以后,极端降水频次出现了由正常偏多向偏少的突变;近十几年,极端日降水强度呈现一种“龙抬头”型上升的趋势.北京地区夏季极端日降水主要形成于两种环流背景中,一是副热带高压的异常西伸北抬过程,二是贝加尔湖阻塞高压的异常演变过程.两种环流形势的发展演变趋势相反,且突变时间点基本一致.
  • 摘要:城市水涝灾害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高强度暴雨是造成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解决城市内涝的主要依据——城市暴雨强度的设计、计算是为城市建设服务的重要方面.本研究旨在优化雨强公式编制方法,利用南京市不同城区降水资料分别计算每个城区的雨强公式,并对比不同城区公式的异同。
  • 摘要:降水是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要诱因.通过开展全国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划研究,初步将全国划为9个预警大区.应用1950-2014年地质灾害历史灾情数据,选取灾害当天降水作为建模因子,通过高斯拟合方法分区建立地质灾害概率预报方程,结合业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等级划分,制定地质灾害风险预警24h临界雨量阈值指标,同时应用2015年4-10月172个地质灾害样本对24h临界雨量指标进行预报检验,预报方法判别简单可行,判定效果较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警24h临界雨量阈值指标,同时应用2015年4-10月172个地质灾害样本对24h临界雨量指标进行.
  • 摘要:针对滑坡临界面雨量确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土壤侵蚀模型的滑坡临界雨量估算的新方法.该方法基本思路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当土壤侵蚀达到一定强度时可诱发滑坡,因此利用土壤侵蚀模型可以推算滑坡临界雨量.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进行试验,从降雨-土壤侵蚀-滑坡的成灾机理入手,利用卫星资料、地理信息资料及日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坡长、坡度)、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基于USLE土壤侵蚀模型,计算滑坡发生时土壤侵蚀强度,通过分析多个滑坡个例,确定滑坡临界土壤侵蚀强度,再根据降雨侵蚀力与日降雨量之间的关系,推算不同预警点滑坡临界雨量.相比以往仅仅分析灾情与降雨之间关系的传统统计方法,该方法有较为清晰的物理意义,在实际业务中也易于实现,在滑坡预警预报中有较高实用价值.
  • 摘要:预见期内的降水量直接影响着洪水预报的精度,预见期愈长,预见期内的降雨对预报值影响愈大,与此同时降雨等输入信息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确定性水文预报的预报精度.本文以湖北省漳河水库流域为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预报降水及其集合降水预报产品,输入新安江模型,对流域汛期典型洪水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考虑预见期内的降雨相对于未考虑预见期降雨对洪水预报结果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降水集合预报产品运用到水文预报中能丰富水文预报的信息,得到预报径流、峰现时间的区间范围,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有用的风险信息.
  • 摘要:为了能够使中尺度数值模式更精确预报暴雨天气过程,为提高暴雨短期预报业务能力,笔者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山西汛期的5次暴雨个例分别进行分析和多次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山西5次暴雨过程形势各异,总体看来分为2种类型:冷云降水和暖云降水.冷云降水微物理参数化方案采用WSM6方案和Thompson方案模拟效果较好;暖云降水微物理参数化方案采用Kessler暖雨方案模拟效果较好.
  • 摘要:普查1981-2012年宜昌站中小洪水个例,统计分析32年间宜昌站中小洪水时间、发生频率等分布特征;统计分析了中小洪水致洪降雨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对长江上游分流域强降雨组合方式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为三峡水库中小洪水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图及卫星雷达非常规观测资料对桂林南部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高层到低层的槽、切变及锋面等辐合系统的重迭中心都位于大暴雨区;低层具有明显风的辐合及水汽通量辐合,中层存在强的上升速度;大暴雨区上空空气层结具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性;东-西向带状云团东移造成大暴雨,强降水云团呈椭园形,云顶高度高,云顶亮温在-53K以下,影响时间长;强对流回波单体及线状强回波强度达50dBZ以上,在影响桂林南部县时形成列车效应,强降水回波顶高最高达14KM,VIL达到35-40kg/m2,并伴有较强的中低层偏南风.
  • 摘要:淹没模型基本原理是基于GIS栅格数据的二维水动力学暴雨洪涝过程模型,利用圣维南方程组的扩散波近似值来表示洪水过程.
  • 摘要:利用邯郸市2006-2013年区域自动雨量站资料,分析了河北省邯郸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7-8月,其中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最为活跃的时期;每天16时至次日02时是短时强降水的高发时段,其中6月主要发生在傍晚,而7、8月份夜间较多;6月份短时强降水的平均持续时间、峰值小时雨强、平均雨强要比7、8月小;区域分布上,平原东部发生的频次最多,且平原地区的峰值小时雨强、平均雨强要比山区大.
  • 摘要:根据ASTER DEM资料,基于Arcgis10.1软件平台,通过分析和验证,得出1.98km2为陕西省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同时分别计算了陕西省地形起伏度、坡度和坡向分布三个地形要素;利用陕西省降雨诱发滑坡灾情资料,讨论了地形要素与滑坡灾害分布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陕西省滑坡集中发育地区的地形起伏度为75-600m,坡度为0-33°,坡向为西南坡(SSW-WSW)和西坡(WSW-WNW).三个要素共同反映了研究区域滑坡发育分布的规律,这为滑坡发育分布的评价、预测和防灾减灾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利用1981-2013年漳州10个气象观测站气候整编资料,统计分析了漳州市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其气象条件,得出:漳州市各县大雾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呈中部向南北增多的分布态势;近30a漳州市雾日整体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期间雾日相对最多;漳州沿海地区以平流雾为主,主要集中在春季,内陆以辐射雾为主,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而南靖跟沿海相近;漳州市区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6小时,主要发生在夜间至清晨.东山大雾则一天可以出现多次生消;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是影响雾日数的主要气象条件,这些气候因素在对雾天气预报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2001~2015年的气象资料,对21世纪以来内蒙古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系统分型和动力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以4月份为最甚),绝大部分区域性沙尘暴出现在冬半年;进入本世纪以来,沙尘暴呈波动减少趋势.内蒙古沙尘暴高发区沿着北部国境线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有两个沙尘暴频发中心,分别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浑善达克沙地.根据沙尘暴的发生区域与地面天气系统之间的动态位置关系,内蒙古沙尘暴可分为冷锋型、蒙古气旋型和其它型三种类型,其中以冷锋型最为常见.内蒙古沙尘暴的起沙扬沙动力机制是系统性垂直运动和深厚混合层的存在,其中发生在深厚混合层中的干对流是形成起沙扬沙的主要因素.大风是形成大范围区域性沙尘暴的动力条件,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和地面气压梯度的迅速增大是形成大风的主要因素.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10月19-20日河南省一次晚秋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纬冷空气沿贝湖低涡后部偏北气流南下,在河套地区形成低槽并携带冷空气东移,在河南境内与南支槽前强盛的西南急流汇合,导致了暴雨天气的出现.水汽通量势函数和辐散分量的辐合中心向暴雨区逐渐靠近,能体现水汽在暴雨区的汇聚,水汽通量的旋转分量在暴雨区气旋式环流的形成能较好地揭示降水集中发生时水汽的维持原因.在埃克曼非平衡流向埃克曼平衡流调整过程中,强迫边界层中产生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并在对流层中层强迫产生次级环流是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同时,高空低空急流的耦合对Ekman非平衡流有一定的加强促进作用,形成Ekman非平衡流强迫的次级环流与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同位相叠加耦合的“双耦合”现象.“双耦合”现象的出现和对称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加速垂直运动发展,使上升运动从边界层一直延伸到对流层高层为雷暴的产生和暴雨的维持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中低层位涡异常扰动导致涡度强烈发展倾斜,可能是此次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
  • 摘要:参照垂直螺旋度的定义,基于Q矢量散度和垂直涡度构造出一种新型垂直螺旋度,并结合一次典型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所得结果如下:基于Q矢量散度和垂直涡度构造得到新型垂直螺旋度HQ,其与由垂直速度和垂直涡度组成的经典垂直螺旋度,具有相似的诊断特性和物理意义。前者是后者的一种拓展形式,且HQ无需计算垂直速度,相对来讲,更便于计算分析,具有简单、实用特点。HQ对于梅雨锋气旋暴雨具有很强的诊断能力,不仅可以反映降水的落区及降水中心的水平不均匀分布特性,同时,也可以揭示出暴雨上空垂直涡度平流呈倾斜分布特点。在实际应用工作中,如果与影响天气系统一并考虑,将有助于排除HQ的“空报”现象,使其诊断分析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进一步分析表明,整个降水过程中都伴有正垂直涡度及Q矢量散度辐合,相对来讲,HQ与辐合的Q矢量散度的三维空问分布特征更为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HQ与Q矢量散度关系更为密切。HQ是Q矢量散度与垂直涡度作用的综合表现,同时HQ的提出也首次实现了Q矢量与螺旋度两种先进诊断工具的有机融合,Q矢量理论及涡度理论的发展都将促进HQ诊断能力的提高,并进一步拓展HQ的实际应用范围。
  • 摘要:海洋是大气环流的巨大下垫面加热场,并且大气环流有着滞后响应的特征,当海洋出现异常时,大气环流也将出现异常。因此,异常的大气环流则导致下垫面的气温随其变化,当前期10-4月(冬春季)海温异常偏低时,黑龙江省夏季气温易偏低,海温异常偏高时,黑龙江省夏季气温易偏高。
  • 摘要:本文利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1(Community Atmospheric Model Version3.1),对近百年温室气体浓度、全球海表面温度、太阳常数的变化以及火山活动对中国地表气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全球海表面温度的升高及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升高的部分因素.近百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主要经历了两次年代际振荡并逐渐增温.第一次振荡的冷期为1910s,随后变暖,1940s达暖峰期.第二次振荡冷期发生于1950~1960s,随后变暖,暖峰期发生在1990s.太阳常数和全球海表面温度的两次振荡是造成这两次振荡主要因素,气温、太阳常数和全球海表面温度均发生了准60年周期的年代际振荡,气温振荡的位相落后于太阳常数和全球海表面温度的位相.20世纪20年代以前及60年代以后火山活动的活跃是导致1910s和1960~1980s出现冷期的原因之一.
  • 摘要:利用1901-2012年英国东英格兰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最新发布的月平均气候资料,分析陕西近百年降水、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南北差异较大,陕南降水多且年际变化最大,西安为年际变化的第二高值中心;陕西降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周期,20世纪40年代之前降水变化较平缓,40年代后降水变化幅度变大,异常偏多或偏少的年份较多.降水的EOF1表现为整体的正异常,体现了陕西年平均降水的一致变化,EOF2主要表现为陕西南部和陕西东北部的反相位振荡,且具有显著年际变化周期.陕西气温近112年有两个偏冷期:20世纪20年代之前和50年代到90年中期,20年代到50年代和90年代后期以来为偏暖期.与全国气温变化不同,第二个暖期是从90年代开始迅速升温,滞后于全国气温变化,且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90年代而不是40年代.气温的第一模态解释了总模态的88.4%,且表现为陕西一致的正异常,表明陕西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的一致性,Morlet小波分析显示其有2-4年的周期震荡和16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
  • 摘要:利用1948-2013年NCAR/NCEP再分析逐日平均资料,计算了中国华北地区格点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分析了华北地区冬季(11月-翌年2月)水汽输送在推进过程中逐候的气候特征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冬季降雪以偏西风水汽输送为主;冬季水汽输送范围的变化与降雪量异常关键区的变化基本上一致;华北地区11月上半月水汽输送旺盛,1月第2候至2月第4候水汽输送最少;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水汽输送旺盛,大兴安岭和荒漠地区水汽输送极少;各关键区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趋势不一致,但近10年各关键区水汽输送均明显减少;水汽输送的年代际变化与中等以上降雪量占冬季降雪总量百分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汽输送旺盛区域与中等以上降雪量占冬季降雪总量百分率大值区域一致.
  • 摘要:中国西南周边地区气候多变,近年来出现了连续干旱的极端事件,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物理机制也较复杂.本文着重分析西南周边地区夏秋季节降水的变化特征,将从季风活动、环流场背景等方面探讨降水变化的可能影响机制.
  • 摘要:本文检验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version3Regional Climate Model)对中国淮河流域(111°55'E-121°25'E,30°55'N-36°36'N)1982-2001年夏季降水及大尺度环流场的模拟能力,并选取了降水明显偏多的2003年夏季为个例,评估了RegCM3模式对该年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集合模拟能力.首先,将RegCM3模拟所得20年降水的空间分布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RegCM3能够成功地模拟出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其次,将RegCM3模拟所得低层850hPa流场结构和水汽输送状况与实测情况的对比结果显示,RegCM3能模拟出低层流场结构的大致分布特点和水汽输送特点,但是模拟所得风速和湿度均比实况偏大.最后,对2003年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集合模拟结果表明,RegCM3对中小尺度极端强降水的降水量和降水中心的模拟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摘要:2008年7~9月,中国进行了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本研究即利用此次宝贵的科学考察机会,在加拿大海盆现场进行走航二氧化碳分压(pCO2)观测和采集大量的碳酸盐系统海水样品,得到了表层海水pCO2的分布,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精确评估了加拿大海盆的海-气CO2通量.根据海冰分布状况,加拿大海盆被分为3个部分:无冰区(77°N以南),海冰部分覆盖区(77°N-80°N)和海冰严重覆盖区(80°N以北).它们3个区域的CO2汇分别为4.1424×1012gC/a,1.7923×1012gC/a,and0.5678×1012gC/a.整个加拿大海盆在2008年夏季的CO2汇为6.5×1012gC/a.
  • 摘要:本文使用1958-2013年的NCEP/NCAR和JRA55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平流层极涡的主模态.对10hPa位势高度的EOF分析表明,EOF1代表了极涡强度的年际变化而EOF2和EOF3则描述了极涡偏离极点的特征,均为行星波1波分布而位相存在偏差.
  • 摘要:北部地区强对流由低层切变前中尺度系统快速东移触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干下湿、低层西南急流和地面温度锋区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南部地区强降水由低层切变前沿西南急流引起,属于暖区暴雨。前倾槽、切变缓慢南压、急流稳定、湿层深厚、地面暖中心维持都有利于降水持续。此次爬线呈现明显的弓状回波,后部入流急流和前部辐合特征;中等以上垂直风切变环境中,满足合适的0度层高度和高悬的强回波的情况下,如果回波形态再呈现有界弱回波区和悬垂特征,则冰雹可能性很大。短临预报中注意实况对模式的订正,及时关注地面分析和雷达回波演变并发布预警信号;注意中尺度系统对大尺度雨区的改变;若回波对应实况出现8级以上大风,在预警中风力等级要提高。
  • 摘要:对江苏省而言,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显著而复杂,既有相似性,又具有不同的特点。3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展加强年,江苏省秋季多雨。但阴雨持续时间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影响区域不同。前两次强厄尔尼诺结束年即1983年和1998年,江苏省夏季出现洪涝。夏季强降水也具有持续时问不同、强度不同、影响区域不同的特点。相比之下,1998年夏季洪涝更为严重。鉴于2014/2016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与1982/1983和1997/1998年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有的相似影响,同时考虑2016年厄尔尼诺结束年江苏夏季降水的复杂性,建议高度关注夏季洪涝或内涝发生的可能,要谨防上游客水及本地降水的双重影响,做好防洪防涝的准备工作。
  • 摘要:通过宁波凉帽山高塔边界层风、温、湿等气象要素分析,总结出本次沿海大雾生消边界层概念模型:降水粒子蒸发使得高塔边界层相对湿度快速增加到90%以上,边界层各层持续回暖,塔基和高塔各层稳定维持2级和3级的偏东风是雾形成有利的动力条件。大雾维持过程中,当边界层风速减小并伴有边界层继续回温时大雾将继续发展。虽然冷空气渗透降温是大雾消散的根本原因,但是当边界层风速太弱(<2级),即使边界层盛行西北风对雾的消散作用也不大。当塔基及其上层西北风速分别达到2级和3级时意味着冷空气影响开始表现,能见度有转好的趋势,塔基及其上层风力分别达到3级和4级以上时,大雾将在1-2h内很快消散。
  • 摘要:本文利用黔西南州近10年8县站初夏逐小时降水量,对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暴雨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呈现“东多北多西南少”的空间分布,发生频次最多的是望谟.20-30mm/h、40-50mm/h及大于50mm/h的短时强降水空间特征均表现为“东多西少”,发生频次最多的都是望谟,30-40mm/h的短时强降水空间特征表现为“东北多西南少”,发生频次最多的是晴隆;(2)近10年初夏短时强降水呈现波动,在2007年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2009-2015年维持较为平稳的态势,在2011年达到最低值;(3)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出现的主要时段在夜间,占所有短时强降水的79.1%,主要集中时段为夜间的20:00至04:00,在夜间的23:00-01:00达到峰值,白天为短时强降水的低发时段;(4)EOF第一特征向量场呈现出明显的全州一致同位相分布特征,第二特征向量场表现为南~北反向变化特征,第三特征向量场表现为东北~西南反向变化特征;(5)6月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占所有初夏短时强降水累计频次的69.5%,5月占30.5%,且无论任何级别的短时强降水6月发生的比例均明显高于5月;(6)短时强降水与暴雨关系密切,空间相似系数为0.9;近10年初夏169站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有125次伴有短时强降水,近10年发生的239次短时强降水中,有229次造成了暴雨天气;暴雨日数与短时强降水频次相关系数为0.64,暴雨量与当日最大小时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也达到0.53,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 摘要:利用珠澳偏振雷达资料、风廓线资料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20日发生在珠海附近的一次弱降水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偏振观测特征和风暴云微物理特征分析.此次超级单体的偏振观测分析表明,冰雹区具有高ZH、低ZDR的特点;侧前方下沉气流(简称FFD)南侧边界存在一条ZDR高值区,称为“ZDR弧”.在风暴低层入流区附近,气流卷入的碎屑使CC变小,约为0.6,同时偏振观测垂直剖面显示超级单体风暴中存在正的柱状ZDR区.
  • 摘要: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地形特殊,特别是西面的青藏高原,西南的横断山脉,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以往四川盆地暴雨水汽来源的认识都是根据等压面上的流线得到的,无法克服水汽不可能越过山脉进入盆地的疑问.在这种复杂地形下,水汽如何进入四川盆地成为研究暴雨水汽特征不可避免的重大科学问题.拉格朗日方法可以定量分析水汽的轨迹特征,一方面可以找到暴雨过程的水汽路径及源地,另一方面对暴雨预报思路的建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利用NCEP/NCAR1°×1°的6h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潍坊风廓线雷达资料综合分析了台风“麦德姆”影响山东时的环流背景、冷空气活动和风廓线特征,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麦德姆”北上过程中,其北侧有高空槽东移南下,随着高空槽加深东移,同时受到强大副高的阻挡,台风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其外围东南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导致鲁东南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随着台风北上和西风槽东移,冷空气从低层渗透进入鲁南和安徽一带,导致台风低压北侧的东北气流与来自台风低压东部的东南气流在暴雨区附近汇合,强降水主要位于台风倒槽东侧东南气流里.弱冷空气从低层渗透进入台风低压,台风北侧的东北气流明显加强,它与来自台风低压东部的东南气流在暴雨区附近汇合,冷暖空气的交汇使得台风低压北部的动力辐合和上升运动得以加强和维持.随着台风北上,中高纬度的冷空气侵入台风西北侧,负变温大值区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在鲁中地区负变温中心达-5℃,表明鲁中地区低层已有冷空气侵入台风低压环流,且强降水区与925hPa上的-4℃以上负变温区相对应.弱冷空气从900hPa以下低层向南扩散至37°N附近,θse密集区即能量锋区随高度向冷区倾斜,高层冷空气侵入较低层弱.低层侵入的东北风,与中高层偏南暖湿气流叠加,可知西风槽带来的弱冷空气侵入暖湿气流底部,通过在低层形成冷垫强迫暖空气抬升,形成斜压锋区后触发不稳定能量及潜热能释放,随着冷空气持续南压,进一步加剧能量锋区的强度,造成鲁东南地区大暴雨的产生.“麦德姆”台风途经区域为假相当位温高值区,中心值达356K以上,而在河北南部则是一冷中心,中心值在324K以下,反映冷空气活动.由于能量从东南部海上源源不断向大陆输送,使得高能舌在台风北上过程中持续加强并逐渐东北移,随着冷暖空气交汇引起能量锋区加强,暴雨发生在高能舌附近和能量锋的暖区一侧.风廓线雷达的垂直风场分布对此次降水的强弱特别是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有明显的指示作用,降水前期近地面层北风风速的增加是由东北风携带冷空气侵入引起的,因此中低层风速较近地面层偏小,随着冷空气主体南压,底层东北风风速加大,中高层西南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即回流性质的短时强降水.随着“麦德姆”台风转为北偏东方向移动,潍坊逐渐处于台风西北象限,中低层均转为东北风控制,此时潍坊东南部降水以台风环流降水为主,强度较前期明显减弱.
  • 摘要:应用连续9年的TRMM-2A25资料,采用概率密度函数分析方法,选择青藏高原、长江流域、中国东部海区三个不同的东亚典型副热带季风区,对这些区域对流降水、层云降水和总降水日变化以及降水日变化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对流降水比层云降水的日变化大,对流降水峰值时间在午后,而层云降水的峰值时间出现在清早;东部海区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日变化非常相近.青藏高原地区总降水的日变化比其下游地区大.长江流域降水日变化的季节性变化大,对流降水的日变化的季节变化比层云降水变化明显;长江流域总降水日变化的年际变化也较明显.
  • 摘要: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主要模态,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尤其是北大西洋沿岸地区的冬季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理解和预测AO未来的变化趋势,本文对古气候中AO的演变特征做了详细的研究.
  • 摘要:大气边界层对极区海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冰-气界面湍流通量上.动量通量影响海冰运动和冰脊形成,而感热和潜热通量影响冰面融化与融池分布特征.本文利用海冰模式CICE5.0,考虑了大气边界层粗糙度及稳定度变化因素,研究大气边界层湍流通量对极区海冰时空变化的影响。
  • 摘要:文章首先就北极海冰变化与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和极端天气事件之间联系的研究进展及其不确定性进行概述回顾。其次汇报研究组三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包括秋季北极海冰对北极涛动和冷冬影响的观测和模拟分析,夏季海冰减少对北半球中纬度夏季高温的抑制作用,北极海冰异常对北极涛动和北半球气候的可预报性等。
  • 摘要: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站1961~2010年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突变分析、滑动t检验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及其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大部分站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年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80年代以前偏少,1980年代后期之后呈偏多的态势.夏季极端降水事件未出现显著性突变,表明该地区各站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率基本稳定.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不仅与同期500hPa高纬度的冷空气活动、西西伯利亚低槽的强度和位置及中低纬度副热带系统是否活跃有关,还与同期200hPa副热带急流的位置及30°N~42°N的西风急流连续性、赤道东风急流是否加强及东风零线的位置明显相关.阿勒泰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偏多年有3条水汽通道,而偏少年只存在1条明显的水汽通道.
  • 摘要:本文利用1979-2014年NSIDC逐月海冰密集度资料、1948-2014年NCAR-NCEP逐日位势高度和风场资料、1979-2014年ECMWF逐月要素场资料,研究7月欧亚三个高频区阻塞高压对后期8-9月北极海冰面积的影响,希望揭示夏季欧亚阻塞高压对海冰面积异常变化的作用机制。
  • 摘要:不同的地域,其影响云量及云底高变化的机理各不相同。文章在对北京、樟树、遂溪、鼎新和成都五个典型地域机场的历史实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以每日逐3小时的WRF模式输出产品的基本物理量为主要参考因子,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筛选和核参数优化,分冬半年(10月到次年3月)和夏半年(4月到9月),分别建立预报模型,探讨提高云预报准确率的方法。
  • 摘要:利用NCEP/NCAR1°×1°全球分析资料、地面观测降水资料,采用NCAR、NCEP和FSL/NOAA等共同研制的新一代细网格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3年7月9日山西省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结果显示:模式对本次降水过程模拟较好,基本再现了高低空环流形势演变及暴雨雨带和暴雨中心的位置、强度、降水趋势变化特征,通过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进行了诊断分析:此次暴雨发生在副高大尺度系统稳定少动,中高纬多槽脊活动,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在副高西侧形成了700hPa以下的西南急流,暴雨落区位于低层西南急流头的风速辐合处,发生在700hpa、850hPa切变线之间,随着低层切变的移出,降水结束.从动力场特征分析看,暴雨发生期间,涡度场暴雨区高空负涡度、低层正涡度,且涡度中心对称,这种结构使得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散度场强辐合区域与暴雨区基本一致,低层强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以及几乎整层的强上升运动,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从水汽特征分析看,在西南气流作用下,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暴雨区,低层强水汽辐合中心和长时间维持使这一带形成了高湿环境,有利于维持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层结,给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从热力场特征分析看,34°N~36°N同时是850hPa、7000hPa和500hPa假相当位温高值区的重叠区域.T500-T850<-12℃区域与850hPa、7000hPa和500hPa假相当位温高值区重叠,使这一带地区成为高温高湿位势不稳定的重叠区域,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量.通过暴雨中心风廓线变化特征可以看出,暴雨发生前,有暖平流输送,丰富的西南气流为水汽输送提供有利条件,600hPa高度以下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湿舌,不仅为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而且使大气不稳定性增大,暴雨发生时,西南急流加大,湿舌向上发展,中高纬不断有冷空气入侵,强烈的上升运动使低空西南急流和高空西风急流相互耦合,是产生此次暴雨的主要原因.
  • 摘要:针对目前不同时效的数值预报结果存在“跃变”问题,本文利用欧洲中心下发的数值预报资料进行分析,基于迷你集合预报(mini-ensemble)的思想,综合考虑各个时效的数值预报结果,结果表明,通过迷你集合预报对预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作出评估,解决数值预报跳跃性难题.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1月24-26日黑龙江特大暴雪过程的天气形势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冷涡和地面江淮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高低空明显的垂直切变和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相配置导致的强上升运动,以及中低层深厚的正涡度生成和维持是这次暴雪的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能量锋区的发展与维持为此次过程提供了热力条件;西南风急流和东南风急流携带的黄海和日本海水汽在暴雪区形成的强水汽辐合抬升,是产生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柳州和桂林天气雷达(SB)资料和相关实况资料,对2016年4月9日夜间柳州一次强雹暴天气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雹暴发生在低层热低压发展,中层有冷温槽发展东移,高层有急流的背景下.地面干线和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的对流云团在不稳定层结和较强的深层垂直风切变作用下发展为超级单体.(2)超级单体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出明显的钩状回波或倒“V”型入流缺口.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典型的有界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回波墙.最大的回波强度出现在沿着回波墙的一个竖直的狭长区域,其值达到65dbz.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图呈现出一个强中气旋,旋转速度达到24m/s.该中气旋的发展和维持使得超级单体风暴发展并维持.(3)可用反射率因子强回波中心值达65dbz,50dbz以上强回波区伸展到-30℃层高度以上,VIL值和VIL密度分别达到70kg/m2和6.0g/m3作为大冰雹的预警指标,可用VIL值明显跃增提前20分钟预警冰雹.
  • 摘要: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Micaps常规资料结合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学诊断分析,对2016年1月20~25日龙岩全市性强寒潮天气过程降温的成因和降雨(雪)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寒潮天气过程是由大倒Ω流型逐渐收缩后形成东亚倒Ω流型的环流形势发展而成,横槽转为竖槽后与南掉极涡合并,冷空气势力加强向南方地区爆发,造成此次龙岩强寒潮天气过程;(2)这次寒潮为典型的横槽型横槽转竖天气过程,强冷空气从西北路(中路)入侵,侯平均最低气温低于历史平均值(1981-2011年)5.3-6.9℃;(3)寒潮爆发前气温回暖是寒潮预报的一个重要指标;(4)寒潮前期锋区内强盛冷平流时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锋区过境后以非绝热降温为主;(5)降雨(雪)阶段主要影响系统是: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汇合,配合低层切变和风场风速辐合提供的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以及中低层良好的水汽输送共同造成的.温度层结上出现逆温层时是产生混合型降水的重要原因,温度层结稳定时,925hPa≤-2℃时产生纯雪的重要指标.
  • 摘要: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自动站雨量资料、FY-2C卫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10年6月江西致洪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是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低压和中-β、中-γ、中-α尺度、中对流云团共同作用引发的,高层辐散先于中低层辐合的抽吸机制,上干冷、下暖湿不稳定层结,南海丰沛的水汽输送是大暴雨形成的物理条件.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深厚的垂直环流结构,增强低层水汽辐合,锋区的动力强迫上升运动加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往上输送,高层辐散气流增强MCS的发展.暴雨区地形的作用增强了锋面强迫上升运动.
  • 摘要:2015年12月10-12日新疆大面积暴雪是欧洲脊发展衰退、乌拉尔低槽东移南下环流形势下的极端强天气过程,环流形势、高低空系统配置与新疆大降水研究成果吻合,高低空四支气流与三支急流是大尺度上升运动维持和水汽输送、辐合的重要系统.暴雪过程中存在3条水汽输送路径,水汽长时间向暴雪区输送且输送厚度较厚,水汽辐合从低层发展、东移时层次抬升强度增强,水汽输送和辐合主要出现在低层700-850hPa,当水汽输送层和辐合层降低、强度减弱后最强降水开始.天山地形强迫抬升作用明显,低层水汽在天山北坡聚集抬升,低层冷垫有利于中层西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环流经向度大和槽前偏南风强、天山地形的强迫抬升和上升运动维持以及水汽持续输送和3条中β尺度云带的持续影响是此次新疆极端暴雪形成的重要机制,此次暴雪中GRAPES中尺度数值产品预报能力好于ECMWF.
  • 摘要:为了降低暴雪灾害的影响,利用山西省108个县市1980-2012年的年均暴雪日数、≥5cm的年均积雪深度日数、最大积雪深度等统计量资料,山西省DEM高程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人口密度、人均GDP、耕地面积比、公路密度等社会经济资料,对山西省暴雪的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并从暴雪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的风险区划入手,进行了山西省暴雪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近33年山西暴雪站次序列主要由4年和3年周期变化波动迭加;各月平均暴雪站次数是3月份最多,4月和11月次之;暴雪日数具有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的空间分布特征;长治、晋城、阳泉、晋中等地市的暴雪灾害风险等级最高;运城、临汾南部、吕梁北部及大同西南部暴雪灾害的风险等级最低;对综合风险区划等级结果与历史灾情数据比对以及应用近10年山西省暴雪灾害进行检验,表明风险区划结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可为山西暴雪灾害的防御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由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工作涉及面广,省级主管部门的考核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建立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考核评估管理系统.本次系统开发采用了Java编程语言、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JSP技术进行视图展示.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服务器采用高性能PC服务器,客户端使用互联网或系统内网.系统设置管理员和用户不同的权限,管理员负责系统维护,并根据不同的考核要求设置考核指标,能够实现国家对省、省对市的考核管理应用.系统内置计算功能,用户只需填报系统所需相关基础数据,系统便可自动计算并录入考核指标的计算值,实现各项定量考核指标的智能化计算和自评估评分自动加总.整个系统分为账号管理、数据核查、定量考核、自评估等模块,具有信息录入、查询、数据维护、统计、数据输出等功能,实现了对考核评估内容设定、定量考核指标智能化计算和自评估评分自动加总,为我省管理人员开展考核评估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摘要:风能资源近年来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浙江沿海地区是风能资源较丰富.为了充分了解沿海区域风能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浙江沿海长期未迁站的气象站风速与CCMP的风速,发现两者的年际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且两者风速值的差异不大,故选用CCMP的风速数据来研究浙江沿海风速年际变化趋势是合理的;为了增加浙江沿海海表风速年际变化趋势研究的可信度,将CCMP风速数据进行EOF和REOF统计,发现前两个模态能反映出浙江沿海海表风场的绝大部分信号特征,特别是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均达到70%以上,故本文拟选取浙江沿海全海域作为研究对象,经研究分析后得出,1998年前后浙江沿海海表风速发生过一次由小到大的突变过程,突变的原因主要是海陆温差的趋势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改变,通过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由于全球增暖停滞的影响,1998年之后浙江省陆面温度变化不大,而浙江沿海海表温度降温较快导致海陆温差减小,引起浙江沿海地区西风分量减小,从而导致了浙江沿海地区的东北信风加强.
  • 摘要:利用烟台市1971~2010年的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和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资料,对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影响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年蒸发量存在2~3a的主周期和4~8a、8~12a的周期变化,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蒸发量分别存在3~5a、5~7a、7~11a和2~4a的周期变化.平均相对湿度的增加和日照时数的减少是烟台年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影响各季节蒸发量变化的气象因子各有不同.
  • 摘要:利用仁化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倾向、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1962-2014年仁化县气候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仁化属四季分明区,四季平均长度夏季最长,春季次之,冬季最短;春季和冬季季长有缩短的趋势,夏季季长有变长趋势;秋季和冬季起始日有推迟趋势,夏季起始日有提前趋势;仁化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夏季季长对气温升高有较强的响应;M-K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突变发生在80年代末,夏季季长突变发生在90年代初,突变时间夏季季长比年平均气温迟4-5年.
  • 摘要:近年来,气候异常现象越发常见,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关注,一些地区已经遭受了气候异常带来的严重危害.其中,气温和降水是天气预报常规要素,所以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利用1951-2005年沈阳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等资料,分别采用滑动t检验(简称Mtt)、克拉默(Cramer)法、山本(Yamamoto)法以及曼-肯德尔(Mann-Kendall)法,分析沈阳地区近55年温度和降水突变情况,并找出各个方法下的气温和降水突变年份及对温度的气候倾向率作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气温发生增暖突变,年降水总量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生长季降水总量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80年代初期气温再次出现一个明显的增暖突变,年降水总量也出现了增多突变,生长季降水总量也有一个增多的突变;2000年以后,除了气温一直处于增暖趋势外,年降水总量和生长季降水总量都有减少的趋势.
  • 摘要:文章利用1960-2013年咸阳地区12县(区)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4a咸阳市汛期(5~10月)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a咸阳市汛期降水量汛期(5-10月)降水约占年降水的五分之四以上,汛期降水最多的时段出现在7~9月,主汛期降水明显偏多,秋汛期次之,前汛期最少.线性趋势分析可知,咸阳市汛期降水呈波动性变化,线性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前汛期降水和主汛期总体呈上升趋势,秋汛期水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由此推断,近54a前、主汛期有变涝趋势,秋汛期则有变旱趋势.汛期降水量小波分析可知,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周期为25a,60年代到70年代中后期主要周期是7a,70年代后期至2010年8a周期显著.6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主要周期为准4a.前汛期降水量小波分析可知,前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18a周期变化明显.60年代7a变化周期性显著,2000年后,9a周期变化显著.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及2000年以后3a周期变化明显;主汛期降水量小波分析可知,23a和10a周期变化表现明显.准7a在70年代中期以前表现明显,6a在90年代中期以后表现稳定.3a周期在90年代以后到10年代初期表现显著,2a周期则在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表现比较稳定;4.6秋汛期降水量小波分析可知:准17a周期变化80年代以后表现明显.60年代中期以后9a周期一直表现稳定.准5a在80年代中期到10年代周期性显著.1970年前后、80年代前后及10年代准2a周期表现明显.
  • 摘要:本文分析总结了2014年綦江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情况,介绍全区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灾害的发生情况、受灾详情。建议开展不同形式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灾害的认识。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资源共享,加强同周边区县局间的区域联防、上级部门间的上下联防、关联单位间密切配合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议做好并完善风险普查工作,利用历史数据,考虑区域差异,运用多种科学技术研究统计得出各灾害隐患点的临界致灾降雨量,更好的做到及时防范,提早预警服务。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形式、渠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防灾减灾的核心和关键是灾害预警的准确率,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权威性的社会认知,建立长效的灾害防御机制,高效快捷地应对自然灾害,建立针对性极强的应急应对社会管理预案。
  • 摘要:浙江省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生产因子及极端天气因子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和一定的短期波动关系。极端天气因子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日数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分别减少0.072%,0.046%,0.076%。高温日数和强降水日数的短期波动对农业总产值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不同区域的农业总产值受极端天气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浙江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受极端天气影响更为严重。
  • 摘要:为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治市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掌握其变化规律,本文使用1961-2015年长治市所属11个县站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的分析侧重于大雨、暴雨、大暴雨、大雪和暴雪的变化特征,研究不同级别频数的年际变化规律.利用降水要素倾向率计算、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突变分析等对长治气候变暖前后各级别降水频数进行分析.
  • 摘要:新疆农八师垦区在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在全球性气候变暖情景下,西北地区气温及热量资源发生了不同的改变.笔者着重研究新疆农八师垦区气温、积温的变化趋势和气候突变,讨论在热量资源增加的状况下对农业的影响,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新疆农八师垦区年平均气温及总热量增加趋势明显,其增加幅度要高于东北和中原地区,这对于农八师垦区农业项目发展十分有利。气温升高,热量资源显著增加,在气候突变前后≥0℃积温增加了6.9%,≥10℃积温增加了9.6%,给依棉花栽培为主的大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热能条件。热量资源在气候突变之后年际间变化相对稳定,始终处于正距平,具有较好的热量能源基础。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对于绝大多数生物生长发育有利,同时加重了病虫害对农业的威胁,使农业投资和成本提高。
  • 摘要:本文从理念、制度、机制和体系四个方面给出了地方政府气候变化治理的重构路径,从而绑定责任,促进其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应成为中国地方政府今后统筹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气候变化治理领域,就是要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其次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地方性相关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实施,必将促进国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专门法规的出台,以及后续体系建设,同时作为制度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有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也至关重要,包括监测标准、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等在内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和现行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标准的接轨.然后推进绩效考核,强化政府气候变化治理履职尽责机制.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地方政府需要将气候变化治理和GDP增长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绿色GDP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把经济发展指标、节能减碳指标和气候承载力指标一同纳入考核指标,用来考核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以及政府官员的政绩,依托绿色GDP考核体系,强化对政府气候变化治理主导责任的监督、评价和追究,并提出从三个方面提取指标.最后携手多元主体,构建全社会合作共赢的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政府和部门单打独斗的传统管理方式,引入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治理理念,营造人人齐参与,全民共责任的治理氛围,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人人有责”的治理体系.
  • 摘要:雾凇景观是一种重要的天气气候旅游景观,为了更好的开发雾凇旅游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中国雾凇的时空分布特点,选出代表站峨眉山、庐山、华山、黄山和吉林市,统计分析它们雾凇出现时所满足的气象条件,进而选出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雾凇旅游指数,通过检验得出的雾凇旅游指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雾凇在冬季旅游资源开发的应用方面作尝试探讨.
  • 摘要:分析了ENSO海温背景下气候模式模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际变化的能力,本文分析时段是西北太平洋TCs的活跃期7月至10月(JASO)。各变量的合成,包括降水、垂直风切变、相对湿度、对流层引导流等,在3类ENSO期间进行了比较分析。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ICOADS的SST格点资料以及晋北地区18个台站1960-2008年夏季降水资料,对晋北夏季多雨、少雨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进行了合成分析表明:多雨年夏季500hPa位势高度中高纬度呈现出“正-负-正”的分布特征,乌拉尔山以东大区和鄂霍次克海是异常高压脊,而贝加尔湖和蒙古上空是一个异常低压槽,晋北地区处在槽的东南部,有利于降水偏多.相反少雨年中高纬度呈现“负-正-负”的分布,大陆地区出现两个异常槽和一个异常脊,晋北处于脊区的东南侧,在下沉气流控制下,导致降水偏少.对流层低层流场多雨年西太平洋有暖湿气流向北输送,直达蒙古到东北一带与西伯利亚分裂下来的弱冷空气在华北地区相遇,有利于夏季降水偏多.少雨年中国东部为较强的偏北气流,十分不利于西南水汽向北输送,导致降水偏少.通过分析晋北夏季降水与海温异常的关系得出:当前期ENSO暖位相时晋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前期ENSO冷位相晋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
  • 摘要:本文重点关注采用分段积分的方式对WRF模式短期气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分段积分会对WRF短期气候预测准确性产生影响,但影响并不明显,预测准确性在不同积分时段和不同地区差异明显,结果稳定性较高。
  • 摘要:基于WRF模式Lin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利用中国区域观测的水成物截断参数的修订Lin方案和原始Lin方案对2012年5月16日江苏北部一次飑线过程进行模拟.对比飑线系统的雷达回波、地面降水和气压场、地面风速、冷池和水成物分布等要素,结果发现:在飑线的雷达回波上,修订后方案模拟的结果在回波的强度、波形、垂直伸展高度上与实际拟合度优于原始Lin方案;修订后的方案模拟的雨强也强于原始Lin方案,但所模拟的地面气压场和地面风速场与未修订的Lin方案相比偏弱;两种方案所模拟飑线系统的冷池分布和范围差别甚微;在水成物的分布上,两组方案体现出差异性,修订后方案模拟的霰粒子含量与原始Lin方案相比明显减少,而雨滴和云水粒子混合比基本保持不变,高层冰相粒子雪晶却有所增加,说明截断参数的改变对各种粒子之间的转化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就是中高层的冰相粒子雪和霰,对于中低层的云水和雨滴影响较小.
  • 摘要:介绍了欧美数值预报应用培训的进展,建议我国紧跟国际数值预报应用培训趋势,引导预报员完成角色转变,将培训作为业务沟通平台,实现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 摘要:2015年6月29日阿勒泰地区大部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水,富蕴、青河测站出现暴雨,其它测站为小雨或未出现降水,此次天气过程东部暴雨漏报.本文利用6月29日阿勒泰地区降水资料、高空实况、EC及T639细网格产品对此次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的主导系统欧洲长脊,影响系统是西西伯利亚低槽.此次暴雨区高低空中尺度配置较好,其上空具有明显的动力强迫抬升作用和水汽条件,并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出现的.此次东部暴雨过程的产生伴随较深厚的不稳定能量.数值预报产品在此次天气预报中,动力条件均不支持阿勒泰地区东部的暴雨,体现了数值模式预报对中小尺度系统预报能力的欠缺.相比较T639细网格,EC细网格对此次天气过程体现了较好的预报性能.
  • 摘要:本文利用山西省54个代表性气象站1960-2010年5-9月日平均气温资料,对山西省低温冷害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来看:低温冷害整体发生频率都呈现减少的趋势;一般低温冷害发生的频率最大,中度低温冷害次之,重度低温冷害发生频率最小,重度低温冷害频率减少的趋势最大;从空间分布来看:北部地区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要比中部及南部地区高.
  • 摘要: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模式使用观测的仰角都在0.5°以上,而在0.5°以下是没有仰角的,这样就导致雷达估测降水时反射率因子Z值场的取值精度降低和取值范围缩小,致使雷达估测降水的能力降低,而Z值场的取值往往以零度层亮带以下的中低层范围为宜.本文计算并分析了正、负仰角下雷达的最低探测高度,得到雷达在-0.3°仰角的最低探测高度明显低于0°仰角和0.5°仰角,表明采用负仰角探测可以有效的降低最小探测高度;读取VCP11和VCP22两种体扫模式下的雷达仰角数据信息,分析在0.48°、0°以及-0.31°仰角下雷达探测降水回波的能力,发现仰角越低探测到的降水回波越多.
  • 摘要: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是一种与大气中对流现象密切关联的指标,是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参数,作为一个重要的预报因子,已在天气分析预报和模式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CAPE被定义为抬升凝结高度(Lifting Condensation Level,LCL)之上大气正浮力做功所获得的能量,因而,采用不同的大气浮力项和LCL计算方法所得到CAPE值也就不同.美国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产品提供了两种不同类型的CAPE数据,第一种是SB-CAPE,变量名为“CAPEsfc”,第二种用“CAPE180_0mb”表示,是一种将ML-CAPE和MU-CAPE结合的“最优CAPE”.为了分析比较CAPE180_0mb与CAPEsfc的差异,以及两种CAPE数据对降水的指示作用的差别,利用GFS产品中的CAPE资料和中国区域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CAPE值较小时,CAPE180_0mb的值显著大于CAPEsfc的值;随着CAPE值的增大,CAPE180_0mb与CAPEsfc的差值减小并逐渐转为负值;当CAPE较大时,CAPE180_0mb的值显著小于CAPEsfc的值.通过统计分析还发现CAPE180_0mb与降水率的相关性显著优于CAPEsfc与降水率的相关性,且个例分析也证实了CAPE180_0mb对强降水的指示作用好于CAPEsfc.在CAPE180_0mb的计算过程中,采用了“平均层气块”的选取方法.平均层气块的选用可以缓解由于地表面混合比相对较高而对CAPE造成的影响.当边界层大气并非完全混合的时候(所谓“完全混合”是指温度递减率为绝热且混合比为常数),与采用地表面气块计算CAPE不同,使用“平均层气块”计算CAPE可以有效避免将CAPE值估算过高.而且,CAPE180_0mb的计算过程还选取了多个不同层次的平均层气块中最不稳定的一个作为最终的抬升气块.最不稳定气块的选用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近地面层出现逆温现象而对CAPE造成的影响.当地表面层的气温低于其上方空气的温度时,使用“最不稳定气块”计算CAPE,即选取温度廓线上拥有最大CAPE的气块作为抬升气块,其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以有效避免将CAPE值估算过低.综上所述,与CAPEsfc相比,CAPE180_0mb对CAPE的估算更为符合实际大气的不稳定情形,可以称为最优CAPE(Best-CAPE).将CAPE180_0mb应用于强降水预报,其指示效果比CAPEsfc更好,对强降水预报的改善有一2定的帮助.
  • 摘要:风廓线雷达是目前中国着重规划发展的垂直风廓线探测设备,其探测资料对于天气预报预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回顾了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在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给出了其在中国天气业务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风廓线雷达探测除了提供的基本产品外,还可以通过分析计算得到衍生产品.风廓线雷达探测产品不仅能够监测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结构和演变,还可以监测降水和雷暴云以及估计降水粒子尺度谱及其高度分布.目前国家气象中心开发了一系列风廓线雷达的单站和组网产品,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应用.由于风廓线雷达只提供风场信息,所以发展包括风廓线雷达资料的综合多源观测资料的天气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监测技术、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数值同化技术是未来在天气业务中应用该资料的重要方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