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放射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7篇,会议文献有25篇,学位文献有9篇等,环境放射学的主要作者有唐学玺、冯蕾、刘合凡,环境放射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描述了硫酸铵溶液中铀矿坑水样品中铀的电沉积层特性。电沉积液为10ml0.8M的硫酸铵溶液,电流密度0.6A/cm2,pH值为2.5,电镀1h。电沉积经化学分离...
2.[期刊]
摘要: 在辽东湾沿岸区域采集了20个土壤表层样和7个非耕作土壤剖面样(其中一个为标准剖面),通过对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的137 Cs进行测量与分析,确定该区域土壤中137...
3.[期刊]
摘要: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质处置安全评价的信心建立得到广泛的关注。地质处置安全评价需要关注的对象复杂、时间长,其采用模型的准确性需要得到检验。敏...
4.[期刊]
摘要: 流域水污染具有范围广、流动性强的特点,致使治理过程困难,花费成本较高.因此,具有针对性且经济合理性的治理方案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
5.[期刊]
摘要: The radioactive substances can be brought into human body by eating rice, and ^...
6.[期刊]
摘要: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geological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common international...
7.[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蒙特卡罗程序EGS5模拟计算单位注量的10 keV~10 MeV的光子在空气中所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并将计算结果拟合成公式.模拟计算结果与ICRP74...
8.[期刊]
摘要: 与常规实地测量法不同,论文运用取样分析法研究了成都市不同类型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和比活度,该方法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天气、湿度、土壤松结程度等对测量结果的影...
9.[期刊]
摘要: 为了验证氡浓度可能存在垂直分布规律,通过被动式测氡法--活性炭盒测氡法开展了氡浓度垂直分布规律的验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场所的0.04m至3.01 m处...
10.[期刊]
摘要: 7Be、210Pb等放射性核素已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及全球物质传输途径示踪的研究中.2009年8月到2010年10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华东师范大学校园设采样点采集了5...
11.[期刊]
摘要: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25 insolation stations and the data of sunshin...
12.[期刊]
摘要: 90Sr、134Cs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及分配系数(Kd)是我国内陆核电厂选址和核环境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放射性核素在河流-沉积物体系的吸附规律包括:...
13.[期刊]
摘要: 新疆伊犁州直地区燃煤放射性调查的157个有效燃煤样品的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比活度结果表明,数据离散,大小顺序为238U>40K>...
14.[期刊]
摘要: 核电厂释放的3H是公众剂量的主要贡献核素之一,应该考虑事故情况下气态氚释放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目前,IAEA启动EMRAS II项目对核设施事故条件下氚的释...
15.[期刊]
摘要: 建立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天然淡水体中长寿命核素238U和232Th,采用半定量法对水样中238U和232Th含量进行大概分析,随后用标准曲...
16.[期刊]
摘要: 使用氡子体标准源对氡子体高纯锗γ能谱测量的探测效率进行了实验测量,并用蒙特进行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当滤膜放置谱仪表面时,氡子体214Pb 352 keV全能峰...
17.[期刊]
摘要: 利用IED 22000 A便携式微机多道能谱仪对成都市区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进行了直接就地测量,估算出天然环境放射性核素238U、232Th、40K的比活度范...
18.[期刊]
摘要: 探讨了环境γ辐射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余弦模型对连云港田湾核电站2005-2008年度γ辐射连续监测自动站的月均值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值进行拟合比...
19.[期刊]
摘要: Single event effect in near space is investigated via numerical model simulatio...
20.[期刊]
摘要: 核电厂释放的3H是公众剂量的主要贡献核素之一,应该考虑事故情况下气态氚释放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目前,IAEA启动EMRASII项目对核设施事故条件下氚的释放...
1.[会议]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成都市某人口密集区环境氡水平的调查结果,验证了氡气的释放与迁移规律.根据所测量的数据,着重研究了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分布随天气变化、高度变化和时间变化...
2.[会议]
先进同步辐射技术和理论计算对放射性核素化学形态和微观结构研究
摘要: 核能的快速发展和核电的利用,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以及部分放射性核素会不可避免释放到环境中,给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带来重大危害.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和微观...
3.[会议]
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industry,substantial amounts of radionuclides i...
4.[会议]
摘要: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是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依法展开的,本文从技术路线、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安排等方面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主要情况.
5.[会议]
摘要: 不同能源链的辐射环境影响比较作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参考已开展多年研究工作.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核电厂在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对环境造成的辐射影响的增加量远低于环境本底...
6.[会议]
摘要: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水电站水体氡释放的机理,通过试验测量水体中氡及水而空气中氡浓度,水电站导流洞入水口水体中氡浓度大于出水口,相反导流洞入水口水面空气中氡浓...
7.[会议]
摘要: 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人类核活动如大气核试验,核事故,核燃料后处理厂等向环境释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后,这些放射性物质中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会和其稳定同位素...
8.[会议]
摘要: 通过标准氡室模拟不同的氡浓度,对RAD7型连续测氡仪在标准条件下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研究;取包含因子k=2时,在模拟的两种氡浓度情况下得到的该测氡仪不确定度分别...
9.[会议]
摘要: 核素随地下水在裂隙中的迁移与在孔隙中的迁移比较,不论从地下水与岩石的接触过程还是介质对核素的吸附作用来说都有很大不同.本文以国内某基岩裂隙场址低中放射性固体废...
10.[会议]
摘要: 以热表面电离质谱计为分析手段,采用6Li稳定同位素示踪了爆炸过程中放射性气溶胶粒子悬浮、沉积和在毛细管中扩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后100h,气溶胶粒子悬浮...
11.[会议]
摘要: 本文尝试应用MULC5-800型密闭式多通道超大容量微波消解系统开展10g至100g量级的沉积物、土壤、岩石(或矿物)等的消解或浸取,或1~10g的动物、植物...
12.[会议]
摘要: 为确保核电厂运行期间放射性流出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遵循可合理达到尽可能低的原则,本文在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首期临界前后补充进行天然辐射监测。文...
13.[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秦山核电基地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系统九个监测点的二年多的连续监测所获取近2百万个数据,结合同步观测的气温、风速、风向、降雨(或降雪)、湿度等气象观测...
14.[会议]
摘要: 本文总结了我国在过去四十年中对近海海域环境放射性的调查结果,介绍了我国近海海域中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水平,海洋生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收与累积,以及海洋沉积物对...
15.[会议]
摘要: 本文对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进行测量比对。文章对参加测量比对的五个单位的比对测量仪器、比对测量场地的选择、比对测量方法及测量比对结果进行了介绍。
16.[会议]
摘要: 为了解目前湘江长沙段的放射性污染情况,以便为将来和建拦河坝以后的情况进行比较,本文用HPGe伽玛谱检测系统和弱放射性检测装置检测了河泥的放射性核素238U、2...
17.[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最新在珠海地区获得的航空放射性测量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了环境天然辐射评价,结果与前人公布的部分数据较一致。文章介绍了环境监测软、硬件系统及应用实例。
18.[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01年度对中国甘肃民勤测区的航空放射性数据用于伽玛辐射环境评价与就地伽玛环境辐射剂量率仪测量结果的比对情况。分析表明,利用已有航放资料并进行一定...
19.[会议]
摘要: 为了测量某国防工程周围环境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水平和分布情况,本文在5km×5km范围内取了66个土壤样品和10个岩石样品,分别测量了这些样品中238U、2...
20.[会议]
摘要: 我国早在1986年就制定了《建筑材料放 射卫生防护标准》(GB6566-86),2001年,国 家又制定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6566-2001...
1.[学位]
摘要: 核能是21世纪人类的主要能源之一,随之而来的大量放射性核废料的处置以及核素在固化体中的迁移行为研究是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首次引入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建立数...
2.[学位]
摘要: 通过热力学关系和水文地球化学原理计算了红层水中锶,铀的化学形态。绘制了三种体系的铀Eh—pH相图。初步研究了氢氧化铁胶体和腐殖酸胶体对核素形态的影响。经过研究...
3.[学位]
摘要: 辐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随着科技发展,γ射线已成为一种新型科技被普遍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苏州是核技术利用大市,放射源数量及活度均居于江苏省乃至全国前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