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体古生物生态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4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7篇等,微体古生物生态学的主要作者有付萍、倪洪萍、刘小煜,微体古生物生态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1.[期刊]
摘要: 索引材料取自1962-1994年期间在国内外各种期刊和专著上公开发表过的叠层石文献资料,共录中国学者所创立的叠层石新属(群)131个,其中元古宙为122个,古...
2.[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描述了保存于河北庞家堡长城群团山子组和高于庄组燧石白云岩中的8个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群落:Myxococcoides-Siphonophycus席群落(...
3.[期刊]
摘要: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地层广泛发育,其中轮藻的地理分布与水体含盐度有密切的关系,并严格受到淡水水域的控制。第四纪至现代轮藻的地理分布,实际上就是当时湖泊咸水与淡水的...
4.[期刊]
摘要: 本文报道了太湖沉积物中氨基酸及其有机质的垂直分布与古生态、古气候的研究结果。样品取自太湖东北,北纬31°3'2″,东经120°26'30″。岩芯(E_2B)长...
5.[期刊]
摘要: 志留纪时期在扬子地台西北缘宁强湾沉积的宁强组,是一套巨厚的泥页岩夹小型局限台地相灰岩。局限台地相灰岩的沉积类型主要有生物礁、生物层和灰泥丘三种,按岩性可分为灰...
6.[期刊]
摘要:
7.[期刊]
摘要: 对2018年雨季的杞麓湖硅藻种群进行研究,发现杞麓湖西侧表层和底层共有梅尼小环藻、冰岛链藻、隐头舟形藻、长刺根管藻等9属14种,表层有14种,底层有12种,雨...
8.[期刊]
摘要: 通过数字化东北地区内七个样点剖面(包括赤池、同江、月亮湖、四海龙湾、柳河哈尼湖、麦里和霍拉剖面)的孢粉百分含量数据,截取东亚孢粉数据库资料中部分科属花粉的百分...
9.[期刊]
杭嘉湖平原土壤中孢粉和微体古生物反映的母质类型及古地理环境探讨
摘要: 对抗嘉平原81个土样进行了孢粉和微古测定,其中有孢粉组合的样品49个,检出有孔虫的样品13个,按此划分为河口海湾相、泻湖相、湖沼相、平原河流相四大母质类型。并...
10.[期刊]
摘要: 传统的湖泊沉积物硅藻提纯方法存在周期较长、过筛会损失某些特定硅藻种类等问题,从而造成硅藻群落分析出现偏差.基于硅藻提纯的实验原理和传统沉积物硅藻提纯技术,选取...
11.[期刊]
摘要: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富含介形类化石,介形类生物组合可以反映古气候变化.以盆地东部达参1井中的两种主要介形类(Ilyocypris inermis和Cypridei...
12.[期刊]
摘要: 通过对取自南海6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硅藻、沉积物粒度分析,查明了研究海区硅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点,共鉴定到硅藻56属的235个种和变种、变型.种类...
13.[期刊]
摘要: 通过对取自南海6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硅藻、沉积物粒度分析,查明了研究海区硅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点,共鉴定到硅藻56属的235个种和变种、变型.种类...
14.[期刊]
摘要: 牙形石是关岭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门类之一.本文通过对关岭县黄土塘附近产该动物群瓦窑组底部牙形石的初步研究,获得非常丰富的似舟刺属(puragondolella)的...
15.[期刊]
摘要: The historical caus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nti-flood embankment in Sinan...
16.[期刊]
摘要: 本文以瓮安生物群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成果资料为依据,着重阐述了瓮安生物群的组成、保存特点及其演化,这对进一步深化认识和研究瓮安生物群具有一定意义.
17.[期刊]
摘要: 伊迪卡拉纪(635-542 Ma)是前寒武纪全球大规模末次冰期(Marinoan)结束后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一段重要的地质时期,由于受到新元古代气候和环...
18.[期刊]
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瓮安生物群中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新材料及其问题讨论
摘要: andorina和Megaclonophycus之间的过渡分子.新材料的发现显示,尽管休眠卵和胚胎假说是迄今为止对瓮安生物群中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最佳解释,但仍...
19.[期刊]
摘要: 首次在湘西新化震旦系留茶坡组厚层块状硅质岩中发现个体大小达厘米级的管状宏体化石,内部结构清晰,从其个体大小、结构特征分析,并与相同层位的陕西宁强高家山生物群、...
20.[期刊]
摘要: 为了解杞麓湖硅藻的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18年4~9月份对杞麓湖养殖水域水体表、底层的硅藻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养殖水域共鉴定出硅藻有10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