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传)染性病害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八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6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1篇等,非侵(传)染性病害的主要作者有张国平、姚高宽、孙以信,非侵(传)染性病害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上海市东风农场农业公司生产科、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绿色食品一般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但并不是不施用化学肥料,而是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为基础.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达到生产绿色食品的标准。
2.[期刊]
摘要: 在长期轮作与施肥定位试验基础上,对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轮作系统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以休闲地为对照,分析比较长期定位条件下苜蓿连作、玉米连作、小麦连作、玉...
3.[期刊]
摘要: 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大棚栽培的黄瓜经常发生两种极易混淆的生理病害——缺氮症和缺硫症,它们都直接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植株抗病虫能力降低,严重时可造成10%左...
4.[期刊]
摘要: 1.缺氮症。症状:小麦缺氮时,植株生长不良,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少、叶片窄而短,基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逐渐向上发展。补救措施:苗期缺氮,每亩用...
5.[期刊]
摘要: 通过对阿特米、拿敌稳、阿米妙收等6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阿米妙收对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为90.00%,井冈霉素水剂防效最差,为64.77...
6.[期刊]
摘要:
7.[期刊]
摘要: 冬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小麦的起身拔节期,小麦苗期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不好,往往造成一系列生理性畸形苗的发生,对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最终...
8.[期刊]
摘要: 小麦纹枯病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2013年对小麦纹枯病进行了田间调查,研究了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
9.[期刊]
摘要: By adopting the doubly-labeled method of 15 N-labeled urea and 15N-labeled maiz...
10.[期刊]
摘要: 除草剂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基于此,就药害的产生、预防及补救措施进行了分析.
11.[期刊]
摘要: 一、肥、水原因造成的黄苗rn1.缺氮型。播种过早、砂性土壤、基肥不足的麦田易缺氮。麦苗缺氮表现为植株矮小细弱,叶片窄小直立。呈淡黄绿色,最初老叶叶尖干枯,后逐...
12.[期刊]
摘要: Wheat phytotoxicity mainly was inherbicide phytotoxicity in Anhui Province,ther...
13.[期刊]
摘要: 2009年进行防虫网育秧预防水稻黑条矮缩病试验,用直线回归法求出病墩率与产量为害损失率相关式为Y=0.98669X-1.35549,呈极显著回归关系.求出经济...
14.[期刊]
摘要: 初识黄老.是在2006年最后一天的早晨.已下了一天一夜雪的北京一片洁白.冒冒着零星的雪花。我们来到了黄苗子先生的家。先生高兴地接待了我们。过了这天。先生就94...
15.[期刊]
摘要: 我省沿淮、淮北小麦在孕穗后期,由于受晚霜冻的影响,而使幼穗和旗叶遭到伤害,气象上称之为冷害。此时穗分化处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抽穗后表现为空颖或部分白穗,...
16.[期刊]
摘要: 冬小麦苗期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不好,往往会造成一系列生理性畸形苗发生.分析冬小麦生理性畸形苗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技术.
17.[期刊]
摘要: 分析了小麦缺铁、锌、硼、铜、钼、磷、锰、镁的症状,并提出了补救措施,以期为小麦的微肥施用提供参考.
18.[期刊]
摘要: 小麦一旦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就会通过植株的外部形态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状.应根据不同的缺素症状,准确判断出缺乏哪种微量元素,然后对症下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9.[期刊]
摘要: 冬小麦苗期易出现立针苗、疙瘩苗、缺苗断垄、死苗、黄苗、冻苗等生理性畸形苗,针对这些畸形苗的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技术,以为冬小麦苗期管理提供参考.
1.[会议]
摘要: 2009年1~2月份,开封市冬小麦出现大面积的枯黄,甚至死亡现象.对2009年全市夏粮总产量和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麦田实地调查并结合...
1.[学位]
摘要: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检疫性病害,一旦发病,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为更好的对其进行监测和治理,本文利用无人机遥感航拍技术获取小麦图像,并建立原始图像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