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贝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69篇等,珍珠贝的主要作者有喻达辉、符韶、黄桂菊,珍珠贝的主要机构有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运用脂肪酸标志法分析了海南新村和黎安、广东徐闻和雷州、广西白龙和营盘6个海区养殖的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硅藻、鞭毛...
2.[期刊]
4种壳色合浦珠母贝贝壳棱柱层和珍珠质层7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摘要: We analyzed the contents of seven metallic elements in prismatic layer and nacr...
3.[期刊]
摘要: We conducted a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
4.[期刊]
盐度胁迫对魁蚶稚贝血淋巴渗透压及鳃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摘要: 文章研究了盐度胁迫下魁蚶( Anadara broughtonii)稚贝(壳长25~35 mm)血淋巴渗透压和鳃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突...
5.[期刊]
合浦珠母贝3个地理群体杂交后代生长性状和闭壳肌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 利用采自海南三亚(SY)、广东深圳(SZ)和越南(YN)的3个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地理群体,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构建了9个选育群体.在养殖...
6.[期刊]
摘要: 为评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白壳、黑壳、红壳和金壳色选育系F6代的育种性能,对养殖达18个月龄4种壳色合浦珠母贝的形态、质量、闭壳肌拉力...
7.[期刊]
摘要: 从单胞藻粒径大小、表面结构、生化组成及饵料浓度等角度开展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对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单胞藻摄食与消化效果研究.投喂粒径大小...
8.[期刊]
摘要: 采用静水法在室内对3种规格文蛤在不同温度、盐度下的滤食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8~28℃)试验时,文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温...
9.[期刊]
温度和盐度对加州扁鸟蛤(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呼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 研究了5个温度梯度(16,19,22,25和28℃)和5个盐度梯度(15,20,25,30,35)对加州扁鸟蛤(Clinocardium californie...
10.[期刊]
摘要: 为开展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遗传改良和培育优质新品种,作者利用合浦珠母贝北海养殖群体(B)、徐闻养殖群体(X)和三亚养殖群体(S)进行双...
11.[期刊]
摘要: The cDNA sequence ofPinctada maxima CCT-eta (PmCCT-eta) was cloned by rapid amp...
12.[期刊]
摘要: 以能值理论为基础,选择舟山市东极贻贝养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定量分析贻贝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能值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东极贻贝养殖...
13.[期刊]
摘要: 基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共7个航次对嵊泗枸杞岛后头湾海域贝藻混养区、贝类单养区紫贻贝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进行测定,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偏回归分析...
14.[期刊]
摘要: 笔者于2013年12月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进行不同体质量不同投饵时间、不同饵料密度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滤水率的影响...
15.[期刊]
摘要: 运用科研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了341个马氏珠母贝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的厚度,同时分析了这341个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厚度性状与5个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6.[期刊]
摘要: 为了降低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内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数量,增加食用牡蛎的安全性,笔者先采用0.4,0.8,1.2 mg· L...
17.[期刊]
摘要: 企鹅珍珠贝是我国培育附壳珍珠和游离珍珠的优良贝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外对企鹅珍珠贝的研究多集中在繁育、人工育苗、成贝养殖、附壳珠核和游离珠培育等方...
18.[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浓度,以0.00 mg/L作为对照,...
19.[期刊]
摘要: 对合浦珠母贝12个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和才女虫寄生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快速生长家系F10、F11、F3和F12与生长最慢的家系F7相比...
20.[期刊]
摘要: 从壳顶幼虫培育、匍匐幼虫培育、附着基选择及投放、稚贝培育等方面探讨了厚壳贻贝人工育苗中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厚壳贻贝的人工育苗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