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7篇等,其他的主要作者有李明、庄云、彭立新,其他的主要机构有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了解马齿苋中重要初生代谢产物成分及其在不同部位相对含量及联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广靶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在马齿苋中检测到脂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
2.[期刊]
摘要: 以小兴安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香薷为研究对象,开展人工栽培试验,为其产业化栽培提供技术储备.结果表明:香薷种子千粒重(0.18 g)、种子最佳采收期(...
3.[期刊]
摘要: 为研究糖芥种子的萌发特性,以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灯塔乡采集的糖芥野生植株种子为实验材料,观察并测定种子形态、千粒重、吸水率及萌发率,并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不同...
4.[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山地红花间作鲜食豌豆的栽培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时间的优势,发挥光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以期为红花、鲜食豌豆增产高效种植提供理论基础.
5.[期刊]
摘要: 为探明盐胁迫对黄蜀葵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影响.采用自吸水梯度鉴定法,研究了梯度盐胁迫下黄蜀葵花、根、茎、叶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
6.[期刊]
摘要: 以珍稀濒危植物威氏绿绒蒿(Meconopsiswilsonii)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和体视镜观察种子微形态特征,同时测定种子的含水量、吸水率以及生理生...
7.[期刊]
摘要: 红花是中原地区的道地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红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着产量较低、品质不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中药...
8.[期刊]
摘要: 为了解VC对盐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同浓度VC浸种和NaCl处理对野生紫苏种子萌发率、活力指数和盐害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VC浸种和低浓度盐(2...
9.[期刊]
摘要: 以紫苏为材料,通过对其子叶、下胚轴、幼嫩叶片最佳外植体的筛选、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培养,建立紫苏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紫苏种质资源保存及快速繁殖提供...
10.[期刊]
摘要: 以90份紫苏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种子颜色、株高、分枝数等17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2个描述性状的分布频率中,其种子...
11.[期刊]
摘要: 采用系统选育法,利用自然变异,在重庆、四川等地区收集紫苏种质资源材料,建立优良单株系,经进一步的品种比较试验及区域试验,育成一个高产优质早熟品种油紫苏4号.2...
12.[期刊]
摘要: [目的]探明黔产玛咖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为黔产玛咖氨基酸的测及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柱前衍生剂,正亮氨酸为内标,二氯甲烷为衍生剂...
13.[期刊]
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浓度钙、磷对白及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揭示白及对岩溶生境高钙、低磷环境的适应机制,为优化白及组培育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分别...
14.[期刊]
摘要: 本文在贵州省铜仁市5个山地生态种植基地开展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贵州山地凉粉草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整地施肥、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贮藏与...
15.[期刊]
摘要: 为解析紫苏的叶绿体全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采用REPuter、MISA、CodonW和Prep-Cp软件分析了紫苏叶绿体基因组的重复序列、SSR位点和密码子偏...
16.[期刊]
摘要: 采收不同产地的穿心莲种子,测定其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及其生活力等指标,并以此为依据,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穿心莲种子划分为3个等级类别.以偏最小二乘法判...
17.[期刊]
摘要: 介绍了龙葵的特征特性,并从种子来源、选地起垄、浸种催芽、播种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龙葵栽培技术,以期为双辽市龙葵种植提供参考.
18.[期刊]
摘要: 设计了一种带固相萃取功能的索氏提取装置,并采用该装置提取分析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紫苏中鉴定出75种挥发性组分,用...
19.[期刊]
摘要: 本试验以药用植物金花葵为研究材料,对金花葵ISS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体系为dNTP浓度为0.10 mmol/L、Taq酶浓度为0.25 U、引物...
20.[期刊]
摘要: 介绍了保健型蔬菜紫苏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配方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紫苏种植效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