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波浪对泥沙的作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0篇等,潮汐、波浪对泥沙的作用的主要作者有匡翠萍、程永舟、易蕾,潮汐、波浪对泥沙的作用的主要机构有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观测资料显示黄泽山岛北侧岸线海域潮流场分布较复杂.采用潮流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较有效地分析当地流场特征和不利流态的范围、时间及其对规划码头前沿线...
2.[期刊]
摘要: 针对目前海底管道底部冲刷研究的不足,选取RNG k-ε湍流模型求解管道周围流场,采用Tru-V OF法追踪水-沙界面,建立了稳定流作用下的二维海底管道底部冲刷...
3.[期刊]
摘要: 以中航巽寮湾帆艇俱乐部码头布置为依托,利用第三代风浪模型中的 SWAN 和 MIKE21 BW模型,对巽寮湾所在海域深水波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从 SWAN...
4.[期刊]
摘要: 基于计算仿真工具FLOW3D,建立数值模型,以模拟狭窄型库区河道滑坡涌浪产生及其传播过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涌浪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利...
5.[期刊]
摘要: 基于2007年江苏海岸潮滩剖面高程测量资料和潮流、波浪、泥沙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岸段剖面形态特征及其与潮流动力、波浪动力及泥沙供给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江苏...
6.[期刊]
摘要: 入海河口由于径流的存在以及河口地貌形态的影响,存在涨、落潮水动力、悬沙以及盐度分布等不对称现象,同时这一不对称现象还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根据2013...
7.[期刊]
摘要: 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及其分布取决于海洋水动力、沉积物类型与床面形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准确地理解和确定沉积物再悬浮过程对于沉积物输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祥...
8.[期刊]
摘要: 南侧熊岳河入海口段无任何防护措施,未形成封闭防洪和防潮功能,迫切需要建设,对熊岳河入海口潮位设计将进一步整合开发区和熊岳镇的旅游、生态优势,提高沿海资源的利用...
9.[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一维水深平均悬沙模型,对典型潮流控制的水道内悬沙运动特征进行研究.模型以泥沙再悬浮、沉降和平流为主要物理过程,动力因素包含M2、S2分潮及余流,采...
10.[期刊]
摘要: 为了解獐岛和大鹿岛近岸海域悬沙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潮流动力的关系,促进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文章通过样品采集和分析计算,研究相关海域悬沙浓度的平面和...
11.[期刊]
摘要: 针对秦皇岛洋河口至戴河口海岸整治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该区域潮流和波浪对人工岛及海岸整治工程的响应特征,发现人工岛与海岸整治工程共同存在时对潮流的影响并非...
12.[期刊]
摘要: 由于海床起伏不平,斜坡的存在必然改变波浪对管线及海床的作用特性,进而影响管线三维冲刷.基于波浪港池实验,考虑规则波的作用,采用中值粒径为0.22 mm的原型沙...
13.[期刊]
摘要: 福建海坛湾龙凤头海滩宽阔,沙粒细小.20世纪末,由于人工海堤等的修建,导致海滩侵蚀严重,干滩宽度迅速缩小.如何保护沙滩,防止进一步退化变得尤为重要.为解决海滩...
14.[期刊]
摘要: 采用MIKE 21软件中SW(spectral wave)波浪模块和FM(flow model)潮流模块,将潮流模块计算得到的水位与流速输入波浪模型,将波浪模...
15.[期刊]
摘要: 基于MIKE 21软件建立平潭龙凤头海滩修复工程海域双重嵌套二维潮流和波浪耦合数学模型,并将验证后的模型运用到工程设计方案实施前后潮流场及波浪场的模拟,比较分...
16.[期刊]
摘要: A wave-current coupl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Delft3D software for Zho...
17.[期刊]
摘要: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在斜向波浪作用下斜坡沙床上海底管线所受波浪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相对波高、Ke数以及管线与斜坡坡脚线夹角θ,测量管线中间位置截面表面所受波浪...
18.[期刊]
摘要: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ide reserving,the widening rate of the tidal estua...
19.[期刊]
摘要: 本文以“大江河口湿地演变退化的评价体系”项目为背景,应用FVCOM潮流及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长江口三维潮流数值计算模型,建立了包括长江口、杭州湾及邻近海域大范围...
20.[期刊]
摘要: According to measured hydrological and suspended sediment data from spring 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