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子病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9篇等,微粒子病的主要作者有罗梅兰、黄旭华、汤庆坤,微粒子病的主要机构有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华南农业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有效地控制蚕种生产中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在严格执行母蛾检查和全面的消毒防病措施的基础上,湖州市相关部门与蚕种生产企业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制的家蚕微...
2.[期刊]
摘要: 家蚕微粒子病被列为蚕种生产的唯一检疫对象,母蛾镜检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简称Nb)是目前最主要的检疫手段,但其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3.[期刊]
摘要: 1991-1999年,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原蚕区微粒子病发病比较严重,蚕种超毒淘汰数量较多;20世纪90年代末期,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认真总结约10年的防微经验,...
4.[期刊]
摘要: 文章对日本学者三谷贤三郎曾提出的家蚕微粒子导入卵内并感染蚕卵的过程进行了质疑,对深入开展微粒子孢子感染蚕卵并进入胚胎的机理研究表达了强烈的期待.
5.[期刊]
摘要: 叙述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2005-2013年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总结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在原来家蚕微粒子病防治体系的基础之上,减少了高温蒸汽消毒、甲...
6.[期刊]
摘要: 根据浙江省蚕种微粒子病发生有所上升的情况,分析了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3个原因,介绍了杭州蚕种场牢固树立“防微”意识、建立新一轮“防微”措施,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暴发...
7.[期刊]
摘要: 杂交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结果的5种类型(未检出、一检合格、二检合格、一检淘汰和二检淘汰),体现了各检验批段蚕种的不同微粒子病携带程度,不同微粒子病携带程度的...
8.[期刊]
摘要: 通过人工添食的方法,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感染家蚕4龄起蚕,以确定梨花迁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胚种传染性以及食下感染率、胚种传染率的差异....
9.[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四川省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率,检验防微灵在四川省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效果,2015年春蚕期和秋蚕期分别在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嘉陵区吉安镇原蚕区(以下简称...
10.[期刊]
摘要: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侵染引起的一种家蚕疾病,可经胚胎传染给子代,对蚕桑生产危害很大,是蚕种生产中唯一的检疫对象.根据...
11.[期刊]
摘要: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围绕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保障体系、绩效激励机制,建立了系统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对比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200...
12.[期刊]
广西现行生产应用的家蚕一代杂交种亲本品种对家蚕微粒子病抗性的研究
摘要: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蚕病.为了充分了解不同家蚕品种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抵抗力的差异,在实验室测定了广西壮族自...
13.[期刊]
摘要: 由于农村原蚕生产别具分散、插花和环境开放等独特性特征,差异于集中、专一、环境封闭的蚕种场场内制种,面临微粒子病的挑战尤为严峻,防控家蚕微粒子病尤为现实.必须把...
14.[期刊]
摘要: 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桑园病虫害防控、生产区域的环境控制,饲养过程中的防病消毒.
15.[期刊]
摘要: 玉米螟微孢子虫作为玉米螟田间种群自然控制因子之一,能否交叉感染家蚕,其与家蚕微孢子虫的血缘关系值得探究。通过对实验室搜集的家蚕微孢子虫和玉米微孢子虫进行了电镜...
16.[期刊]
摘要: 针对广西蚕区送检母蛾样本的抽样、检验等问题,提出通过加强蚕种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平附种检疫抽样规定与判定标准,重视成品卵检验结果,对超标蚕种予以强制销毁的措施。
17.[期刊]
摘要: 通过认真总结2014年广东省丝绸集团英德蚕种场原种生产防微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归纳出原种生产防微工作的一些体会。
18.[期刊]
摘要: 针对目前南阳市柞蚕微粒子病高发现状,借鉴桑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叶面消毒技术,探讨柞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壮蚕期用防微灵1∶100倍和1∶200倍药液防治...
19.[期刊]
家蚕微孢子虫类枯草杆菌蛋白酶Nbslp2的保守性及转录活性分析
摘要: 为研究家蚕微孢子虫类枯草杆菌蛋白酶Nbslp2的保守性及转录活性,采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微孢子虫类枯草杆菌蛋白酶slp2基因共线性、多重序列及系统进化进行比...
20.[期刊]
摘要: Since the discovery of pebrine disease nearly two hundred years ago,pebrine 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