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区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60篇,会议文献有3篇,学位文献有23篇等,土壤微生物区系的主要作者有喻理飞、张金池、魏媛,土壤微生物区系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大学林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反映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明确赤水河流域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优势菌属,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
2.[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连作及其与根腐病感染对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为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定向调控和根腐病精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分别选取...
3.[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对寒冷地区温室葡萄根系周围土壤微环境及生长的影响,在温室内开展了葡萄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试验,共设计了4个处理(秸秆2.4×10^(4)k...
4.[期刊]
摘要: 为探明连作烟田健株与根腐病感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的变化规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撂荒2 a以上土壤为对照(CK),对比分析了连作2、4、8 a烟田健...
5.[期刊]
摘要: 为探明连作与感染根腐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采用Illumina高通量技术对细菌16S rDNA的V3-V4区域进行测序,对比研究连作烟田健株与感染根...
6.[期刊]
摘要: 以微生物数量作为衡量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的关键指标,采用试验测试方法分别判断有机质含量、环境温度、水分含量3项指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机制。研究...
7.[期刊]
摘要: 为阐明连作对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省曲靖市、红河州、文山州3个典型烟区连作0、2、4、8年及以上的烟田土壤细菌进行16S ...
8.[期刊]
摘要: 为探索不同抗虫性苜蓿品种根围土壤线虫群落的特征,本试验以线虫为生物指标,对‘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aoyuan ...
9.[期刊]
摘要: [目的]明确稻鳖共生模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组成的变化特征,为推广稻鳖共生模式及开展稻田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水稻移栽25 d后...
10.[期刊]
摘要: 土壤微生物组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但其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且面临着土壤...
11.[期刊]
摘要: 土壤微生物组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但其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且面临着土壤...
12.[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药用植物种植年限对土壤根际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和根际群落结构的差异,从根系与土壤微生物关系角度为药用植物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采用Illumina Mi...
13.[期刊]
摘要: 为研究连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酚酸类自毒物质及真菌群落的影响,通过收集不同连作季(1季、3季、5季)马铃薯根际土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酸类物质及Illum...
14.[期刊]
摘要: 本文以浙江某校内河道某河段作为试验区,在种植植物的基质区(A)和无植物的基质区(B)分别于水深20 cm和50 cm处取样,分析2处不同试验体系下人工基质上生...
15.[期刊]
摘要: 为探明连续马铃薯、玉米单作及间作种植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利用IonS5TMXL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单作玉米(M)、单作马铃薯(P)、马铃薯玉米间作(P...
16.[期刊]
摘要: 设置不施肥(T1)、习惯施肥(T2)、推荐施肥(T3)和有机肥替代50%化肥(T4)4个处理,旨在研究不同施肥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17.[期刊]
摘要: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农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2017年12月,采用S型布点法在河北省青县选取连续种植年限分别为2年、4年、10年和12年的设施...
18.[期刊]
摘要: 为探明连续马铃薯、玉米单作及间作种植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利用IonS5TMXL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单作玉米(M)、单作马铃薯(P)、马铃薯||玉米间作...
19.[期刊]
摘要: 为明确拉萨青稞种植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区系组成,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拉萨9处不同青稞种植农田土壤进行了真菌群落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随着青稞的生长...
20.[期刊]
摘要: 为探究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以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为研究区,以不同海拔高度(4 606,4 110,4 000,3 900,3 440 m)土壤为研...
1.[会议]
摘要: 该文研究覆盖秸秆以后,桔园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代谢强度、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状的变化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秸杆覆盖后,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生物活性增强,土壤理化特性得...
2.[会议]
广西北海—合浦海岸带滨海海滩森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化活性研究
摘要: 为了合理利用和开发滨海及海滩的土地资源,更好发挥海岸带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于1984年对北海—合浦海岸带滨海和海滩森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探讨...
3.[会议]
摘要: 为了探明紫云英的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选择合理的还田方式,减少环境的污染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定位试验进行了全层翻耕紫云英覆盖、全层翻耕紫...
1.[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玛纳斯河流域扇缘带弃耕多年盐碱地上生长的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白刺(Nitraria sibirica)、猪毛菜(Sal...
2.[学位]
摘要: 分别于2008年5月、8月和10月,到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境内的高寒草原上采集了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异穗苔草(Carex ...
3.[学位]
摘要: -3/2自疏法则是反映种群动态的经典法则,它描述了植物个体生物量与密度之间的对数关系,表现为种群内的密度效应。其中自疏指数(密度调控指数)α的值为-3/2。但...
4.[学位]
摘要: 我国西南地区铅锌矿资源十分丰富,虽然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量土壤因遭到采矿破坏或重金属污染而退化,造成土壤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由此...
5.[学位]
摘要: 在果园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现代果园中产量变化,栽培技术措施改变,影响土壤微生物类群,进而影响了土壤生态健康。研究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
6.[学位]
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由于土壤微生物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动物和植物,可与环境因子充分作用,因此土壤微生物对环境改变和胁迫的反应更敏感。因此,本研究...
7.[学位]
摘要: 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壤的退化以及环境的恶化,各种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受到严重的干扰。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特征能反映生态系统的退化、...
8.[学位]
摘要: 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芽孢杆菌是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微生物类群。有些菌种可以分泌多种酶,可应用于工业生产;有些菌种能产生对昆虫毒性较强的蛋白,可生产...
9.[学位]
摘要: 本实验运用AM真菌鉴定的形态学方法,研究了松嫩平原草地长期放牧干扰形成的不同放牧强度下AM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从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角度分析了引起...
10.[学位]
摘要: 本研究在2007年至2008年春秋两季,从哈尔滨四个市区(南岗区、香坊区、道外区以及松北区)采集林下、农田、草坪三种类型的土壤样品,通过稀释平板的分离方法进行...
11.[学位]
摘要: 随黑土开垦年限的增加,自然因素和人类的过度利用和掠夺式开发使农田质量退化问题逐年加重,土壤中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土壤质量下降的变化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本论文研究...
12.[学位]
摘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本论文以长期定位(1987~2005年)于三江平原的白浆土为基本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
13.[学位]
摘要:
近年来,中药材已成为安国市,甚至河北省经济发展和人民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是河北省安国市道...
14.[学位]
摘要: 针对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迫切要求,以大多数农作物能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