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6篇,会议文献有3篇,学位文献有3篇等,两栖纲的主要作者有王原、高克勤、刘俊,两栖纲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博物馆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1.[期刊]
摘要: 陕西省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油田中三叠统铜川组发现一枚牙齿化石。该枚牙齿具有如下特征:牙齿细长,外形呈圆锥形,齿冠基部横截面为圆形,齿冠整体较直,沿长轴稍微向后缘弯...
2.[期刊]
摘要: 描述了发现于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地层中的蛙类化石一新属、新种,即莫旗蒙蟾(新属、新种)Mengbatrachus moqi gen. et sp. nov.。化...
3.[期刊]
摘要: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政府与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额为5亿元的30万t玉米深加工项目合作协议。
4.[期刊]
摘要:
5.[期刊]
摘要: 棘胸蛙属于蛙科蛙属,俗名又称石蛙、石鳞、石冻、谷冻等。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深山密林有水源的山洞溪流中。春末到秋季的白昼多栖于溪流的水坑或溪边石洞里,为两栖动物...
6.[期刊]
摘要: 青蛙产卵期一般在3-6月。受精卵产出后落入水中呈球形,卵外胶质膜吸水膨胀,而且彼此相联组成了卵块,卵块浮在水面。刚产出的卵上半部由于色素颗粒多,呈黑色,称动物...
7.[期刊]
摘要: 生境片段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采用样线法对千岛湖23个岛屿的两栖爬行类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植物种类调查数据和GIS技术提取的栖息地景观参数,...
8.[期刊]
摘要: 2012年5月,用SX950录音笔和Praat声音分析软件对浙江丽水繁殖季节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求偶鸣声进行录制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9.[期刊]
摘要: 根据一具保存有皮肤印痕的完整骨骼化石,描述了采自辽宁北票黄半吉沟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的一新的无尾两栖类,并确立其为一新属、新种一孟氏大连蟾(Dalia...
10.[期刊]
摘要: 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组在距罗平县城东南15 km的罗雄镇大洼子村附近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地层中发现了罗平生物群...
11.[期刊]
摘要: 目的:对新疆北鲵(Ranodon sibiricus)的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方法:采用瑞氏染色法和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新疆北鲵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
12.[期刊]
摘要: 在辽西葫芦岛市附近的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1处新的蝾螈化石点.新台门一带出露的湖相沉积地层主要是一套灰绿色安山岩与紫色泥质粉沙岩的互层.该层中除了产蝾螈化石...
13.[期刊]
摘要: Huaxiaosaurus aigahtens Zhao, gen. & sp. Nov. Was a mild herbivorous dinosaur t...
14.[期刊]
摘要: There exists more and more evidence that the Indian plate has collided with the...
15.[期刊]
摘要: 在辽西葫芦岛市附近的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1处新的蝾螈化石点.新台门一带出露的湖相沉积地层主要是一套灰绿色安山岩与紫色泥质粉沙岩的互层.该层中除了产蝾螈化石...
16.[期刊]
摘要:
17.[期刊]
摘要: The past fifteen years have witnessed an accelera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f...
18.[期刊]
河北围场下白垩统围场皇家螈(Regalerpeton weichangensis)(两栖类:有尾类)的再研究
摘要: 围场皇家螈(Regalerpeton weichangensis)于2009年基于一件产自河北围场下白垩统不完整的骨骼印痕标本命名.然而由于标本变形导致皇家螈...
19.[期刊]
摘要: 3月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了北大教授高克勤与美国学者合作发表的关于最早真螈化石记录的论文。 真螈类是两栖动物纲中的一个原始类群,在研究两栖动物起源进化...
20.[期刊]
摘要: 中国北方还没有发现过确凿无疑的晚三叠世的四足动物化石。报道了河南省济源市的一个四足动物化石新地点(柿沟)。化石产自晚三叠世谭庄组。目前采集到的标本大部分可以归...
1.[会议]
摘要: 过去10多年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道虎沟村产出了一批十分重要的侏罗纪化石,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化石以有尾类为主,已经发现了数百件标本,...
2.[会议]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蛙类的生长发育过程,指出由于山旺化石特殊的保存方式,作者收藏的玄武蛙发育过程系列化石不但保存了蛙的骨骼而且保存了皮肤、甚至是内脏器官、受精卵、胚...
3.[会议]
摘要: 中国中生代有尾两栖类最早由杨钟健报道,但其文仅在命名河北滦平的一种新的足迹化石时,提及“第二层中还产一有尾类化石”,而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特征描述和属种命名。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