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理论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15篇等,国际法理论的主要作者有刘志云、赵洲、李杰豪,国际法理论的主要机构有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国际公法中的禁止反言原则,是将国内法中的禁止反言原则类比适用于国际社会的产物。在国际公法中,禁止反言原则不但是一项国际法中的一般法律原则,还构成国际习惯法规则...
2.[期刊]
摘要: 仅从蕴含的法理思想以及技术特点考虑,区块链对于国际法的挑战是全方面的,包括对国家主权的系统性消解;强化了国际法的“去中心化”,导致部分现代国际法的执行措施失效...
3.[期刊]
摘要: 国际公域化是弱化公域化对象的主权和海洋权利属性,以此处理或解决主权和海域争端的一种秩序安排。美国在南海以对中国遏制为目的,通过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操作,并以...
4.[期刊]
摘要: 为促进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执行力,文章系统分析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总结我...
5.[期刊]
摘要: 伴随着规范性文件"全面审查"的推进,立法审查制度重新成为法学界与实务界的焦点.基于25个样本省份的实践考察发现,地方规范性文件立法审查活动在《立法法》《监督法...
6.[期刊]
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各种变数的不确定性,数字经济趁机逆流而上,成为一股清流、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迷.但对于全球、特别是发...
7.[期刊]
摘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世界秩序观的远大构想,既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向何处去的中国方案,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目标,更是中国大国外交70余年...
8.[期刊]
摘要: 新发展理念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发展趋势、典型表现与意义阐析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发展趋势看,新发展理念引导中国从国际法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为积极贡献者;从典...
9.[期刊]
论公司国籍认定的外国控制标准--以《华盛顿公约》第25条(2)(b)为切入点
摘要: 在以公司为申请人的国际投资争端中,ICSID仲裁庭首先要认定公司的国籍以确立其属人管辖权。除了传统的成立地标准和住所地标准外,《华盛顿公约》第25条(2)(b...
10.[期刊]
论公司国籍认定的外国控制标准——以《华盛顿公约》第25条(2)(b)为切入点
摘要: 在以公司为申请人的国际投资争端中,ICSID仲裁庭首先要认定公司的国籍以确立其属人管辖权.除了传统的成立地标准和住所地标准外,《华盛顿公约》第25条(2)(b...
11.[期刊]
摘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三部分专门规定了海洋科学研究制度,海域的不同,海洋科学研究制度也不同.由于《公约》没有明确界定"海洋科学研究",导致测量活动与海洋科学...
12.[期刊]
构建中国"冰上丝绸之路"的北极政策——基于德国实践经验的思考
摘要: 北极以其丰富的能源储备、潜在的航道优势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德国在2019年新出台的《德国北极政策准则》对德国的北极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重新评估...
13.[期刊]
摘要: 普遍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标准以及方向.可以从主体、标准与观念三个方面理解普遍性.普遍性具有正当性,但它是有限度的.历史上,西方大国利用普遍性很大程...
14.[期刊]
摘要: 战争是国际法秩序重要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分析法学和自由主义法学新的发展,坚定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的限制.20世纪的上半叶和下半叶,施密特与肯尼迪、科...
15.[期刊]
摘要: 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民间法律外交稳步前进,经历了被动引导期、主动发展期与协同成型期三个重要时期.二十载通力合作,中非民间法律外交成果有目...
16.[期刊]
摘要: 在中国学界,法教义学研究之"实"出现得要比"名"更早.法教义学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激烈的争论,外部压力和精力限制使得学者们对法教义学的知识论反思严重不足."关于...
17.[期刊]
摘要: 普遍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标准以及方向。可以从主体、标准与观念三个方面理解普遍性。普遍性具有正当性,但它是有限度的。历史上,西方大国利用普遍性很大程...
18.[期刊]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被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部署,依法治海势在必行.我国应尽快制定出台海洋基本法,在立法原则上应体现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激励海洋发展、...
19.[期刊]
摘要: 文章考察了中国裁判文书网上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裁判文书说理的裁判文书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说理的必要性,最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