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情预报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9篇,会议文献有11篇,学位文献有6篇等,冰情预报的主要作者有白珊、张占海、吴辉碇,冰情预报的主要机构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基于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更高的BLM海冰密集度数据集,评估了两种时间跨度较长、应用广泛的25km分辨率海冰密集度遥感数据集——NSIDC数据集和SICCI数据集。...
2.[期刊]
摘要: 渤海的辽东湾是世界上典型的海湾结冰区,位于冰区中的石油平台油轮外输作业中,流冰连续不断地漂移、聚集形成堆积冰,给海上油轮的外输作业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本文概述了...
3.[期刊]
摘要: 利用2008-2012年屯溪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屯溪雾、霾日分布特点及其气象条件。结果表明:近5年来,屯溪总雾日数为191天,霾日3天,且年雾日数呈明显减...
4.[期刊]
摘要: 海冰管理是抵御寒区海洋资源开发海冰威胁的有效手段,海冰风险的准确快速预测是海冰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文中面向海冰管理中的冰情短时预测需求,明确了基于现场监测...
5.[期刊]
摘要: 海冰管理是抵御寒区海洋资源开发海冰威胁的有效手段,海冰风险的准确、快速预测是海冰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文中面向海冰管理中的冰情短时预测需求,明确了基于现场监...
6.[期刊]
摘要: 针对渤海海冰初终冰日预测问题,通过寻找可靠的初、终冰日预测因子(初冰日采用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秦皇岛站五日最低气温;终冰日选择辽东湾冰缘线宽度,大连站五日最...
7.[期刊]
摘要: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地增暖挑战,世界气象组织(WMO)于2013年启动了"极地预报计划"(PPP,2013-2022年),并于2017年启动了PPP的核...
8.[期刊]
摘要: 本文对MODIS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探讨了利用MODIS数据提取渤海海冰信息的方法,得到三个不同时相的海冰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ODIS提取的海冰纹...
9.[期刊]
摘要: "海洋1号A"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海洋卫星.2002~2003年冬季,该卫星首次应用于我国渤海海冰监测和预报.建立了从卫星1B级数据开始的海冰反演系统,提供...
10.[期刊]
摘要: 研究了海冰热力模式中的各种辐射参数化方案,对比了模式计算的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以及海冰热力变化,并利用渤海和波罗的海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冬季大部...
11.[期刊]
摘要: 根据渤海冰情,在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基础上,应用一种质点-网格海冰模式于渤海海域.该模式采用了质点-网格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模式的数值扩散问题.该模式采用了...
12.[期刊]
摘要: @@ 1 引言rn辽东湾是我国海冰冰情最重的海区,其周边分布了大量的油田,海冰面积的变化对海上油气勘探及海上生产等造成严重的灾害,因此需要开展对辽东湾海冰面积...
13.[期刊]
摘要: 海浪通常以风浪和涌浪混合的形式存在.文中利用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对目前提出的一种二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2D法)和3种一维谱风涌浪分离方法(PM法、WH法、JP...
14.[期刊]
摘要: 随着高分辨率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影像的大量出现,传统分类方法因所得分类结果中包含斑点噪声,导致分类...
15.[期刊]
摘要: The rapid decrease of Arctic sea ice in summer makes shipping in the Arctic pos...
16.[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美国NCEP/NCAR逐月的再分析资料、HadISST海温、中国160台站气温和反映渤海冰情轻重的渤海冰情等级资料,研究了前秋巴伦支海海温异常对后期渤...
17.[期刊]
CICE5.0与BCC_CSM2.0模式的耦合及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评估
摘要: The latest Los Alamos sea ice model (CICE5.0) is coupled to the Beijing Climate...
18.[期刊]
摘要: 对1975-2006年逐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和强度指数序列与渤海、北黄海冰情等级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8月和12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和强度指数...
19.[期刊]
摘要: 在处理MODIS数据、业务化监测黄渤海海冰过程中,云检测是重要内容之一,其结果直接影响海冰信息反演的精度.为了减少云在海冰监测过程中的影响,本文针对冬季黄渤海...
20.[期刊]
摘要: 在利用实测一年平整冰厚数据和同步全极化RADARSAT-2 SAR影像、全面分析不同SAR极化参数对海冰厚度敏感度的基础上,发现Alpha角最高;从理论上证实...
1.[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冰期、大流冰范围以及冰的分布和发展过程三方面内容研究,根据海洋站观测资料、NOAA卫星、MODIS卫星资料和飞机航空遥感海冰资料分析,2006/07...
2.[会议]
摘要: 在对渤海区域500pha天气高度场分型的基础上,选取渤海周边代表性站点进行地面变温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选取海冰预报因子,设计渤海冰情预报方法。
3.[会议]
摘要: 利用NOAA及FY-1卫星监测渤海海冰的亮度温度、反照率及其与海水的差异建立了冰、水识别判据,并根据海冰反照率与冰厚的关系,对海冰进行分类.在解决了混合象元内...
4.[会议]
摘要: 该文根据渤海所处于的地理位置及渤海水深浅和半封闭式的海弯等特点,对渤海海水的分析研究显示出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大气环流的变化不直接受太阳活动的控制,表明太...
5.[会议]
摘要: @@2010~2011冬季渤海的冰情2010-2011年冬季辽东湾最大浮冰范围75海里,渤海湾最大浮冰范围25海里,莱州湾最大浮冰范围39海里,黄海北部最大浮...
6.[会议]
摘要: 本文概述了2007/08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状况,并对2008/09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进行了长期预测。
7.[会议]
摘要: 本文对2003/2004冬季渤海冰情预测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渤海海冰相对比较重的年份多发生在太阳活动的峰值和谷值年份。根据渤海及黄海北部的海冰与太阳活动、大...
8.[会议]
摘要: 中国渤海和北黄海是北半球结冰海域的边缘,自有历史记载以来,1936年、1947年、1957年、1977年冬季都发生了较严重的冰情,造成了严重的冰情灾害,为此本...
9.[会议]
2004/2005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总结2005-2006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展望
摘要: 本文首先对2004/2005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进行了总结,随后又对2005-2006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进行了展望。
10.[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渤海湾冀东滩海冰情方面的应用,结合曹妃甸滩海工程建设实际,分析CBERS冰情监测效果,讨论现有资料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通过应用研...
11.[会议]
摘要: 利用EOS/MODIS和NOAA/AVHRR资料相结合,结合海洋天气预报技术对渤海海冰进行遥感监测和发展趋势预报。基于MAP Object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组件...
1.[学位]
摘要: 海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敏感预计因子,对全球气候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随着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北水道和北方航线的通航能力的逐渐增强,海冰还对全球经济格局...
2.[学位]
摘要: 本论文主要完成了如下的工作: 1.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冰厚检测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其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 2,设计制作了冰厚检测的传感器,以...
3.[学位]
摘要: 冰情监测是一门诸如海洋监测、环境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海洋石油开发等等许多学科和工程现场所关心的课题,冰的生消直接或间接地与现场大气状况、水的温度、盐度、深...
4.[学位]
摘要: 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黄河入海口海域位于渤海的西南区域。近年来随着这一海域海岸工程及海洋采油蓬勃发展,进海路的建设造成了大量半封闭海域,改变了该海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