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篇,会议文献有3篇,学位文献有5篇等,林业经济史的主要作者有于雪玲、傅安辉、关劲秋,林业经济史的主要机构有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基于1987—2018年西双版纳30 m分辨率橡胶林数据集,利用叠置、缓冲区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过去32年橡胶林沿道路、河流和边境线的空间变化特征...
2.[期刊]
摘要: 从理论发展脉络看,西方林业经济理论从单纯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转变为努力实现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增长。从实践发展角度看,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由...
3.[期刊]
摘要:
4.[期刊]
摘要: 东北地区是我国国有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要集聚区。笔者梳理了东北国有林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成效,从生态功能约束、地理区位障碍、工业化城市化空间缺乏、社会发...
5.[期刊]
摘要: 按省政府部署,《安徽省志·林业志》(1986~2005)由林业厅承编,这是继1995年出版首轮《林业志》之后的二轮续志,时间跨度自1986年至2005年。此2...
6.[期刊]
摘要: 墨玉县位于和田地区西北部,昆仑山北麓,喀喇喀什河西侧,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自1920年设县以来,人口不断增长,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压力。面对这种巨大的环...
7.[期刊]
摘要: 选取<林业经济>及<林业经济问题> 2个期刊1980~2006年刊登的与林业经济研究密切相关的3 827篇文章作为数据源,将文献划分为18个类目,分析各类目文...
8.[期刊]
摘要: 论述了美国和欧洲林业发达国家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及其退耕还林的目的与政策,并比较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与政策措施,同时,阐述了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苹的主要特点,有...
9.[期刊]
摘要: 阐述了我国林业扶贫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状况、改善贫困地区民生、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意...
10.[期刊]
摘要: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敏从秘鲁带回有关橡胶树的详细资料,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记略》,书中详述了橡胶树的产地、采集乳胶的方法和橡胶的利用情况,引起了人们的...
11.[期刊]
摘要: 森林碳汇是一个新词汇、新概念.是黑龙江林业大省今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要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加大林业碳汇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林业碳汇的科技支撑;建立...
12.[期刊]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社会提供许多生态环境服务则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然而相对于人类社会对森林环境服务的巨大需求而言,森林资源严重不足.能否通过构...
13.[期刊]
摘要: 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从它的生态效益考虑,具有维持生态平衡,调节自然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方面的巨大功能.人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现象,给全球带来了水土流...
14.[期刊]
摘要: 当前,随着各区域间愈加激烈的竞争和紧密的合作,发达西方国家已经逐步完成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本文对生态产业链、共生网络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依据国外学者对生态产...
15.[期刊]
摘要: 明、清至民国时期,以贵州省锦屏、黎平、天柱、三穗、剑河等县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各族群众在木林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木商文化是黔东南州劳动人民在推进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16.[期刊]
摘要: 清代整个清水江干支流因其繁盛的木材贸易吸引了大批外来的移民溯江而上.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自称来自江西的一批商人和小手工业者来到小江流域,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出资建立...
17.[期刊]
木材缘何流动——评《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
摘要: 对<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和社会>一书的田野资料与历史文献的解读方法、写作线索以及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作了客观的评价.
18.[期刊]
摘要: 对两份遗存民国年间锦屏茅坪寨木价结单文书进行解读,指出这两份文书当分别为茅坪寨行户“龙茂盛木号”与本地木商唐本盛、外来木商陈长泰签写的木价结算单据,“龙茂盛木...
19.[期刊]
摘要: 布努瑶作为典型的山地民族,生息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布努瑶在适应所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和形成了特殊的技能,对非木材林产品的保护与利用有...
20.[期刊]
摘要: 以南京市为例,借助于GIS软件,首先利用由矢量化等高线生成的DEM数据自动提取坡度信息,然后计算坡度的正割值信息再与南京市的林地栅格数据结合,完成了本区内几种...
1.[会议]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景观异质性作用——以大兴县的防护林建设为例
摘要: 合理的防护林体系配置可以增加城郊景观异质性,并且对城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大兴县的防护林建设意义、景观异质性作用及其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意...
2.[会议]
摘要: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标准化被普遍认为是保证信息更有效处理、交换、管理以及消除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福建省林业部门的...
3.[会议]
摘要: 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作为地表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与这三大主题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就具有十分...
1.[学位]
摘要: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发挥和提升森林文化功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实现,充分发挥森林的文化功能能够使人们...
2.[学位]
摘要: 有效的林业产权制度安排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进...
3.[学位]
摘要: 本文以台湾自日据时期至今的林业为研究对象,浅析日据以来台湾林业发展及所引发的环境变迁。日据时期台湾林业无论是在机构设置、还是各种造林和保林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