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斯大林经济思想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04篇,学位文献有14篇等,列宁、斯大林经济思想的主要作者有俞良早、左凤荣、张志军,列宁、斯大林经济思想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商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苏俄小生产占优势尤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状况决定了它必须以特殊措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其无产阶级只占总人口的少数,因而必须以特殊措施向社会主...
2.[期刊]
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建构——基于中苏经济体制变迁比较的视角
摘要: 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通过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进行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斯大林执政之后,抛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
3.[期刊]
摘要: In the period of new economic policy,Lenin took use of grain tax as reform brea...
4.[期刊]
摘要: 农业合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结合俄国农业实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的经济理论,形成了列宁农业合作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指...
5.[期刊]
摘要: 列宁结合俄国内外形势及各地农业发展特点,开展了符合农业生产规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关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思想.列宁认为,实现农...
6.[期刊]
摘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使列宁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俄国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基本国情进行总结,产生了意义深远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
7.[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富裕的保障,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社会财富充分发展的前提,充分运用自然生产力进行财富创造,社会主义阶段的社会财富实行按劳分配,从...
8.[期刊]
摘要: 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学说,从帝国主义的时代特点和俄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带入第二次飞跃,主要有三大贡献:深化一般商品经济规律的认识、揭示帝国...
9.[期刊]
摘要: 列宁、斯大林通过分析俄国现状和城乡社会矛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苏俄化”改造,形成了列宁、斯大林城乡关系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除了受到马克思主义城...
10.[期刊]
摘要: 中国理论界在1978-1999年间对苏联新经济政策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新经济政策的知识体系,探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反思了新...
11.[期刊]
摘要: 我国的主流媒体更要正视民营企业遇到的这些重要问题,呼吁解决的办法,千万不要拿民营企业被迫认可的办法,当作成功的案例予以宣传.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公私合营,走过的...
12.[期刊]
摘要: 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苏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就如何构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不懈探索。列宁认为:生气勃勃的...
13.[期刊]
摘要: 列宁的生态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苏维埃的具体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虽然没有遇到生态难题,但是列宁前瞻性地认识到...
14.[期刊]
摘要: 列宁新经济政策产生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时间和俄国基本国情的结合。其中,粮食税换余粮收集制,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贸易,同时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
15.[期刊]
摘要: 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苏俄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就如何构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不懈探索。列宁认为:生气勃勃的...
16.[期刊]
摘要: 我国传统上缺乏良好的竞争文化,旧有的观念根深蒂固,思维定式、行为惯性、路径依赖大量存在。因此,推进实施竞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观念问题。
17.[期刊]
摘要: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是列宁依据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背景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其主要内容是:用粮...
18.[期刊]
摘要: “硬科技”的出现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需要有洞见、有远见的经济政策支持。综合而言,新经济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
19.[期刊]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已经占据了关注的制高点.我国在十八大召开后,把生态文明放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农业生态建设对我国发展尤为重要,而农业生产方式又是发...
20.[期刊]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生态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生态,同时又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态的主...
1.[学位]
摘要: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没有任何经...
2.[学位]
摘要: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指1921年到1928底期间俄共(布)实行的经济政策的总称。但由于种种原因,1929年的一场斗争在苏联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具有转折意义,它结束了新...
3.[学位]
摘要: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证和经典论述,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再认识和发展过程,充满艰辛探索和伟大创造,不断丰富和影响着列宁对...
4.[学位]
摘要: 利用合作社引导农民从小农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基础之上,通过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合作社理论。...
5.[学位]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轮经济全球化达到高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俄国资本主义发...
6.[学位]
摘要: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彻底改变了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社会变革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
7.[学位]
摘要: 列宁根据《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在深入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特点以及批判继承前人有关垄断问题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垄断理论,其内容...
8.[学位]
列宁的农民合作化思想研究——兼论农民合作过程中农民的利益与角色问题
摘要: 俄国农村传统的村社制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合作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
9.[学位]
摘要: 本文对列宁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列宁经济伦理思想建立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这一思想指导着列宁经济措施的方向,在列宁经济措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列...
10.[学位]
摘要: 本文对列宁市场思想进行了分析。市场问题是列宁研究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出发点,而且贯穿于列宁从事社会主义革命与经济建设的始终。列宁作为第一个领导社会主义建...
11.[学位]
摘要: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构成列宁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列宁对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落后国家...
12.[学位]
摘要: 一战期间,苏维埃政权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俄国里建立了起来。一战结束后,饱受了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摧残的俄国经济濒临崩溃,苏维埃政权面临...
13.[学位]
摘要: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30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变成了现实,形成了斯大林经济模式。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