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站(空间站)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90篇,会议文献有38篇,学位文献有39篇等,航天站(空间站)的主要作者有江山、阳光、周以蕴,航天站(空间站)的主要机构有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推进功能的正常实现为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1553B通信系统作为推进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进系统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任务,其可靠性设计至关重要...
2.[期刊]
摘要: 长期在轨运行的航天器需具备补加推进剂的功能,补加过程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浮动连接机构实现。在保证航天器稳定运行在轨补加的前提下,从简化软件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步进...
3.[期刊]
摘要: 新型千米级空间站结合了斯坦福圆环和光热发电站的优点,克服了现有空间站失重以及对太阳风暴防护能力不足的缺点,既可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又能产生人造重力以便宇航员长期...
4.[期刊]
摘要: 为了解国际空间站最新科研与应用活动情况,以供中国未来空间站科研应用规划参考,回顾了2019年9月到2020年10月国际空间站在技术开发与验证、物理科学、生物学...
5.[期刊]
摘要: 为了减轻机构的质量、改善机构的振动特性,具有优良特性的开孔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工程与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为研究带开孔的柔性结构的振动模态特性,基于有限元法给...
6.[期刊]
摘要: 末端执行器安装在空间站机械臂的首尾,是机械臂执行空间任务的核心产品。针对地面难以模拟空间零重力下机械臂末端抓取目标过程的问题,通过对空间抓取机构地面验证系统研...
7.[期刊]
摘要: 针对空间站系统对长期在轨运行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软件故障树分析(SFTA)和软件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SFMEA)的空间站锂电池管理系统软件安全...
8.[期刊]
摘要: 集中载荷形式下如何简化设计试验件,准确、简便、经济地进行强度考核一直是结构和试验设计的核心问题。依托空间站核心舱资源舱结构设计方案和具体的集中力载荷形式,按照...
9.[期刊]
摘要: 空间站柔性太阳电池阵,在收拢压紧和抗发射段力学环境方式上,与传统刚性或半刚性太阳电池阵有很大区别,通过收拢压紧在具有缓冲性能的收藏箱内以抵抗发射段产生的振动载...
10.[期刊]
摘要: 为改善核心舱资源舱内嵌式安装的轨控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环境,需将4处轨控发动机开口区域面积增大至两倍的状态,以增加内部凹舱隔热屏覆盖面积,满足轨控发动机热环境需...
11.[期刊]
摘要: 基于空间封闭矢量方法,针对齿轮支架相对实验舱以及基座相对核心舱的安装误差、对接环推出误差、主被动对接环环环间隙这4个环节的误差,建立了空间站转位机构转臂捕获基...
12.[期刊]
摘要: 根据我国空间站组建所采用的转位机构转位方案,从转位时间约束和安全性方面确定了基本转位路径。在此路径基础上,按照腕关节的启停次数规划了3种转位路径。采用ADAM...
13.[期刊]
摘要: 设计了一种橡胶减冲器,以满足载人航天空间站舱箭分离时设备的冲击减缓需求。该橡胶减冲器由金属套筒、套筒垫片、橡胶阻尼元件、调节垫片共同组成。它可以在不更换减冲器...
14.[期刊]
摘要: 空间站运行在300~500 km的低地球轨道(LEO)上,该轨道特有的强氧化性、大通量、高能量的原子氧(AO)会对柔性太阳翼柔性基板表面的聚酰亚胺材料造成侵蚀...
15.[期刊]
摘要: 针对空间站上行复合调相信号解调时存在输出噪声过大,以及测距信道和话音信道之间互相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锁相接收机。引入了自动静噪控制电路,利用中频信号和参...
16.[期刊]
摘要: 为满足核心舱电源系统在轨15年长期运行的需求,针对电源系统开展了在轨可维修设计。在分析在轨维修特点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空间电源系统的在轨可维修设计流程并完成相...
17.[期刊]
摘要: 针对空间站用控制器处理数据量大、在轨维护难度大、制作及维护成本高等特点,基于高可靠性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W5500的空间站高可靠TCP以太网通...
18.[期刊]
摘要: 转位机构是组建中国空间站的重要机构,其捕获连接机构实现可靠连接的过程,会导致连接处产生较大载荷。针对连接状态下对接机构、肩关节和腕关节弹簧机构、捕获连接机构与...
19.[期刊]
摘要: 介绍了空间站多终端音频集中处理架构的构成以及话音处理器的功能。针对空间站链路多样化音频集中处理、多用户实时高保真通话、多音频终端动态管理与通信、在轨音频参数动...
20.[期刊]
摘要: 在空间站工程中,由于组合体由多个航天器组合而成,需要对各个航天器的遥控地址同步字进行选取设计,以保证各航天器使用的遥控地址同步字除码距满足要求外,在应用过程中...
1.[会议]
摘要: 空间站在轨组装时需采用机械臂系统进行有效载荷操作,此时空间站系统的姿态控制一般由核心舱完成.本文总结了多种核心舱姿态控制策略,包括自由漂浮+喷气控制策略、无喷...
2.[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机动天基平台航时长、惯性器件精度较低、系统性能参数易变化的实际情况,从现实模型含有偏差出发,给出了系统真实数学模型,推导了现实滤波值与真实滤波值之间的...
3.[会议]
摘要: 为了减小空间站上的能量消耗,空间站常采取力矩平衡姿态来使环境力矩相互抵消,所以空间站力矩平衡姿态的计算与分析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定义了空间站力矩平衡姿态的概念并...
4.[会议]
摘要: 月球基地建设是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月面环境特点和航天工程需要,对充气式结构和硬式结构的月球基地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两种结构形式...
5.[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空间站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RAM)参数集进行研究,根据参数选用原则并结合任务特点,建立起针对系统、分系统及设备三个层次的空间站RAM参数集。针对系统可...
6.[会议]
摘要: 本文将空间站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通过调研分析国外空间站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将空间站的应用分为舱内科学实验、舱外科学实验、空间新技术实验和观测科学实验四个类别...
7.[会议]
摘要: 空间站由多个舱段分别发射在轨组装而成.由于舱段具有的大体积、大惯量、多挠性体、大外界干扰等特点,而空间站组合体在组装过程中构形改变也会导致质心位置的大范围变化...
8.[会议]
摘要: 在对国外空间站组建方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空间站构型,提出中国空间站转位组建的翻转转位和平面转位组建的两种方案.从空间应用经验、任务适应性、组合体控制和设计...
9.[会议]
摘要: 空间生命科学是随着人类空间探索活动,特别是载人空间探索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涵盖了极其广阔的研究范畴.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和空间探索活动的不断发展与深入,...
10.[会议]
摘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三期空间站阶段,尽管有前期工程的成功经验可借鉴,但空间站工程的系统组成和任务的复杂程度更高,特别是建造和运营管理阶段的安全性工作尤为突出...
11.[会议]
摘要: 空间物资运送及运营规划是一类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多重优化问题,且这些优化问题计算规模巨大,很难采用普通的优化方法求解.在这些优化问题中,货运物资装载优化、货...
12.[会议]
摘要: 中国将建造人类历史上第三个多舱段综合性载人空间站.空间站应为中国空间科学取得重大科学突破,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引领中国空间应用新技术发展,并发挥重大应用效益做出...
13.[会议]
摘要: 对于长期载人飞行的空间站系统,通过在轨维护设计,可提高空间站的寿命,简化空间站的设计,保障航天员长期在轨的安全.针对空间站在轨维修的特殊性,本文在调研国外先进...
14.[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对空间站备件保障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定义了空间站备件库存的站点级别、备件类型、故障件维修流程;然后对空间站备件需求的特点和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对...
15.[会议]
摘要: 为解决传统航天器管路研制须根据实物敷设管路,占用大量总装时间的问题,介绍了航天器管路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制造装配的解决方案.通过采用管路三维建模、数控弯管、导管数...
16.[会议]
摘要: 针对空间站产品总装特点和现有总装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空间站产品总装中应用的必要性,构建了空间站产品数字化总装平台的框架结构,描述了数字化平台...
17.[会议]
摘要: 空间站在轨检漏技术是空间站在轨故障诊断技术领域重要技术方向之一.未来空间站检漏技术要求具有高度自主性,减少航天员的操作,而且能更加快速、准确的确定泄漏点位置,...
18.[会议]
摘要: 介绍了在轨运行状态下可能造成空间站结构泄漏的力学环境、真空效应,微流星及空间碎片等因素,提出利用指向性真空规扫描监测空间站舱体漏率的设想,描述了指向性真空规泄...
19.[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空间站泄漏检测的应用背景和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便携式声发射检漏系统和阵列式声发射碰撞感知及漏孔评定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情况,并以...
20.[会议]
摘要: 空间站上的主动隔振系统是微重力试验的有效保障.作为帮助实现供电和数据通信功能的脐带线,是主动隔振系平台主要的扰动传递路径.为了测试脐带线的刚度,并选出最优的脐...
1.[学位]
摘要: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的必要前提,其中关于尿液废水的回收处理难度最大且最关键。目前国际上针对尿液分离技术有热电膜分离技术和蒸汽压缩蒸馏技术...
2.[学位]
摘要: 蒸汽压缩蒸馏装置(VCD)是我国空间站工程尿液收集及再生处理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该装置的密封对设备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密封无法满足寿命长、零泄漏、可...
3.[学位]
摘要: 随着国际空间站等结构复杂、功能众多的大型化航天器的广泛应用,其在轨组装、检修、维护成为航天界的焦点问题,在轨服务技术应运而生。由于航天器所处的空间环境特殊,有...
4.[学位]
摘要: 对接转位机构是空间站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机构,用于将对接舱室对接后进行转位,从而将主对接方向与核心舱的对接口留出以利于下一次对接。为了在地面进行对接转位机构的性能...
5.[学位]
摘要: 在近几年来,空间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各国航天部门的高度关注,太空的恶劣环境和昂贵的载人航天费用使得发展空间机器人技术很有必要性,本课题来源于总装国家航天921项目...
6.[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嫦娥”系列卫星的发射,以及紧随其后的登月计划,与航天工程相关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这些航天工程中,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由于航天工程...
7.[学位]
摘要: 研制空间站大机械臂是我国未来空间站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过程,而末端效应器是机械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们空间站机械臂原理样机末端效应器研制课题,为了实现末端效...
8.[学位]
摘要: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提出发展轨道交会技术以来,空间对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展出了多种空间对接/停靠系统。本文以我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第三期空间站建设计划为...
9.[学位]
摘要: 载人航天是各种航天活动中安全措施要求和标准很高、技术先进程度很高、技术系统最为复杂的航天活动。空间站是一种长期的、技术更加先进的载人航天活动。载人航天活动的快...
10.[学位]
摘要: 随着空间站、空间实验室和空间通信设备等大型设施在轨装配、维修、补给及空间救援等领域的研究开展,新型弱撞击式对接机构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
11.[学位]
摘要: 空间站执行交会对接等任务时需要进行大角度姿态机动。论文以我国空间站工程为背景,主要针对采用控制力矩陀螺的空间站零燃料大角度姿态机动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进行研究,...
12.[学位]
摘要: 姿态控制系统是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空间站在轨运行的各种技术指标能否实现。本文以我国空间站工程为背景,针对大角度姿态控制任务的地面验证,开展了...
13.[学位]
摘要: 零燃料姿态机动是新近在国际空间站得到应用的先进姿态机动控制概念,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站的燃料消耗、延长在轨寿命、提高安全性。本文以我国空间站工程任务为背景,...
14.[学位]
摘要: 空间站运营任务规划技术是开展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营所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本文重点对空间站运营任务中在轨事件与货运补给方案的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
15.[学位]
摘要: 在多舱段空间站中,由于其规模大、结构复杂、内部视觉垂直方向多变等原因,航天员在舱内很容易出现寻路障碍,因此,利用VR技术搭建一套舱内模拟寻路系统的相关设计与研...
16.[学位]
摘要: 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代表着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技水平,在空间生命科学、载人深空探索及新材料加工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发挥...
17.[学位]
摘要: 空间站是运行在近地轨道上的大型载人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是保证空间站正常运转的关键。作为空间站的主要执行机构,控制力矩陀螺通过动量交换提供幅值有限的控制力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