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87篇,会议文献有48篇,学位文献有354篇等,设计的主要作者有谢洪波、常伟军、李维善,设计的主要机构有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单台光电设备覆盖空域小、探测盲区大,对超低空飞行、隐身性强的目标探测概率低,光电组网能够扩展空域覆盖范围,提高目标探测概率。为获取最优光电组网方案,对其探测概...
2.[期刊]
摘要: 为了实现空间中一定距离的近似等光程光束传输,设计了一种包含离轴椭球面反射镜的波面整形系统。基于几何光学与初级像差理论,结合Zemax光学设计软件,分析了椭球面...
3.[期刊]
摘要: 太赫兹脉冲信号在频域上具有“指纹频谱”特性,利用该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借助Zemax软件的光学分析与优化功能,设计了二次非球面TPX平凸透镜,提高了透...
4.[期刊]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双罗兰圆光学结构的光谱仪光学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其中,200 nm~500 nm光路为常规的罗兰圆光学结构;500 nm~700 nm光路运用凹面光...
5.[期刊]
摘要: 全景鱼眼光学系统的成像圆通常为完整的圆形,小于感光芯片的垂直方向尺寸,相比长方形芯片,圆形成像圆面积较小,芯片有效像素利用率低。结合全景鱼眼光学系统成像圆小于...
6.[期刊]
摘要: 根据非球面离轴两反光学系统的结构特征,利用初级像差理论对其成像特性进行分析,结合不同非球面的面形特征,推导了离轴系统像差的矢量表达式,利用赛德尔系数将系统的初...
7.[期刊]
摘要: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和测距精度需求的提高,对发射和接收光学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具有光束可调节、测量光斑小、回波效率高等特性。设计一种工作于1550 nm光...
8.[期刊]
摘要: 照明系统是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积、照度均匀性、能量利用率直接影响增强现实照明系统的质量,因此在照明系统中对光源二次配光非常重要。针对增强现实系...
9.[期刊]
摘要: 为满足油气开发中微地震监测的需求,基于时分复用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井下3分量光纤微地震监测系统。结合室内测试,该系统本底噪声小于−101 dB,动态范围大于12...
10.[期刊]
摘要: 为了满足现代军事装备中的侦查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红外共形成像光学系统,在消除光学头罩引入的复杂像差过程中,采用一对轴向移动的相位板来实现像差动态校正。给出了...
11.[期刊]
摘要: 多光谱成像是无创观察生物组织的有效工具,提高光源的辐照均匀性将更有利于准确获取病理组织的多光谱数据。提出基于积分球的多光谱均匀光源系统,为生物组织的多光谱数据...
12.[期刊]
摘要: 为了在温度变化条件下对光电成像系统进行像质检测与评价,设计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功能的光学窗口。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光学玻璃面形的影响,进行光学窗口的温度适应性光机结...
13.[期刊]
摘要: 为了解决高集成度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文中对微通道相变散热器进行研究,设计了5种不同尺寸的微通道来研究其对传热系数和压降特性的影响。通过搭建微通道相变...
14.[期刊]
摘要: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作为有效的相干探测技术,提高太赫兹的探测速度是其研究重点。通过说明延迟线的基本原理并进行数学分析,设计了具有4个子叶片的快速旋转延迟线,总延...
15.[期刊]
摘要: 为了满足市场对手机镜头大相对孔径高分辨率的需求,采用E48R和LEXANH两种非球面塑料透镜,应用光学设计软件Code-v设计了一款大相对孔径高分辨率手机镜头...
16.[期刊]
摘要: 为实现对未来远程太赫兹雷达的高效对抗与隐身,针对典型太赫兹雷达工作频率设计了一种石墨烯太赫兹宽带吸波结构。宽带吸波结构以表层金属层/石墨烯层/介质层/底层金属...
17.[期刊]
摘要: 针对目前紫外光谱仪热工况优化研究缺乏的问题,该文设计出一款探测范围为200 nm~450 nm、全波段分辨率不低于0.2 nm的罗兰圆光谱仪,并耦合光、热、结...
18.[期刊]
摘要: 针对国内外市场对近距离、大屏幕投影系统中需降低投影镜头加工难度及成本的要求,该文设计了一款超短焦投影镜头。设计过程中选用折反式结构,利用物、像关系原理,结合物...
19.[期刊]
摘要: 针对现有沉浸式飞行模拟器进一步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应用于中小型飞行模拟器的球带幕投影镜头。论文确定了投影方案中各部件(球带幕、投影机、投影物镜)...
20.[期刊]
摘要: 近年来,内窥镜广泛应用于复杂环境下小尺寸零件缺陷检测,该文设计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检测的工业内窥镜光学系统。系统基本结构采用二次成像,物镜采用非对称反远距结...
1.[会议]
摘要: 实验利用变温杜瓦装置改变128×128InSb阵列的工作温度,通过测试系统对其噪声进行采集。经过测试和分析,重点研究了InSb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噪声与工作温度的...
2.[会议]
摘要: 为解决传统红外光电散射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广谱性差,易受灰尘、水雾等气溶胶污染引起误报警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以米氏(Mie)光散射理论为依据,结合烟雾探测器光电...
3.[会议]
摘要: PZT材料,由于其较大的介电常数,可以有效缩小器件尺寸,所以常被用于光学器件中作为介质层,而太赫兹吸收器正是众多器件之本文以PZT材料作为介质层,研究了Au/...
4.[会议]
摘要: 针对光电产品“三化”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工作现状,本文重点分析了造成当前“三化”工作局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开展“三化”工作的实施方法,并分析了开展“三化”工作的...
5.[会议]
摘要: 综述了多光谱共光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从多传感器小型化集成、多光谱共孔径光学系统等方面分析了多光谱共光路技术特点,并对国外多光谱共光路技术应用实例进行了展示...
6.[会议]
摘要: 抑制产品工作时通过壳体、电缆向外辐射电场是产品开发和设计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依托某光电产品,根据其电场辐射超标频点,结合产品内部组成,进行干扰机理分析,提出干扰...
7.[会议]
摘要: 光电跟踪系统以高于微波频率的光波为信号载体,具有极高的时频域分辨率,特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以及独有的夜间观察功能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本文提出来基于三级复合轴的...
8.[会议]
摘要: 微结构金属膜环带片是一类新颖的微纳光子学器件,应用于超分辨光学聚焦、纳米显微成像、精密工程测量等.阐述了微结构金属膜环带片的通用、快速矢量优化设计方法,适用于...
9.[会议]
摘要: 为提高车载光电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给出了电磁兼容的设计思路及相应的抗电磁干扰的方法,以保证其稳定可靠的工作.介绍了常规车载光电设备的组成...
10.[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长入瞳距、大视场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的设计。该投影光学系统工作于中波红外波段,焦距为175.15mm,视场为±5.9°,入瞳距为750mm...
11.[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减小相位式激光测距中的误差,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的全数字锁相环(ADPLL)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此系统可以提高相位频率检测器...
12.[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电光开关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对电光开关电源平顶宽度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具体测量步骤,并与其他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论述了其优越性。
13.[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基于光纤的环路型全光缓存器(DLOB)的环路噪声问题,在给定用于分析噪声及输出信噪比的通用简化模型下,从理论上给出了此类全光缓存器信噪比随缓存圈数变化...
14.[会议]
摘要: 针对光机系统结构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对光机系统结构的误差建模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出误差范围,从而根据误差范围选择合适的光学元件对误差进行补偿和消除。
15.[会议]
摘要: 根据Wassermann-Wolf方程的思路推导了适用于非对称光学系统中的非球面设计计算公式,通过编制CODE V宏语言程序,实现了通用非球面设计的自动化.
16.[会议]
摘要: 介绍了一种光学仪器照明调光电路的创新设计.通过由Atmega8单片机微控制器产生的PWM信号来控制卤钨灯的亮度.照明调光电路具有电路简单,光强输出稳定,其亮度...
17.[会议]
摘要: 基于对恒星星表V/50的统计,在确保一定捕获概率的前提下.确定了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和所能探测的极限星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所选用的STAR-250CMOS...
18.[会议]
摘要: 分析初期XPON模块的电磁干扰的测试结果,发现其电磁兼容性不能完全满足CISPR22国际标准,说明模块的对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过大.根据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准...
19.[会议]
摘要: 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采用InP/InGaAsP材料的2×2多模干涉器型马赫曾德尔电光开关,用三维有限差分束传播法对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与模拟分析。开关端口设计为...
20.[会议]
摘要: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理论及近场干涉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双斜缝结构的SPPs双路单向激发器,并对其进行了拓展研究.理论模型主要是一个刻蚀有两个非对称斜狭缝的二维...
1.[学位]
摘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基于传统电子技术的信息社会逐渐向光子信息社会转变,全光纤系统的地位日益显著,研制出结构紧凑、易于集成且性能优良的光纤器件已成为迫切需求。...
2.[学位]
摘要: 光电探测器是捕获光信号并转换为相应电信号的一类探测器件。与无机探测器相比,有机探测器有诸多优点,例如:低成本、柔性以及可以大面积的制造等,因此被认为是可以替代...
3.[学位]
摘要: 太赫兹技术自二十世纪出现之后,吸引了科研人员极大的兴趣,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太赫兹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都进入了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状态。在基础研究领域,...
4.[学位]
摘要: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SPs)是指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与介质界面上时,金属表面上的自由电子发生的集体振荡。当入射光的频率与自由电子振荡的...
5.[学位]
摘要: 完美吸收材料的研究可以从源头上追溯到上个世纪初,随着相关光学现象的发现到初步理论的建立,最后在光学领域形成一个重要的分支,中间经过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
6.[学位]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金属--介质--金属的超材料吸收器的性质研究
摘要: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Ps)是金属-介质界面处自由电子的集体振荡与传播电磁波的耦合模式,SPs能够打破传统光学中衍射极限的限制,具有...
7.[学位]
摘要: 短波红外偏振探测技术结合了短波红外成像和偏振探测的优点,在穿透烟雾、目标探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液晶相位调制技术代替传统...
8.[学位]
摘要: 可见光、中波红外双波段共口径连续共变焦光学系统可以很好的提高光电设备对多层次全方位目标信息的探测识别概率,多波段同时成像光学系统在目标识别方面有很好的互补优势...
9.[学位]
摘要: 现代战场对于目标的探测和识别的要求正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战场伪装则使得目标探测变得困难重重,如果仅仅采用单一波段成像已经完全不能够满足战场的需求。可见光成...
10.[学位]
摘要: 随着测距技术的发展,精度更高、方向性更强、测程更远的激光测距系统已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需求。半导体激光器测距精度除取决于激光器本身性能外,还取决于其驱动电流理想...
11.[学位]
摘要: 本文首先研究了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LPG)及其耦合原理,介绍了写入LPG的方法并着重讨论了高频CO2激光器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