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组成、性质与分析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170篇,会议文献有619篇,学位文献有355篇等,石油的组成、性质与分析的主要作者有田松柏、赵锁奇、刘泽龙,石油的组成、性质与分析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重质油包水(W/O)乳液普遍存在于石油开采与加工过程中,因其高黏度、高密度、强界面稳定特性,导致重质油包水乳液分离困难,生产成本增加。为了提高重质W/O乳液的...
2.[期刊]
摘要: 采用热溶剂过滤法与抽提回流法(SH/T 0509—2010),分别以正庚烷和甲苯为萃取剂,对5种重油的甲苯和正庚烷不溶物的元素组成质量分数及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
3.[期刊]
摘要: 含蜡原油作为一种特殊流体,当温度低至反常点以下时会表现出屈服特性等复杂的流变性。胶凝原油的可压缩性将会导致在屈服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屈服面移动现象,这为工业中...
4.[期刊]
摘要: 为了提升氯化石蜡的清洁、环保要求,从氯化石蜡副产品盐酸的生产角度出发,对氯化石蜡副产品盐酸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其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且设计了一种副...
5.[期刊]
摘要: 石油分子重构是目前炼油装置建模的热点。其旨在从分子层面认识石油分子结构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加工特性之间的关系,优化生产工艺,预测石油产品的性质,提高每个分子的...
6.[期刊]
摘要: 采用FTIR对辽河油田稠油中各胶质的亚组分、沥青质中所含官能团及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合ESI FT-ICR MS法对辽河油田稠油中极性杂原子氮、氧化合物进行分...
7.[期刊]
摘要: 采用微流成像仪建立了对不同类型油品中的颗粒物及不溶物质进行分析测试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重质油品中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粒形分布、相对计数、绝对计数等信...
8.[期刊]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和电喷雾高分辨质谱深入分析焦化柴油及其窄馏分中氮化物分子组成,研究不同加氢脱氮条件下反应规律,揭示氮化物分布及加氢过程分子选择性,讨论脱氮反应机理...
9.[期刊]
摘要: 原油特性与工艺路线相匹配是炼油厂最大化生产大宗石油化工原料的重要途径。针对典型原油加工路线,就适宜于生产大宗石油化工原料的世界主要油区原油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
10.[期刊]
摘要: 重质油固体系(如油砂、沥青岩、油页岩、重质油、油泥等)中因油-水-固三相复杂作用,导致分离困难。本文以印尼沥青岩重质油为例,针对重质组分中界面活性最强的界面活...
11.[期刊]
摘要: 原油和馏分的酸值(TAN)是反映其加工过程中腐蚀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实沸点蒸馏(TBP)方法未考虑石油酸在原油蒸馏过程中的分解,得到的馏分酸值严重偏低,影响了...
12.[期刊]
摘要: 利用气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分析了格尔木炼油厂的青海原油、常压渣油及渣油加氢产物的分子组成,发现青海原油中的硫、氮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分子组成,解释了该原油生产...
13.[期刊]
摘要: 渣油资源高效轻质化转化为轻、中质馏分原料,化工轻油,甚至直接产化学品,是提高渣油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渣油及沥青质组分的轻质化转化,实质是要大幅降低渣油的馏程...
14.[期刊]
摘要: 针对井口原油取样含水分析采用传统手工测定方法,存在化验时间长,人力物力消耗大,取样口原油容易外溅,造成井口环境污染等问题,研发了井口原油数字化含水分析装置,介...
15.[期刊]
摘要: 近年来,国际原油市场油价剧烈波动、炼厂毛利持续收窄为炼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炼化企业积极运用炼化物料优化与排产系统(简称APS)进行...
16.[期刊]
摘要: 分别采用Al2O3毛细管柱搭配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仪器1)、多阀多柱三通道快速炼厂气气相色谱仪(仪器2)以及正十六烷填充柱搭配热导(TC...
17.[期刊]
摘要: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13种含氮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吸附剂种类、上样和洗脱过程中的水相里的pH、洗脱条件等对模拟汽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富集效...
18.[期刊]
摘要: 水分接收器是用于原油和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的一种专用玻璃量器,是蒸馏法中接收器蒸馏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量值是测定石油产品水含量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对其准确性...
19.[期刊]
摘要: 为识别火驱开发中是否发生高温氧化以及高温氧化程度,应用实沸点蒸馏法对新疆油田红浅试验区火驱受效前后的原油进行分离,绘制相应的实沸点蒸馏曲线,测定各馏分的酸值,...
20.[期刊]
摘要: 正渗透作为非压力驱动膜脱盐技术,具有能耗低、膜污染轻、水回收率高等优点,其中汲取液的分离回收是整个正渗透技术的关键。本文提出采用双胺(TEPDA,N,N,N’...
1.[会议]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在石油产品分析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摘要: 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的发展现状、性能及原理,从试样前处理技术、有机进样技术、干扰与消除研究以及同位素检测技术等方面对ICP-MS在石油产品...
2.[会议]
摘要: 触变性是含蜡原油重要流变特性,建立起触变模型对研究触变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触变性的概念,及其宏观表现形式和微观产生机理.引入了结构参数和速率方程,并介绍了黏...
3.[会议]
摘要: 蜡组分结晶析出会导致含蜡油中形成一定的胶凝结构,而沥青质含量的不同会对胶凝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含量沥青质(0~0.2wt%)对含蜡模拟油胶凝特性的影...
4.[会议]
摘要: 沥青质吸附在油水界面能够形成具有独特界面特性的界面膜.本研究通过利用滴型分析法测量了不同浓度下沥青质溶液与水的动态界面张力.通过测量发现所有实验条件下沥青质的...
5.[会议]
摘要: 通过开展不同温度下陇东地区4个集输站点原油乳状液黏度、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固体颗粒含量等物化性质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物化因素.随着温度由...
6.[会议]
摘要: 原油及馏分油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在石化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以其极低的检出限、极宽的动态线性范围、分析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
7.[会议]
摘要: 在考虑含蜡原油融化相变和流变性变化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双盘式浮顶油罐内含蜡原油融化物理数学模型.模型中,采用浸入边界法在结构化网格上对非规则的罐内含蜡原油区进...
8.[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Fluent来模拟天然气水合物固体模块溶解的多相流过程,通过单一改变天然气水合物在溶解过程中的热流体温度(283K、293K、303K、313K)、进...
9.[会议]
摘要: 应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TLC/FID)对俄罗斯原油族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快速测定不同切割馏分油的检测方法,以正庚烷、甲苯为展开剂将不同样品...
10.[会议]
摘要: 原油性质判断是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而原油密度是原油性质的主要参数之一,本文以岩石热解分析参数为重点,通过理论研究、基础实验,建立了原油密度定量评价方法...
11.[会议]
摘要: 制备了PSSA-PANi/PVA半交联结构复合水分检测元件。其对不同有机溶剂中水分检测均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特别对于极性小的溶剂中的微量水分检测,具有快速响应...
12.[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以下内容:天然气水分的计量需求,卡尔·费休库仑法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实验条件、实验结果,总结和展望。
13.[会议]
摘要: 原油水分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保证石油工业的安全生产和原油的公平贸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石油行业缺乏一种准确可靠的水分测量方法.本文对共沸蒸馏一卡尔费休库仑法进行...
14.[会议]
摘要: 天然气中某些组分,能够造成气体水分仪或露点仪的系统误差,导致不同原理的仪器结果不一致.因此需要一种准确度高,抗各种组分干扰的水分测量方法,用于天然气水分的在线...
15.[会议]
摘要: 氢收集技术被广泛用于石油加工工艺中氢通量测量.这一技术的优势在于测量无需插入、使用方便、测量快捷和动态范围宽广,可以用于不同的钢材温度和弯曲度.
16.[会议]
摘要: 哈山(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由于经历过多期推覆构造运动,形成了具有多个系统的复杂叠覆构造,具有纵向分层、南北分带的特征.前人通过烃源岩评...
17.[会议]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电场波形对液滴变形的影响,基于相场方法,建立了互不相融两流体中液滴变形的仿真模型,实现了流场和电场的耦合.模拟研究了直流脉冲、半正弦波、半三角波和...
18.[会议]
摘要: 针对油田现有的三相混合物处理难度高、设备占用空间大以及操作管理复杂等缺点,笔者基于常规双锥油水分离旋流器对油水分离效果显著和内锥式水力旋流器对气相分离有利的两...
19.[会议]
摘要: 对电脱罐乳化层原油进行电脱水处理,探究最佳的电场参数.并利用原油层原油和蒸馏水配制模拟原油乳状液,基于静态脉冲电脱水试验,考察物性参数对高压高频直流脉冲静态电...
20.[会议]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在石油产品分析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摘要: 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的发展现状、性能及原理,从样品前处理技术、有机进样技术、干扰与消除研究以及同位素检测技术等方面对ICP-MS在石油产品分...
1.[学位]
摘要: 生物柴油以其自身的可再生性和环保特性,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生物柴油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带来的压力,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有很大帮助...
2.[学位]
摘要: 疏松混合物,本文是指将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散粒或粉状物自由地填充到某一固定容器中的堆积状态。应“贫油料微波高功率处理”课题需求,对油砂样品在加热容器中的微波特...
3.[学位]
摘要: 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地铁隧道开挖导致的加油站油库及输油管线泄露、石油开采以及城市污染企业厂址外迁而引发的土壤污染等工程问题,均涉及到含油气有机污染物在土中的迁...
4.[学位]
摘要: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大量化工和石油化工的迅速扩张,随之而来的石油烃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修复迫在眉睫。石油烃释放在土壤中常常会发生挥发、氧化、分解、生...
5.[学位]
摘要: 苯及其它芳香烃产品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全球苯需求年增速将达3.9%,苯产能年增速可能只有2%,供应缺口导致苯的价格居高不下。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无氧高温...
6.[学位]
摘要: 黏度是油类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各种船舶设备选油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影响船舶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柴油机燃油的雾化效果以及船舶空压机油的运行效果等等。而传统...
7.[学位]
摘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汽车出行,这必会带来了不少问题,如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和石油需求量增加之间的矛盾,为了缓解矛盾,尽快寻找石油燃料的替代产品。乙醇柴油是柴油替代产...
8.[学位]
摘要: 生物柴油作为清洁可再生燃料,可以与石化柴油以任意比例调合使用形成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在柴油机上直接应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可以改善燃烧过程,降低颗粒物排...
9.[学位]
摘要: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成品油性质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预测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检测模型是近红外检测技术的首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本...
10.[学位]
摘要: 近年来,原油产量增长迅速,炼厂加工的原油种类也日趋复杂。原油中含有的各种盐类不仅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炉管、换热器结垢,氯化物和硫化物水解生成的HCl和H2S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