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区域地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7112篇,会议文献有57篇,学位文献有258篇等,油气区域地质的主要作者有郑荣才、陈洪德、姜在兴,油气区域地质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东海陆架盆地古新统的物源演化是控制该地区沉积充填演化的主要因素。物源特征分析在盆地勘探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的取心样品开展系统的...
2.[期刊]
摘要: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逐渐由中浅层转向中深层。深层勘探的关键问题是优质储层,其发育取决于沉积充填和地层流体的相互作用。古近系...
3.[期刊]
三峡地区早寒武世海水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来自罗家村剖面碳同位素解耦的证据
摘要: 新元古代晚期到寒武纪早期是地球历史上生命演化和环境变化的重要转折期,此期间深海被认为广泛缺氧,而表层海水存在重大氧化还原环境的波动。选取宜昌三峡地区罗家村剖面...
4.[期刊]
摘要: 目前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油气发现量与实际生烃量相差较大。为了加快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重点开发区块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基于泉241-州16区块岩心相、测井相及...
5.[期刊]
摘要: 近期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陆续取得勘探发现,展现出很大的勘探潜力。中二叠世该区构造—沉积分异明显,导致油气成藏规律复杂,层序岩相古地理的重建对认识构造—沉积演化、沉...
6.[期刊]
摘要: 基于晚古生代全球构造背景和上扬子地区构造环境、盆地原型及四川盆地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的分析,结合二叠系气藏特征和成藏条件认识,探讨了晚古生代构造—沉积分异对四川盆...
7.[期刊]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下二叠统风城组为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对该时期沉积环境的认识存在海相与湖泊相的争议。根据研究区及邻区露头、地震、钻测井及岩心等资料,明确了准噶尔盆地南缘...
8.[期刊]
摘要: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断溶体油气藏主要沿走滑断裂带分布,远离断裂带地区油气勘探效果差,即走滑断裂带的活动规模控制了油气藏的规模。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为超大型走滑断裂带...
9.[期刊]
湖相页岩油地层岩相组合类型划分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博兴洼陷沙河街组为例
摘要: 为实现陆相富有机质页岩油储层高效开发,以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三下—沙四上纯上亚段湖相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薄片、全岩衍射以及主微量元素等多种地质资料,在厘清岩...
10.[期刊]
摘要: 全面梳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攻关探索、矿场试验、工业化应用3个阶段发展历程,系统阐述近年来在CO2驱油机理和矿场实践等方面取得的突...
11.[期刊]
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登娄库组石油勘探突破及地质意义
摘要: 基于钻井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生产测试资料,采用含油气系统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双城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登娄库组含油组合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特征以及烃类生...
12.[期刊]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背景下,CO2封存利用已成为人类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选择。以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O2捕集与封存(CCUS/CCS)为核心的碳工业,正...
13.[期刊]
摘要: 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对大型含油气盆地内碳酸盐岩层系的沉积充填过程及成藏地质条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覆盖全区的二维地震及钻测井资料,对川东地区三叠系嘉...
14.[期刊]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庆阳和乌审旗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对寒武系岩相古地理的控制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南、北两个古隆起的构造演化过程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油气勘探及盆地沉积充填演化过程的研究。基于最新钻井、野外剖面及地震资料,采用地震反射接触...
15.[期刊]
高温-超压-高CO_(2)背景下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以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为例
摘要: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莺歌海盆地LD10区新近系梅山组—黄流组高温-超压-高CO_(2)背景下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
16.[期刊]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蒸发岩层系层序地层模式及其对源-储的控制作用
摘要: 在充分调研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按照Vail经典层序地层理论,综合考虑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学原理、台地形态、盆内和古隆起边缘岩性组合特征等,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
17.[期刊]
摘要: 陆丰13东洼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在精细解释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陆丰13东洼的洼陷结构和构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平衡...
18.[期刊]
南堡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环境和物源:来自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摘要: 为深入认识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机理,通过详细分析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水体沉积环境及物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Li, Cs, B...
19.[期刊]
摘要: 东营组烃源岩在渤中凹陷广泛分布,明确该套烃源岩特征及其形成的古环境对于推动渤中凹陷常规-非常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渤中凹陷西南洼东营组烃源岩样品进行有...
20.[期刊]
摘要: 中国陆相盆地页岩油资源丰富,是我国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燕山构造带东段(辽西地区)中生界盆地群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尚处于油气勘探空白区,落实其勘...
1.[会议]
摘要: 中国东南部白垩纪地层分两统、十二个阶,建德、永康、衢江三群,三次运动形成建德、永康、衢江三期盆地,性质属于活动大陆边缘陆缘弧盆地,三期盆地都可分不同的盆地区带...
2.[会议]
摘要: 利用大量钻井、测井、地震信息,结合古生物等分析资料,对冀中坳陷古近系层序格架及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系统划分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和13个三级层序,构建了...
3.[会议]
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某气田在岩盐层段发现了多口井套变,为了能有效地治理,急需了解其套变的原因和规律。为此,利用真三维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震前套管应...
4.[会议]
摘要: 笔者尝试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定量研究沉积环境、岩石成因,有针对性地突出沉积环境与成矿的关系,研究了沉积相环境。
5.[会议]
摘要: 本文详细论述了渤海古近系古坡折类型、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介绍了坡折带的概念,泛指斜坡上一种突然变陡的地形,将之引入构造学领域,可称为构造坡折带,构造...
6.[会议]
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新思路:从古地貌、岩性变化、水体深度到沉积体系
摘要: 笔者为了解决断陷盆地中沉积体系分布问题,提出用古地貌、岩性变化和水体深度表征沉积体系,即沉积体制研究方法。这种基于地貌学、现代沉积考察和基准面升降,采取从面到...
7.[会议]
摘要: 笔者以查明深层含水系统的地质结构、地下水赋存条件以及水质成因和分布规律为目的,在鄂尔多斯盆地系统地开展了白垩系沉积地质等研究工作,并提出"含水层沉积学"概念,...
8.[会议]
我国巨型海相白云岩、硬石膏岩、岩盐岩的沉积环境及储集空间发育规律
摘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巨型海相白云岩、硬石膏岩、岩盐岩的沉积环境及储集空间发育规律,介绍了在我国,已知发育两个巨型海相白云岩、硬石膏岩、岩盐岩沉积组合的盆地,一是鄂尔...
9.[会议]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端沙四段洪水-漫湖沉积特征研究--以纯41断块为例
摘要: 本文以纯41断块为例,研究了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端沙四段洪水-漫湖沉积特征,介绍了沉积环境识别标志、沉积相模式,研究了沉积微相的划分及其特征,分析了平面沉积微...
10.[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陆相断陷盆地储层沉积学研究新进展,研究认为,陆相断陷盆地储层沉积学应当围绕地层动力学、沉积动力学、成岩动力学等方向,在理论上继续探索储集岩形成、分布...
11.[会议]
摘要: 笔者以胜利油区的车镇凹陷和南阳油区的泌阳凹陷为例,应用各种地质、物探、地化资料,针对持续型陡坡带砂砾岩体地层划分对比难度大、地质结构复杂、油气有效储层预测精度...
12.[会议]
摘要: 本文研究了松辽盆地中浅层烃源岩有机相的分类及展布特征,介绍了有机相的分类方案及分类特征,研究了有机相的展布特征。
13.[会议]
摘要: 川西周缘前陆盆地可分为前前陆期克拉通边缘和地台阶段沉积、前陆期海陆交互相及三角洲相沉积和后前陆期坳陷湖盆地层序,前前陆层序对储层的影响以对其后沉积的母岩影响为...
14.[会议]
摘要: 下白垩统下油组是B盆地内主要含油气层系.本文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在下白垩统中划分出3套二级构造层序、10个三级层序.其中构造层序Ⅱ(下油组)可划分为...
15.[会议]
摘要: 二连盆地是在内蒙-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巴音都兰凹陷位于二连盆地的东北部,是一个后期反转型单断箕状凹陷.自1978年以来,按照构造...
16.[会议]
摘要: 复杂近地表和复杂地下地质条件是我国前陆盆地或类前陆盆地的主要特点。本文以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地区某前陆盆地为靶区,探讨了深层成像困难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
17.[会议]
摘要: 海拉尔盆地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的晚中生代-古近纪断-坳陷盆地,控盆的边界断裂主要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后经受了多期反转.海拉尔盆地的沉积可划分...
18.[会议]
三维地震资料在古应力场反演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胜利油田富台潜山为例
摘要: 针对古构造应力场反演计算中建立"古构造模型"和"约束条件"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的思路和方法,并以富台潜山为例,阐述了...
19.[会议]
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新思路:从古地貌、岩性变化、水体深度到沉积体系
摘要: 单因素分析法与沉积体制研究方法具有不同的研究思路.前者的理论基础是沉积动力学,主要强调与搬运和沉积过程有关的作用,采取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研...
20.[会议]
摘要: @@古亚洲洋在兴蒙地区最终闭合的时间和地点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问题。华北地块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的南侧,其晚石炭世-中三叠世沉积盆地受古亚洲洋闭合的影响,对其进行沉...
1.[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油藏描述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油藏地质基础数据,油藏地质基础数据的整理是一项庞大而繁琐的工作,过去一直是通过工作者的手工整理来实现。为了使油藏管理工作人员...
2.[学位]
摘要: TX盆地位于我国某海域内,是我国海上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本论文研究区为TX盆地内的西部凹陷,其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是否存在良好油气资源条件是目前...
3.[学位]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区发育中生代多期不同产状和性质的岩浆岩,其中三叠纪岩浆活动强烈而广泛,是龙门隐伏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白垩纪岩浆岩主要包括安沟-二线子岩体、...
4.[学位]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发育在华北克拉通之上的一个多旋回叠合型盆地,本文研究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东部、地理位置位于安塞地区西北方向。
本文在鄂尔多...
5.[学位]
摘要: 石炭纪-二叠纪是准噶尔盆地构造体制的重要转折阶段,这一时期准噶尔盆地乃至中亚地区经历了古亚洲洋的消亡到陆陆碰撞的过程,岩浆、构造活动强烈,广布的沉积、火山岩建...
6.[学位]
摘要: 尼日尔三角洲是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的盆地,已知油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十二位。该三角洲盆地油气地质特征较为复杂,其形成演化过程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主要发育许多巨型构造...
7.[学位]
摘要: 随着对松辽盆地大量油气勘探开发,可开采的储量日益减少,因此对松辽外围盆地的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能源基础地质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把松辽盆地外围...
8.[学位]
摘要:
通过物源分析、沉积体系分析,结合储层微观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本论文对吐哈盆地巴喀地区下侏罗统的沉积体系、储层特征以及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
运...
9.[学位]
摘要: 针对目前人们对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地区构造变形机制认识不清,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并制约油气的勘探和开发的现状。本文通过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及其周缘地区...
10.[学位]
摘要: 柴北缘侏罗系的沉积特征演变及盆地的类型变化,反映了盆地的演化过程。本文综合野外剖面、钻测井资料、地震剖面资料等多方面信息,采用统计分析、沉积相分析以及成图解释...
11.[学位]
摘要: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的沉积特征及原型盆地边界的迁移,反映了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历史。本文综合野外剖面、岩心描述以及室内分析等多方面信息,采用资料统计、沉积相分析与综合...
12.[学位]
摘要: 巴布亚盆地是澳大利亚板块北部边缘的一个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为了进一步系统研究巴布亚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分析其勘探远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