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607篇,学位文献有1篇等,矿井火灾的主要作者有张辛亥、翟小伟、邓军,矿井火灾的主要机构有西安科技大学、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以其高产高效而应用广泛,由于其开采强度大而集中,为解决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需要加大风量,造成向采空区内漏风严重,给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增加了困...
2.[期刊]
摘要: 为了对比研究低温处理前后煤体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选择内蒙古赤峰市平庄褐煤为试验对象,利用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对煤体进行低温-20°C处理,运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及...
3.[期刊]
摘要: CO2因其良好的惰化效果在煤矿防灭火中得到广泛应用,煤矿CO2防灭火技术是将气态、液态或固态CO2输运至井下发火区域的上风侧,依靠风流流动将CO2带入发火区域...
4.[期刊]
摘要: 为了治理采空区自燃火灾,利用CO2进行煤矿井下自燃火灾防治的研究,结合某矿150201综放工作面后部采空区自燃火灾的实际情况,对大流量气态CO2防灭火系统相关...
5.[期刊]
摘要: 为治理花山矿4238工作面极复杂+1030 m水平四采大范围蔓延隐蔽阴燃状态火区,以主动灭火与分区隔离治火相结合为基本思路,先后采取远距离封闭后缩封、无机材料...
6.[期刊]
摘要: 为解决元宝湾煤矿4号煤层406房柱式采空区存在已久的火区隐患,以及受火区严重威胁的下伏6号近距离煤层工作面的安全开采问题,基于测氡法精探火区技术之上,建立地面...
7.[期刊]
摘要: 针对浅埋深易自燃煤层开采工作面上隅角经常出现低氧高一氧化碳现象,详细分析了三道沟煤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出现低氧高一氧化碳现象的原因,并通过采取自然发火预测预报、...
8.[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现场实际煤温分布及发展趋势,以大南湖一矿1305工作面回撤时期低变质稳态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回撤时期工作面温度数据进行全程采集,运用Or...
9.[期刊]
摘要: 以公乌素煤矿南二井筒火区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等手段对井筒火区治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田火区煤体燃烧过程中,煤体燃烧中心出现煤氧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量...
10.[期刊]
摘要: 以屯宝煤矿为例,分析了M9-10、M14、M15等自燃煤层布置的工作面在撤架期间出现自燃征兆的原因:各煤层工作面开采后,与上覆采空区形成复合采空区并与地表之间...
11.[期刊]
摘要: 为了解决储煤堆、矸石山等场所中发生的煤自燃危害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提出了应用导热棒提取松散高温介质内部热量以防治煤自燃的方法,给出了工质优选...
12.[期刊]
摘要: 为了解决矿井煤火灾害对煤炭资源、生产设备、通风系统和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深入研究二氧化碳对煤样自燃特性影响规律,采集大柳塔矿煤样,利用热分析仪研究不同二氧...
13.[期刊]
摘要: 低变质煤炭资源在我国储量丰富,其开采时存在未发现自然发火征兆但工作面回风隅角等区段CO体积分数超过0.0024%的超限现象,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选择氯化亚铜(...
14.[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液态二氧化碳对煤样的降温规律,采用程序升温实验将不同粒径煤样进行升温得到煤样的特征温度,分别进行不同粒径煤样条件下的液态二氧化碳降温实验,分析煤样粒径...
15.[期刊]
摘要: 矿井自然发火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之一.当出现自然发火征兆时,对遗煤自然发火程度进行精准辨识,有助于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灭火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首...
16.[期刊]
摘要: 寸草塔煤矿22煤层为变质程度较低的不黏煤,低温氧化条件下CO产生量较大.结合22301工作面煤层赋存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室测试分析,优选了22煤层自然发火标志...
17.[期刊]
摘要: 为了解决碎软突出煤层坚硬顶板条件下,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注氮参数设计与优化的问题,在进、回风巷布置埋管实测进、回风侧自燃"三带"并采用数值模拟、...
18.[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CO2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利用热重与质谱联用技术测试了阳泉五矿煤在不同ψ(CO2)/ψ(O2)比例下的氧化燃烧过程,分析了热重曲线,特征温度点,放热量...
19.[期刊]
摘要: 矿井采空区煤自燃引起的火灾直接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开采和高效生产,而封堵采空区漏风通道是防治采空区煤自燃最有效的方法.探讨了无机发泡固化膏体充填材料组分速凝剂...
20.[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煤持续耗氧过程中自由基变化规律,选取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采用电子顺磁共振仪,研究了在变温条件下不同烟煤从富氧到贫氧的持续耗氧过程中自由基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