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采伐指标和效果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79篇,会议文献有4篇,学位文献有18篇等,抚育采伐指标和效果的主要作者有董希斌、丁磊、曲杭峰,抚育采伐指标和效果的主要机构有东北林业大学、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以江西信丰金盆山林场内天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择伐措施,将空间结构优化作为主要目标、非空间结构作为首要的约束条件,确定采伐木并对样地中林木进行采伐模拟,...
2.[期刊]
摘要: 以川西高海拔地区9a生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株数间伐强度设置对照样地(0%,CK)、轻度间伐(20%,T1)、中度间伐(35%,T2)和重度间伐(50%,T...
3.[期刊]
摘要: 在露水河林业局东升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内设置了20块面积为0.06 hm^(2)的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将林木胸径、树高、冠幅加权到Delaunays三角网中以...
4.[期刊]
摘要: 在森林培育期间,森林抚育间伐所采取的措施是基本保障,不容忽视。森林抚育间伐的最终目的是全方位保护树种,确保一些长势好、有培育价值的林木可以在保护机制下持续性生...
5.[期刊]
摘要: 2009年春季设置试验样地,分别进行带宽为6、10、14、18 m的带状改造。同时在改造带分别栽植3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西伯利亚红...
6.[期刊]
摘要: 为了解目标树生长空间释放对云南松人工中龄林目标树生长、土壤和林木器官养分特征等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滇中16年生云南松人工林开展目标树不同自由生长空间(...
7.[期刊]
大兴安岭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对间伐强度的响应
摘要: 【目的】间伐改变林分环境,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处理12 a大兴安岭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空间变化特征,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ring统计分析方法,对...
8.[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杉木间伐初始期与立地之间的关系,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初始期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福建峡阳23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的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研究目标...
9.[期刊]
摘要: 以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天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抚育采伐与对照2种处理,于2013年和2016年对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采伐使阔叶林样地...
10.[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间伐强度对青冈栎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响应.[方法]以湖南省天心阁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设置4种间伐强度(对照:0%;弱度间...
11.[期刊]
摘要: 为提高毛红椿(Toona ciliata)人工林生长质量,于2017年,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15年生的毛红椿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间伐强度分别为20%、...
12.[期刊]
摘要: 2011年在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红林场,根据采伐蓄积量与总蓄积量之比为抚育间伐强度的设计原则,建立了6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样地,抚育间伐强度分别...
13.[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光皮桦天然次生林更新特征的影响,在光皮桦天然次生林中,设置3种间伐强度(间伐强度10%为弱度,间伐强度20%为中度,间伐强度30%为强度...
14.[期刊]
摘要: 选取2012年经3种间伐强度(15%、25%、35%)进行抚育间伐的小兴安岭试验样地及对照样地(间伐强度为0),于2019年测定抚育间伐8 a后试验样地的生物...
15.[期刊]
摘要: [目的]以蒙古栎次生林和云冷杉过伐林为研究对象,构建新的基于交角和密集度的竞争指数,为更好表达蒙古栎次生林和云冷杉过伐林林木间的竞争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在吉...
16.[期刊]
摘要: 以秦岭南坡锐齿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间伐对锐齿栎林分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年春季在陕西省宁东林业局沙沟林场,...
17.[期刊]
不同间伐强度下竞争对东北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生长−气候关系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间伐措施下树木的竞争环境差异是否影响树木生长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策略,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蛟河林...
18.[期刊]
摘要: 揭示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目标树经营不同间伐强度和环境因子对天然更新的影响,为培育近自然多功能森林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根据不同间伐强度(弱度(WT)(7.6%)、...
19.[期刊]
摘要: 以2011年在带岭林业实验局东方红林场建立的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7块样地(抚育间伐强度分别为0、10%、15%、20%、25%、...
20.[期刊]
摘要: 以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天然针阔混交林为试验区,设置6块不同间伐强度(10%、15%、20%、25%、30%、35%)样地和1块对照样地;采用土钻法、挖...
1.[会议]
摘要: 本文对我国寒温带高纬度兴安落叶松原始林、1987年分别渐伐、皆伐后更新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得出,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土壤腐殖质层有机碳...
2.[会议]
摘要: 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森林采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在东北天然林区的采伐实践活动,提出了适合东北天然林的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采伐技术方案,包括森林采伐...
3.[会议]
摘要:
4.[会议]
摘要:
1.[学位]
摘要: 本研究的重点是从密度管理技术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桉树大径材产量。研究了密度控制中的间伐和疏植两项措施在桉树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影响。研究对象为尾巨桉,它是一种...
2.[学位]
摘要: 森林采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使大气CO2浓度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
3.[学位]
摘要: 森林抚育间伐是对密度较大的林分实施的一种培育措施,其目的是改善林分生长环境,加速林木的生长速度,缩短林木的工艺成熟期,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研究不同抚育方式和时...
4.[学位]
摘要: 森林采伐是森林利用的主要手段,也是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护森林健康的重要经营措施之一。本文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采伐方式...
5.[学位]
人工杉木林采伐后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摘要: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西段的宜丰、铜鼓两县境内,保护区内植被表现出一定的分布特征。本文选择天然阔叶林、皆伐后种植15年和30年的人工杉木林、择伐...
6.[学位]
摘要: 杉木是我国速生丰产且材质优良的特有树种。到2004年为止,杉木林面积达921.35万hm2,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30.4%,在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而...
7.[学位]
摘要: 森林抚育是森林经营管理和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质量,扩增林木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现阶段森林资源分布以中幼龄林为主,林分结构较为...
8.[学位]
摘要: 马尾松作为一种较常见的湖南省用材林造林树种,可供建筑、家具制造、油漆产业以及木纤维工业等的使用。近年来,我国对木材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工林迅速地发展起来。...
9.[学位]
摘要: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是为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保障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而推行实施,以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随着林业的发...
10.[学位]
摘要: 天然次生林是指最初的原始森林受人为彻底破坏或者其他因素干扰,在次生裸地上再次自然演替形成的天然植物群落。目前,天然次生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由于长时间粗放经...
11.[学位]
摘要: 华北落叶松是冀北山地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大的主要森林生态树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冀北山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以及林区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护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华北...
12.[学位]
摘要: 森林采伐是人类活动干扰陆地生态系统的一种,是实现森林经营的一种手段,不可避免地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适量、有规则、因地制宜地采伐森林,有助于森林的演替...
13.[学位]
摘要: 杉木因其材质优良、速生丰产等特点在我国南方被广泛栽培,同一林地上多代连栽造成的人工林地力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成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