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电化学、土壤磁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27篇,会议文献有18篇,学位文献有45篇等,土壤电化学、土壤磁学的主要作者有徐仁扣、李成保、李学垣,土壤电化学、土壤磁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本文展示了一款可应用于土壤学领域研究的简易流动电位测量装置。为验证该装置的可行性,采用石英砂和包铁石英砂模拟土体所具有的多孔结构和表面电荷特征,基于流动电位法...
2.[期刊]
摘要: 为探究土壤内外力共同作用对降雨溅蚀过程的影响,通过调控不同降雨高度,采用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作为降雨材料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土壤内外力共同作用下溅蚀团聚体...
3.[期刊]
摘要: 电动修复是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但其涉及相关机理复杂,目前该技术主要处于室内试验阶段。在电动修复过程中,预测重金属的迁移效果是指导实际应用的重要...
4.[期刊]
摘要: 为探究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典型植被生长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以黄土高原自南向北的3个典型区域(永寿墚、坊塌、六道沟)及2种典型乡土草本植物(铁杆蒿(Arte...
5.[期刊]
摘要: 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是土壤具有肥力的重要基础,研究小麦秸秆及其生物炭添加对黄绵土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可为黄绵土耕地质量的提升及可持续利用、减少土壤侵蚀提供重要...
6.[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逆坡耕作强度导致的土壤位移对坡面水蚀的影响,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坡面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在径流小区5°,10°,15°坡面上,进行单宽流量为0.6 ...
7.[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基于光谱指数的盐渍土盐分估测的最佳技术路线,为研究区土壤盐分定量、快速遥感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山东省垦利县为研究区,野外采样,获...
8.[期刊]
摘要: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全球土壤表面电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并利用其自带的分析工具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
9.[期刊]
摘要: 为了探索玉米和大豆根系根尖部位和非根尖部位对Mn(Ⅱ)吸附的差异及其机制,用砂培试验获取两种植物的新鲜根,将根系分为根尖部位和非根尖部位2部分,用流动电位法和...
10.[期刊]
摘要: 用采自安徽由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红黏土)和采自江西由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壤(红砂土)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富里酸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果和红壤酸化的阻...
11.[期刊]
摘要: 土壤电阻率是表征土壤电导性能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诸多行业.文中利用广州市从化区气象局采集的土壤电阻率数据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土壤电阻率月变化、季节变化及...
12.[期刊]
摘要: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稳定性是评估土壤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聚体破碎是降雨溅蚀发生的关键一步。土粒表面电场对团聚体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必然也会深...
13.[期刊]
摘要: 土壤胶体表面所带电荷是土壤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以及表面电位是土壤胶体颗粒重要性质,影响土壤中...
14.[期刊]
摘要: 从江西鹰潭、安徽宣城、江苏南京和淮阴等4个地区收集油菜秸秆,在500℃下厌氧热解制备生物质炭,比较生物质炭的pH、盐基离子和碳酸盐含量的差异,并在20 g/k...
15.[期刊]
摘要: 通过批平衡试验,研究茶多酚、铜和体系pH对可变电荷土壤释放钙镁离子的影响.研究发现,铜离子初始浓度为2.0 mmol/L,最终体系pH为5.0时,随着茶多酚添...
16.[期刊]
摘要: 对赤泥组成、缓冲能力、表面电荷性质以及金属浸出行为的深入理解是促进赤泥管理的关键,既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将其作为工业副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本文采用联...
17.[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积水条件下纳帕海典型湿地干湿季节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为高原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机制的理解提供数据支撑,为高原湿地的保护与恢...
18.[期刊]
摘要: 为探明微润灌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夏玉米和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对比研究微润灌不同毛管间距布置(20 cm、40 cm、60 cm)、地...
19.[期刊]
Cu(Ⅱ)、Pb(Ⅱ)和Cd(Ⅱ)在红壤胶体和非胶体颗粒上吸附的比较
摘要: 研究了湖南长沙和海南昆仑的2种红壤胶体和非胶体的矿物组成、阳离子交换量(CEC)及Cu(Ⅱ)、Pb(Ⅱ)和Cd(Ⅱ)在土壤胶体和非胶体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以明...
20.[期刊]
摘要: 本文以农户常规施肥+追肥、常规施肥一次性施入及施用缓释复合肥三种施肥种类和方式,研究了水体及土壤性质随水稻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三种施肥方式和种类下...
1.[会议]
摘要: [目的]了解成都市婴儿辅食添加现状,为改善婴儿营养及开展相关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成都市3~12月龄婴儿580名,对其看护...
2.[会议]
试用强电场直流导法区分AsO<,4'3->阴离子与不同土壤粘粒的结合强度
摘要: 该文叙述了采用强电场直流导法测定分别含有NaNO<,3>和Na<,3>AsO<,4>(10<,-4>/Zmal/L)的砖红壤、黄棕壤和黑土悬液(30g/L)电...
3.[会议]
摘要: 本文对山西太原盆地土壤磁化率与元素Cd、Pb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认为,引起土壤磁化率增加的矿物是相对稳定存在于土壤中的,对于土壤中Cd和Pb的生物有效性...
4.[会议]
摘要: 70年代末中国开展了土壤磁学研究,相继报道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研究成果。80年代又进行了土壤磁处理效应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在土壤、生物磁致效应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研究...
5.[会议]
摘要:
6.[会议]
摘要:
7.[会议]
摘要:
8.[会议]
摘要:
9.[会议]
摘要: 文章在对Wenner四电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的研究基础上,以ρ-α曲线作为主要工具来对多层土壤的电阻率分布情况进行测定.通过建立真实的土壤比例模型,将测试出的土...
10.[会议]
摘要: 针对土壤磁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系统地开展了土壤、作物、蚕和食用菌等磁处理效应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腚的磁处理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特性,降低耕作阻力,增强土壤、...
11.[会议]
摘要: 用光电子能谱技术探测了合成的非晶形氢氧化铝在吸附酒石酸和/或磷酸根离子的表面基团配位情况,结果表明:(1)单独吸附磷酸根时,表面磷有两种配位形式,即H<,2>...
12.[会议]
摘要: 土壤的电导率是指土壤传导电流的能力。它反映了温度、湿度、光照等外部环境变化对土壤的影响,而且与该土壤适合耕种的作物信息、作物产量以及预期分析密不可分。因此,通...
13.[会议]
带反号电荷的胶体颗粒表面双电层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离子吸附和解吸
摘要: 本文介绍了胶体悬液体系中带反号电荷的胶体颗粒表面扩散层的重叠与表面电荷和zeta电位的关系,探讨了近似自然条件下土壤体系中双电层的相互作用及阴阳离子的同时吸附...
14.[会议]
摘要: 作者对华北平原进行了土壤磁学普查,发现每个地区均存在特定的土壤磁学背景,建议在施用磁肥或磁化肥的地区进行土壤磁学背景的调查,避免盲目施用.
15.[会议]
摘要: 介绍了土壤磁性调查在农业、环境、能源、气候变迁等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开展土壤磁性调查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建议.
16.[会议]
摘要: 本文在简短回顾土壤电化学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土壤电化学研究进展及反映其成果,鉴于我国红壤占有广大面积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对这一可变电荷土壤电化学性质...
17.[会议]
摘要: 根据省防雷中心近5年海口地区的土壤电阻率测试数据,分区接季节进行土壤电阻率分析处理,给出海口地区土壤电阻率区域分布特征.初步分析研究土壤电阻率区域分布特征的成...
18.[会议]
摘要:
1.[学位]
摘要: 现代电力用地面积通常较小或者分布于边坡山角,等距四极法难以应用于这种复杂环境对土壤电阻率进行测试建模。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基于传统的wenner四极法,建立了在...
2.[学位]
摘要: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收益,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土壤是旅游景区主要的环境载体,景区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交通、游客践踏等干扰对土壤...
3.[学位]
摘要: 坡面是发生土壤侵蚀的基本单元,研究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与土壤机械组成的分布变化特征,进而指示坡面土壤侵蚀与堆积的过程,这对今后开展坡面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4.[学位]
摘要: 本研究进行了水培与盆栽两项实验。水培实验根系电容测量在标准霍格兰德营养液中进行,供试植物为绿萝。测量时,控制部分根系处于液面以上,在根上标记液面与根系接触位置...
5.[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其膳食营养状况,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科学地指导大学生饮食、合...
6.[学位]
摘要: 本文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和磁处理时间处理棕壤和纯菌株后,进行室内恒温恒湿培养,研究了磁场对棕壤固氮菌与根瘤菌数量的影响,并且通过室外的回接实验进一步验证磁处理对根...
7.[学位]
摘要: 土壤电阻率是土壤电导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大小是雷电发生的重要条件,它的变化将直接改变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从而影响防雷设施的雷电防护的效果。通过对表层土壤(...
8.[学位]
摘要: 土壤电阻率是雷电起电机制的重要参数,也是现代防雷接地工程研究中的重要依据,对接地装置乃至防雷工程的正确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表征土壤导电性能的土壤电阻...
9.[学位]
摘要: 为探讨表面电荷性质对重金属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种土壤(红壤和黄褐土),经过添加和6个月陈化以模拟Pb、Zn污染,应用皂角苷进行解吸,并采用BCR连...
10.[学位]
摘要: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准确测定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近红外光谱NIR(Near Infrare...
11.[学位]
摘要: 环境污染监测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土壤是环境质量信息的有效载体,监测土壤的污染状况能够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程度。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兴起一股环境磁学热,其中...
12.[学位]
摘要: 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大面积的可变电荷土壤,这类土壤是我国的重要土壤资源。可变电荷土壤在形成过程中遭受强烈的风化和淋溶作用,其粘土矿物组成和表面化学性质...
13.[学位]
摘要: 目前关于土壤中离子扩散/吸附动力学已开展了一些研究,大家普遍认为离子扩散与离子交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并认为离子的扩散往往是离子交换过程的控制速率步骤;而且...
14.[学位]
基于电场效应的土壤离子交换平衡新理论及其在物质表面性质测定中的应用
摘要: 土壤表面带有电荷是土壤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根据电中性法则,土壤必须吸附一定量的反离子来中和土壤表面所带电荷,但这种静电吸附易受外界...
15.[学位]
摘要: 土壤中广泛存在着硝化作用,酸性土壤占有我国很大的面积。早期的研究表明:硝化作用在碱性土壤中广泛的存在且活性很强,酸性土壤中几乎不存在硝化作用。但是随着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