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震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4篇,会议文献有39篇,学位文献有14篇等,海底地震的主要作者有丘学林、夏少红、赵明辉,海底地震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海啸作为五大海洋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地震海啸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针对海啸的生成、传播、爬高和淹没的数值模拟,以及古...
2.[期刊]
摘要: 为深入研究羽状流地震响应特征以及羽状流气含量反演,利用实际羽状流地震偏移剖面中单道和多道地震数据,首先进行地震波时域波形特征分析以及地震波场频谱特征分析,羽状...
3.[期刊]
摘要: 主动源海底地震仪探测在海底结构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转换横波数据模拟为研究海底构造和物质属性提供了精确依据。本文针对现行转换横波模拟技术存在的步骤繁琐、...
4.[期刊]
摘要: 南海北缘属于非火山型大陆边缘。过去的研究在洋陆转换带北部的地震剖面上曾观测到一些疑似岩席和火山体的高振幅异常体,但对这些高振幅异常体的属性却缺乏进一步的研究。...
5.[期刊]
摘要: 本文选取了恩施地震台STS-2.5和CTS-1两台地震计2015年全年连续波形数据,计算其观测记录功率谱密度PSD和概率密度函数PDF,并对比两台地震计的计算...
6.[期刊]
摘要: 本文选取了恩施地震台STS-2.5和CTS-1两台地震计2015年全年连续波形数据,计算其观测记录功率谱密度PSD和概率密度函数PDF,并对比两台地震计的计算...
7.[期刊]
摘要: 日本九州俯冲带是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边界上一个独具特色的区域,也是研究俯冲带内板块构造作用的理想场所.为了解该俯冲带内的板间应力状态和相互作用,本研究利...
8.[期刊]
Kirchhoff向下延拓法在海洋合成多道地震走时反演中的应用
摘要: 海洋多道地震数据建模和成像是获取洋壳速度和构造信息的重要手段.海水层的存在使得多道地震拖缆接收到的折射波走时信息仅仅存在于较远的炮检距,近炮检距被强振幅海底反...
9.[期刊]
摘要: 我国海洋地震监测研究起步较晚,深入开展相关的技术方法研究势在必行。通过对我国自主研制的滨海型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的工作原理、总体设计以及野外的布放回收过程进行系统...
10.[期刊]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地质条件有利于水合物的形成和储藏。传统的多道地震(MCS)数据难以得到精确的速度信息,并且只能从时间域上判...
11.[期刊]
摘要: 深入研究珠江口地区海陆过渡带壳内低速层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对于理解板内地震的发震机理、孕震构造及该区域的地壳结构具有重要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利用2015年珠江口区...
12.[期刊]
摘要: 震中距和震中方位角是地震定位的重要参数.采用海底地震事件单台OBS定位方法,通过单台地震监测算法求取参数,再将参数代入地震监测实时交互式定位程序,得出震源的深...
13.[期刊]
摘要: 文章首先论述了中南—礼乐断裂带的研究现状,然后基于重力、磁力、地震剖面和地形等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南—礼乐断裂带在南海海盆中的空间展布和内部构造形变特征...
14.[期刊]
摘要: 文章基于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成像分析,结合前人重磁反演等地球物理资料成果,对中沙海槽盆地东北部结构构造进行探索研究.研究表明:中沙海槽盆地东北部发育新生代地层,厚...
15.[期刊]
摘要: 地震资料显示, 高速层的存在会对下部地层产生上拉现象, 影响下部地层成像的准确性, 甚至产生构造假象, 给油气勘探带来预测难点.文章尝试从理论模型出发, 通过...
16.[期刊]
摘要: 为了检验光纤水听器阵列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性能, 在南海, 使用1024基元的光纤水听器阵列与进口的360道压电水听器海洋地震勘探仪, 采用相同的作业方式在...
17.[期刊]
摘要: 为调查长乐—南澳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的展布、形态和深部构造背景, 福建省地震局使用大容量气枪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将深地震探测拓展到台湾海峡西南部, 配合陆上的水库气...
18.[期刊]
摘要: In Dongsha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hallow fracture and reefs are numerou...
19.[期刊]
南海IODP 367-368钻探区深地震探测的OBS站位设计分析
摘要: The third scientific dril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will be carried out ...
20.[期刊]
摘要: Wikibon分析师最近举行了年度预测网络研讨会,在公布的24项预测中,我们选择了其中13项,主要分为三类:一、数据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将变得更加清晰和强烈,W...
1.[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海洋地震径向波的概念。主要介绍了用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径向波机理的理论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地震资料的分析和模拟正演,得出:(1)因高速薄层的存在,在地震单...
2.[会议]
摘要: 本文根据海底4C地震数据的特点,结合ERTM的成像原理,通过模型实验分析海底4C地震数据ERTM 中虚假成像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消除虚假成像的策略.通过2...
3.[会议]
布设近海海底地震仪对沿海地震定位精度的提升作用——以南澳外海域ML2.8地震为例
摘要: 本文利用2012年南海东北部海陆地震联测期间两台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graphs,OBS)所记录到的南澳外海域发生的ML2.8级...
4.[会议]
摘要: 珍贝-黄岩海山链两侧地壳具有典型洋壳特征,未受后期岩浆活动的影响;海山顶部低速可能是由于存在裂隙及岩石孔隙度较大;研究区地壳厚度存在明显变化,海山之下地壳的增...
5.[会议]
摘要: SRME适用于压制长周期的海底相关多次波,其最大优势在于预测过程不需要知道地下介质信息,而且是同时估计出所有表面相关的多次波,DWD适用于压制短周期的海底相关...
6.[会议]
摘要: 本文在作者前期建立的岛礁-海水系统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纵向成层的岛礁模型,并分别在适宜范围内改变各层礁体的剪切波速,分析其对于岛礁场地地震反应的...
7.[会议]
摘要: 综述了对西南次海盆的反射地震资料NH973-1测线的地震解释,分析了西南次海盆及其南、北边缘的反射地震、构造特征,为深入研究南海的构造和热演化模拟、探讨南海的...
8.[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钻孔对比、地震相解释、地层层序建立,获得东海北部地区第四系、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特征,重点对地震测线揭示的潮流沙脊特征进行了解释对比。
9.[会议]
摘要: 本文在南海东北部内波谱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震处理方法及参数选取对海水地震剖面细结构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地震数据处理标准流程,结合该海域的海洋学历史观测资料对...
10.[会议]
摘要: 新北油田位于渤海东北部海域内,工程场地跨度较大,沉积物为黄河冲洪积相、陆海交互相和海相不同沉积类型。本文依托新北油田海上平台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对该区域钻...
11.[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复值曲波变换实现对多次波的去除,为了与复值曲波的优势相匹配,引入了Hiibert变换,提高计算的精度。首先将地震道做Hilbert变换,转化为复地震道...
12.[会议]
摘要: MTDs是重力流作用下的沉积体系,经历了滑动、滑塌和碎屑流沉积的作用过程。在滑动之前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当沉积体强度逐渐降低或斜坡内部剪应力不断增加时,海底稳...
13.[会议]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陆地资源日益枯竭,因此人们逐渐将研究的目光伸向海洋,而地震海洋学则是一种研究海洋水体特性以及资源探索的较好的方法.从海洋的...
14.[会议]
摘要: OBS是近年快速发展的新型仪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如有时会丢失仪器,有时仪器回收但没有记录到数据,或是记录到但数据异常无法使用。怀疑是OBS记录仪...
15.[会议]
摘要: 针对不同海区的观测记录,计算不同海底模型的理论地震图,经研究对比得到关于径向波的新的理论认识。依据形成机制区分三种类型的径向波:PP类径向波、PS类径向波和S...
16.[会议]
摘要: 地震与海啸复合性天灾地变,以日本的2011年3月11日地震海啸与2004年12月26日南亚的地震海啸,是近十年以来最为令人怵目惊心难以放忘怀,唤起台湾人民对地...
17.[会议]
摘要: 目前海上地震勘探震源以气枪阵列为主,而气枪阵列是由不同机械结构的单枪组合而成,单枪子波影响着气枪阵列子波,因此较准确地模拟不同机械结构的单枪子波对海上勘探具有...
18.[会议]
摘要: 多次波是地震勘探特别是海洋地震勘探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多次波减去方法,该方法综合了L1范数和多道的优点。对一海上地震资料做了处理。该资...
19.[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前人在马尼拉俯冲带多种最新研究结果,建立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俯冲板块的热结构,分析南海洋壳俯冲板块的相变过程,研究马尼拉俯冲带地震成...
20.[会议]
摘要: 速度分析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各向同性假设的传统速度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地下地质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而且现代海洋地震勘探逐步向深层...
1.[学位]
摘要: 上世纪以来,人类就已认识到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场地条件之一的土层结构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土层的复杂性,在工程抗震研...
2.[学位]
摘要: 本文以埕岛海区海底斜坡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该区近20份井场调查资料,定性描述了研究区海底特征和地貌形态,在此基础上将本区浅地层地质灾害按水深进行分类,并对其成因...
3.[学位]
摘要: 近年来地震海洋学作为一种新兴海洋水体探测技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传统的海水温盐测量方法(CTD)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但在横向上由于观测点布设限制,数据点相...
4.[学位]
摘要: 海上气枪阵列被广泛用于海上地震勘探。因其具有能量大、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而成为地球物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随着海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发展,海上宽频震源已成为...
5.[学位]
摘要:
近些年来,海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作为海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的灾害易损性评价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本...